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7.偏振(2)


前言

本篇为大创团队的第八篇集体作品,依然是针对物理光学的基础实验–偏振现象做出了探索和尝试。本篇介绍了剩下的实验部分(有的实验可能不是很方便做)。

一、波片与双折射晶体的简介

1、典型器件的琼斯矩阵示例:

琼斯矩阵的意义
[ A 2 B 2 ] = [ g 11 g 12 a 21 a 22 ] [ A 1 B 1 ] \begin{bmatrix} {A_{2}}\\ {B_{2}} \end{bmatrix}=\begin{bmatrix} {g_{11}}&{g_{12}}\\ {a_{21}}&{a_{22}} \end{bmatrix}\begin{bmatrix} {A_{1}}\\ {B_{1}} \end{bmatrix} [A2B2]=[g11a21g12a22][A1B1]
分量形式为
{ A 2 = g 11 A 1 + g 12 B 1 B 2 = g 21 A 1 + g 22 B 1    g 11 、 g 12 、 g 21 、 g 22 一 般 为 复 常 数 \begin{cases} A_2=g_{11}A_1+g_{12}B_1\\ B_2=g_{21}A_1+g_{22}B_1 \end{cases} \ \ g_{11}、g_{12}、g_{21}、g_{22}一般为复常数 {A2=g11A1+g12B1B2=g21A1+g22B1  g11g12g21g22
表示:偏振器件在偏振态转换中起着线性变换的作用。
新偏振态的两分量是原偏振态两分量的线性组合

(1).线偏振器:

对透光轴与x轴夹角进行分类讨论
1.1透光轴沿x轴
[ 1 0 0 0 ] \begin{bmatrix} {1}&{0}\\ {0}&{0} \end{bmatrix} [1000]
我们从琼斯矩阵可以分析出入射光中只有x轴的光能够透过
1.2透光轴沿y轴
[ 0 0 0 1 ] \begin{bmatrix} {0}&{0}\\ {0}&{1} \end{bmatrix} [0001]
归纳:透光轴与轴成 θ \theta θ角时
G = [ c o s 2 θ 1 2 s i n 2 θ 1 2 s i n 2 θ s i n 2 θ ] G=\begin{bmatrix} {cos^2\theta}&{\frac{1}{2}sin2\theta}\\ {\frac{1}{2}sin2\theta}&{sin^2\theta} \end{bmatrix} G=[cos2θ21sin2θ21sin2θsin2θ]
1.3 1 4 \frac{1}{4} 41 波片
快轴沿x轴或y轴(加 π \pi π与减 π \pi π均是添加负号)
[ 1 0 0 − 1 ] \begin{bmatrix} {1}&{0}\\ {0}&{-1} \end{bmatrix} [1001]
即慢轴比快轴相位滞后 π \pi π
1.4 快轴与x轴夹角45°
[ 0 1 1 0 ] \begin{bmatrix} {0}&{1}\\ {1}&{0} \end{bmatrix} [0110]
以下为典型偏振器件的琼斯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波片

位相延迟器:使两个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光产生位相延迟器
2.1 λ 2 \frac{\lambda}{2} 2λ波片
线偏振光入射半波片,出射光仍为线偏振光,若入射光的线偏振光与快轴(慢轴) α \alpha α夹角,则出射光的振动方向向着快轴(慢轴)转动 2 α 2\alpha 2α
圆(椭圆)偏振光入射半波片,出射光仍为圆(椭圆)偏振光,但旋向相反。
2.2 λ 4 \frac{\lambda}{4} 4λ波片
线偏振光入射时
若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快轴或者慢轴方向一致,则出射光仍为线偏振光。
若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快慢轴夹角45°,(此时沿着快慢轴分解的振幅均相同,且相位相差90°),出射光为圆偏振光。
若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快慢轴夹角成其他角度,则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
圆偏振光入射时,变为线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入射时:
若椭圆偏振光的长轴与短轴方向与波片的快慢轴方向一致时(只有正椭圆才有90°的相位差,才恰好可以借助 λ 4 \frac{\lambda}{4} 4λ波片的90°相位滞后),出射光为线偏振光。
若为其他方向,出射光仍为椭圆偏振光。

2、双折射晶体

定义:
当一束光波投射到晶体界面上,一般会产生两束折射光束,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由于晶体材料各向异性,这两束折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与光波的传播方向以及偏振状态有关。产生双折射现象的晶体叫做双折射晶体。双折射晶体的作用类似于两个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起偏器。
分类:
双折射晶体分为单轴晶体和双轴晶体。
单轴晶体:
单轴晶体指的是只有一个光轴的晶体。当光线穿过某些晶体时,会折射成两束光。其中一束符合一般折射定律称之为寻常光(简称o光),折射率以 n o n_o no表示;而另一束的折射率随入射角不同而改变,称为非常光(简称e光),折射率以 n e n_e ne表示。
一般晶体中总有一个或二个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现象,把这个方向叫做晶体的光轴方向。
只有一个光轴的称为单轴晶体,有两个光轴方向的称为双轴晶体。由晶体光轴和光线所决定的平面称为晶体的主截面。实验发现,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但它们的光矢量(一般指电场矢量E)的振动方向不同,o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垂直于晶体的主截面,e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平行于晶体的主截面。晶体的光轴在入射面内时,o光和e光的主截面重合,电光矢量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
双轴晶体:
像云母,蓝宝石等一类晶体有两个光轴方向,它们叫做双轴晶体。双轴晶体的三个主介电系数都不相等,即 ϵ 1 ≠ ϵ 2 ≠ ϵ 3 \epsilon_1\neq\epsilon_2\neq\epsilon_3 ϵ1=ϵ2=ϵ3,因而 n 1 ≠ n 2 ≠ n 3 n_1 \neq n_2 \neq n_3 n1=n2=n3。由这两个光轴构成的平面叫光轴面。

二、VirtualLab仿真

1、相移元件

首先,进行偏振相移的光路图搭建。添加一个平面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击,对平面波进行设置,初始角度设为4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着,添加相移器件Phase Shif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击对其进行设置,设为 π \pi π/4即约为0.7854r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处,Use Cubic Interpolation选项可以选也可以不选,不影响本次仿真的相移现象。(上一篇说到,使用7.6.1.18版本的时候这里是默认勾选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着,添加两个探测器Raw Data Detect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下图所示,进行器件连接,光路图搭建即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运行,与上次实验不同,本次仿真实验研究偏振的相移现象,因此点击展现相位。(平常一般也没有观察过相位图,这是头一次,当然观察光强,实部,虚部等都可以,并且很方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原来的相位为零,经过器件后相位变为0.7854,发生了相移,符合理论研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平面波角度设为0°,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样的,将平面波角度设为15°,运行后,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相移元件的使用关键在于它不会影响最后的偏振态,它只是对x和y方向都加了相同的相位延迟。

2、双折射晶体

下面进行单轴晶体的离散效应仿真。首先添加一个高斯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击对其进行设置,此处设置为一个633nm的红光,并将初始的偏振角度设为4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添加方解石晶体,Calcite Slab(这是一个可编程元件,7.6.1.18版本中尚未找到替代方案,若有需要代码和案例请私聊交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添加两个探测器,Electromagnetic Field Detector(这是一个只能按方向去显示的探测器,也即其显示时会有多图模式,需要在ribbon左上角进行切换,查看x\y\z轴上的光场分量情况)和Camera Detector。至此,光路图搭建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运行,使用Manipulations下的Create Numerical Data Array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得到如下的仿真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时,同步获取到如下的最大值情况。(在ribbon中的detector下可以获得最大值最小值等,参考闪耀光栅那一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方解石, n 0 n_0 n0=1.6557, n e n_e ne=1.4852(λ=633nm),利用离散角计算公式,可以算出 t a n α tan\alpha tanα,从而算出对应的最大值位置(e光经过双折射晶体所在的位置)约为-1.07mm。

三、效果展示

这里主要展示双折射晶体实验的效果,顺便加深各位对双折射现象的理解。

1、改变偏振方向

较为特殊地,在光源中将偏振方向设为0°(沿x轴方向,也即没有y轴的分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后实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右侧的光点消失。我们知道经过双折射晶体后,e光会沿x轴方向,o光会沿y轴方向,由于一开始设定的偏振方向并没有y轴的分量,因此实验最后只能看到e光,看不到o光。
将偏振角度设为9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后实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运行结果也只有一个光点。相应地,此时只有o光,没有e光。
将偏振角度设为1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后实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左侧光点亮度较亮,右侧光点亮度较暗,实验结果与分析相吻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改变方解石厚度

再对方解石进行参数修改,将方解石厚度改为6mm(前期实验中我们一直设置为12m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后实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大值情况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计算公式 Δ L = d t a n α \Delta L=dtan\alpha ΔL=dtanα,方解石厚度减半,理论上对应的最大位置也减小一半,实验测得的最大值位置约为-533.6um,与理论一致。

3、改变光轴方向

最后,将方解石的光轴进行修改。(之前实验中光轴与z轴的夹角为60°,设置中注意第一个参量为光轴同x轴夹角的cos,第二个参数为同y轴的夹角的cos,由于我们提前认为光轴在xoz平面上,这个值自然不存在,第三个参数为光轴同z轴的夹角,现在为45°,便分别设置成sin45°和cos4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后实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大值情况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角度由原来的60°变为45°,同样地,代入公式 t a n α = 1 2 n e 2 − n 0 2 n o 2 s i n 2 θ + n e 2 c o s 2 θ s i n 2 θ tan\alpha=\frac{1}{2}\frac{n_e^2-n_0^2}{n_o^2sin^2\theta+n_e^2cos^2\theta}sin2\theta tanα=21no2sin2θ+ne2cos2θne2n02sin2θ计算,可以得到最大值的位置,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

总结

本篇由大创团队成员:唐艺恒、扶杨玉、黄一诺、李思潼、明玥共同完成。
此篇仅为偏振这一大节的剩余部分实验,这篇侧重于对双折射现象进行研究,由于笔者尚未探索发现可以用非折射元件替代方解石的办法,所以现在用的是已有的案例进行相关的研究,若有朋友发现替代操作,欢迎交流。

  • 6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5
    评论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澄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