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误解的低度酒
很多人认为低度酒只是简单地在高度酒中加水稀释而成,实则不然。低度酒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涉及一系列精细的工艺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控制,如同精密仪器的运作,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品质,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析低度酒制作背后的奥秘。
二、高度酒与低度酒的界定
在酒类的范畴中,高度酒与低度酒依据酒精度数有着明确的划分。一般而言,酒精度达到 40 度及以上的酒被定义为高度酒。这类酒酒精度高,口感浓烈且富有冲击力,入喉时带来强烈的刺激感,酒液在口腔和喉咙中释放出热烈的气息,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瞬间点燃感官。像知名的 52 度五粮液、53 度飞天茅台,都是高度酒的典型代表。
而酒精度在 40 度以下的则归类为低度酒。低度酒口感相对柔和、淡雅,给予饮酒者温和舒适的体验。例如市场上 39 度的胡九道贵宾酒,它没有高度酒那种强烈的刺激感,却凭借清新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三、高度酒酿造工艺
高度酒的酿造是一门融合了酿酒师精湛技艺与智慧的艺术。
- 原料选择:酿酒师会对高粱、小麦、大米等谷物进行严格筛选,优质的原料是酿造出高品质酒的基础,为酒的独特风味奠定基石。
- 原料处理:谷物需要经过清洗、浸泡等步骤,浸泡时间的把控至关重要,随后进行蒸煮,使淀粉充分糊化。
- 发酵环节:这是酿造过程的核心。蒸煮后的原料与酒曲充分混合,酒曲作为关键的催化剂,在适宜的环境下,微生物将淀粉转化为糖分和酒精。酿酒师通过精确调整温湿度等条件,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不同的酒曲和发酵工艺会赋予酒独特的风味。
- 蒸馏过程: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利用酒精与水沸点的差异分离酒液。酿酒师需要精准掌握火候和时间,通过掐头去尾的方式获取最为精华的酒液。
- 陈化老熟:刚蒸馏出的原酒口感辛辣且粗糙,需要进行陈化老熟。将原酒装入陶坛或橡木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酒窖中。在漫长的陈化过程中,酒液内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口感逐渐变得柔和醇厚,同时生成新的香味物质。优质的酱香酒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陈化时间。
四、低度酒并非简单勾兑
(一)低度酒来源方式
低度酒并非简单地由 “高度酒加水” 制成,主要有两种酿造方式:一是通过高度酒加浆降度,但这需要经过复杂精细的工艺;二是在高度酒中按特定比例与制取的低度酒进行混合。
(二)低度酒酿造难题
在降度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降度后酒液容易偏离原有的风格,香气和口感的平衡被打破;常常会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严重影响酒的外观品质;口感也会变得不协调,甚至出现水味,整体口感变得单薄。
(三)复杂酿造流程
酒基选择:这是酿造低度酒的关键基石。酿酒师依据 “香、浓、净、级别、风格” 等标准对基酒进行细致的品尝、分析和分类,经过反复试验确定酒基的种类和搭配比例。
加水降度:看似简单的加水操作实则暗藏玄机。需要精确计算加水量,并且对水的质量要求极高。加水时要确保搅拌均匀,但降度后往往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处理浑浊:针对降度后出现的浑浊现象,酿酒师可采用冷冻过滤法、淀粉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再蒸馏法、无机矿物质吸附法、分子筛及超滤法等多种方法应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调香调味:除浊后的酒液可能香气平淡、口感不协调,调酒师通过勾调基酒、添加调味酒等方式,经过反复品尝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风味。
静置贮存:将处理后的酒液装入适宜的容器,在特定的环境中贮存。在贮存过程中,酒液成分会发生变化,从而提升酒的品质。贮存时间和环境都有严格要求,需在合适的时间节点进行检验和罐装。
五、正确认识低度酒
低度酒并非高度酒简单勾兑的产物,它有着自身复杂而精细的酿造工艺。从严格筛选酒基,到精准把控加水降度,再到运用多样方法处理浑浊,以及精心进行调香调味和静置贮存,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酿酒师的智慧与心血。低度酒以其柔和的口感、淡雅的香气,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饮酒体验。我们应摒弃对低度酒的误解,以正确的视角去认识和品味它,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都各具特点和价值,都值得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用心去品尝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