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JAVA Design Patterns——Adapter(适配器模式)

🔍目的


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另一个客户所期望的接口。适配器让那些本来因为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

🔍解释


现实世界例子

考虑有这么一种情况,在你的存储卡中有一些照片,你想将其传到你的电脑中。为了传送数据,你需要某种能够兼容你电脑接口的适配器以便你的储存卡能连上你的电脑。在这种情况下,读卡器就是一个适配器。
另一个例子就是注明的电源适配器;三脚插头不能插在两脚插座上,需要一个电源适配器来使其能够插在两脚插座上。

通俗描述

适配器模式让你可以把不兼容的对象包在适配器中,以让其兼容其他类。

维基百科

在软件工程中,适配器模式是一种可以让现有类的接口把其作为其他接口来使用的设计模式。它经常用来使现有的类和其他类能够工作并且不用修改其他类的源代码

代码示例

假如有一个船长他只会划船,但不会航行。

首先我们有接口RowingBoatFishingBoat

public interface RowingBoat {
  void row();
}

@Slf4j
public class FishingBoat {
  public void sail() {
    LOGGER.info("The fishing boat is sailing");
  }
}

 希望有一个RowingBoat接口的实现,船长这样就可以移动

public class Captain {

  private final RowingBoat rowingBoat;
  // default constructor and setter for rowingBoat
  public Captain(RowingBoat rowingBoat) {
    this.rowingBoat = rowingBoat;
  }

  public void row() {
    rowingBoat.row();
  }
}

现在海盗来了,我们的船长需要逃跑但是只有一个渔船可用。需要创建一个可以让船长使用其划船技能来操作渔船的适配器。 

@Slf4j
public class FishingBoatAdapter implements RowingBoat {

  private final FishingBoat boat;

  public FishingBoatAdapter() {
    boat = new FishingBoa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ow() {
    boat.sail();
  }
}

现在 船长 可以使用FishingBoat接口来逃离海盗了。

var captain = new Captain(new FishingBoatAdapter());
captain.row();

🔍类图

Adapter class diagram 

🔍适用场景

  • 你想使用一个已有类,但是它的接口不能和你需要的所匹配
  • 你需要创建一个可重用类,该类与不相关或不可预见的类进行协作,即不一定具有兼容接口的类
  • 你需要使用一些现有的子类,但是子类化他们每一个的子类来进行接口的适配是不现实的。一个对象适配器可以适配他们父类的接口。
  • 大多数使用第三方类库的应用使用适配器作为一个在应用和第三方类库间的中间层来使应用和类库解耦。如果必须使用另一个库,则只需使用一个新库的适配器而无需改变应用程序的代码。

🔍结果

类和对象适配器有不同的权衡取舍。

一个类适配器

  • 适配被适配者到目标接口,需要保证只有一个具体的被适配者类。作为结果,当我们想适配一个类和它所有的子类时,类适配器将不会起作用。
  • 可以让适配器重写一些被适配者的行为,因为适配器是被适配者的子类。
  • 只引入了一个对象,并且不需要其他指针间接访问被适配者。

对象适配器

  • 一个适配器可以和许多被适配者工作,也就是被适配者自己和所有它的子类。适配器同时可以为所有被适配者添加功能。
  • 覆盖被适配者的行为变得更难。需要子类化被适配者然后让适配器引用这个子类不是被适配者

  • 4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目 录 序言 前言 读者指南 第1章 引言 1 1.1 什么是设计模式 2 1.2 Smalltalk MVC中的设计模式 3 1.3 描述设计模式 4 1.4 设计模式的编目 5 1.5 组织编目 7 1.6 设计模式怎样解决设计问题 8 1.6.1 寻找合适的对象 8 1.6.2 决定对象的粒度 9 1.6.3 指定对象接口 9 1.6.4 描述对象的实现 10 1.6.5 运用复用机制 13 1.6.6 关联运行时刻和编译时刻的 结构 15 1.6.7 设计应支持变化 16 1.7 怎样选择设计模式 19 1.8 怎样使用设计模式 20 第2章 实例研究:设计一个文档编 辑器 22 2.1 设计问题 23 2.2 文档结构 23 2.2.1 递归组合 24 2.2.2 图元 25 2.2.3 组合模式 27 2.3 格式化 27 2.3.1 封装格式化算法 27 2.3.2 Compositor和Composition 27 2.3.3 策略模式 29 2.4 修饰用户界面 29 2.4.1 透明围栏 29 2.4.2 Monoglyph 30 2.4.3 Decorator 模式 32 2.5 支持多种视感标准 32 2.5.1 对象创建的抽象 32 2.5.2 工厂类和产品类 33 2.5.3 Abstract Factory模式 35 2.6 支持多种窗口系统 35 2.6.1 我们是否可以使用Abstract Factory 模式 35 2.6.2 封装实现依赖关系 35 2.6.3 Window和WindowImp 37 2.6.4 Bridge 模式 40 2.7 用户操作 40 2.7.1 封装一个请求 41 2.7.2 Command 类及其子类 41 2.7.3 撤消和重做 42 2.7.4 命令历史记录 42 2.7.5 Command 模式 44 2.8 拼写检查和断字处理 44 2.8.1 访问分散的信息 44 2.8.2 封装访问和遍历 45 2.8.3 Iterator类及其子类 46 2.8.4 Iterator模式 48 2.8.5 遍历和遍历过程中的动作 48 2.8.6 封装分析 48 2.8.7 Visitor 类及其子类 51 2.8.8 Visitor 模式 52 2.9 小结 53 第3章 创建型模式 54 3.1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 对象创建型模式 57 3.2 Builder(生成器)—对象创建型 模式 63 3.3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 对象创建型模式 70 3.4 Prototype(原型)—对象创建型 模式 87 3.5 Singleton(单件)—对象创建型 模式 84 3.6 创建型模式的讨论 89 第4章 结构型模式 91 4.1 Adapter(适配器)—类对象结构型 模式 92 4.2 Bridge(桥接)—对象结构型 模式 100 4.3 Composite(组成)—对象结构型 模式 107 4.4 Decorator(装饰)—对象结构型 模式 115 4.5 FACADE(外观)—对象结构型 模式 121 4.6 Flyweight(享元)—对象结构型 模式 128 4.7 Proxy(代理)—对象结构型 模式 137 4.8 结构型模式的讨论 144 4.8.1 Adapter与Bridge 144 4.8.2 Composite、Decorator与Proxy 145 第5章 行为模式 147 5.1 CHAIN OF RESPONSIBIL ITY(职责链) —对象行为型模式 147 5.2 COMMAND(命令)—对象行为型 模式 154 5.3 INTERPRETER(解释器)—类行为型 模式 162 5.4 ITERATOR(迭代器)—对象行为型 模式 171 5.5 MEDIATOR(中介者)—对象行为型 模式 181 5.6 MEMENTO(备忘录)—对象行为型 模式 188 5.7 OBSERVER(观察者)—对象行为型 模式 194 5.8 STATE(状态)—对象行为型模式 201 5.9 STRATEGY(策略)—对象行为型 模式 208 5.10 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 —类行为型模式 214 5.11 VISITOR(访问者)—对象行为型 模式 218 5.12 行为模式的讨论 228 5.12 1 封装变化 228 5.12.2 对象作为参数 228 5.12.3 通信应该被封装还是被分布 229 5.12.4 对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229 5.12.5 总结 231 第6章 结论 232 6.1 设计模式将带来什么 232 6.2 一套通用的设计词汇 232 6.3 书写文档和学习的辅助手段 232 6.4 现有方法的一种补充 233 6.5 重构的目标 233 6.6 本书简史 234 6.7 模式界 235 6.8 Alexander 的模式语言 235 6.9 软件中的模式 236 6.10 邀请参与 237 6.11 临别感想 237 附录A 词汇表 238 附录B 图示符号指南 241 附录C 基本类 244 参考文献 249
java设计模式(第2版)》通过一个完整的java项目对经典著作design patterns一书介绍的23种设计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讲解,实践性强,却又不失对模式本质的探讨。本书创造性地将这些模式分为5大类别,以充分展现各个模式的重要特征,并结合uml类图与对应的java程序,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给出了大量的练习,作为对读者的挑战,以启发思考,督促读者通过实践练习的方式来掌握设计模式。同时,作者又给出了这些练习的参考答案,使读者可以印证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设计技能。 《java设计模式(第2版)》适合各个层次的java开发人员与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学习java设计模式的参考读物或教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接口型模式介绍 8 第3章 适配器(adapter)模式 13 第4章 外观(facade)模式 27 第5章 合成(composite)模式 39 第6章 桥接(bridge)模式 52 第7章 职责型模式介绍 62 第8章 单例(singleton)模式 67 第9章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72 第10章 调停者(mediator)模式 85 第11章 代理(proxy)模式 97 第12章 职责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 115 第13章 享元(flyweight)模式 122 第14章 构造型模式介绍 130 第15章 构建者(builder)模式 134 第16章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模式 141 第17章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模式 148 第18章 原型(prototype)模式 158 第19章 备忘录(memento)模式 163 第20章 操作型模式介绍 176 第21章 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 182 第22章 状态(state)模式 193 第23章 策略(strategy)模式 204 第24章 命令(command)模式 213 第25章 解释器(interpreter)模式 221 第26章 扩展型模式介绍 236 第27章 装饰器(decorator)模式 242 第28章 迭代器(iterator)模式 259 第29章 访问者(visitor)模式 278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今天背单词了吗98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