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可知论是什么?agnosticism

本文介绍了不可知论的哲学概念,一种认为世界本质无法被认知的理论,由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文章讨论了不可知论在历史上的发展,包括与之相关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的观点,以及它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它与可知论相对,是一种哲学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

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

中文名 不可知论 外文名 agnosticism 词语归属 哲学 提出者 托马斯·

基本介绍

不可知论(agnosticism)英语中agnostic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a(没有)和gnosis(认识),这是最早在1869年由英国的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创造的,用于描述他的哲学。
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宗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宗教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

不可知论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欧洲哲学史上从古以来就存在的实体与偶性、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等
对立关系的探讨和研究,在形而上学范围内长期得不到解决。
18世纪,自然科学还不够发达,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比较零碎,对许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原因还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从而促使一些哲学家提出猜想,认为在事物的背后存在一个不可认识的物自体。

D.休谟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指出: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宗教)的存在。
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康德。他对物自体的存在予以肯定,又指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宗教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

在哲学上信奉休谟和康德不可知论的一些自然科学家,如赫胥黎和H.L.F.von赫尔姆霍茨等,在自然观方面承认自然界受客观规律支配,不承认任何外来干涉。因此,恩格斯指出:他们的不可知论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不可知论流派对科学真理的客观意义予以否定,高举不可知论。实证主义者H.斯宾塞和A.孔德等都是休谟主义者。新康德主义则极力高举康德的不可知论。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流派都高举不可知论,借以对唯物主义进行批判。

参考文章:不可知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ontla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