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全新时代已经开启,新能源和智能化成为了新引擎,未来的五年,是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窗口期。
“中国品牌要全面超车,机会只有一次!”作为公司掌舵人,魏建军在长城汽车2025年战略发布会上吹响集结号。
他认为,面对外资品牌的全球加速布局,自主品牌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
长城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400万辆,其中80%将是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2020年长城汽车全球销量111万辆,这意味着要保持每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5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达517,547辆,同比增长65.3%。其中,国内市场新车上险421,970辆,同比增长64.5%。第三代哈弗H6、哈弗大狗、坦克300等新车表现抢眼
决胜未来汽车战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化、数字化转型等等都成为了核心要素,除了长城,大部分车企都制定了相应的转型战略,2025年被视作大决战之年。
数据显示,1-5月国内市场有上险量的128个品牌中,不到1000辆的就有50个品牌,1万辆以下有26个品牌,这些品牌都面临被市场逐步淘汰的风险。第一轮大面积淘汰的时间点大概率会出现在2023年。
不被市场淘汰,就意味着要全力以赴。从一年前的“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到如今的“2025年全球年销400万辆”,长城底气何来?
一、400万辆,长城准备怎么干?
2021年,长城汽车定下了实现149万辆的销量目标,从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来看,今年长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几大品牌的表现可圈可点。
哈弗品牌1-5月累计销售331,595辆,同比增长54.1%。长城皮卡1-5月累计销售破10万辆,同比增长44.6%,国内市占率近50%。
纯电动品牌欧拉累计销量41,756辆,同比大增514%。最新独立出来的坦克品牌也有展示出不错的势头。
未来,要实现每年增长60万辆的销售目标,长城计划如何达成?
总体来看, 长城分别从技术路线(新能源化)、品牌协同、技术平台架构以及核心供应链多个方面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推进步骤。
首先,技术路线上长城会重点推动新能源化,包括纯电动+混动+氢能三条线并举。根据计划,2025年之前长城预计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型。到2025年,新能源占比将达到80%。
在自主品牌中,长城属于较晚发力新能源的企业。2018年8月,欧拉纯电动品牌诞生,彼时的长城专注于“全球SUV老大”,在新能源方面并不怎么上心,欧拉一直表现平平。
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趋势渐热,欧拉瞄准了A0级代步车市场相继推出白猫、黑猫、好猫几款个性鲜明的年轻化产品,才开始渐入佳境。而另一个新品牌沙龙则定位于高端智能BEV,将在2022年上市第一款产品,目标是未来打入全球豪华车市场。
目前长城在中高端和高端纯电动市场尚属于空白,不过该公司表示,沙龙有信心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新一轮竞争中再下一城,同时长城其他品牌下一步也将会同步储备BEV动力平台以及相关技术,几大品牌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长城汽车向电动化转型。
混动技术路线方面,长城汽车已经推出了双电机混联技术-柠檬混动DHT,首搭车型是即将在7月上市的WEY玛奇朵,长城还将推出拿铁、赤兔、哈弗XY等混合动力车型;
资料显示,第一代柠檬混动DHT平台,城市工况综合节油率达到50%,整车综合油耗低至4.6L/100km,PHEV车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200km。预计2023年发布第二代“柠檬混动DHT”,可进一步降低整车油耗15%以上,动力性提升20%,续航里程提升50%。
在氢能源方面,2023年长城计划推出首款全尺寸氢燃料电池轿车。旗下的未势能源则作为该板块的主体,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
其次在品牌方面,长城皮卡、哈弗、WEY、欧拉、坦克、沙龙智行六大品牌将分别主攻不同的细分市场。长城汽车特别提出,将基于品类创新,以品类建立品牌。
这样的目的在于挖掘市场空白点,找到新的需求并成为细分品类市场的领导品牌,还能强化品牌属性和标签,同时避免品牌内部相互竞争的局面。
长城的这一思路已经在坦克品牌上践行,该品牌以时尚、潮流、越野全新品类来定位并取得了开门红。今年1-5月上险量达到2.46万辆,进入紧凑型SUV榜单前十。
坦克也定下了未来五年的“小目标”,那就是到2025年冲击全球50万台销量,实现中国越野SUV市占率第一,挑战全球越野SUV第一品牌。
WEY品牌在经历了早期的困顿后,再次被赋予全新的品牌属性:新一代智能汽车。2021年将陆续导入摩卡、玛奇朵、拿铁3款全新SUV,这几款咖啡家族车型主打智能化,将代表长城汽车试水高端智能化赛道。
欧拉品牌则将品类再次细化,主打女性市场,定位“全球最爱女人的汽车品牌”。目标是2023年全球销量超过100万;沙龙品牌定位“豪华智能BEV品牌”,向全球豪华市场发起挑战。
多线作战,得益于长城汽车压缩新产品开发周期的战术,最快可控制在11个月,相比大多数品牌缩短一半以上,2021年长城汽车将推出10多款新产品,2023年达到60余款,实现年产销280万辆。
当然,庞大的目标需要技术平台和核心产业链的支撑。长城汽车将在新能源核心技术、智能化和产业链深入布局。
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无钴叠片电池、L型长电芯,LCTP无模组技术,已经成功在欧拉车型搭载,预计到2025年将会形成215GWh产能。
另外,长城还自主开发了新能源电机及控制器产品,已经具备了35kW-220kW的各类电机系统,覆盖的车型即便涵盖A00微型车到D级全尺寸高端车型。
二、自动驾驶竞赛,实力如何?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L2级自动辅助驾驶搭载方面,今年1-5月新车搭载上险量为138.74万辆,同比增长123.13%, L2级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同时L2+等高阶自动辅助驾驶市场进入增长爬坡期。
这意味着,智能驾驶的战火再次升级。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自主品牌L2级别ADAS功能搭载量排名方面,长城旗下有几款车型排名进入前十名,但依旧有很大提升空间。数据显示,1-5月长城旗下所有品牌新车国内上险搭载L2级渗透率为21.9%。
资料显示,目前长城已经完成了NOH(高阶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记忆泊车、窄到自主探路等多场景功能的量产,不过还处于起步期,离到2025年高阶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达到40%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后续,咖啡智驾平台的表现非常重要。
智能化将是未来汽车产业新赛道的决胜点,也将是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对决的关键。未来在软件定义汽车模式下,软件、自动驾驶技术、数据才是汽车的核心所在。
这首先需要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包括引入冗余域控制器/高性能计算单元,通过实现软硬解耦并配合多层级系统化的软件架构,最终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对车企来说,必须软硬都要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否则大概率会被挤出主流市场。
长城发布的咖啡智能2.0方案包括1个智能中枢+1个强大基石+3大智能升级。其中一个智能中枢是指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一个强大基石是指智慧线控底盘;三大智能升级是指长城汽车将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全面升级。
目前长城的第三代电子电气架构属于区域集中式,包括车身控制、动力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4个域控制器,并计划2022年发布基于“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GEEP4.0架构,整车形成中央计算、智能座舱和高阶自动驾驶三个计算平台。
其中,中央计算跨域整合车身、网关、空调、动力/底盘控制及ADAS功能。另外,基于中央大脑的GEEP5.0架构已经立项开发,预计在2024年搭载车型量产。
随着电子电气架构逐渐向域集中式过渡,这意味着对处理器的要求愈来愈高。同时,也需要汽车制造商做好芯片选型的规划。
比如,长城汽车发布的ICU3.0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域控制器主芯片为高通(8540+9000),算力达到360TOPS,可持续升级至1440T;并实现低功耗高性能(5.5TOPS/W)。安全冗余芯片则为英飞凌(TC397),可以做L1/L2级别的降级控制。
基于上述平台,长城汽车将率先实现高速公路单车道L4、全高速L3级别场景内的自动驾驶。同时,L0-L2则基于Mobileye成熟技术,实现车型ADAS功能的快速普及,满足新车评级的要求。
此外,具备全栈自研自动驾驶系统是当下众多传统车企面向下一个阶段竞争必须具备的核心优势。而这也是传统车企面临的最大挑战。
芯片方面,长城汽车在今年初完成了对地平线的战略投资,以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方向为重点,推进芯片产业的纵深探索。
软件方面,长城汽车宣布将全栈自研包括从底层BSP到上层应用层的所有软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基于SOA搭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软件平台。
为了满足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的需求,长城汽车当前已经拥有产品数字化中心、毫末智行、仙豆智能、诺创科技4个智能化组织,拥有超过3000人的软件团队规模。
面向汽车智能化变革,全球已经有超过20家车企开始了相关布局,加速向数字化软件公司转型。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建软件开发体系以及逐步掌握软件开发核心能力。
比如,毫末智行宣布将推出全球首款AI定制智驾系统AI Feed来实现自动驾驶的个性化,模仿驾驶者的个性化驾驶风格,推动智能驾驶系统从过去的“用户适应”向“适应用户”升级。
这得益于毫末智行坚持走全栈自研道路,同时背靠长城汽车,实现成规模、高质量数据的快速收集能力以及高水平的数据处理能力,这就是自动驾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接下来,长城汽车面对的将不只是品牌、车型的竞争,更是关乎技术、人才、资本实力等等的全方位综合竞争,长城汽车已经做好了全方位的战略规划,但接下来的每一步战略落地和后勤保障同样十分重要。
为此,长城汽车宣布,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同时,加大全球化研发人才引进,到2023年,全球研发人员达到3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