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产品简介
项目名称:北航编译技术实验平台
项目说明:该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以支持编译器实验的各个方面。
项目面向用户:
1.选修北航编译原理课程的学生
2.参加编译技术大赛的参赛者
3.面向编译实验技术的老师和助教
项目目标:该平台将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灵活的编译器设置、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存储、全面的测试框架和高质量的评估结果。该平台旨在取代目前北航的编译实验平台,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性能。
1.2相关概念
教程:指导学生完成《编译技术》课程实验部分的文档,包括实验的基本原理讲解、实验内容、题目要求等。
作业:《编辑技术》课程实验部分的划分单位,用于指导学生完成编译实验过程的各个阶段。具体包括:文法解读作业、词法分析作业、语法分析作业、错误处理作业、代码生成作业和竞速排序作业。
题面:作业的一个环节,学生需要在完成作业之前需要阅读题面以了解作业内容。
测验:作业的一个环节,学生需要回答问题以检测对于作业的理解程度。
测评:作业的一个环节,学生完成指定作业的代码编写后,将代码提交到测评机进行自动化评测。评测机会根据代码运行的结果反馈一个确定的分数和相应的信息提示。
辅助测评:作业的一个环节,学生完成指定作业的代码编写后,将代码提交到辅助测评机进行调试。辅助测评提供开放的测试数据和信息以帮助学生进行调试。
竞速排序:代码生成作业完成后的测评内容。学生完成代码生成作业之后将代码提交到竞速排序作业中。测评机会根据代码运行结果反馈所有学生的测评速度信息,并进行排序。
讨论区:课程平台的一个模块,用于学生发帖以进行提问、分享经验等等。面向特定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
公告:一种信息发布形式,面向所有学生,内容涉及到整个课程安排和通知。
加精、置顶:讨论区帖子内容的展现方式。通常由助教对于有价值的帖子进行操作。
2.典型用户和场景
2.1课程教师
课程教师主要负责讲授课程。目前《编译技术》课程共有7位教师。一个典型的教师用户如表 1。
表1-课程教师画像
用户 | S 老师 |
---|---|
年龄 | ~40岁 |
职业 | 编译技术 课程教师 |
需求 | - 分析每次作业同学们的完成情况 - 收取实验报告 - 发布课程通知 |
期望 | 数据尽量直观,操作便捷 |
2.2课程助教
《编译技术》课程中,助教主要负责发布检查作业、给实验报告打分等。目前,课程共有 10-15 位助教。典型的助教用户特征如表2。
表2-课程助教画像
用户 | H 助教 |
---|---|
年龄 | ~21岁 |
职业 | 学生,编译技术助教 |
需求 | - 批量导入学生信息 - 发布或配置作业要求和教程 - 查看同学们的作业提交情况,给某些特殊情况的同学配置延时 - 给实验报告打分 - 解答讨论区帖子的问题,重要或优质帖子加精 |
期望 | 便于管理,操作便捷 |
2.3课程学生
课程学生是数量最多的用户类型。课程预计将有每届约400名学生。典型的学生用户特征如表3。
表3-课程学生画像
用户 | A 同学 | B 同学 |
---|---|---|
年龄 | ~20 岁 | ~ 20 岁 |
职业 | 学生,选修编译技术课程 | 学生,选修编译技术课程 |
需求 | - 方便查看各次作业要求细节 - 想挑战难度大的 MIPS 类别作业 - 将学习心得发布到讨论区 - 查看自己历次提交到性能数据 - 查看自己在整体性能排行榜中的位置,进一步优化 |
- 做作业时遇到问题,查看讨论区的解答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