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网络安全技术在维护国家安全、支撑产业转型、服务社会发展、保护公众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
本文开展了面向2035年的网络安全技术预见,综合运用愿景分析、需求分析、前沿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等方法,总结凝练密码技术、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等7个子领域的60项网络安全领域关键技术,通过两轮德尔菲调查筛选出10项网络安全领域优先技术方向。面向全球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新态势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建议。
1. 引言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坚实的安全屏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战略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对网络安全技术和防护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技术预见作为一种战略规划工具,在世界各国的科技政策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网络安全技术预见通过分析研判网络安全领域发展态势和走向,提出网络安全技术优先方向,能够为网络安全领域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路径指引,为网络安全领域相关战略政策制定提供研究支撑。
近年来,各国将网络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方向加大资源投入和力量部署。网络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支撑产业转型、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公众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
从维护国家安全看,网络空间正在成为大国竞争博弈的新场域,极限施压、技术脱钩、技术民族主义等趋势对于信息技术产业链、供应链的负面影响上升,网络空间“巴尔干化”日益显现。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落地普及,基于万物感知、万物互联的智慧社会对于网络安全防御技术能力的综合性、及时性的要求更高,网络安全技术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从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看,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引导网络互联互通,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连接、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同时网络威胁也能直达生产一线,有效应对工业信息安全风险已经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亟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的前瞻性布局,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从维护社会稳定看,信息化手段在城市建设和政务服务中的加快推广,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可以预见,各项城市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服务对于网络安全防护的需求与日俱增,构建体系化安全保障能力是必然趋势。
从保障人民利益看,信息高度实时共享释放个人信息保护需求,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非法利用等风险正在增加,“网络谣言”“假新闻”“信息造假”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个性化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技术门槛降低,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目前,监管能力对于网络犯罪违法行动的震慑能力有待增强,亟需提升“以技术管技术”的手段支撑。
因此,基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及其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挑战,分析研究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面向2035年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采用愿景分析、需求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总结了涵盖7个类别60项网络安全领域关键技术方向,组织开展了两轮德尔菲问卷调查,提炼了网络安全领域关键技术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建议。
2. 国内外网络安全相关技术预见研究进展
近年来,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网络治理等网络安全议题愈发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各国相继开展的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预见活动都将网络安全相关技术方向作为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国外相关技术预见研究将网络安全技术作为重点技术方向。2019年11月1日,日本科技学术政策研究所发布了《第11次科技预测调查综合报告》,报告将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和服务领域列为重要性较高的五大领域之一,其他重点领域为健康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材料器件和生产工序领域、城市土木建筑和交通领域、宇宙地球海洋等基础科学领域。2017年1月,英国发布第三版《技术与创新的未来2017》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