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精读-治国之道的史学表达网课答案(中国人民大学)

《资治通鉴》精读-治国之道的史学表达(中国人民大学)

2第一章 绪论
1.【判断题】司马光在洛阳编书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2.【判断题】司马光对武则天称帝持鲜明否定态度。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3.【单选题】《司马温公行状》的作者是谁?
A王安石
B曾巩
C苏轼
D苏辙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柳玭长期被贬在外,是因为他讲求礼法,不依附权贵而为掌权宦官所厌恶。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5.【判断题】司马光曾给王安石写信提醒他吕惠卿是谄媚阿谀之小人。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6.【判断题】司马光有一种“帝王师”情结。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7.【判断题】司马光是因为个人好恶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8.【单选题】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没有以下哪位?
A刘恕
B范祖禹
C刘攽
D范仲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9.【判断题】司马光认为曹操没有取代汉献帝而自立为帝的原因是受制于名分。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0.【单选题】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除了将《资治通鉴考异》放到了相应段落下面,还收入了一位学者所著《资治通鉴音注》,这位学者是谁?
A朱熹
B胡三省
C王夫之
D袁枢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1.【单选题】李靖被揭发很可能是由于检举者的“角色行为”。据《资治通鉴》记载,弹劾李靖的萧瑀当时担任什么官职?
A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的御史大夫
B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的侍御史
C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的大理卿
D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的吏部考功郎中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单选题】《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史书?
A纪传体
B典志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3.【判断题】历史的绝对真相不可得,所以不应相信历史有真相。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14.【判断题】司马光认为唐代有很多帝王不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原因在于唐太宗开了先例。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5.【单选题】编年体史书最大特点是什么?
A以人物为中心
B克服正史书志断代叙述不明源流的缺陷
C契合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
D以事件为中心而分题叙述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6.【单选题】在读历史记载的过程中,通常“还原事件”的第一个办法是寻找史源。《资治通鉴》记载“郑国疲秦”事件的最直接史源是什么?
A《左传》
B《史记?河渠书》
C《汉书?地理志》
D《水经注》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7.【单选题】《资治通鉴》所记史事起于哪一年?
A周威烈王二十二年
B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C周威烈王二十四年
D周威烈王二十五年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8.【单选题】《资治通鉴》所记史事迄于哪一年?
A后周显德三年
B后周显德四年
C后周显德五年
D后周显德六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19.【单选题】“君臣鉴戒”一词是从哪部书中借用来的?
A司马光《资治通鉴》
B吴兢《贞观政要》
C欧阳修《朋党论》
D王夫之《读通鉴论》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20.【单选题】司马光在《释迂》中写道:“树之一年而伐之,则足以给薪苏而已;二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桷;五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楹;十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栋。”这段话表达了什么?
A人生要算总账,不要急功近利
B司马光想要归隐避世
C司马光讲述营造建筑之法
D把握机会,尽早成名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1.【单选题】为《资治通鉴》作“御制序”的皇帝是哪一位?
A宋仁宗赵祯
B宋英宗赵曙
C宋神宗赵顼
D宋哲宗赵煦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22.【判断题】司马光击瓮救人的故事见于《司马温公行状》。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23.【单选题】阅读《资治通鉴》的三个层次是()?①解读文本 ②还原事件 ③探究真相 ④还原真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4.【单选题】《资治通鉴》基本的文本形态是三种?①有“臣光曰”②有“考异”③寓褒贬于叙事④有“太史公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25.【单选题】司马光的谥号是()?
A文正
B文忠
C文襄
D文贞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第二章 为君之道
1.【单选题】《资治通鉴》关于“唐太宗即位之初诸将争功”一事的记载,在基本保持原有叙事结构的基础上描绘出不同于其史源的叙事链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司马光为达目的,毫无根据和原则随意编造故事情节
B《通鉴》作出了可能较其史源更接近史实且符合逻辑的想象
C《通鉴》叙事存在考订史事后重述历史的做法
D司马光可能以牺牲史实为代价来表现其“资治”精神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判断题】刘邦之所以迅速封雍齿为侯,是因为雍齿功劳最大且是刘邦故交。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3.【判断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遵循“利民为本”的原则,所以无人反对。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4.【单选题】司马光认为贤明君主的知人之道应该是:
A求之于毁誉
B考之于功状
C至公至明,循名责实
D诉之于圣贤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以下哪种做法没有做到“以民为本”。
A梁武帝下诏“自今逋谪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
B梁武帝为法“急于庶民,缓于权贵”
C唐太宗“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D唐太宗“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6.【单选题】《论汉昭帝》的作者是:
A李德裕
B陆贽
C房玄龄
D魏徵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单选题】《新唐书》载“贞观元年,(房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 )五人为第一。”括号中应填入的人:
A秦叔宝
B魏徵
C李靖
D侯君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8.【判断题】因为李世民即位后出现了贞观之治,所以司马光肯定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9.【单选题】唐太宗用“遇物则诲”的方式教育太子,下面哪项不在《通鉴》的记载中:
A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B见其昼寝,则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C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
D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0.【单选题】《通鉴》以三家分晋开篇的意旨是:
A要顺应历史潮流
B影响了当时形势,改变了力量对比
C历史具有偶然性
D强调崇礼治、谨名分的规矩意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11.【单选题】司马光借曹操没有废汉自立一事希望说明:
A曹操以民为本
B强调教化风俗的力量
C汉朝国祚绵长
D曹操有仁、明、武之德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2.【判断题】苏轼《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是在和司马光的讨论中写作的。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13.【判断题】《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作为开篇的。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4.【单选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语出自?
A《礼记?大学》
B《礼记?中庸》
C《礼记?礼运》
D《礼记?礼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5.【单选题】司马光盛赞一位君主“不爱其身而爱民,不以无益废有益”,请问这位君主是谁?
A汉昭帝刘弗陵
B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C唐高宗李治
D后周世宗柴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16.【单选题】以下关于“仁明武”的论述,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明者—非巧谲苛察之谓也
B仁者—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
C武者—非强亢暴戾之谓也
D武者—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17.【单选题】司马光在《稽古录》提出的“人君之道有一”是指:
A用人
B信赏
C必罚
D至公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8.【判断题】司马光认为唐肃宗和唐代宗都是“武不足以决疑,明不足以烛理”之人。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9.【单选题】据《唐会要?谥法》记载:“秉德安众曰靖,宽乐令终曰靖,恭己鲜言曰靖”,请问以下诸人谥号为“靖”的是:
A李神通
B杜如晦
C萧瑀
D尉迟敬德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0.【判断题】唐太宗在陆爽表示没有婚娶郑仁基之女的约定后,就将郑氏女迎娶入宫。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21.【单选题】司马光在《上仁宗论理财三事乞置总计使》一文中认为,朝廷“特置宽恤民力之官,分命使者,旁午四出,争言便宜,以变更旧制”的做法是:
A养之有道
B用之有节
C舍本逐末
D上下交足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22.【判断题】魏明帝认为汉末以来以口碑凭毁誉来考核任免官员的方法是非常可靠的。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23.【判断题】高熲因反对废杨勇立杨广为太子以致得罪了独孤皇后。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24.【判断题】据《通鉴》记载,唐太宗吞吃过蝗虫。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25.【单选题】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对房玄龄等人说:“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立、严皆悲泣。”李世民认为诸葛亮去世后廖立、李严能为之悲泣是因为:
A二人喜极而泣
B诸葛亮能至公为政
C诸葛亮一生淡泊宁静
D二人是诸葛亮知己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4第三章 君臣鉴戒
1.【判断题】据记载唐太宗“少好弓矢”并且“以弓矢定四方”,所以他认可的良弓也得到了弓工的肯定。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2.【判断题】范增作为项羽的重要谋士,项羽对他言听计从。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3.【判断题】司马光认为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是其善于逢迎的表现。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4.【判断题】《通鉴》叙事中,魏徵历事多主,所以他谏诤是“卖直”,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5.【判断题】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成为了抱节守志的象征。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6.【单选题】《通鉴》记载:唐太宗罢朝后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是指:
A尉迟恭
B魏徵
C王珪
D程咬金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7.【单选题】陆贽认为泾原兵变后唐德宗应采取何种方式化解危机?
A接下从谏
B削弱藩镇
C远离宦官
D消解党争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单选题】司马光在《通鉴》中形容的“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的人物是:
A萧何
B张良
C韩信
D王陵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9.【单选题】毛泽东曾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中写道“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以对柳亚子开导规劝。请问“观鱼胜过富春江”典故里的人物是:
A严光
B周党
C王良
D王成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0.【判断题】侯君集要学尽李靖所掌握的各种兵术谋略,所以李靖认为他有反心。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1.【判断题】北魏孝文帝认为“国家从来有一事可叹”。指的是很难让所有臣下都能公言得失。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2.【单选题】贾谊《新书·官人》中写道:“故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霸,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御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而待。”以下关于这段话的解读错误的是:
A亲贤臣、远小人非常重要
B与皇帝个人关系过于亲近的人往往都是佞幸
C皇帝要抑私情而从公义
D皇帝宠信谁和国家治理好坏无必然关系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13.【单选题】贞观四年,唐太宗下令修洛阳宫以备巡幸而被门下省一位官员谏阻。请问这位官员是:
A魏徵
B王珪
C张玄素
D温彦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4.【单选题】唐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徵列举了三个因偏信而亡国的例子,以下不属于魏徵奏对内容的是:
A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
B汉武帝偏信江充,以著巫蛊之乱
C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
D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5.【判断题】王翦需要六十万军队攻楚完全是因为他年老胆怯。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16.【判断题】王夫之认为,如果皇帝觉得任何人的才能都比不上自己,那么国家就处在危亡边缘。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7.【单选题】司马光关于韩信的评论中不包括:
A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B刘邦也有对不住韩信的地方
C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
D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18.【单选题】陆贽认为有九个弊端使君臣之间产生信任危机、沟通不畅,并且“上有其六而下有其三”。以下属于臣下三个弊端的是:①好胜人 ②谄谀 ③骋辩给 ④顾望 ⑤眩聪明 ⑥畏懦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9.【判断题】杜淹没有劝谏过王世充,是因为他不居重任,又知谏不从。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20.【单选题】王翦率六十万秦军攻楚,战争期间多次向秦王索要良田美宅,《资治通鉴》叙事中隐含的原因在于:
A秦王多疑,王翦统举国之兵在外,若不多请田宅以自坚,便容易被怀疑
B王翦认为伐楚必获成功,乘机积累财富,以安享晚年
C王翦认为伐楚战事艰难,索要田宅以安士卒之心
D秦王先用李信、蒙恬伐楚,王翦心中不满,趁机发泄情绪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1.【单选题】以下刘邦对汉初三杰的评论对应正确的是:
A张良—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
B萧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C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22.【单选题】张纮临终前在给儿子的留书中写道:“离则有衅,巧辩缘间,眩于小忠,恋于恩爱,贤愚杂错,黜陟失叙,其所由来,情乱之也。”张纮认为明君要达致“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冀之望矣”,除了认识到以上几点外,还应做到:①仁德不暴戾 ②求贤如饥渴 ③受谏而不厌 ④抑情损欲,以义割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3.【单选题】魏徵认为隋炀帝“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的原因是:
A隋炀帝愚笨
B隋炀帝无识人之明
C隋炀帝乾纲独断
D隋炀帝骄矜自用而不能虚己受人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24.【单选题】唐太宗曾询问魏徵:“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魏徵把进谏的困难分为三种情况。以下不属于魏徵所指进谏的困难情况是:
A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
B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
C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
D谨慎之人,思得罪人而不愿言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25.【单选题】唐德宗所列讨厌臣下进谏的原因中不包括:
A被奸人卖弄
B谏官矜衒
C朝政清明,无事可论
D论事雷同且道听途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5第四章 用人理念
1.【判断题】司马光没有解决在选官用人的制度设计中如何做到“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2.【判断题】汉武帝对汲黯说“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汲黯对此深表认同。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3.【单选题】苏轼曾提出著名的“苏东坡之问”:“任人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夫欲人法并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中?使近古而宜今,有益而无损乎?”司马光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资治通鉴》中间接提供的答案包括:①臣为陛下择百官,不敢不详慎,苟平生未之识,何以谙其才行而用之 ②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耳 ③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分,惟贤、不肖之察 ④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武则天用人特点的表述是:
A滥以禄位收人心
B进退皆速
C告密授官
D吝惜拔擢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唐太宗认为自己能够“成今日之功”的原因包括:①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②弃人所短,取其所长 ③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④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⑤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6.【单选题】唐太宗让王珪点评诸位宰相,王珪认为相较于其他宰相,他自己的优势在于:
A孜孜奉国,知无不为
B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C才兼文武,出将入相
D处繁理剧,众务必举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7.【单选题】智果认为智宵不宜立为接班人最关键的原因是:
A不忠
B不孝
C不仁
D不勇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8.【单选题】司马光在《进修心治国之要劄子狀》中重申“致治之道三”,请问司马光提出的“致治之道不包括以下哪项:
A用人
B信赏
C必罚
D至公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9.【判断题】司马光对武则天用人的评价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10.【判断题】王珪认为他自己不如温彦博的地方在于温彦博可以做到敷奏详明,出纳惟允。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1.【判断题】卫侯开始并不重用苟变,是因为他在地方上做小吏时曾吃过人家两个鸡蛋。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2.【单选题】史书记载汉武帝曾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以此来形容对三个人相见恨晚。请问这三人中不包括:
A主父偃
B司马迁
C严安
D徐乐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3.【单选题】代表了司马光对冯道评价的是:
A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
B略不以素贵介怀,真士大夫也
C兹乃奸臣之尤,安得与他人为比哉
D人臣之刀尺,造化之丹青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4.【判断题】司马光认为“伴食宰相”卢怀慎碌碌无为,是不称职的官员。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15.【判断题】丁公因曾经释放过刘邦对刘邦有恩,所以得到了刘邦重用。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16.【判断题】春秋后期晋国的赵简子最后选择了赵无恤做接班人。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17.【单选题】《资治通鉴》对一位皇帝作如下评价:“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这位皇帝是:
A唐玄宗
B汉武帝
C汉文帝
D隋炀帝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18.【单选题】《通鉴》记载“裴行俭有知人之鉴”。裴行俭认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难堪大任的原因的是:
A浮躁浅露
B结党营私
C不仁不义
D巧谲苛察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9.【判断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缓和与李渊的关系,没有进行任何的人事调整。
正确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正确
20.【判断题】司马光认为朝中有朋党,最应自责反省的是君主。
正确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正确
21.【单选题】以下属于武则天统治时期面临的形势是:①门阀贵族的衰落和一般地主的兴起 ②民族融合与边疆形势的变化 ③政治格局的调整与政治体制的转型 ④社会流动新机制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2.【单选题】寓褒贬于叙事”的写作手法也多见于《汉书》当中。《汉书》评价一位官员:“无它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数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这位官员是:
A田千秋
B霍去病
C公孙弘
D张骞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3.【单选题】《汉书》有一段赞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来形容汉武帝时广泛破格选才。下列选项中不是汉武帝破格选才的是:
A卫青
B卜式
C苏武
D金日磾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24.【单选题】按照司马光《论才德》中的取人之术,以下几类人优先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愚人 ②小人 ③君子 ④圣人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5.【单选题】骆宾王所作檄文中“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一语,形容的对象是:
A吕后
B贾南风
C北魏冯太后
D武则天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