生命的律动

第一单元

第一讲 花开可以随人意
花型、花色、花期与花文化
花朵的结构和花型欣赏
  • 被子植花由外向内分别由4轮结构组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花型的调控
  1. 花型的种类
  • 园艺学上把花型分为9大类:单瓣型、重瓣型、皱瓣型、管瓣型、垂瓣型、复瓦型、台阁型、托桂型和球形
    • 矮牵牛(单瓣型),玫瑰(重瓣型),单瓣牡丹,重瓣牡丹,单瓣桃花,重瓣桃花,香豌豆(皱瓣型),(菊花)管瓣型,美人蕉(垂瓣型),茶花(复瓦型),牡丹(台阁型),菊花(托桂型),牡丹(托桂型),菊花(球形)
  1. 花型的调控
  • 开花控制基因:植物开花与许多发育程序相同,都是由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的
  • “ABC模型”:正常花器官的形成是由A、B、C 这三类基因的共同作用而完成的。每一轮花器官特征的决定分别依赖于这三类基因中的一类或者两类基因的正常表达。
    • A: 花萼,A+B: 花瓣 ,C: 雄蕊,C+B雌蕊,B: 不单独起作用
  • 开花基因突变体1——C类基因发生突变:C类基因突变后,所控制的花器官(雄蕊和雌蕊)不发育;A类基因取代C类基因的功能,只产生花萼和花瓣。
  • 开花基因突变体2——A类基因发生突变:A类基因突变后,所控制的花器官(花萼和花瓣)不发育;C类基因取代A类基因的功能,只产生雄蕊和雌蕊。
  • 开花基因突变体3——B类基因发生突变:B类基因突变后,B类基因参与控制的花器官(花瓣和雄蕊)不发育,只产生花萼和雌蕊。
  • 基因工程改变花朵形态:C类基因突变导致花瓣生长在雄蕊的“地盘”,单瓣花变成重瓣花
    • CYCDICH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时,所有的花瓣都会发育成腹侧花瓣的形状,因此形成辐射对称的花。
第二讲 花开可以随人意
花色的欣赏以及花色的调控
  1. 花色
    • 红色系的花:一品红、一串红、杜鹃花
    • 黄色系的花:菊花、萱草花、炮仗花
    • 蓝色系的花:瓜叶菊、绣球花、蓝花补血草
    • 紫色系的花:薰衣草、紫苑
    • 白色系的花:茉莉花、栀子花
  2. 花色的调控
  • 植物色素: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

    • 花色主要由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决定。

    • 类胡萝卜素产生月季、水仙等的黄色和橙色;

    • 类黄酮类色素主要是花青素,花中大部分红、蓝、紫等颜色都由花青素决定。

    • 花朵的颜色由花中不同色素的质量和比例决定。不同色素的量和比例又取决于色素在细胞内的合成和降解。

  • 花色表型的局限性主要由花青苷代谢的特殊性决定

  • 通过调控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或者转入新基因来补充某些品种缺乏合成某种色素的能力,进而改变花色。

  • 光照通过影响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影响花色

  • 温度通过影响花青苷稳定性影响花色

四季的花卉以及花期的调控
  1. 花期的调控
  • 花开有序

    • 春: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
    • 夏:四月蔷薇、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
    • 秋:七月凤仙、八月桂花、九月菊花
    • 冬:十月芙蓉、十一月水仙、十二月腊梅
  • 植物开花就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

    • 营养生长阶段,从茎顶端分生组织基部发育出叶原基叶原基发育成小叶
    • 生殖生长阶段,茎顶端分生组织转化为花序分生组织,花原基分化成花器官。
  • 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条件

    • 内因:由幼年期发育为成年期
    • 外因:外界环境信号的诱导
  • 两个最主要的诱导开花的环境因素:光周期、低温

  • 光周期(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光周期反应: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

    • 长日植物: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如油菜、天仙子。

    • 短日植物:日照长度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菊花、苍耳。

    • 日中性植物:任何日照条件下都可以开花的植物,如常春藤、水稻。

    • 临界日长:长日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时间,短日植物开花的最长日照时间。

  • 低温: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 部分二年生植物:拟南芥必需经一定天数的低温才能成花,否则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 部分冬性一年生植物:冬小麦秋季播种,经过一段营养生长后度过寒冬,于第二年夏初开花结实。如果于春季播种,则只长茎、叶而不开花。
  • 人工控制光周期,促进或延迟开花

  • 温度也可以改变开花的时间:

    • 进行春化处理冬小麦经过春化处理(05℃低温4050天),解决冬小麦的春播问题。
    • 加温处理:加温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对于需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形成花蕾的植物(如月季、美人蕉、茉莉等),可促进提早开放。
第三讲 植物的向性运动
  • 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产生位置移动。这就是植物的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 向性运动是由光、重力等外界刺激产生的,它的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
    • 感性运动是由生长引起的、不可逆的运动。根据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又可分为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和向水性。
    • 向日葵向太阳(向光性)、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负向重力性)、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正向重力性)
  1. 植物的向性运动
  • **向光性:**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生长的反应。
    • 正向光性,如幼苗或幼嫩植株多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 负向光性,如许多植物的根背光生长。
    • 最早的向光性研究:达尔文认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植物的茎尖端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然后引起靠近茎尖部位的伸长区域不均匀生长而产生的
    • **结论:**单侧光使生长素移向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高,生长更快,朝向光源一侧弯曲生长
  • 生物钟:是决定生物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动的内生节奏。它是生物对环境昼夜与季节变化的适应,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
  • 向重力性
    • 向重力性也是植物在重力这个外界信号的刺激下,生长素在植物的上下两侧分布不均匀,下侧生长素浓度更高引起的。
  1. 植物的感性运动
  • 感夜性

    • 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比没有睡眠运动的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所以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 花的昼开夜闭运动对花朵也有自我保护性的作用,花在夜间闭合可以防止夜间活动的昆虫的侵犯,或者防止夜间的露水损坏雄蕊中的花粉。而白天睡觉、夜间开放的花朵则是以此来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 光照强度的改变或者温度的改变对植物产生刺激而引起植物体局部,特别是叶和花的闭合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感夜性运动或者感温性运动。

  • 感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可分

    为生长性运动和紧张性运动。

    • **生长性运动:**不可逆的细胞伸长,如叶片向下弯曲的偏上性生长。

    • **紧张性运动:**由叶枕膨压变化产生,是可逆性变化,如叶片的感夜

    性和感震性。含羞草叶片触碰下垂(感震性)、睡莲昼醒夜睡(感夜性)

  • 感温性运动:郁金香的睡眠运动就是由于昼夜温度变化使得花瓣基部内外两侧生长快慢不同所致。

  1. 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关系
  • 共同点:都是植物对环境信号刺激的反应

  • 区别:向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有关,比如向日葵的运动方向总是朝着光源的方向,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总是背离重力的方向。而感性运动的方向则和环境刺激的方向无关,它是由植物体内部的结构决定的

  • 向性运动: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 向光性:向日葵向太阳

    • 向重力性:茎向上生长,根向下生长

    • 向化性:花粉管朝向胚珠方向萌发

  • 感性运动: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 生长运动: 植物不同部位生长速率不同产生的:叶片向下弯曲生长 (偏上性运动)、郁金香的睡眠运动(感温性运动)、苍耳的睡眠运动(感夜性运动)

    • 紧张性运动:叶枕的运动细胞体积的可逆变化引起的:合欢叶片的睡眠运动 (感夜性运动)、含羞草的闭合运动(感震性运动)

第四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
  •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工厂”、绿色植物能释放氧气
  • 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绿色植物能合成淀粉
  • 有机物“工厂”的各要素:产品(糖类和氧气)、动力(太阳光)、厂房(绿叶)、车间(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机器(叶绿体)
  • 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 1785年通过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有机物“工厂”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1. 有机物“工厂”的生产过程
  • 光合色素对太阳光的吸收
    • 水蕴藻的作用光谱: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红光和蓝光
    • 叶片色素的吸收光谱主要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也吸收部分光能。
  • 反应中心的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
    • 叶绿体的结构:外膜、内膜、基粒、基质
  • 电子传递
    • 电子受体将来自于叶绿素分子的电子向下传递,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质体醌、细胞色素复合体、质体蓝素)。叶绿素分子失去电子后,被氧化成带正电荷的氧化态。
  • 水裂解补充叶绿素失去的电子: 2 H 2 O → ( 光子 ) → 4 e − + O 2 ↑ + 4 H + 2H_2O\rightarrow (光子)\rightarrow 4e^-+O_2\uparrow+4H^+ 2H2O(光子)4e+O2+4H+
  • 水的裂解产生的 H + H^+ H+在类囊体腔中积累
  • 电子传递也导致 H + H^+ H+在类囊体腔中积累
  1.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 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发生电荷分离,并将电子交给电子受体,电子在传递链中传递。电子传递的过程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以NADPH和ATP的形式储存起来。光反应过程消耗水分子,产生氧气。
  2.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C O 2 CO_2 CO2转化成稳定的糖类

    • 卡尔文循环:1948年美国的卡尔文和本森经历9年左右的时间,利用 14 C ^{14}C 14C标记的 C O 2 CO_2 CO2追踪了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行踪,终于弄清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途经,即卡尔文循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桥梁: NADPH与ATP

第五讲 转基因农作物
  • 基因:是分布在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遗传信息由核酸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基因储存遗传物质,是生命的密码,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通过指导它编码的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决定着生物的特征。

  • 转基因技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某生物品种的基因组中

    嵌入原来在该生物品种基因组中不存在的基因。

  • 转基因农作物:根据育种目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从而造成品质更好的农作物。通常转基因作物,可增加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旱、抗寒及其它特性。

  1. 转基因农作物的获得
  • 以载体为媒介的遗传转化,也称为间接转移系统法。

    • 根瘤农杆菌介导法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多的载体转移方法。根癌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诱导植物产生冠瘿瘤。引发冠瘿瘤的原因是农杆菌包含Ti质粒
    • 根瘤农杆菌介导法:Ti质粒上含有一段DNA可以转移到宿中主细胞,引起转化细胞癌变。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从Ti质粒上切割下来整合到寄主的染色体内的DNA片段,称为转移DN(Transferred DNA),简称T-DNA。
    • 步骤: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经过改造的T-DNA上、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获得稳定维持和表达。
  • 外源目的DNA的直接转化

    • 最常见的是基因枪轰击法。将外源目的DNA包裹在微小的钨粉或金粉颗粒的表面,将受体细胞放入基因枪装置中,借助高压动力目的DNA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最后整合到植物基因组并得以表达。
  • 传统育种通过杂交导入一个性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生物个体水平,转移成千上万个基因,需要大量的筛选工作,基因转移仅发生在同种或近缘种之间
  • 转基因育种技术实质上是杂交育种技术的延伸

    • 分子水平,转移一个或数个特定基因,跨物种集聚优良的性状
    • 转基因技术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最为精准、高效,操作对象是经过明确定义的优选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测,且打破物种的屏障,育种年限短。
  • 已经针对许多病毒成功的构建了多种抗病毒植株

    • 木瓜抗环斑病毒、烟草抗花叶病毒、 番茄抗花叶病毒、黄瓜抗花叶病毒、 水稻抗条纹病毒
  • 转基因抗虫植物、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

  1. 培育转基因农作物的原因

    • 人口增长对粮食产量的需求(病虫害、干旱、冷害、盐碱地等不利条件)

    • 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品质的要求(可以培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农作物)

  2. 转基因育种的优点

    • 基因资源更加丰富:常规杂交育种一般限于同种之间,转基因育

      种打破种间杂交的限制,目的基因可来源于微生物、动物、植物

    • 可以进行定向改进:常规杂交育种通常会引入大量不利性状,转

      基因对植物的目标性状(抗虫、抗病、高产等)进行定向改进。

    • 育种时间大大缩短:常规杂交育种通常需要5至8年的选育时间,转基因育种基因的转化周期半年左右,可加快育种进程。

  3. Bt毒蛋白对人类是安全的原因

    • Bt毒蛋白的特异性强,仅局限于鳞翅目昆虫。Bt毒蛋白加温至600℃即被灭活。

    • 人的胃中无碱性蛋白酶,而胃酸消化蛋白。

    • 人的肠上皮细胞无Bt毒蛋白受体。

  4. 青霉素

    • 作用机理是它可以干扰细菌细胞壁的结构蛋白的合成,但是对于人的细胞膜却没有作用。

第二单元

组成海底花园的动物类群
  • 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
  1. **海绵动物 **:网管钙质海绵,隐居穿贝海绵,荔枝海绵,刺指海绵,桶状海绵
  • 海绵动物体软多孔似海绵动物,也称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 主要特征:体型多数不对称,少数辐射对称;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分化;体壁由两层细胞及其间的中胶层构成,中胶层中有骨针和芒状细胞等;由水沟系完成新陈代谢;无性生殖为出芽和形成芽球,有性生殖的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

  • 分类:已知的海绵动物约1万种。根据骨针、水沟系等特征,分为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和寻常海绵纲。

  1. 刺胞动物:双列笔螅,佳美羽螅,沟迎风海葵,樱蕾篷锥海葵,向定隐丛海葵,洞球海葵 ,沙群海葵,花群海葵,木棘软珊瑚,团块角孔珊瑚,粗糙菊花珊瑚,伸出触手的珊瑚
  • 刺胞动物是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的两胚层动物,出现原始的消化腔,也称腔肠动物

  • 主要特征:体型多数辐射对称,少数两辐射对称;具两胚层及原始消化腔;有原始组织分化;出现网状(扩散)神经系统;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的种类的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海产种类个体发育中出现浮浪幼虫。

  • 分类:现生的刺胞动物约1.1万种,依据它们的形态等特征分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

  1. 环节动物:椰树管虫,四脊旋鳃虫
  • 环节动物是最先出现身体分节和真体腔的动物。分节现象的产生使环节动物的运动能力有很大提高;真体腔的出现使环节动物的消化、循环、排泄和生殖等机能进一步完善
  • 主要特征:出现体节,为同律分节;具真体腔;具附肢形式的疣足;出现典型的闭管式循环系统;出现后肾管的排泄系统;具链状的神经系统;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阶段
  • 分类: 约16 500多种,根据其生活环境、运动器官、生殖环带和发育类型,分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
  1. 刺皮动物:栉羽星科
  • 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也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骨骼来源于中胚层,有由真体腔围成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等。

  • 主要特征:没有头部和体部等构造,成体辐射对称,幼虫却是两侧对称;整个体表覆盖着纤毛上皮,其下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体腔的一部分形成水管系统,另一部分形成围血系统;后口动物,辐射卵裂,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无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具很强的再生能力。

  • 分类: 现存6000多种,化石种类则多达20000多种。依据体形、有无柄和腕、筛板的位置、管足的结构等分为海星纲、海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和海百合纲5个纲。

  1. 主要特征
  • 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水沟系统(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分化

  • 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两辐射对称的体形、具有两胚层。所有刺胞动物都有刺细胞

  •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具有闭管式循环系统,具有链状神经系统,出现了疣足作为运动器官。蚯蚓在分类上属于 环节动物

  • 刺皮动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水管系统。成体辐射对称或五的倍数辐射对称,幼虫却是两侧对称刺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引起人体疾病的动物类群
  • 吸虫、绦虫、线虫
  1. 扁形动物的分类: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 吸虫:华枝睾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肺吸虫

  • 绦虫: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 扁形动物是背腹扁平的动物,身体为两侧对称,有三个胚层。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没有体腔。出现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和梯型神经系统等。在动物演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外、中和内三个胚层;由皮肤肌肉囊组成体壁;无体腔,具实质组织;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原肾管的排泄系统; 梯型神经系统;出现了中胚层形成的固定生殖腺和生殖导管。

  1. 线虫:鞭虫,蛔虫,蛲虫,钩虫,丝虫
  • 线虫又名圆虫,身体细长圆柱状,体表具角质膜。体壁由角质层、表皮层和肌肉组成,具发育完善的消化管,消化管无肠壁中胚层与肠系膜。原肾管型排泄器官,梯型神经系统。
  • 线虫的主要特征:具假体腔,其内充满体腔液;消化系统完整,有口有肛门;腺型或管型的原肾型排泄系统;无呼吸和循环系统;大多雌雄异体异形。
  • 分类:腺肾纲和胞管肾纲
  1. 注意
  • 扇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开始出现两侧对称的体形,出现三个胚层,出现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有口无肛门;血吸虫有口无肛门

  • 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开始出现完善的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具有假体腔

  • 吸虫、绦虫、线虫也能引起疾病

  • 所有的吸虫都有吸盘或小钩等用以吸附在寄主的组织上

  •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引起的

  • 肺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肺部

  • 猪带绦虫的身体是由很多节片组成的(链体大概由1000个左右)

能自己建房的动物类群
  •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 环节动物:椰树管虫,圣诞树管虫,双旋虫,凿贝才女虫,管丝虫,螺旋虫
  2. 软体动物:鳞带石鳖,锦石鳖,锦石鳖,斗嫁䗩,史氏背尖贝,草席单齿螺,镶珠隐螺,粒花冠小月螺,奥莱彩螺,卵黄宝贝,肉色宝贝,网纹绶贝,石楯桑椹螺,覆瓦小蛇螺,扁玉螺,齿纹花生螺,香螺,菲律宾蛤仔,索纹双带蛤,熊本牡蛎,刺刺牡蛎,华贵栉孔扇贝,马氏珠母贝
  •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不分节,体外一般具有石灰质的贝壳,有些种类的贝壳包入体内甚至完全消失,身体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大部分腹足纲种类)。
  • 主要特征:身体柔软不分节,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个部分。身体呈两侧对称或不对称。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贝壳(1、2个或者8个)。有的种类壳被包在外套膜内,有的种类无壳或退化。假体腔与真体腔同时存在。出现了所有的器官系统。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
  • 分类:软体动物门分为7个纲: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腹足纲、双壳纲、掘足纲和头足纲。
  1. 节肢动物:纹藤壶,鳞笠藤壶,小藤壶,龟足,茗荷,畸形真寄居蟹,长腕寄居蟹
  2. 注意
  • 鳞带石鳖具有八片背板
  • 马氏珠母贝具有两片贝壳
  • 动物界最大类群应该是节肢动物
  •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不分节,贝壳是骨灰质的
  • 寄居蟹是借用别人的房子住
  • 三角藤壶是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 节肢动物:甲壳动物、鳌肢动物、多足动物、六足动物
  1. 甲壳动物:蚤状溞、卤虫、安氏伪镖水蚤、鳞笠藤壶、 长指枪虾、锯额长臂虾、鳞鸭岩瓷蟹、兰绿细螯寄居蟹、红点月神蟹、红星梭子蟹、粗腿绿眼招潮
  2. 鳌肢动物:东方鲎、东亚钳蝎、大腹园蛛、全沟硬蜱、屋尘螨
  3. 多足动物:少棘蜈蚣、 马陆
  4. 六足动物:蜉蝣、家白蚁、中华稻蝗、棉蝗、蚱蝉、点蜂缘蝽、七星瓢虫、铜绿丽金龟子、家蝇、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报喜斑粉蝶、枯叶蝶、绿尾大蚕蛾、中华蜜蜂、大刀螳螂、猩红蜻蜓、青纹细蟌、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粗粒皮竹节虫、叶樇
  •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类,占动物界种类的85%以上。最大特点是身体和附肢分节,具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的体壁(外骨骼),能保护内脏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附着在外骨骼内的横纹肌使身体运动灵活迅速。因此,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成功进化到陆地的类群。
  • 主要特征:身体异律分节、附肢分节;具几丁质的外骨骼,有蜕皮现象;混合体腔、开管式循环系统;具横纹肌,运动敏捷;外胚层形成呼吸器官(水生:书鳃、鳃;陆生:书肺、气管);水生排泄器官为绿腺、颚腺和基节腺;陆生排泄器官为马氏管;具神经节愈合的链式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也发达;多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
  • 分类:节肢动物门分为三叶虫亚门、甲壳亚门、鳌肢亚门、多足亚门和六足亚门5个亚门。
组成冷血动物的脊椎动物
  • 圆口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1. 圆口类:七鳃鳗,盲鳗
  • 圆口类是最原始的无颌类脊椎动物,身体呈鳗形,无成对附肢,脊索终生存在,有雏形脊椎骨。具口吸盘以吮吸取食,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生活于海水或淡水中,危害渔业。
  • 主要特征:无上下颌,口呈吸盘状。无成对附肢。皮肤裸露、粘液腺发达。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脊索终生存在,有雏形的脊椎骨。有不完全的头骨,头部有嗅、视、听觉器官。有鳃。肌肉有原始分节现象。
  • 分类:现存的圆口类动物大约有75种,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等分为2个目:七鳃鳗目和盲鳗目
  1. 鱼类:大白鲨、白真鲨、居氏鼬鲨、大青鲨、锤头双髻鲨、刺鳐、黑斑双鳍电鳐、电鳗、黄边裸胸鳝、触角蓑鲉、云斑栉虾虎鱼、白点箱鲀、红腹锯鲑脂鲤
  •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变温脊椎动物。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多数鱼类的体表都有鳞片,有侧线感觉水流的方向以及阻碍物等。鱼的表皮分泌粘液使体表粘滑,可以减少水中游泳的阻力,保护鱼类的身体不受外来物的侵害。
  • 主要特征: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牙齿及成对的附肢。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主要支持结构。头骨更加完整,脑和感觉器官更发达。以鳔或脂肪调节身体比重获得水的浮力。以鳃为呼吸器官。心脏有一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有良好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机制。大多数鱼类是雌雄异体,卵生,多为体外受精。脑与感官发达,5部分脑分化明显,具一对鼻孔,内耳具三个半规管。
  • 分类: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类(系)和硬骨鱼类(系) 。
  1. 两栖类:钴蓝箭毒蛙、黄带箭毒蛙、染色箭毒蛙
  • 两栖类是由水生向陆地过渡的动物类群。幼体鱼形,用鳃呼吸。成体出现五指型四肢,皮肤裸露,以肺和皮肤进行呼吸。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和水中,与其他高等脊椎动物共称为四足动物
  • 主要特征: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化。具典型的五指(趾)型四肢,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不完全的双循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出现中耳和耳柱骨,具有犁鼻器。
  • 分类:根据两栖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分为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3个目。
  1. 爬行类:白唇竹叶青、银环蛇、金环蛇、眼镜王蛇、中华眼镜蛇、湾鳄
  • 爬行类是皮肤干燥,体被角质鳞、角质盾片或骨板,在陆地上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与鸟类和哺乳类统称为羊膜类

  • 主要特征:变温动物。体表被角质鳞片,指趾端具爪。皮肤干燥缺乏腺体。头骨有颞窝,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次生腭。颈椎和荐椎数目增多,胸廓出现。 完全用肺呼吸。血液仍为不完全双循环,但心室已出现不完全分隔。 以后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以尿酸为主。 体内受精,具羊膜卵。大脑开始出现新脑皮,脑神经为12对。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

  • 分类:根据爬行动物的外形、内部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分为喙头蜥目、龟鳖目、有鳞目和鳄目4个目。

  • 毒蛇咬伤后的处理:冲洗:清水、盐水、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伤口。挤出毒液:割破伤口处,挤出带毒液的血液。结扎:在咬伤处上方用带子结扎,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但注意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局部组织坏死。上述处理后,尽快就医。

家有萌宠
  • 鱼类、鸟类、哺乳类
  1. 鱼类:凤尾龙睛金鱼、朱砂水泡、孔雀鱼
  2. 鸟类:红嘴相思鸟等
  • 鸟类是体被羽毛,前肢特化为翼,能够飞翔的恒温羊膜动物。鸟类的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结构适于飞翔
  • 主要特征:体温恒定。身体纺锤形,体被羽。皮肤薄而干,缺少腺体。头端具角质喙,无齿,颈长。前肢变为翼,多数有发达的龙骨突和胸肌。肺呼吸,具气囊,为双重呼吸。血液循环是双循环,左体动脉弓和肾门静脉退化。没有膀胱,尿酸为主要排泄产物。体内受精,产大型羊膜卵。大脑纹状体发达,有复杂的生殖行为。
  • 分类:根据外部形态(如鸟喙的形状、尾椎的数目及愈合情况、)和内部结构(如胸骨、翅、足的结构)分为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突胸总目3个总目。
  1. 哺乳类:波斯猫、约克夏犬
  •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羊膜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崽哺乳而得名
  • 哺乳类主要特征:体温恒定。全身被毛,皮肤腺发达。四肢下移至腹面;头骨双枕髁;有槽生异型齿;颈椎大多为7块;具完整次生硬腭和肌肉质软腭。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具肌肉质横膈。完全双循环,红血球无核,保留左体动脉弓。胎生,具胎盘(单孔类除外),哺乳。有外耳壳,听小骨3块。大脑发达且机能皮层化。
  • 分类:根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分为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3个亚纲。

第三单元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 DNA鉴定技术:通过比较DNA片段差异来区别不同生物个体的一类方法。
  1. DNA指纹
  • 指纹:手指表皮上凸起的纹路。

  • DNA指纹:具有完全个体特异性的DNA多态性,反映这种多态性的是一些像商品条形码的条纹。

    • 高度特异性:两随机个体DNA指纹式样完全相同概率仅为3千亿分之一几乎不可能有两个人的DNA指纹式样完全相同
    • 稳定遗传性:DNA指纹图谱式样是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父母双方的特征各传递50%给子女
    • 体细胞稳定性:同一个人的不同组织(血液、精液、肌肉、毛发、牙齿等等)产生的DNA指纹式样是完全一致、终生不变的
  1. DNA指纹产生的原因
  • 突变:基因组中核苷酸序列的永久改变,是复制过程中产生的DNA损伤。
    • 突变 → \rightarrow 可遗传
    • 个体DNA多态性 → \rightarrow 个体表型多态性 → \rightarrow 物种多态性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指纹产生的用途
    • 亲子鉴定、亲缘关系及进化分析、物种品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
    • 排除性判断:DNA指纹相同 ≠ \neq =(不能推出)同一个人,DNA指纹不一样$\rightarrow $不是同一个人
痛风及核苷酸代谢
  1. 痛风
  • 痛风 → \rightarrow 尿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不通则痛: 白细胞 → ( 吞噬 ) → 尿酸盐结晶 → ( 引发 ) → 炎症反应 白细胞\rightarrow (吞噬)\rightarrow尿酸盐结晶\rightarrow(引发)\rightarrow 炎症反应 白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引发)炎症反应

  • 风吹过都会痛:关节炎症、内脏损伤

  • 原发性痛风: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或者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痛风。

    • 尿酸排泄减少——机制未清;尿酸生成过多—— 先天性代谢障碍
  • 继发性痛风:在其他疾病发生以后发生的痛风。

    • 尿酸生成过多——增生性疾病、肿瘤;尿酸排泄减少——肾脏病变
  1. 核苷酸在机体内代谢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核酸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

  • 核苷酸的主要功能:能量物质:ATP等;酶辅助因子:NAD + 、NADP+和FAD等;信号传导:环腺苷酸(cAP)等;重要代谢中间物:UDP-葡萄糖、CDP-胆碱等

  • KaTeX parse error: Unknown column alignment: \nobreakspace at position 1: \̲n̲o̲b̲r̲e̲a̲k̲s̲p̲a̲c̲e̲

  • 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一些氨基酸、一碳单位以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

  • 核苷酸合成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者核苷,经过比较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核苷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痛风的预防与治疗
  • 开流节源:促进排出、抑制生成

  • 定期体检:高尿酸 ≠ \neq =​痛风,发现尿酸水平异常$\rightarrow $饮食控制+药物治疗

  • 饮食控制:啤酒 → \rightarrow 乳酸堆积$\rightarrow $抑制尿酸排出

  • 药物治疗:

    • 开流——促进尿酸排泄的药(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等)
    • 节源——抑制尿酸生成的药(别嘌呤醇等)
    • 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 合理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引起关节损伤加重病情

血糖及其主要代谢途径
  1. 人体内及食物中的糖
  • 糖类物质是指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或其聚合物

  • 糖类的化学组成:主要元素是碳C)、氢(H)、氧(O),其中H与O的比例大多数为2:1,故此被通俗地称为碳水化合物。氢氧比2:1的非糖物质:甲醛CH2O, 乙酸C2H4O2 , 乳酸C3H6O3氢氧比非2:1的糖类物质:鼠李糖C6H12O5 ,脱氧核糖C5H10O4自然界的许多糖还含有氮(N)或硫(S)等杂元素。

  • 糖的分类

    • 单糖:只有单个分子组成,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6C),核糖和阿拉伯糖(5C),赤藓糖(4C),景天庚酮糖(7C)等

    • 双糖:由2个单糖分子组成,如麦芽糖,蔗糖,乳糖等

    • 寡糖:由2-10多个单糖分子组成,如甘露低聚糖,环状糊精等

    • 多糖:由20*个以上单糖聚合而成,如淀粉,纤维素,几丁质等

  • 人体内糖的主要存在形式:葡萄糖(血糖)、糖原(肝脏和骨骼肌)

  • 食物中的糖类:植物性食物淀粉蔗糖、果糖、纤维素动物性食物乳糖

  • 糖的消化与吸收:淀粉$\rightarrow ( 唾液淀粉酶 ) ( 小肠胰淀粉酶 ) (唾液淀粉酶)(小肠胰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小肠胰淀粉酶)\rightarrow 麦芽糖 + 麦芽寡糖 ( 65 麦芽糖 + 麦芽寡糖(65%)+异麦芽糖 +α-极限糊精(35%) 麦芽糖+麦芽寡糖(65\rightarrow ( 小肠粘膜刷状缘各种水解酶 ) (小肠粘膜刷状 缘各种水解酶) (小肠粘膜刷状缘各种水解酶)\rightarrow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rightarrow ( 葡萄糖转运蛋白 ) (葡萄糖转运蛋白) (葡萄糖转运蛋白)\rightarrow $血液循环

  • 大分子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方式基本相似:大分子$\rightarrow 构件小分子 构件小分子 构件小分子\rightarrow 特殊载体蛋白转运 特殊载体蛋白转运 特殊载体蛋白转运\rightarrow $血液循环

  1. 葡萄糖在机体内代谢过程
  • 一分子六碳的葡萄糖分解形成2分子三碳的丙酮酸的过程。有氧或无氧条件均能发生,是一切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
  • ATP(腺嘌呤三磷酸核苷酸)——** 能量货币**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h8wpems-1686835394594)(C:\Users\30264\Desktop\ciurse2\生命的律动\pictures\05.png)]

  • 丙酮酸的去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氧化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

  • 戊糖磷酸途径

  • 糖异生:耗能,发生器官:肝(主要)、肾

    • 细胞中将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 糖原合成与分解

    • **糖原合成:**在糖原合酶催化下活化形式的葡萄糖与引物分子合成糖原的过程。合成部位:肝脏及肌肉组织
    • 肝糖原 → \rightarrow 迅速补充血糖;肌糖原 → \rightarrow 供给肌肉收缩能量
    • **糖原分解:**糖原在无机磷酸存在下,经磷酸化酶催化逐步地磷酸解,释放出1-磷酸葡萄糖,直至生成极限糊精的过程。
  1. 血糖的主要作用
  • 氧化供能:正常情况下约占机体所需总能量的50-70%

  • 提供物质基础:

    • 中间代谢产物作为氨基酸碳骨架(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
    • 乙酰辅酶A作为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原料(糖酵解)
    • 磷酸核糖作为核苷酸合成原料 (磷酸戊糖途径)
  • 其他功能

    • 糖与脂类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不仅是细胞的结构分子,而且是信息分子。
    • 抗体和酶
  1. 高血糖的危害
  • 对血管的危害、对神经系统的危害、对代谢系统的危害、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1. 两种**“健康糖*”**
    • 果糖高血糖、乳酸、龋齿
    • 阿拉伯糖蔗糖水解酶
脂类的作用及其代谢
脂类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 脂类物质是指一类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的统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脂肪(甘油三酯或者三脂酰甘油)

    • 饱和脂肪酸(固态脂肪),不饱和脂肪酸(液态油)

    •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脂肪加在一起统称“脂库“。第一脂库——皮下脂肪集中部位;第二和第三脂库分别位于腹部脏器的周围以及腹腔的大网膜。

  • 主要作用:体内储存和提供能量的一种形式、防止热量散失,维持体温、固定和保护内脏、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储存
  1. 磷脂
  • 主要作用: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维持激素均衡分泌;增强免疫力;乳化作用,分解血脂——”血管清道夫”*
  1. 糖脂
  • 主要作用:红细胞膜抗原物质——决定血型;细胞表面标志物质(例:癌细胞表面特征抗原);细胞外生理活性物质受体——细胞识别
  1. 胆固醇
  • 主要作用:胆汁酸的组成成分;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维生素和甾醇类激素的合成前体
脂肪在机体内代谢过程
  • 消化吸收:大分子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方式基本相似。

    • 在血液中以脂蛋白形式转运的各种脂类合在一起,统称为血脂
  • 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到血液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这个过程叫作脂肪动员

  • 甘油去向:甘油(氧化) → C O 2 + H 2 O + A T P \rightarrow CO_2+H_2O+ATP\quad CO2+H2O+ATP甘油(糖异化)$\rightarrow $葡萄糖/糖原

  • 脂肪酸β氧化:脱氢、水合、脱氢、硫解

  • 酮体生成及利用

    •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物质统称。

    • 酮体的生理意义:饥饿情况下为脑部提供能量;在血中转运不需要载体

    • 酮体的危害:酸性$\rightarrow $酸中毒

  • 脂肪酸合成

    • 乙酰辅酶A是脂肪酸碳架的来源;ATP提供所需能量;NADPH是氢的供体

    • 脂肪酸分解 ——脱衣服—脱去乙酰辅酶A

      脂肪酸合成 —— 穿衣服 —— 连接乙酰辅酶A

  • 脂肪合成

    • 葡萄糖$\rightarrow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二羟丙酮\rightarrow 磷酸甘油 磷酸甘油 磷酸甘油\rightarrow $脂肪
    • 葡萄糖$\rightarrow 乙酰辅酶 A 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rightarrow 脂肪酸 脂肪酸 脂肪酸\rightarrow $脂肪
  • 胆固醇合成

    • 乙酰辅酶A是胆固醇碳架的来源;ATP提供所需能量;NADPH是氢的供体
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
  1. 蛋白质的组成
  • 元素组成:C,H,O,N,S; N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中含量相对稳定(~16%)

  • 氮平衡:摄入氮:每天食物中的含氮量;排出氮:每天尿和粪便中的含氮量

  • 构件分子——氨基酸(天然存在氨基酸约300种,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20种——结构氨基酸)

    • 修饰氨基酸:蛋白质合成后通过修饰加工生成的少量氨基酸(如:胱氨酸、羟脯氨酸、羟赖氨酸**)**。
    • 非生蛋白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在机体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氨基酸(如:瓜氨酸、鸟氨酸)
    • 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只能依赖于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笨(苯丙氨酸)、蛋(蛋氨酸)、来(赖氨酸)、宿(苏氨酸)、舍(色氨酸)、晾(亮氨酸) 、一晾(异亮氨酸)、鞋(缬氨酸)}
  • 蛋白质营养价值:主要就取决于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比例。一般来说,某种食物蛋白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例越接近人体蛋白质,他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 蛋白质互补作用 ——“混蛋”营养高

  1.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首尾相连的分子。二肽、三肽、寡肽、多肽… …分别代表形成肽链的氨基酸数目(低于50氨基酸)。
  • 蛋白质:指含有超过50个氨基酸构件分子的多肽链大分子。
  • 一级结构:不同肽链上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都可以有所不同,从而造成了各种蛋白质独特的线性排列方式,就称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是决定蛋白质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的基础)
  • 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这段肽链中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主要通过主链上羰基氧和亚氨基氢之间形成氢键来维持。
  • 三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和折叠形成的,它主要靠肽链上的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氢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这些次级键来维持的。
  • 四级结构:一些蛋白质需要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聚合,才具有生理功能,这类蛋白质叫做多亚基蛋白。其中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而这些亚基的空间排布以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四级结构。
  • 等电点
  • 蛋白质沉淀
  • 变性与复性:空间结构破坏 → \rightarrow 一级结构仍然维持 → \rightarrow 理化性质改变 → \rightarrow 生理活性丧失 → \rightarrow 蛋白质变性
    • 高温加热、强酸强碱或者重金属等因素都容易引起变性。
  1. 蛋白质的生理作用
  • 蛋白质的功能:

    • 结构学:生物膜/骨架/结缔组织基质蛋白质的功能
    • 动力学:酶催化/激素/物质运输/供能
  • 结构学功能: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的重要物质成分,我们把这一类蛋白质叫做结构蛋白质。胶原蛋白、角蛋白

  • 催化功能:一切生理代谢化学反应都由酶参与完成酶从本质上来说基本上都是蛋白质

  • 信号分子:胰岛素——受体

  • 转运功能:血红蛋白(氧气从肺转运至其它组织二氧化碳从其它组织中转运回肺)、膜蛋白(Na/K离子泵、H+泵等)、转运蛋白(氨基酸转运蛋白和载脂蛋白等)

  • 保护作用

  • 细胞运动

  • 提供能量:在长期饥饿或严重消耗性疾病时,蛋白质分解放能

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
食物蛋白质消化及体内蛋白质降解
  1. 食物蛋白质消化——中:胃蛋白酶原 → \rightarrow 胃酸 → \rightarrow 胃蛋白酶

    • 胃酸不足——消化不良

    • 胃酸过多——溃疡、出血等

  2. 食物蛋白质吸收——小肠中:寡肽 → \rightarrow (氨基肽酶) → \rightarrow 二肽 → \rightarrow (二肽酶) → \rightarrow 氨基酸

    • 胰蛋白酶(内肽酶、外肽酶)

    • 内肽酶:从内部水解特定的肽键

    • 外肽酶:从羧基末端每次水解1个肽键

    • 载体蛋白:中性氨基酸载体、碱性氨基酸载体、酸性氨基酸载体、亚氨基酸与甘氨酸载体

  3. 蛋白质腐败作用——大肠

    • 肠道中的细菌能够在无氧环境下对胃肠道中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质继续分解,这个过程就叫做蛋白质腐败
    • 产物:少量脂肪酸和维生素K胺类、酚类、吲哚和硫化氢
  4. 体内蛋白质降解

    • 成人每天约1%-2%的体内蛋白质通过降解和重新合成来完成更新
    • 半寿期:蛋白质降低其原浓度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血浆蛋白质半寿期约10天、肝中蛋白质半寿期1 ~ 8天)
    • 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和受严格调节的酶都能够比较迅速地进行周转。
  5. 细胞蛋白质降解的意义

    • 排除了不正常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积聚会对细胞造成伤害;
    • 排除累积过多的酶和调节蛋白,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秩序。
氨基酸在机体内代谢过程
  • 转氨基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氧化脱氨基作用

  • 氨的转运

    • 中性载体——谷氨酰胺,经血液由其他组织运送到肝脏
    • 中性载体——丙氨酸
  • 尿素循环:各种氨基酸中的氮原子通过转氨、脱氨和转运等一系列过程,最终都交给了尿素

  • 碳骨架的去向

    • 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 转化为糖类或脂类
  • 氨基酸衍生出的生物活性物质

氨基酸代谢相关疾病
  • 苯丙氨酸代谢
  • 酪氨酸代谢
    • 白化病:人体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
  • 谷丙转氨酶
    •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其他脏器也有一定的含量;肝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谷丙转氨酶从细胞质中释放到血液中;检测到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力明显增加并超出正常范围
  • 谷草转氨酶
    • 心脏中含量最高,其次是在肝脏;在肝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线粒体,需要跨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释放到血液中,反映肝细胞受到更严重损伤

第4章

达尔文和贝格尔号
  1. 达尔文
  • ​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之一。他的著作《物种起源》在1859年首次出版,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界,并且对于今天的生命科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达尔文在维多利亚时代被看做是一个非常叛逆的人物,因为他不断挑战当时的社会和科学观念。他的工作激发了公众对进化论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反对进化论的教派及宗教团体的强烈反抗。但尽管遭受到很多的阻挠,达尔文依然坚持自己的理论并继续进行研究和实验。 在其余的人一眼看上去毫不相关的现象中,他发现了自然选择的规律。由此,他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化。这个理论打破了那时候“上帝造物论”的观念,成为了生物学领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引导了后来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 ​ 达尔文于1831年开始了一次为期五年的环球考察旅程,其目的是为了研究海洋生物和地质构造。他乘坐英国皇家海军的“比格尔号”(HMS Beagle)船,途经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在这次旅行中,达尔文积极探索,不断记录和发现,对其后的进化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旅行中,达尔文着重研究了植物、动物和地质学等方面,并开始了对生物变异的观察。他研究了许多有关自然选择和群体进化的实例,比如鸟类鸟喙的大小和形状等特征,以及不同岛屿上动物种群之间的差异,这些都重要的证明了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 此外,在旅行中达尔文还注意到了地理分布对物种的影响,他认为生物群系的划分是由时间演化和地理分布共同决定的。他的观察和发现为他后来提出物种起源等理论打下了基础。

    ​ 总之,达尔文的环球考察之旅,不仅让他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让他看到了地球上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适应力。这些都对他后来的理论提出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 佛得角群岛火山、巴西热带雨林、蓬塔阿尔塔(阿根廷)发现了很大史前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加拉帕戈斯象龟{马鞍形龟甲(环境较为干燥、植被相对稀少),圆顶形龟甲(生活环境较湿润、植被丰富)}、约有14种达尔文雀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

  • 达尔文演化理论的主要论点

    • 变异:驯养条件下动物的变异、自然条件下动物的变异
    • 自然选择:存在有益的变异;含有上述变异的个体在生存竞争种占优势,将被保留;这样的变异会被遗传到下一代(自然选择是生物演化巨大的推动力)
    • 性选择:选择最强壮、最能吸引异性的雄性
    • 生命之树
拉马克和孟德尔
  1. 拉马克(法国1744-1829)
  • 《动物学哲学》
    • 用进废退:生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经常被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而不常使用的器官则会逐渐退化。
    • 获得性遗传 :生物在它的生活史中,器官所发生的生理变化( 如用进废退 ),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观点论述了生命是在不断变化的,是进化的动力
  • 拉马克学说的重要观点
    • 物种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 生物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 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一个新的物种的形成,往往要经过数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的主观意志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 暗示人和猿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
  1. 孟德尔(1822-1844)
  • 孟德尔的周密实验

    • 实验材料——豌豆:豌豆是自花授粉且闭花授粉,避免不必要的其它花粉对杂交结果的干扰

    • 研究对象:经过几代筛选,选出7对稳定并且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种子形态及种子颜色、子叶颜色、花的颜色、豆荚形态、豆荚颜色、花着生位置、茎秆长度)

    • 实验方法:设计了系统的正反交实验;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 孟德尔提出的观点

    • 生物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 孟德尔第一定律一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的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孟德尔第二定律一自由组合定律:支配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形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保持其独立性。配子形成时,各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分离,不同对的基因在合子中自由组合。
  • 遗传因子”的概念:现代“基因”概念的雏形

  • 孟德尔用山柳菊无法重复之前的实验结果,是因为山柳菊中单性生殖的现象极为普遍,因而实验结果无法符合孟德尔的预期。

  • 1900年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宣告了遗传学的诞生

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森、薛定谔
  1. DNA是遗传物质
  • 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

  • 1866年奥地利修士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

  • 1869年梅肖尔鱼精子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核酸

  • 1882年德国细胞学家弗莱明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发现染色体

  •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

  • 1944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 其他贡献
  •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 威尔金森报告中显示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
  • 卡文迪什实验室:1884年起 汤普森(发现电子)、1919年起 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U尿嘧啶)配对,之间形成2个氢键;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之间形成3个氢键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哈奇森、兰道夫
  1. 巴拉拉·麦克林托克
  • 巴拉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是一位美国遗传学家,是植物基因学和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先驱。她的主要贡献是揭示了染色体交叉和基因重组的现象,并阐明了这些现象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的重要性。

    在1940年代,巴拉拉·麦克林托克通过对玉米染色体的观察和实验,发现了染色体的非均匀分布和断裂重组现象,并提出了“转位”的概念,即染色体上基因序列的转移。这一发现奠定了基因重组理论的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基因变异和进化的机制。因此,她被誉为现代基因学的创始人之一,并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她的科学成就外,巴拉拉·麦克林托克还为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争取平等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同时,也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植物学家。她的杰出贡献让更多女性意识到自己在科学领域的潜力,并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基因组编辑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 1986年美国能源部正式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草案

    •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 2000年草图绘制完成

    • 2001年参与国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 2003年参与国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 参与国:美、英、法、德、日、中

  2. 人类基因组

    • 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 约30亿个碱基对
    • 2-2.5万个基因
  3. 基因组编辑技术

    • 一种利用工程核酸酶在体内对基因组DNA进行删除、插入和替换等精确编辑的技术
  4.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主要步骤

    • 第一步:特异性识别目的基因、目的片段
    • 第二步:核酸酶剪切目标位点产生DNA双链断裂
      氢键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哈奇森、兰道夫
  1. 巴拉拉·麦克林托克
  • 巴拉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是一位美国遗传学家,是植物基因学和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先驱。她的主要贡献是揭示了染色体交叉和基因重组的现象,并阐明了这些现象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的重要性。

    在1940年代,巴拉拉·麦克林托克通过对玉米染色体的观察和实验,发现了染色体的非均匀分布和断裂重组现象,并提出了“转位”的概念,即染色体上基因序列的转移。这一发现奠定了基因重组理论的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基因变异和进化的机制。因此,她被誉为现代基因学的创始人之一,并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她的科学成就外,巴拉拉·麦克林托克还为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争取平等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同时,也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植物学家。她的杰出贡献让更多女性意识到自己在科学领域的潜力,并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基因组编辑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 1986年美国能源部正式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草案

    •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 2000年草图绘制完成

    • 2001年参与国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 2003年参与国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 参与国:美、英、法、德、日、中

  2. 人类基因组

    • 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 约30亿个碱基对
    • 2-2.5万个基因
  3. 基因组编辑技术

    • 一种利用工程核酸酶在体内对基因组DNA进行删除、插入和替换等精确编辑的技术
  4.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主要步骤

    • 第一步:特异性识别目的基因、目的片段
    • 第二步:核酸酶剪切目标位点产生DNA双链断裂
    • 第三步:体内DNA双链断裂修复系统在修复中引入修饰
  • 3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懵逼树下的懵逼果

谢谢谢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