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三极管作为开关时候的工作状态
三极管作为开关时,通常会设置其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这是因为这两个区域能有效地控制电流的通断,从而达到开关的功能。
-
截止区:在截止区时,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低于开启电压,导致基极电流非常小甚至为零,三极管不导电,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候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几乎为零,相当于开关断开,电路没有电流流过。
-
饱和区:在饱和区时,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足够大,基极电流也足够大,三极管进入“导通”状态。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非常小,电流几乎不受限制,相当于开关闭合,电路完全导通。
饱和时,Ic最大,集电极和发射之间的内阻最小,电压 Vce 只有0.2 V ~ 0.3 V,Vce < Vbe,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向电压。三极管没有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相当于短路,此时三极管完全导通,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是一根导线,基本上没有功耗,所以为了降低功耗,使得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工作在饱和区。
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域的时候,Uce基本为0,Ic从c流向e,可以把c、e之间看成是一根导线。
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工作区
- 截止区:能确保三极管不导电,开关断开。
- 饱和区:确保三极管完全导通,开关闭合,且处于饱和状态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非常小(接近零),减少功耗。
如果工作在放大区,那么 Vce 的电压就很难确定了,这会导致当我们想要高低电平的时候,结果得到一个中间态:
易得:Urc + Uce = Vcc,显然,Ib 越大,那么 Urc = β * Ib * Rc 越大,若工作在放大区,那么 Ic = β * Ib,若 Ib 很小,那么 Urc 也比较小,此时Uce之间就会存在电压,此时三极管并非完全导通,细细想下,在放大区 Vce 电压其实是并不确定的,此时c、e之间不在是一根导线,而是存在一定的功耗。
如果我们继续增大Ib,那么Uce会变成负的吗?
Uce<0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电压反向,那么电流也要反向,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实际Uce也就继续保持接近于0,那么也就是说此时Ic的实际电流是小于β*Ib的,此时电路已经满足不了β的放大倍数,三极管已经不是在放大状态,而是进入饱和状态了。
但是如果 Ib 足够大,此时工作在饱和区,那么Urc = Vcc时,Vce = Vcc - Urc = 0,此时c、e之间相当于短接了,可以认为是一根导线,三极管完全导通。
这样,三极管作为开关使用时,能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之间切换,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