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全职在家工作/读书应该如何保持效率

记得之前有位读者留言说:携隐,能不能分享一下你SOHO也能保持高效的秘诀?我最近刚开始全职在家做自己的事,总觉得东摸摸,西摸摸,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特别没有效率。肿么办!


自从我们公司搬到WeWork,我也是大半时间在公司工作的啦。


但回国后有颇长一段时间,我确实是天天都在家办公的。我反而觉得,在家效率非常高,因为省去了琢磨今天穿啥出门,琢磨三餐吃啥(阿姨会在家里烧),以及路上来回交通的时间,也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打断我工作的flow啊。


但在家工作效率高呢,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这些年琢磨出来,让我保持甚至提高在家效率的「讲究」,是这些:


首先,来set一下你的工作环境


书桌


书桌是最重要的办公场所,一定要设置得得心应手,所有常用文具都在固定位置,方便寻找和拿取,才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找个时间,梳理一下自己平时常用的东西都有哪些,是不是有些用起来不太方便,要不要添置一些书桌管理工具,加强收纳。


携隐的书桌是这么set的:


  • 临时想到的任务、idea,用便签写好,贴在电脑屏幕下方,有时间了再执行/整理进笔记本
  • 笔特别多,常用的放在一个笔筒里,搁在离手最近的地方
  • 常用的快捷键、不熟的日语单词、最近在学双拼的键盘方案,都贴在电脑屏幕下方
  • 胶水、擦镜布、橡皮、各种不同尺寸的便签、卡片等等,都用书桌收纳盒分类收好,放在电脑屏幕下方空隙
  • 茶水在左手边
  • 照片打印机体积小,放在书桌上;激光打印机放在书桌下地面上,两者都是伸手可取打印件
  • 在书桌最远的角落,用一个大的文件/文具收纳架和各种笔筒,收入不常用的笔、剪刀、零散记在草稿纸上的笔记
  • 在书桌上粘一个数据线整理工具,手机充电伸手拉过插上即可,其他比如iPad、蓝牙耳机、充电宝都安排在其他地方充电,不出现在工作视线里
  • 放一个好用又可以伸缩的LED台灯,灯光舒服,工作心情就好
  • 为了不让Haqi老睡键盘,书桌右边现在给它放了个盒子,它真的就比较会睡盒子而不来打扰我了
  • 左边放Bujo本、iPad,不碍事儿有随手可取


要达成这些功能,书桌要够大书桌底下的空间也要够大(最好不要有横杠的那种书桌),才不至于坐久就很不舒服。


墙上的白板系列是Pottery Barn(就是Friends里面,Phoebe买的那张茶几的牌子)家的,官网订购,海运回来的。


电脑椅


要想工作有效率,人体工学电脑椅不可缺。


携隐的是当年曾经组织过团购的Herman Miller家的Embody喜欢这个牌子是因为当年在华尔街,每天在电脑前坐十几个小时,居然从来也没觉得腰酸背痛过,但是到了香港,很快就觉得腰背非常不舒服,这才意识到,一把椅子有多重要。


在纽约的时候,办公室统一采购的就是Herman Miller的人体工学椅,是Aeron那款。


回国的时候,想着干脆就一次性买个更好的,所以升级到了Embody款。但坐下来觉得,其实Aeron完全够用,也好看,还比Embody看着轻巧。


如果你真的要开始在家办公,强烈建议先把电脑椅升级,不但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也是确保你能一坐几个小时浑然不觉的基础哪。

图片来自Herman Miller,左为Aeron,右为Embody


书柜


书柜设置在我身后,很多不是经常用的东西,不用堆在书桌上,但一转身到书柜上就能拿到。比如我的胶带、我时不时会需要翻到的各种笔记合集、打印合集等。


白板


我热爱白板。


很多推文的构思、公司的计划、难解的问题,都在白板上顺畅列出和解决过。


直接写文,我可能要花四个小时,现在白板上列出思路,可能只要两个小时。


电脑上打字,打字这个动作,就是distracting的。在草稿纸上写字,写错了,纸不够大了,都阻碍思路的流畅运行。


白板能让你把目光完全锁定在一个地方,完全不受阻地将思路写下来,非常提升效率。看电脑看得累了,转去用白板,也是提神醒脑的一个方法。


客厅/餐厅的setting


有科学研究表明,其实转换空间,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


比如,你可以在书房的大屏幕电脑上写文,但拿上笔记本去客厅回邮件。转换地点,会让你有一种新鲜感,感觉自己开启了一个新项目,从而提高效率。


一般我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在书桌上完成的。但确实有时候坐的累了,坐不住,但确实又想再工作一会,我就会转移到客厅。


为了在客厅营造一个工作环境,我把沙发和原先的欧式大茶几都处理掉,换上一块N年前买的,现在反正也是塞床底的宜家薄床垫,套上亚麻的床罩,叠起许多个靠垫,然后放上一个底下空间很大的简单的茶几。


床垫很软,坐着很舒服,累了能直接摊倒赖一会。电视里放着美剧,声音调的很轻做背景音,有助于保持清醒。中间还能拿个逗猫棒逗会Haqi。茶几面积很大,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摊的很开。


做不需要太多脑子的工作,比如一些文件的整理,笔记的输入等时,我偶尔也会在客厅完成。


你也可以把餐桌整理一下,腾出大量空间,作为备用工作台。家里如果处处都是工作空间,走到哪里都能坐下工作一会儿,而不是走到客厅就摊在沙发上看电视,走到餐厅就开始边吃东西边玩手机,工作完成的也会更多一些。

携隐的客厅里也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台


然后,养成良好的习惯


经常写to-dos


知道自己一天的安排,就比较容易stick to it。就算不能,也比完全没有计划,想到什么做什么有效率。


不过什么时候,以什么频率,什么细致程度来做一天安排,很有讲究。


我试过每天晚上,将第二天的事情在日历上排好。这样做的好处是,会比较现实地认识到,其实一天能完成的事情并不多,不会天真地塞很多to-dos进去,反复经历完成不了的沮丧;如果第二天有约定时间的事件,也可以根据每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安排不同的任务。


但我很快发现,计划不如变化,安排好的事情,总会受到第二天临时事件的影响;预计的时间,也往往跟实际时间有差距,导致完成情况并不佳。最重要的是,预先安排到那么细,会打击到我第二天的工作热情:我喜欢保留一点随心所欲,脑子里冒出什么idea的时候,也能有自由度去develop一下这个idea,老跟着计划走,没劲。


再者,作为一只思维跳跃是常态的水瓶座,第二天早上起来,想做的事情可能会跟头一天安排的完全不同。


然后我又试了每天早上列一下to-dos,但有很快发现,有些to-dos是该很早就规划的,早上才列,常会出现发现这天必须完成的事情太多,手忙脚乱的情况。


经过摸索,最后我发现,对我最有效的是:一旦发现脑子里有事儿存着,就写to-do。


《为什么从世界500强CEO、政界要员,到著名演员都用这个方法来提高效率?》这篇文里,我们就介绍过Mind Dump这个概念——大脑也是有带宽的,在脑中储存to-dos,会占据带宽,影响运行效率,不如把脑中的to-dos转移到纸面上。


时不时清空大脑,正好也能时不时灵活安排今天、明天、本周、以后的事项。


为了让事项的移动更加灵活,我用的是在我的笔记本上,贴不同标签的方法——这样我的to-do不需要一个本,只需要笔记本上的一页,完成了随时揭掉,有变动了轻松重写。


​类似标签纸去某宝一搜“标签便签“就出来了。


记录头一天的手账


两个月前,我开始了每日一记的手账项目。本来是每天晚上写15分钟的,后来常常晚上工作到很晚,结束就想直接躺上床,慢慢变成第二天早上起来,记录头一天的。


然后我发现,原本只是想记录人生的手账,其实也可以帮助效率管理。


早上花15分钟做一天的to-do实用性不强,花15分钟回顾昨日,却可以提醒自己昨天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今天应该如何更带劲儿得度过。它也可以提醒你,昨日已过,今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记录,也是一种灵魂沉淀。借由和自己的交流对话,理清思路和情绪,之后做什么都更有底气。。。这话听着挺装逼,但亲测有用哦。


其实记录不需要多长时间,写这么满满一页(左右算两页),也就15分钟


定期分析自己的时间分布


要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一定要先知道问题的根源。


只有忠实记录下自己的时间使用,定期审视、分析、琢磨自己为什么没有效率,才能慢慢把影响效率的因素一个一个摘出来,加以处理。


记录、分析自己时间的方法,在这篇文中有详细介绍:《我的时间管理》


尽量早睡


携隐是不折不扣的夜猫子。MBA+投行的那些年,更是加深了晚睡的习惯。


但在家工作以来,慢慢发现,以前的晚睡一部分是被逼无奈——总有太多事情需要完成,总有那么多临时跳出来的任务打乱步调,另一部分是poor time management导致的恶性循环。工作时间虽长,每小时的效率并不在顶峰。


形成了定期分析时间使用的习惯之后,就会看到,如果有一天工作到凌晨,哪怕那天完成的事情很多,哪怕也睡够了八小时才起床,第二天的效率必然大幅度下降,加在一起,平均效率不高反低。


而效率最高,完成事情很多,质量很好,工作总时间很长,而且心情舒畅的那些天,前一天晚上基本都是11点上床睡觉的。


所以,不要把自己逼进赶进度-晚睡-效率低-赶进度的死循环。


到了晚上11点,再怎么心痒,都要提醒自己:一天已经过去,今天浪费的时间是今天犯下的错误,不可用晚睡来弥补,只能明天再来


有了这样的认知,才不会总有种一天很长的错觉,才会意识到,原来一天很短,原来每天都有一个11点的deadline要赶,不可松懈,不可随意浪费时间。


接着,学会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是一个对效率而言,非常之重要,却总被忽略的概念。


一开始在家工作的时候,我也曾对自己产生怀疑:为什么每天工作的时间鲜少超过10小时,甚至很多时候都没超过8小时呢?要知道在投行,每周工作100小时对我而言是常态啊。哪怕现在不用那么hard-core了,不至于差这么多吧,是不是在家松懈了?


后来发现,其实正相反。


是因为投行的训练、这些年对时间管理的琢磨、对自己时间的不断审视归纳,我的效率变高了,因此每个单位时间对精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也是因为,现在工作性质不同了,创意、管理、和不同人的沟通、写故事、分析等等,对脑力集中投入的要求也增加了。


所以工作8个小时(我的时间记录很严格,8小时刨去了任何起身泡咖啡的时间,short breaks,三餐等,是100%在工作的时间),我的energy level已经很低,接下去硬拖着还要工作,效率就会大幅下降,注意力也无法集中。


要增加工作时间,此时已经不再关于时间管理,而进入了精力管理。


《为什么从世界500强CEO、政界要员,到著名演员都用这个方法来提高效率?》这篇文中,我们曾介绍过,GTD这个任务管理方法。里面的一环就是:根据任务所需要的不同energy level来做规划。比如,最需要精力投入的,放在上午你精力最充沛的时刻,不那么需要全神贯注的,安排到下午有些倦怠的时刻。


采取了这种方法之后,每天的工作都能排的很满而不觉辛苦,也不会出现一天很累,一天很轻松的情况了。


基于这个理论,要想进一步提升效率,你要问问自己:有没有事情在偷走我的energy?


你是不是有早上健身的习惯?健身耗费大量体能,肌肉经过锻炼也会天然地催促你去睡眠来自我修复,可能就会影响到你一天的工作状态。不如改成轻量运动,比如十几分钟的瑜伽等,把举铁、有氧这样的运动安排在一天工作之后。


你有没有为自己挑选合适的饮食,来保证一天能量的均匀供给?要知道大脑可占用全身20%的能量呢。甜食、精细淀粉类,都只能造成energyspark,然后迅速回落,使得你吃完很撑,一会却又饿地做不动事。蛋白质、优质脂肪,消化曲线更长更平缓,才是提供能量的最佳选择(所以下午饿的时候点奶茶、甜品、吃饼干等,都不顶事儿)。


关于如何调整饮食来管理能量,建议大家去读一下这本我推荐过很多次的书《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一定会很有收获。


帮助你FOCUS的工具


你的FOCUS,是影响效率最大的因素。要提升效率,就要尽量减少distractions。


携隐用这些工具来提高FOCUS:


MUTE EVERYTHING


电脑上,关掉所有通知。手机设为只有电话进来才震动(并设置骚扰电话拦截)。


用电脑登录微信


你们可能觉得这样不是更打扰工作吗?


可是这样才能保证你不会时不时就去看手机啊。


咱要面对现实,让你全然不管微信,全心全意工作一段时间,再去看微信,大多数人显然做不到,对吧?何况微信现在常跟工作有关,你也怕漏掉重要信息啊。


电脑上开了微信,我反而不会每条消息都看。埋头工作一阵,时不时切换过去,迅速回复几句,比过几分钟就想拿起手机解锁看看好多了。


Ulysess


之前在微博上介绍过这个APP。写作的时候,我会开成全屏mode,效率提升很大。


双拼输入法


最近把输入法也换成了双拼(是一种每个按键代表一个或几个拼音方案的输入法,具体请google),因为打字精确度有很大提升,能减少全拼打字时,不断在候选字中挑选的distraction,不说提升大字速度,光从让思路更顺畅方面,功效很高。


薄荷鼻吸/清凉油


这是携隐自己的小癖好。抹清凉油在鼻底,或直接用鼻吸,提神醒脑很强大。

携隐给团队每个人都入了一个鼻吸,大家表示越用越上瘾

最后,主子们的管理


携隐的GMAT学员群里,曾经发生过这么一场讨论:哪些咖啡馆、图书馆适合复习。


有同学就在群里问:为什么大家都要出去复习呢?在家里复习不好吗?


A说:隔几分钟就要陪狗玩会。


B说:关书房门就在外面凄惨地叫+抓门,不得不放猫进来。


C说:喵主子坚持要睡我键盘。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