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传输网

2.1 传输网概述

2.1.1 传输网的基本概念
1.传输网的定义与组成
(1)传输网的定义
传输网是用作传送通道的网络,是一般架构在业务网(公共电话交换网、基础数据网、移动通信网、IP网等)和支撑网之下用来提供信号传输和转换的网络,属于上述各种网络的基础网。

(2)传输网的组成
传输网由各种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组成。

①传输线路(传输介质):完成信号的传递,可分为有线传输线路和无线传输线路两大类。有线传输线路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光缆)等;无线传输线路是指传输电磁波的自由空间。

②传输设备:完成信号的处理功能,实现信息的可靠发送、整合、收敛、转发等。不同的传输网,其传输设备类型及具体功能则有所区别。

2.传输网在通信网中的地位
通信网按照构成及功能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业务网、传输网和支撑网。
业务网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电信业务的网络,主要包括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基础数据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 网和数字数据网)、移动通信网、IP网等。
传输网服务于网络所承载的各种业务。
支撑网是使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络功能、提供全网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要求的网络,包括No.7 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支撑网所有的功能需要建立在一个性能优越的传输网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
传输网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承载各种业务网,使不同节点和不同业务网之间能够互相连接在一起,最终构成一个连通各处的网络,为语音业务、宽带数据业务以及IP多媒体业务等提供通道和多种传送方式,满足用户对各种业务的需求。没有传输网就无法构成通信网,传输网的稳定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通信网的总体实力。

3.对传输网的要求
①多业务的运营必然要求传输网实现多业务的承载。
②数据业务要求传输网能够提供自动配置、动态可调带宽,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传输网能够灵活扩展。
④面对多业务、多运营商的竞争环境,要求传输网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只有满足上述要求,传输网才能够快速响应业务网的需求。所以,传输网必须向具有自动交换能力(指交叉连接)、支持多业务多接口、可运营管理的方向发展,向高速化、大容量、长距离、IP 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1.2 传输网的分类

1.按所传输的信号形式分
传输网可分为模拟传输网和数字传输网。
• 模拟传输网:网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 数字传输网:网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2.按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分
传输网可分为长途(干线)传输网和本地传输网。
• 长途(干线)传输网:包括国际长途传输网、省际长途传输网、省内长途传输网。
• 本地传输网:涵盖城域传输网, 一般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3.按采用的传输介质分
传输网可分为有线传输网和无线传输网。
(1)有线传输网
有线传输网是利用有线传输介质传输信号的网络,包括电缆传输网、光纤(光缆)传输网、国际海缆传输网。其中,光纤传输网(简称光传输网)可提供大容量、长距离、高可靠的传输手段,是应用最广泛的有线传输网,而且在所有传输网中,光传输网种类最多、技术发展最快。目前,已建设的光传输网主要有SDH 传输网、MSTP 传输网、DWDM 传输网、OTN、ASON、分组传送网(PTN) 和IP化的无线接入网(IP RAN) 等。
(2)无线传输网
无线传输是指信号通过自由空间信道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与传输容量是不同的,在电信传输网中,通常利用微波来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传输。无线传输网(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微波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
①微波通信是利用微波频段( 300MHz~300GHz) 的电磁波来传输信息的通信。微波在空间沿直线视距范围传播,中继距离为50km左右,适于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使用。
②卫星通信是在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的通信方式,是微波接力通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可以向地球上任何地方发送信息。

2.1.3 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光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频谱灵活的光网络技术
灵活栅格技术在光网络中的应用,可使得基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光网络不再拘泥于传统的50GHz波长间隔等,未来的光网络将是频谱灵活的光网络,能实现光频谱资源的按需灵活分配。
②软件定义光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SDN) 的架构基础是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通过一个外部软件控制器对网络集中控制,该控制器能够通过标准的接口与底层网络通信。SDN 技术还能够通过开放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向各种业务应用提供软件定义的网络服务,很好地适应了未来业务灵活、开放、可编程的需求。随着光网络容量的快速提升,光网络的未来发展将不再仅局限于传输容量的拓展,而更趋向于提供灵活、高效和按需分配的底层传输平台。在光传输网中引入SDN技术,可较为显著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业务提供能力。
③全光网络技术
未来的高速传输网将是全光网络。全光网络是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即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处理。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以及可靠性,并且能够提供巨大的带宽,网络结构简单,组网非常灵活。

2.2 SDH传输网

2.2.1 SDH的基本概念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SDH 传输网由一些 SDH 的基本网络单元 (NE) 组成,是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分插和交叉连接的网络。
SDH 传输网的概念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① SDH 网有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 (NNI),从而简化了信号的互通以及信号的传输、复用、交叉连接等过程。
② SDH 网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递模块,并具有一种块状帧结构, 允许安排丰富的开销比特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OAM)。
③ SDH 网有一套特殊的复用映射结构,允许现存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同步数字体系和 B-ISDN 的信号都能纳入其帧结构中传输,即具有兼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④ SDH 网大量采用软件进行网络配置和控制,增加新功能和新特性非常方便,适合将来不断发展的需要。
⑤ SDH 将标准的光接口综合进各种不同的网络单元,使光接口成为开放型的接口,可以在光路上实现横向兼容,各厂商产品都可在光路上互通。
⑥ SDH 网的基本网络单元(简称网元)有终端复用器 ™、分插复用器 (ADM)、再生中继器 (REG) 和数字交叉连接(DXC) 设备等。

(1)SDH 的优点
①有全世界统一的数字信号速率和帧结构标准。 SDH 把两大准同步数字体系在 STM-1 等级上获得统一,第一次实现了数字传输体制上的世界性标准。
②采用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净负荷与网络是同步的。
③ SDH 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因而使得网络的 OAM 能力大大加强。
④ SDH 网具有标准的光接口。
⑤ SDH 与现有的 PDH 网络完全兼容。 SDH 可兼容 PDH 的各种速率,同时还能方便地 容纳各种新业务信号。
⑥ SDH 以字节为单位复用,其信号结构的设计考虑了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最佳性。

(2) SDH 的缺点
①频带利用率不如传统的 PDH 系统。
②大规模使用软件控制和将业务量集中在少数几个高速链路和交叉节点上,这些关键部位如果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网络的重大故障,甚至造成全网瘫痪。

SDH 的速率体系
SDH 最基本的模块信号(即同步传递模块)是 STM-1,其速率为 155.520Mbit/s。更高等级的 STM-N信号是将基本模块信号 STM-1 同步复用、按字节间插的结果(这是产生 STM-N 信号的方法之一)。其中 N 是正整数,目前国际标准化 N 的取值是 1、 4、 16、 64、 256。

2.2.2 SDH的基本网络单元

1、终端复用器(TM)

TM位于SDH传输网的终端(网络末端),主要任务是将低速支路信号纳入STM-N帧结构,并经电/光转换成为STM-N光线路信号,其逆过程正好相反。
TM 的具体功能如下:
①在发送端能将各 PDH 支路信号等复用进 STM-N帧结构,在接收端进行分接。
②在发送端将若干个 STM-N信号复用为一个 STM-M (M>N) 信号(如将4个STM-1 复用成一个STM-4),在接收端将一个STM-M信号分成若干个STM-N (M>N) 信号。
③ TM 还具备电/光(光/电)转换功能。
终端复用器(TM,Termination Multiplexer)是把多路低速信号复用成一路高速信号,或者反过来把一路高速信号分接成多路低速信号的设备。

2、分插复用器(ADM)

ADM位于SDH传输网的沿途,它将同步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综合于一体,具有灵活地分插任意支路信号的能力。
ADM的具体功能如下:
①具有支路一群路(即上/下支路)能力。 ADM 上下的支路,既可以是 PDH 支路信号, 也可以是较低等级的 STM-N信号。 ADM 同 TM 一样也具有光/电(电/光)转换功能。
②具有群路一群路(即直通)的连接能力。
③具有数字交叉连接功能,即将 DXC 功能融于 ADM 中。
分插复用器(ADM,Add/Drop Multiplexer)。在电信网络的接点上,经常需要把部分信号流从节点上“分”出来,或把某些信号流“插”进网络传输系统。这种可以把信号分出来,插进去的设备叫做“分插复用器”,也可以叫做“上下复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再生中继器(REG)

REG 的作用是将光纤长距离传输后受到较大衰减及色散畸变的光脉冲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进行放大整形、再定时,再生为规划的电脉冲信号,再调制光源变换为光脉冲信号送入光纤继续传输,以延长传输距离。
再生中继器(REG,REGenerative repeater)是指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再生方式将失真了的脉冲信号恢复原状后转发的设备。

4、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设备)

数字交叉连接(DXC,Digital Cross Connect)设备的作用是实现支路之间的交叉连接。 SDH 网络中的 DXC 设备也称为同步数字交叉连接 (SDXC) 设备。它是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 PDH 或 SDH 信号端口并至少可以对任何端口速率(和/或其子速率信号)与其他端口速率(和/或其子速率信号)进行可控连接和再连接的设备。

从功能上看, SDXC 设备是一种兼有复用、配线、保护/恢复、监控和网管的多功能传输设备,可以为网络提供迅速有效的连接和网络保护/恢复功能,并能经济有效地提供各种业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道:TM 之间称为通道。
复用段:TM 与 ADM (或 DXC 设备)之间称为复用段,两个 ADMlDXC 设备之间也称为复用段。
再生段:REG 与 TM 之间、 REG 与 ADM/DXC 设备之间、 两个 REG 之间均称为再生段。

2.2.3 SDH的帧结构(段开销、净负荷、管理单元指针)

STM-N 帧由 270xN列 9 行组成,帧长度为 270xNx9B 或 270xNx9x8bit,帧周期为 125μs (即一帧的时间,1/8000=0.000125)。 对于 STM-I 而言,帧长度为 270x9=2430B ,相当于19440bit,帧周期为125μs ,由此可算出其比特速率为 270x9x8/(125xI0-6) =155.520Mbit/s, 这种块状(页状)的帧结构中各字节的传输是从左到右、由上而下按行进行的,即从第 1行最左边的字节开始,从左向右传完第1行,再依次传第2,第 3 行等,直至整个 9x270xN 字节都传送完再转入下一帧,如此一帧一帧地传送,每秒共传 8000 帧。

(1)段开销区域
段开销(SOH,Section OverHead)是指 STM-N帧结构中为了保证信息净负荷正常、灵活传送所必需的附加字节,即供网络 OAM 使用的字节。 SOH 区域用于传送 OAM 字节,帧结构的左边 9xN列 8 行(除去第 4 行) 分配给 SOH 用。 SOH 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再生段开销 (RSOH,占第 1~3 行)和复用段开销 (MSOH,占第 5~9 行)。

(2)净负荷区域
净负荷 (Payload) 区域是帧结构中存放各种信息负载的地方(其中信息净负荷第一字节在此区域中的位置不固定)。横向第 10xN~270xN列、纵向第1行到第9行的 2349xN 字节都属此区域。其中含有少量的通道开销 (POH,Path OverHead) 字节,用于监视、管理和控制通道性能,其余负载业务信息。

(3)管理单元指针区域
管理单元指针(AU PTR,Administration Unit PoinTeR)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 STM-N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地分解。第 4 行左边的 9xN列分配给管理单元指针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4 SDH的复用映射结构

ITU-T G.709 建议的 SDH 的一般复用映射结构(简称复用结构)是由一些基本复用单元组成的、有若干中间复用步骤的复用结构。具体地说, SDH 复用结构规定将 PDH 支路信号纳入(复用进) STM-N帧的过程。 在G.709 建议的复用映射结构中,从一个有效负荷到 STM-N帧的复用路线不是唯一的,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则必须使复用路线唯一化。
1.我国的 SDH 复用映射结构
我国的光同步传输网技术体制规定以 2Mbit/s 为基础的 PDH 系列作为 SDH 的有效负荷并选用 AU-4 复用路线。 SDH 的复用映射结构中的基本复用单元包括容器© 、虚容器(VC)、支路单元(TU,Tributary Unit)、支路单元组 (TUG)、管理单元 (AU) 和管理单元组 (AU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将标称速率为 139.264Mbitls 的支路信号(实际上各文路信号的速率可能有些偏差)装进容器 C-4 中进行速率调整, C-4 有 9 行 260 列, C-4 加上 9 个字节的高阶 POH 后,便构成了虚容器 VC-4,以上过程称为映射
②VC-4加上管理单元指针 AU-4 PTR (占 9 个字节)构成了管理单元 AU-4。 VC-4 首字节在 AU-4 中的位置不固定,管理单元指针 AU-4PTR 用于指示和确定 VC-4的起点在 AU-4 净负荷中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定位
③单个 AU-4 直接置入管理单元组 AUG,再由 N 个 AUG 进行字节间插,并加上段开销 (RSOH 和 MSOH)便构成了 STM-N 信号,以上过程称为复用

支路信号复用进 STM-N帧的步骤:映射、定位、复用

2.支路信号复用进 STM-N帧的步骤
各种业务信号纳入(复用进) STM-N帧的过程都要经历映射、定位(需要指针调整)和复用 3 个步骤。

映射是使各支路信号适配进虚容器的过程。即各种速率的 PDH 信号先分别装入相应的容器 C 进行速率调整,之后再加上低阶或高阶 POH 形成虚容器 VC。(信号打包)

定位是以附加于 VC 上的支路单元指针 (TU PTR) 指示和确定低阶 VC 的起点在TU净负荷中的位置;或以附加于 VC 上的 AU PTR 指示和确定高阶 VC 的起点在 AU 净负荷中的位置。

复用是以字节交错间插的方式把 TU 组织进高阶 VC 或把 AU 组织进 STM-N帧的过程。

C12:容器,做适配。VC12:虚容器,打标签。TU12:支路单元(TU),放指针,定位。TUG2:支路单元组,复用,打包,成组。
3个一组,21个一箱,63一个车。
2.048Mb/s(1048kb/s)为63个一车。
在我国标准中,一个STM-1信号中最多可以包含63个2.048Mb/s的信号,3个34Mbps,1个140Mbp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5 SDH传输网的拓扑结构
有线形、星形、树形、环形、网状形(及网状网)。

2.2.6 SDH传输网的网络保护

SDH传输网具有自愈功能,所谓自愈就是无需人为干预,网络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故障中恢复所携带的业务,使用户感觉不出网络已出故障。基本原理:使网络具备备用 (替代)路由,并重新确立通信的能力。

线路保护倒换

一般用于链形网。
(1)1+1保护方式
1+1 保护方式采用并发优收,即主用光纤(工作段)和备用光纤(保护段)在发送端永久地连在一起(桥接),信号同时发往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在接收端择优选择接收性能良好的信号(一般接收主用光纤信号);当主用光纤出故障时,再改为接收备用光纤的信号。

(2)1 : n 保护方式
1 : n 保护方式是1根备用光纤(保护段)由n根主用光纤(工作段)共用,正常情况下,信号只发往工作段,保护段空闲,当其中任意一个工作段出现故障时,信号均可倒换至保护段(一般 n 的取值范围为 1~ 14)。 1 : 1 保护方式是 1 : n 保护方式的一个特例。1根主用光纤(工作段)配备1根备用光纤 (保护段),正常情况下,信号只发往主用光纤,备用光纤空闲;当主用光纤出现故障时,信号可倒换至备用光纤。

环形网保护(自愈环)

采用环形网实现自愈的方式称为自愈环。环形网的节点一般采用ADM(分插复用器)。
(1)SDH 自愈环的分类
自愈环的分类方法(也称为结构种类)有以下 3 种。
①按环中每个节点插入支路的信号在环中流动的方向来分,可以将自愈环分为单向环和双向环。 单向环是指所有业务信号按同一方向在环中传输;双向环是指入环的支路信号按一 个方向传输,而由该支路信号分路节点返回的支路信号按相反的方向传输。
②按保护倒换的层次来分, 可以将自愈环分为通道保护环复用段保护环。前者业务量的保护是以通道为基础的,它是利用通道告警指示信号 (AIS,Alarm Indication Signal)决定是否应进行倒换;后者业务量的保护是以复用段为基础的, 当复用段出故障时, 复用段的业 务信号都转向保护环。
③按环中每一对节点间所用光纤的最小数量来分,可以将自愈环分为二纤环和四纤环。
综合考虑, SDH 自愈环分为 5 种。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 二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和囚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2)几种典型的自愈环
①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
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由两根光纤实现, 其中一根用于传输业务信号,称为S1光纤(主用光纤),另一根用于保护,称为 P1光纤(备用光纤)。它采用 1+1保护方式,即利用 S1光纤和 P1光纤同时携带业务信号并分别沿两个方向传输,但接收端只择优选择其中的一路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节点 A 至节点 C 进行通信 (AC),将业务信号同时馈入 Sl 光纤和 P1 光纤, SI 光纤沿顺时针将信号传送到节点 C,而 Pl 光纤则沿逆时针将信号也传送到节点 C。接收端分 路节点 C 同时收到两个方向来的支路信号,按照分路通道信号的优劣决定选哪一路作为分路 信号。正常情况下,以 S1光纤送来的信号为主信号,因此节点 C 接收来自 S1光纤的信号。 节点 C 至节点 A 的通信 (CA) 同理。 当 BC 节点间光缆被切断时,两根光纤同时被切断,在节点 C,由于 S1光纤传输的信号 AC 丢失,则按通道选优准则,倒换开关由 S1光纤 转至 P1光纤,改为接收 P1光纤的信号,使通信得以维持。 一旦排除故障,开关再返回原来位置,而节点 C 至节点 A 的信号 (CA) 仍经主用光纤到达,不受影响。

②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1:1)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是在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的。节点 A 至节点 C 的主用光纤 S1是顺时针传输业务信号,备用光纤 P1是逆时针传输信号;节点 C 至节点 A 的主用光纤S2是逆时针传输业务信号,备用光纤 P2 是顺时针传输信号。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采用了时隙交换 (TSI,time slot interchange)技术,使 S1光纤和 P2 光纤上的信号都置于一根光纤(称为 S1/P2 光纤)上,利用 S1/P2 光纤的一半时隙(如时隙 1 到时隙 M) 传输 S1光纤的业务信号,另一半时隙(时隙 M+1 到时隙 N,其中M≤N/2) 传输 P2 光纤的保护信号。同样,S2光纤和P1光纤上的信号也利用时隙交换技术置于一根光纤(称 S2/P1 光纤)上。由此,四纤环可以简化为二纤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采用 1 : 1 保护方式,所有节点在支路信号分插功能前的每一个高速线路上都有一个保护倒换开关。
正常情况下,节点 A 至节点 C 的通信 (AC):在节点 A,将业务信号发往主用光纤 SI (即占用 S1/P2 光纤的业务时隙) ,备用光纤 P1 空闲。业务信号 AC 占用 SI1沿顺时针方向经过节点 B 到达节点 C,落地分路(接收)。节点 C 至节点 A 的通信(CA):在节点 C,将业务信号发往主用光纤 S2 (即占用 S2/P1 光纤的业务时隙),备用光纤 P2 空闲。业务信号 CA 占用 S2 沿逆时针方向经过节点 B 到达节点 A,落地分路(接收)。
当 B、 C 节点间的光缆被切断时,与切断点相邻的节点 B 和节点 C 遵循 APS 协议执行环回功能,利用倒换开关将 S1/P2 光纤与 S2/P1 光纤连通。
节点 A 至节点 C 的通信 (AC): 在节点 A,将业务信号发往主用光纤(业务光纤) S1,即占用 S1/P2 光纤的业务时隙,沿顺时针方向到达节点 B;在节点 B,利用倒换开关将业务信号倒换到备用光纤 P1,即占用 S2/P1 光纤的保护时隙,沿逆时针方向经过节点 A、 D到达节点 C;在节点 C,利用倒换开关将业务信号倒换到主用光纤 S1,即占用 S1/P2 光纤的业务时隙,达到正确接收的目的。
节点 C 至节点 A 的通信 (CA): 在节点 C,将业务信号发往主用光纤(业务光纤) S2,即占用 S2/P1 光纤的业务时隙,然后利用倒换开关将业务信号倒换到备用光纤(保护光纤) P2,即占用 S1/P2 光纤的保护时隙,沿顺时针方向经过节点 D 和 A 到达节点 B;在节点 B, 利用倒换开关将业务信号倒换到主用光纤 S2,即占用 S2/P1 光纤的业务时隙,沿逆时针方向到达节点 A,被节点 A 正确接收。
当故障排除后,倒换开关将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子网连接保护(SNCP)

子网连接保护(SNCP,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的倒换机理类似于通道倒换。SNCP 采用“并发选收”的保护倒换规则,业务在工作子网和保护子网连接上同时传送。当工作子网连接失效或性能劣化到某一规定的水平时,子网连接的接收端依据优选准则选择保护子网连接上的信号。倒换时一般采取单向倒换方式,因而不需要 APS 协议。
SNCP 具有以下特点:
(1) SNCP 可适用于各种网络拓扑,倒换速度快。
(2) SNCP 在配置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特别适用于不断变化、对未来传输需求不能预测、根据需要可以灵活增加连接的网络。
(3) SNCP 能支持不同厂商的设备混合组网。
(4) SNCP 需要判断整个工作通道的故障与否,对设备的性能要求很高。

2.2.7 SDH传输网的应用
1.SDH 传输网在电话网及 ATM 网中的应用
早期电话网交换机之间的传输手段采用的是 PDH 系统。由于 SDH 的优势,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城市(地区)电话网交换机之间的传输网基本上都采用 SDH 传输网, 这是 SDH 传输网最早、最广泛的应用。 另外, ATM 网交换机之间信元的主要传输方式之一是基于 SDH,即将 ATM 信元映射进SDH 帧结构中,利用 SDH 网进行传输。

2.SDH 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光纤接入网根据传输设施中是否采用有源器件,分为有源光网络 (AON) 和无源光网络 (PON)。有源光网络的传输设施中采用有源器件,它属于点到多点光通信系统,通常用于电信接入网,其传输体制有 PDH 和 SDH,目前一般采用 SDH,网络结构通常为环形。

3.SDH 传输网在宽带IP网络中的应用
宽带 IP 网络路由器之间传输 IP 数据报的方式称为骨干传输技术,目前常用的有 IP over SDH/MSTP,IP over DWDM/OTN 等。其中,IP over SDH 主要应用于宽带 IP 城域网的接入 层和汇聚层。 IP over SDH 是IP技术与 SDH 技术的结合,在 IP 网路由器之间采用 SDH 网传输 IP 数据报。具体地说,IP over SDH 是将IP数据报通过点到点协议 (ppp) 映射到 SDH 帧结构中,然后在 SDH 网中传输。 SDH 网为 IP 数据报提供点到点的链路连接, 而 IP 数据报的寻址由路由器来完成。

2.3 MSTP传输网

SDH传输网主要用于传输TDM业务,然而随着IP网的迅猛发展,对多业务需求(特别是数据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承载IP、以太网等业务,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MSTP)应运而生。

2.3.1 MSTP的基本概念
多业务传送平台(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MSTP)技术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的特点
(1) 继承了 SDH 技术的良好的网络保护倒换性能,对时分复用技术(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业务较好的支持能力;
(2) 支持多种物理接口;
(3) 支持多种协议;
(4) 提供集成的数字交叉连接功能;
(5) 具有动态带宽分配和链路高效建立能力;
(6) 能提供综合网络管理功能。

2.3.2 MSTP的级联技术
级联是将多个虚容器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组合容器的过程。对客户信号不引入附加损伤。级联分为相邻级联(或连续级联) 和级联;
(1) 连续级联对虚容器“时隙上连续相邻”的特点,使网络通道利用率降低;(完整)
(2) 虚级联组中的单个 VC 可沿不同的路由独立进行传送,提高了多条路径上的资源利用率,带宽利用率高。(组合)

2.3.3 以太网业务的封装协议
MSTP 的封装技术
MSTP 中将以太网数据封装映射到 SDH 时经常使用 3 种协议: PPP/HDLC 协议、LAPS 和GFP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GFP 协议。GFP,即通用成帧规程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定义了两种映射模式一一帧映射和透明映射。透明映射有固定的帧长,适合实时业务;帧映射,无固定的帧长,适合分组数据业务。优点:顿定位效果更好:适用于不同结构的网络:功能强、使用灵活、可靠性高;传输性能与传输内容无关。

2.3.4 以太网业务在MSTP中的实现
1)支持以太网透传的MSTP
支持以太网透传功能是将来自以太网接口的以太网数据帧不经过二层交换功能模块,直接进行协议封装和速率适配后映射到SDH的VC中,然后通过SDH网进行点到点传送。
2)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的MSTP
基于二层交换功能的MSTP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侧的以太网物理接口与多个独立的网络侧的VC通道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即经过以太网二层交换。可以有效的对多个以太网用户的接入进行本地汇聚,从而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用户的接入能力

2.3.5 MSTP传输网的应用
MSTP主要应用在宽带IP城域网的汇聚层和接入层。

2.4 DWDM传输网

2.4.1 DWDM的基本概念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是利用一根光纤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的特点,把光纤可能应用的波长范围划分为若干个波段,每个波段作为一个独立的信道传输一种预定波长。即 WDM 是在单根光纤内同时传送多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使得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得以倍增的一种技术。
波分复用系统原理及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 光源:将各支路信号(电信号)调制到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上,完成电/光转换。
② 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在一起。
③ 光纤放大器:对多个波长的光信号进行放大,提升衰减的光信号,延长光纤传输距离。
④ 波分解复用器(分波器):分开各波长的光信号。
光检测器:对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进行解调,还原为各支路信号(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波分复用系统早期使用1310/1550nm的2波长系统,后来随着1550nm 窗口 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的商用化(EDFA 能够对1550nm波长窗口的光信号进行放大),波分复用系统开始采用1550nm 窗口传送多路光载波信号。

WDM系统根据复用的波长间隔的大小,可分为稀疏波分复用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WDM) 和 DWDM。
CWDM 系统的波长间隔为几十纳米(一般为20nm)。
DWDM 系统在1550nm 窗口附近波长间隔只有0.8nm~2nm,甚至小于0.8nm (目前一般为0.2nm~1.2nm)。
DWDM 系统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的光载波路数更多,通信容量成倍地得到提高,但其信道间隔小 (WDM系统中,每个波长对应占一个逻辑信道),在实现上所存在的技术难点也比一般的波分复用大些。

DWDM技术的优点

(1)光波分复用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
目前使用的光波分复用器是一个无源纤维光学器件,由于不含电源,因而器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易于和光纤耦合等特点。

(2)充分利用光纤带宽资源,超大容量传输
在一些实用的光传输网如 SDH 网中,仅传输一个波长的光信号,其只占据了光纤频谱带宽中极窄的一部分,远远没能充分利用光纤的传输带宽。而 DWDM 技术使单纤传输容量增加几倍至几十倍,充分地利用了光纤带宽资源。

(3)提供透明的传送信道,具有多业务接入能力
波分复用信道的各波长相互独立,并对数据格式透明(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 可同时承载多种格式的业务信号,如 SDH、ATM、IP 等。而且将来升级扩容、引入新业务极其方便,在 DWDM 系统中只要增加一个附加波长就可以引入任意所需的新业务形式,是一 种理想的网络扩容手段。

(4)利用 EDFA 实现超长距离传输
EDFA 具有高增益、宽带宽、低噪声等优点,其增益曲线比较平坦的部分几乎覆盖了整个 DWDM 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因此利用一个 EDFA 即可实现对 DWDM 系统的波分复用信号进行放大,以实现系统的超长距离传输,可节省大量中继设备、降低成本。

(5)可更灵活地进行组网,适应未来光网络建设的要求
由于使用 DWDM 技术,可以在不改变光缆设施的条件下,调整光网络的结构,因而组网设计中极具灵活性和自由度,便于对网络功能和应用范围进行扩展。DWDM 光网络结构将沿着 “ 点到点 → 链形 → 环形 → 多环 → 网状网 ” 的 方向发展 。

DWDM系统的工作方式

(1)双纤单向传输
双纤单向传输就是一根光纤只完成一个方向光信号的传输,反向光信号的传输由另一根光纤来完成。因此,同一波长在两个方向可以重复利用,DWDM的双纤单向传输方式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纤单向传输方式的优点是在同一根光纤上所有光信道的光波传输方向一致,对于同一个终端设备,收、发波长可以占用一个相同的波长;但缺点是需要两根光纤实现双向传输,光纤资源利用率较低。
目前实用的DWDM系 统一般采用双纤单向传输方式 。
(2)单纤双向传输
单纤双向传输是在一根光纤中实现两个方向光信号的同时传输,两个方向的光信号应安排在不同的波长上,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纤双向传输方式的优点是允许单根光纤携带全双工信道 , 通常可以比单向传输节约一半光纤器件。但是该系统需要采用特殊的措施,以防止双向信道波长的干扰。

2.4.2 DWDM系统的 工作波长

ITU-T G.692 建议 DWDM 系统以193.1THz (对应的波长为1552.52nm) 为绝对参考频率,不同波长的频率间隔应为 100GHz的整数倍(波长间隔约为 0.8nm 的整数倍)或50GHz的整数倍(波长间隔约为0.4nm的整数倍) ,频率范围为: 192.1THZ~196.1THz,即工作波长范围为1528.77~1560.61nm(约1530~1561nm)。
DWDM 系统中所采用的信道间隔(波长间隔)越小,光纤的通信容量就越大,系统的利用率也越高。

2.4.3 DWDM系统的 组成

典型的 DWDM 系统(单向)的组成如图2-20所示。
DWDM系统由发送/接收光复用终端单元(即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和中继线路放大单元 组成。

1、发送光复用终端单元(光发射机)主要包括光源、光转发器(光波长转换器 Optical Transport Unit,OTU)、合波器(光波分复用器)和光后置放大器(Optical Booster Amplifier,OBA)等。

2、中继线路放大单元包括光线路放大器(Optical Line Amplifier,OLA)(光中继放大器)、光纤线路和光监控信道(Optical Supervising Channel,OSC)接收/发送器等。

3、接收光复用终端单元(光接收机)主要包括光前置放大器 (Optical Preamplifier Amplifier,OPA)、分波器(光波分解复用器)、光转发器和光检测器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波长转换器(OTU)

DWDM 系统主要承载的业务信号是 SDH 信号。 SDH 与 DWDM 是客户层服务层的关系。 SDH 用于承载业务,DWDM 系统为 SDH 提供传输通道。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将 SDH 系统接入 DWDM 系统。
OTU 的基本功能是完成 G.957 标准 到 G.692 标准的波长转换的功能,使得 SDH 系统能够接入DWDM 系统。 另外OTU 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定时再生的功能。没有定时再生电路的 OTU 只是完成波长的转换,一般用在 DWDM 网络边缘以便 SDH 系统的接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波分复用器件

DWDM 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光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和光波分解复用器(分波器),统称为波分复用器件,其特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光波分复用器(合波器)的作用是将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汇合在一起,用一根光纤传输;光波分解复用器(分波器)的作用是对各种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进行分离。分波合波器件双向互逆。

光放大器

(1)光放大器的作用
光放大器的作用是提升衰减的光信号、延长光纤的传输距离,它不需要光/电/光转换过程,可以对单个或多个波长的光信号直接放大;而且光放大器支持任何比特率和信号格式,即光放大器对任何比特率以及信号格式都是透明的。光放大器有若干种,现在实用的 DWDM 系统都采用 EDFA。
(2) EDFA 的简单原理
饵 (Er) 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制造光纤的过程中,向其中掺入一定量的三价饵离子,便形成了掺饵光纤。向在掺饵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中注入泵浦光,使之吸收泵浦信号能量,可实现信号光在掺饵光纤的传输过程中不断被放大的功能。当具有 1550nm 波长的光信号通过这段掺饵光纤时,可被放大。通常, EDFA所使用的泵浦光源的发光波长980nm1480nm,其泵浦效率高于其他波长。
(3) EDFA 的应用
根据光放大器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有 OBA、 OLA 和 OPA 3 种应用方式。
① OBA 将光放大器接在光发送机(光发射机)中的合波器后,用于对合波后的光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光发送机的发送功率,增加传输距离,这种放大器也称为功率放大器。
② OLA 将光线路放大器(即光中继放大器)代替光电光混合中继器,用于补偿线路的传输损耗,适用于多信道光波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
③ OPA 将光放大器接在光接收机中的分波器前,用于对光信号放大,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光监控信道

(1) DWDM 系统光监控信道的作用
EDFA 用于 OBA 或 OPA 时,发送/接收光复用终端单元自身用的 OSC 模块就可用于对 DWDM 系统进行监控。而对于用作 OLA 的 EDFA 的监控管理,就必须采用单独的光信道来传输监控管理信息(即增加一个新的波长来传输监控管理信息),这个额外的监控信道就是 OSC。
(2) DWDM 系统的监控方式
DWDM 系统的监控方式有两种:带内波长监控和带外波长监控,一般采用带外波长监控。所谓带外波长监控就是 lTU-T 建议采用一个特定波长作为光监控信道,传送监控管理信息,此波长位于 EDFA 增益带宽之外,所以称为带外波长监控技术。 带外监控信号不能通过 EDFA,必须在 EDFA 前取出,在 EDFA 之后插入。显然,在DWDM系统的整个传送过程中,OSC没有参与放大,但在每一个站点,都被终结和再生了。

2.4.4 DWDM传输网的 关键设备

DWDM传输网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光终端复用器(Optical Terminal Mutiplexer,OTM)、光分插复用器(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OADM)和光交叉连接 (Optical Cross Connection,OXC)设备。其中,OADM和OXC设备属于DWDM传输网的节点设备。

1.光终端复用器(OTM)

OTM 包含复用/解复用模块、光波长转换模块、光放大模块、OSC 模块及其他辅助处理模块
OTM 在 DWDM 系统中作为线路终端传送单元,其主要功能如下。
(1)波分复用/解复用
OTM在发送端完成光波分复用器(合波器)的功能;在接收端完成光波分解复用器(分波器) 的功能。
(2)光波长转换
在发送端将 G.957 标准的波长转换成符合 G.692 规定的接口波长标准,接收端完成相反的变换。
(3)光信号放大
发送端对合波后的光信号进行放大(光后置放大),提高光信号的发送功率,以延长传输距离;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放大(光前置放大),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4)光监控信道的插入和取出
在发送端光后置放大之后,将波长为λs 的光监控信道插入到主信道之中;在接收端光前置放大之前,取出(分离出)光监控信道。

2.光分插复用器(OADM)

OADM 的功能类似于 SDH 传输网中的 ADM,只是它可以直接以光波信号为操作对象, 利用光波分复用技术在光域上实现波长信道的上下。
OADM 可以从多波长信道中有选择地下路某一波长的光信号,同时上路包含了新信息的该波长的光信号,而不影响其他波长信道的传输。OADM 对于实现灵活的 DWDM 组网和业务上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OADM 一般设置为链形网的中间节点及环形网的节点,其主要功能如下。
(1)波长上下
波长上下是指要求给定波长的光信号从对应端口输出或插入,并且每次操作不应造成直通波长质量的劣化,直通波长介入的衰减要低。
(2)波长转换
若要使与 DWDM 标准波长相同以及不同的波长信号都能通过 DWDM 网络进行传输, 则要求 OADM 具有波长转换能力。OADM 的波长转换功能既包括标准波长的转换(建立环路保护时,需将主用波长中所传输的信号转换到备用波长中),还包括将外来的非标准波长信号转换成标准波长,使之能够利用相应波长的信道实现信息的传输。
(3)业务保护
OADM 可以提供复用段和通道保护倒换功能,支持各种自愈环。
(4)光中继放大和功率平衡
OADM 可通过光放大单元来补偿光线路衰减和 OADM 插入损耗所带来的光功率损耗;功率平衡是在合成多波信号前对各个信道进行功率上的调节。
(5)管理功能
OADM 具有对每个上、下的波长进行监控等的功能。

3.光交叉连接(OXC)设备

OXC 设备的功能类似于SDH 传输网中的 DXC 设备,只不过是以光波信号为操作对象在光域上实现交叉连接的,无须进行光/电、电/光转换和电信号处理。
OXC 设备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① 路由和交叉连接功能:将来自不同链路的相同波长或不同波长的信号进行交叉连接。
② 连接和带宽管理功能:能够响应各种带宽请求,寻找合适的波长信道,为传送的业务量建立连接。
③ 上、下路功能:在节点处完成波长的上、下路。
④ 保护和恢复功能:可提供对链路和节点失效的保护和恢复能力。
⑤ 波长转换功能: OXC 设备可根据需要进行波长转换。
⑥ 波长汇聚功能:可以将不同速率或者相同速率的、去往相同方向的低速波长信号进行汇聚,形成一个更高速率的波长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⑦ 管理功能:光交叉连接设备具有对进、出节点的每个波长进行监控的功能等。

2.4.5 DWDM传输网的 组网方式及应用

DWDM 传输网的组网方式(指组网结构)包括点到点 组网、链形 组网、环形 组网网状网 组网

(1)点到点组网

点到点组网是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 OADM, 只由OTM 和 OLA (光线路放大器)组成, 如图2-22所示。
点到点组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增加光纤带宽利用率,但缺乏灵活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链形组网

链形组网是在OTM 之间设置OADM,如图2-23所示。
链形组网的特点与点到点组网类似,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另外可以实现灵活的波长上下业务,而且便于采用线路保护的方式进行业务保护,但若主备用光纤同缆复用,则当光缆完全中断时,此种保护功能失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环形组网

环形组网如图2-24所示,其节点一般设置为OADM。
环形组网的特点是一次性投资要比链形网络大,但其结构也简单,而且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采用基于波长的自愈环,实现快速保护。
在实际DWDM 组网中,可根据情况采用多环相交的结构,如图2-25所示。
多环相交组网结构的优点是在几个环的相交节点可使用 OXC 设备,能更为灵活地配置网络,但成本比节点均设置为 OADM 的环形网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网状网组网

网状网组网如图2-26所示,每个节点上均需设置一个 OXC 设备。
网状网组网的特点是可靠性高、生存性强(利用 OXC 设备通过重选路由实现);但由于 OXC 设备价格昂贵,投资成本较大,所以这种拓扑结构适合在业务量大且密度相对集中的地区采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介绍的 DWDM 的几种组网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酌情选择。
随着 IP 业务的迅猛发展,IP 网络的规模和容量随之迅速增大,为了满足业务需求,基础承载网的建设将逐渐采用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为标志的光层灵活组网技术,使DWDM传输网从简单的点到点过渡到环网和多环相交的组网结构,最终实现网状网组网。
2.DWDM 传输网的应用
DWDM 技术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IP 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DWDM 网络可作为 IP 路由器之间的传输网,但由于DWDM要求高性能的器件,价格较高,所以一般用于IP 骨干网,包括省级干线网络和本地/城域传输网核心层。
(1)IP over DWDM的概念
IP over DWDM是 IP 与 DWDM 技术相结合的标志,它是在IP网路由器之间采用DWDM 网传输 IP 数据报。
在IP over DWDM网络中,路由器通过OADM 、OXC 设备等直接连至 DWDM 光纤,由这些设备控制波长接入、交叉连接、选路和保护等。
(2)IP over DWDM 的网络结构
IP over DWDM的网络结构一般有两种情况:小型 IP over DWDM的网络结构是路由器之间由OADM 组成环形网,适用于业务量较少或密度相对分散的地区;大型 IP over DWDM 网络结构如图2-27所示。
图2- 27中路由器之间是由OXC 设备和OADM 构成的大型DWDM 光网络,其核心部分采用网状网结构,边缘部分采用若干个环形结构(通过OXC 设备与核心部分网络相连),此种网络结构适用于业务量较大且密度相对集中的地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 光传送网

2.5.1 OTN的基本概念
OTN的特点
(1)可提供多种客户信号封装和透明传输(兼容)
基于G.709 标准的OTN帧结构可以支持多种客户信号的映射和透明传输,如 SDH、ATM、 以太网业务等。

(2)大颗粒的带宽复用和交叉调度能力
基于电层的交叉调度:OTN 可实现电层的基于单个ODUk 颗粒的交叉连接。
基于光层的波长交叉调度:光层的带宽颗粒是波长,即OTN 可实现基于单个波长的交叉连接。在光层上是利用ROADM来实现波长业务的调度,基于子波长和波长多层面调度, 从而实现更精细的带宽管理,提高调度效率及网络带宽利用率。

(3)提供强大的保护恢复能力
OTN 在电层和光层可支持不同的保护恢复技术。
电层支持基于 ODUk 的 SNCP 和环网保护等。
光层支持基于波长的 线性保护 和环网保护等。

(4)强大的开销和维护管理能力
OTN 定义了丰富的开销字节,大大增强了数据监视能力,可提供6层嵌套串联连接监视 (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TCM)功能,以便实现端到端多个分段同时性能监视

(5)增强了组网能力
OTN 的帧结构、ODUk 交叉和多粒度ROADM的引入,大大增强了光传送网的组网能力。

2.5.2 OTN的分层模型

光通道(Optical Channel,OCh)、光复用段(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OMS)、光传输段(Optical Transport Section,OTS)。
这里只考虑一个光域子网(即不加再生器)的情况,光通道、光复用段、光传输段的简单理解如图2-28所示。
图2-28(a) 是点到点组网时光通道、光复用段、光传输段的示意图,若考虑中间设置 ROADM 或OADM (即链形组网),则光通道、光复用段、光传输段的示意图如图2-28 (b) 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TU(Optical Transform Unit),光转换单元。将光通路信号的非标称波长转换成G.692规定的标称光波长。光终端复用器(OTM),OTM在发送端完成光波分复用器(合波器)的功能;在接收端完成光波分解复用器(分波器) 的功能。光监控信道(Optical Supervising Channel,OSC)。光线路放大器(Optical Line Amplifier,OLA)。

光通道:收发两端 OTU 之间(不包括 OTU) 称为光通道。
光复用段:对于点到点组网,发端OTM中的合波器输出点收端OTM中的分波器输入点之间称为光复用段;对于链形组网,发端 OTM 中的合波器与 ROADM/OADM 之间、ROADM/OADM 与收端 OTM 中的分波器之间称为光复用段。
光传输段:OTM 与 OLA 之间、OLA 与 ROADM/OADM 之间、两个相邻 OLA 之间均称为光传输段。

OTN的分层模型是将其功能逻辑上分层,G.872 建议的OTN的分层模型(也称为分层结构)如图2-29所示。
客户层产生各种客户信号。OTN 分层结构包括光通道层、光复用段层、光传输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光通道层又进一步分为光信道净荷单元(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OPU)层、光信道数据单元 (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 层、光信道传送单元 (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OTU) 层(3个电域子层)和光信道(OCh)层(光域子层)。(注意:这里的OTU 代表光信道传送单元,请不要与光波长转换器(OTU) 混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TN 分层模型的各层功能如下。
(1)光通道层
光通道层负责进行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从而可灵活地安排光通道连接、光通道开销处理以及监控功能等;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够按照系统所提供的保护功能重新建立路由或完成保护倒换操作。各子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光信道净荷单元层:用于客户信号的适配
光信道数据单元层:用于支持光通道的维护和运行 (TCM 管理、自动保护倒换等)。
光信道传送单元层:用于支持一个或多个光通道连接的传送运行功能。
光信道层:完成电/光(电/光)变换,负责光通道的故障管理和维护等。
(2)光复用段层
光复用段层主要负责为两个相邻波长复用器之间的多波长信号提供连接功能,包括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复用段开销处理和光复用段监控功能。光复用段开销处理功能是用来保证多波长复用段所传输信息的完整性的功能,而光复用段监控功能则是对光复用段进行操作、维护和管理的保障
(3)光传输段层
光传输段层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光传输介质(如 G652、G655 光纤等)上所携带的光信号提供传输功能,包括光传输段开销处理功能和光传输段监控功能。光传输段开销处理功能用来保证光传输段所传输信息的完整性,而光传输段监控功能则是对光传输段进行操作、管理和维护的重要保障。
(4)物理介质层
物理介质层完成与各种光纤物理介质传送有关的功能。

2.5.3 OTN的接口信息结构

1.OTN的分域
OTN从水平方向可分为不同的管理域,其中单个管理域可以由单个设备商的OTN设备组成,也可由运营商的某个光网络或光域子网组成。
不同管理域之间的物理连接称为域间接口 (IrDI,Inter-Domain Interface),域内的物理连接称为域内接口 (laDI,Intra-Domain Interfac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OTN的接口信息结构种类
用于支持OTN接口(OTN设备与光传输线路之间的接口)的信息结构被称为光传送模块 OTM-n, 分为两种结构:完整功能OTM接口信息结构OTM-n.m 和简化功能OTM接口信息结构 (OTM-nr.m 和 OTM-0.m)。
OTN 的接口信息结构如表2-4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OTN分层模型中各层的信息结构
OTN分层模型中各层的信息结构如图2- 31 所示。

客户层产生各种客户信号(如 IP/MPLS、ATM 、以太网、SDH 信号),下面分别介绍对应于完整功能OTM接口和简化功能OTM接口OTN分层模型中各层的信息结构。
(1)完整功能OTM接口
对应于完整功能OTM接口,OTN分层模型中各层的信息结构如下。
光信道净荷单元层的信息结构:光信道(通道)净荷单元 OPUk (电信号)。
光信道数据单元层的信息结构:光信道(通道)数据单元ODUk (电信号)。
光信道传送单元层的信息结构:完全标准化的光信道(通道)传送单元OTUk (电信号)。
光信道层的信息结构——光信道(通道)单元OCh (光信号)。
光复用段层的信息结构——光复用段单元 OMU-n.m (光信号),可以简单理解为OMU-n.m 包含n个OCh (实际变换过程及关系较为复杂)。
光传输段层的信息结构——光传输段单元 OTM-n.m (光信号,即完整功能 OTM 接口信息结构)。
其中: k=1,对应的客户信号速率为2.5Gbit/s;k=2,对应的客户信号速率为10Gbit/s;k=3,对应的客户信号速率为40Gbit/s。

(2)简化功能OTM接口
对应于简化功能 OTM 接口 ,OTN 分层模型中各层的信息结构如下。
光信道净荷单元层的信息结构——光信道(通道)净荷单元OPUk (电信号)。
光信道数据单元层的信息结构——光信道(通道)数据单元ODUk (电信号)。
光信道传送单元层的信息结构——完全标准化的光信道(通道)传送单元OTUk(电信号)。
光信道层的信息结构——光信道(通道)单元 OChr (光信号)。
光物理段层的信息结构——简化功能OTM接口的光物理段 (Optical Physical Section, OPS) 层对应着完整功能 OTM 接口的光复用段层和光传输段层,其信息结构为 OTM-nr.m或 OTM-0.m。 (光信号,即简化功能 OTM 接口信息结构。)

2.5.4 OTN的帧结构

OTN统一的帧格式有了波分设备专用开销,从而能利用这些开销提高波分设备的维护管理能力。
从狭义的角度说,OTN 帧就是光通道传送单元 OTUk 帧,OTUk 帧是 OTN 信号在电层的帧格式,光传送模块 OTM-n 可以理解为n个OTUk同时传送。
OTUk(k=1,2,3)帧为基于字节的4行4080列的块状结构,如图2-32所示。
帧结构:4*4080*1B固定块状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15到第3824列为OPUk,其中第15和第16列为OPUk 开销区域,第17到第3824列为 OPUk 净荷区域。客户信号位于OPUk 净荷区域,即客户信号占4行3808列,OPUk 占 4行3810列。
ODUk 约占4行3824列,由ODUk 开销和OPUk 组成,其中左下角第2~4行的第1~14列为 ODUk开销区域。(实际上,第1行的第1~14列不属于ODUk, 为帧对齐和OTUk 开销区域)。
第1行的第8~14列为OTUk 开销区域,帧的右侧第3825~4080 共256列为 FEC 区域,再加上ODUk 构成 OTUk。
帧定位(帧对齐)开销区域位于帧头的第1行、第1~7列。
OTU1/2/3 所对应的客户信号速率分别为2.5G/10G/40Gbit/s。值得强调的是,各级别的 OTUk 的帧结构相同,但帧周期不同,级别越高,则帧频率和速率也就越高(帧周期越短)。(因为帧结构固定,需要发送的东西越多,发的越快)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ODUk 帧是 OTUk 帧的一部分,是电层处理时用到的帧格式,如电层交叉连接是在 ODUk 上实现的。

2.5.5 OTN的关键设备

1、光终端复用器
具有OTN接口的光终端复用器(Optical Terminal Multiplexer,OTM)指支持电层(ODUk) 和光层(OCh) 复用的 DWDM 设备,其功能模型如图2-3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TM 的主要作用是,将各种客户信号通过接口适配处理、线路接口处理、光复用段处理和光传输段处理,形成完整功能接口的信息结构OTM-n.m (或完成相反的变换)。
对OTM 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 电层 (ODUk) 复用和光层(OCh) 复用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② OTM 应支持SDH 和以太网等客户侧接口。
③ OTM 应支持 OTUk 接口,用于不同厂商传送设备对接。

2、电交叉连接设备
电交叉连接设备为基于单个 ODUk 颗粒的交叉连接设备,支持任意ODUk 到任意波长的交叉连接,可以实现业务的端口到端口灵活调度。电交叉连接设备的功能模型如图2-34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光交叉连接设备
OTN的光交叉连接设备具体采用的是ROADM,为基于单个波长的交叉连接(支持OCh的光交叉),支持任意波长到任意端口的指配,配合可调谐光波长转换器,实现光网络波长自由上下。光交叉连接设备的功能模型如图2-35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光电混合交叉连接设备
光电混合交叉连接设备是支持ODUk 的电交叉连接与支持OCh 的光交叉连接设备,可同时提供 ODUk 电层与 OCh 光层的调度能力。其功能模型如图2-36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6 OTN的保护方式

1、线性保护
线性保护具体包括:光线路保护 (Optical Line Protection,OLP)、光复用段保护 (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OMSP) 和光通道保护 (Optical Channel Protection,OCP)3种。
这3种线路保护方式之间的区别在于保护的范围不同,其保护倒换原理与 SDH 传输网的线路保护方式相同。

2、子网连接保护(SNCP)
子网连接保护是一种专用的点倒点的保护机制,可用在任何一种物理拓扑结构(环形、网状和混合结构等)的网络中,可以对部分或全部网络节点实行保护。子网连接保护主要采用基 于ODUk 的1+1保护方式,其保护倒换原理同样与SDH 传输网的子网连接保护原理一样。

3、环网保护
环网保护包括光层保护和电层保护两种(其保护原理与 SDH 的环网保护类似)。
光层保护:主要采用光波长 (OCh) 共享环保护(1:1保护)。
电层保护:采用ODUk 共享环保护(1:1保护)。

2.5.7 OTN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包括高速大容量长距传输、大容量 OTN 光电交叉、融合的多业务 传送、智能化网络管理和控制等。

2.6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2.6.1 ASON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ASON,是指在ASON信令网控制下完成光传送网内光网络连接的自动建立、交换(指交叉连接)的新型网络。ASON在OTN中引入了控制平面,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按需分配,具有动态连接的能力,实现光通道的流量和控制,而且有利于及时提供各种新的增值业务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以光传送网(OTN)为基础的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SON的特点
1、在光层实现业务动态分配,能根据业务需要提供带宽,是面向业务的网络。
2、实现了控制平面与传送平面的分离,使所传送的客户信号的速率和采用的协议彼此独立,这样可支持多种客户层信号,适应多种业务类型。
3、能实现路由重构,具有端到端的网络监控和保护恢复能力,保证其生存性。
4、具有分布式处理能力。
5、可为用户提供新的业务类型,如按需带宽业务、光虚拟专用网(Optical Virtual Private Network,OVPN) 等。
6、能对所传输的业务进行优先级管理、路由选择和链路管理等。

2.6.2 ASON的体系结构

三平面(控制平面,传输平面,管理平面)
三接口(连接控制接口CCI,网络管理接口NMI[A/T])
三连接方式(永久连接、交换连接、软永久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SON 包括3个平面:传送平面 (Transmission Plane,TP)、控制平面 (Control Plane,CP) 和管理平面 (Mangement Plane,MP)。
ASON 定义的逻辑接口:用户网络接口 (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内部网络节点接口(Internal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I-NNI)、 外部网络节点接口(External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E-NNI)、连接控制接口(Connection Control Interface,CCI) 、网络管理接口(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NMI) 等 ,ASON的接口类型如图2-39所示。
ASON 最主要的接口是3个平面之间的交互接口,它们分别为 CCI 、 网络管理 A 接口 (NMI-A) 和网络管理 T 接口(NM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SON的连接类型

根据不同的连接需求以及连接请求对象的不同, ASON定义了3种连接类型:永久连接、 交换连接和软永久连接。
(1)永久连接
① 永久连接的概念
永久连接由用户(连接端点)通过UNI 直接向管理平面提出请求,由管理平面根据连接 请求以及网络可用资源情况预先计算并确定永久连接的路径,然后通过NMI-T 向网元发送交叉连接命令进行统一配置,最终通过传送平面完成连接建立。
② 永久连接的特点
永久连接建立后的服务时间相对较长,不是频繁地更改连接状态,而且没有控制平面的参与,是静态的。

(2)交换连接
① 交换连接的概念
交换连接是由通信的终端系统(或连接端点)向控制平面发起请求命令,然后再由控制平面通过信令和协议控制传送平面建立端到端的连接。交换连接方式由控制平面内信令元件间的动态交换信令信息,是一种实时的连接建立过程。
② 交换连接的特点
ASON的3种连接类型中最为灵活的是交换连接,它满足快速、动态的要求,符合流量工程的标准,体现了ASON 自动交换的本质特点。

(3)软永久连接
① 软永久连接的概念
软永久连接介于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之间,由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共同完成。在网络的边缘提供永久连接,该连接由管理平面来实现;在网络内部提供交换连接,该连接由管理平面向控制平面发起请求,然后由控制平面来实现。
② 软永久连接的特点
软永久连接的特点介于永久连接和交换连接之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6.3 ASON的分层网络结构
省际干线网
省内干线网
本地网

2.7 微波通信系统

由微波发信机、收信机、天馈线系统、多路复用设备及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的通信系统,称之为微波通信系统。
2.7.1 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
无线电通信是一种利用空间作为信道,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性,无线电波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若干波段。
电波在空间传播时会产生各种传播模式,无线电通信中主要的电波传播模式有地表波、天波空间波 3种,如图2-44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7.2 微波中继通信
微波频段的波长范围为1mm~1m
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
微波通信就是利用微波作为载波来携带信息并通过空间电磁波进行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
因其视距传输(Line of Sight,LOS)特性,当微波通信用于地面上远距离长途通信时,需要采用中继(接力)传输方式,我们称其为微波中继(接力)通信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与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一起被视为当今三大传输手段。

微波中继通传特点:
1、通信频段的频带宽
2、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小
3、通信的灵活性较大
4、天线增益高、方向性强
5、投资少、建设快

2.7.3 微波传送网
微波传输作为传统的长途通信技术,其核心是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2.8 卫星通信系统

2.8.1 卫星通信频段的划分
卫星通信是指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 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进行的通信。

2.8.2 卫星通信的特点
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
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通信
频带宽,传输容量大,适于多种业务传输
可以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2.8.3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卫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等4大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地球站中的上、下变频器是用来在射频与中频之间进行频谱搬移

2.8.4 甚小天线地球站
甚小天线地球站 (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VSAT) 是一种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 智能的卫星通信地球站,很容易在用户办公地点安装。
VSAT 网由中心站、小型站和微型站3种地球站组成,天线口径分别为11m、3.5~5m 和1.2~3m。
VSAT 网的构成形式可以有单跳、双跳、单双跳混合以及全连接网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