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B逻辑分析

从B2C到C2B的必然逻辑

传统的销售和营销通常遵循B2C模式,这是一种以生产者或者销售商为中心的模式。

有限定制模式
它的特点在于把消费者整齐划一地分为几大类型,
贴上相应的需求和价位标签,
生产者由此大规模地制造和销售标准化的产品。
痛点
这个商业模式一直如鱼得水,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发达国家开始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卖方市场由此转为买方市场。
消费者被大量的选择所包围,需求也开始越来越精细化,供需的匹配逐渐成为一条鸿沟。

由于可选择性增加 预测的分治增多 不确定性递增 准确率下降
(20世纪70年代以前市场需求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却降低到了40-60%,
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一半产品并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
而与此同时消费者真正想要的很多需求又没有得到及时满足。)

供需不匹配
这条鸿沟对于消费者和生产方来说都是巨大的痛点。
哈佛商业周刊对全球近千名零售商业高管的调查显示,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期许"在公司的年度目标中高居榜首。

“注重售后服务”
“客户满意度”
“客户就是上帝”等广为流传的理念
也在逐渐地渗透入企业的实际运转中。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张社会之网和交易之网中的信息越积越多,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期许"已经不再是空想。

C2B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种对传统b2c的颠覆,它更像是一种完善feedback loop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模式。

在互联网崛起之前,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另外一群人与我们有着相似的品味和需求,厂商和零售商也不知道。

这就像黑暗的宇宙中 有几点光 那就是厂商
大家向光考靠过去 目的是能分到一点点温度
C2B则是将每个人都成为一面镜子 大家都是通过反射原来那几点光 从而实现光的不断放大

换言之 B2C 是由浅层调查的预测(猜想) 驱动
而C2B 是由深层感性的想象 (幻想) 驱动
意思是消费者自己大概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但也无法描述清楚 因此只能是发自内心的狂妄 给出需求
也就是说要实现C2B的关键 是消费者的理性 他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
那么C2B的中间环节就必不可少 通过专业知识为用户的需求进行加持 从而形成可实现的预期
由于用户有时并不知道哪些是可实现的

他们最多通过个别大众品牌的销量来印证他们对消费者需求的猜想。

而互联网在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的同时也积攒了过去几个世纪都无法想象的数据,种类之丰富令人咂舌:用户的浏览量、点击量、购买量,以及同样的用户对其他哪些商品感兴趣,用户习惯在哪些渠道消费,等等。数据使得我们可以对消费者进行详尽的分类和画像,进而推测出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客户的需求、品味、购买习惯,从而顺着这些特质来生产制造和营销。

乍看之下,经济由生产和销售者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
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这种信息的透明同时也消减了市场上不必要的成本,
扩大了总需求量,解锁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商业机会。

需求是创造出来的

消费端: 选择多样性,获得个性化的推荐/广告
生产制造环节:产品功能组合和定位更加细致,需求量预测更佳精准,物流和仓储效率提升
销售营销环节:数据驱动的营销销售策略,精准的广告投放,营销的投资回报比上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