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水利部高度重视智慧水利建设,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最显著标志和六条实施路径之一,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水利业务“四预”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成果的主要标准。
《水利业务“四预”基本技术要求(试行)》重点针对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等问题,提出了水利业务“四预”功能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等。
1、预报
根据业务需求,遵循客观规律,在总结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和及时掌握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机理揭示和规律把握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等数学模型方法,对水安全要素发展趋势做出不同预见期(短期、中期、长期等)的定量或定性分析,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
2、预警
根据水利工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制定水灾害风险指标和阈值,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把预警信息直达水利工作一线,为采取工程巡查、工程调度、人员转移等响应施提供指引;及时把预警信息直达受影响区域的社会公众,为提前采取防灾避险措施提供信息服务
3、预演
在数字李生流域中对典型历史事件、设计、规划或未来预报场景下的水利工程调度进行模拟仿真,正向预演出风险形势和影响,逆向推演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限制条件,及时发现问题,迭代优化方案,制定防风险措施。
4、预案
依据预演确定的方案,考虑水利工程最新工况、经济社会情况,确定水利工程运用次序、时机、规则,制定非工程措施,落实调度机构、权限及责任,明确信息报送流程及方式等,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实景三维技术凭借实时、精准、真实、可推演等优势,能够为水利建设提供可视化、智能化、立体化的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已成为推动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技术力量。
武汉大学水电水利学院联合大势智慧以水利部文件为指引,推出基于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与水动力模型的数字孪生流域解决方案,包括:搭建数字孪生底板、构建模型平台、打造流域防洪“四预”应用窗口,实现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服务流域防洪“四预”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