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和大客户业务承载的演进


5G三大网(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
5G承载网包括前传、中传、回传三大部分。

5G前传技术:
MWDM,中等波分复用。随着它的半有源前传方案(也称Open WDM)一起提出的。中国移动使用。
LAN-WDM也叫LWDM,基于以太网通道的波分复用,也有人称之为细波分复用。中国电信使用。
G.metro,基于低成本可调谐光模块的25G波长自适应接入型DWDM系统。中国联通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传(backhaul)指无线接入网连接到核心网的部分,光纤是回传网络的理想选择,但在光纤难以部署或部署成本过高的环境下,无线回传是替代方案,比如点对点微波、毫米波回传等,此外,无线mesh网络也是5g回传的一个选项,在r16里,5g无线本身将被设计为无线回传技术,即iab(5gnr集成无线接入和回传)。

4G基站在内部分为BBU,RRU和天线,每个基站都有一个BBU,并通过BBU直接连到核心网。
5G基站包括有集中单元 CU(Centralized unit)、分布单元 DU(Distribute Unit)和有源天线单元 AAU(Active Antenna Unit)这3个功能实体。
5G中将RRU和天线合并成AAU,把BBU分离成CU和DU,DU下沉到AAU处,一个CU可以连接多个DU。
前传: 发生在AAU和DU之间。
中传:发生在DU和CU之间。
回传:发生在CU之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G承载网前传的连接方式

前传就是AAU到DU之间这部分的承载。它包括了很多种连接方式,例如:光纤直连、无源WDM/WDM-PON、有源设备(OTN/SPN/TSN)、半有源、微波。

1、光纤直连

每个AAU与DU全部采用光纤点到点直连组网。
这种方式光纤资源占用很多,更适用于光纤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
这种方式更适合5G建设早期。随着5G建设的深入,基站数量急剧增加,这种方式成本高昂。

2、无源WDM方式

将彩光模块安装到AAU和DU上,通过无源设备完成WDM功能,利用一对或者一根光纤提供多个AAU到DU的连接。
采用无源WDM方式,虽然节约了光纤资源,但是也存在着运维困难,不易管理,故障定位较难等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有源WDM/OTN方式

在AAU站点和DU机房中配置相应的WDM/OTN设备,多个前传信号通过WDM技术共享光纤资源。
这种方案相比无源WDM方案,组网更加灵活(支持点对点和组环网),同时光纤资源消耗并没有增加。
从长远来看,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半有源

半有源兼具成本和管理的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微波方式

这种方式很简单,就是通过微波进行数据传输,非常适合位置偏远、视距空旷、光纤无法到位的情况。
这种方案相比无源WDM方案,组网更加灵活(支持点对点和组环网),同时光纤资源消耗并没有增加。
从长远来看,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式。

5G承载网的带宽需求

前传带宽估算:
根据测算结果,在5G建设前期,运营商单基站带宽参考值将会采用10GE或25GE的标准。(4G时大部分站点的标准只是1GE。即便如此,前传带宽浪费还比较严重。)接入环节点的带宽将由部署方式和类型决定,5G热点地区的带宽显然会比一般地区的带宽更大(节点更多,高频站更多)。

5G承载网中回传解决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G回传概念关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体系)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

OSU(Optical Service Unit,光业务单元)。
OSU技术,简称OSU-OTN:Optical Service Unit (OSU) base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移动4/5G承载网

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分组传送网

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组网

2016年左右,随着SDN概念的兴起,PTN网络也逐步引入了SDN(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此时,出现了一个SDN化PTN网络的概念:SPTN(software define PTN)。SPTN出现时,已经是4G网络建设的中后期,PTN网络的建设已基本完成。
SPTN只是在PTN网络的改造中,作为概念使用了一下,并未形成规模。

MTN:Metro Transport Network,城域传输网络。MTN是一种轻量级硬隔离技术架构。MTN切分了以太网物理层的编码子层,嵌入了通道层和段层两个新的子层。MTN在兼容主流的以太网协议栈的同时,实现了5G时代的硬隔离、低时延、高可靠性等差异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5G网络的承载能力。

联通和电信4/5G承载网

IPRAN:IP Radio acess network,基于IP的无线接入网

UTN:Unified Transport Network,综合传送网。UTN就是联通的IPRAN网络。后来,联通又弃用了这概念,重新用回了IPRAN的称呼。

到了2015年-2016年,电信在IPRAN网络上做专线业务,第一次启用了STN的概念。
STN(Smart Transport Network),智能传送网,采用IP RAN及PTN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增强型分组组网技术,该技术可叠加在移动业务承载网络上,实现针对政企业务场景的智能分组化传送,是中国电信承载政企业务的解决方案。
2018-2019年,电信也开始做5G承载网了,就延伸了STN的定义:
STN,是中国电信为满足5G承载需求,在IPRAN的基础上,引入大容量STN设备和SRv6/FlexE等新技术,构建的新型承载网。
STN,正式成为中国电信5G承载网的名称。

STN网络建设完成不久,电信提出了固网、移网综合承载的路线,即“新型城域网”。

5G承载网的网络管控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智能城域网

联通5G承载,延续IPRAN技术,引入SR-MPLS隧道,采用了智能城域网方案。

Segment Routing,分段路由。当一个数据包进入网络的时候,网络会把它要经过的所有链路和节点信息,全部告诉这个数据包。

业务定位:实现移动、政企大客户、固网宽带、MEC(多接入边缘计算)以及5G专网等业务的综合承载。

网络架构:
核心设备(MCR,Metro Core Route):全国本地网部署,每本地网一对或两对,用于网内不同汇聚设备间流量转发以及与其他网络间流量转发。
汇聚设备 (MER,Metro Edge Router) /接入设备 (MAR):本地网内部署,用于基站、OLT、MEC、大客户等多业务综合承载接入。

核心设备(MCR)用于网内不同汇聚设备间流量转发以及与其他网络间流量转发;汇聚设备(MER)用于多业务综合承载接入,包括基站回传业务、大客户业务、通信云业务以及vBRAS业务等,与MER同局址的BBU或少量周边基站直接接入MER;接入设备(MAR)用于基站接入以及部分节点的综合业务接入。

MCR和169网CR对接,疏导vBRAS家宽业务流量以及互联网专线类流量;MCR 和CUII/B对接,疏导访问大区5GC流量;MCR和UPF对接,疏导访问UPF流量。MCR和IPRAN对接,疏导互通流量和访问4G 核心网流量;MCR 和电信网络对接,疏导共建共享流量。

网络特点:
架构简化:创新构建类Spine-Leaf网络架构,支持弹性快速扩展
协议简化:采用SR/SRv6+EVPN简化协议
网络智能管控:支持端到端全域能力提供以及业务智能部署与管控。

主要任务:
着力综合业承载:充分利用PON、CPE、基站等多种方式提供网络泛在接入能力,着力推进移动、家宽、政企等综合业务承载
打造网络差异化能力:发挥SRv6、网络切片及随流检测技术优势,提供端到端、智能化、可视化、增值服务等网络差异化能力
推动城域网络代际演进:主动“减网”,推进IPRAN与智能城域网融合,推动网络代际演进,降本增效

M-OTN(Metro-optimized OTN),城域型光传送网

M-OTN是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技术,主要特征包括单级复用、更灵活的时隙结构、简化的开销等,目标是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移动承载方案。
在云网协同、5G和通信网络大基建等背景下,中国电信作为全球领先的光网络运营商,秉承全光网2.0的理念,持续引领新一代光传送网的技术创新。面向以高品质、大容量为特征的OTN技术向城域网边缘延伸的应用需求,中国电信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主导提出了面向城域优化的M-OTN(Metro-optimized OTN)技术演进方向,目标是为下一代城域网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综合业务承载方案。
M-OTN创新引入具备灵活带宽调整能力的光业务单元(OSU:Optical Service Unit)技术,可以实现对10Mbit/s~10Gbit/s级粒度业务的高效承载,补齐了传统OTN技术在小颗粒业务承载效率方面的短板,有利于降低设备复杂度和成本,简化网络运维。M-OTN不仅可以支持各种颗粒高品质专线业务的承载,还为8K HDTV、Cloud VR/AR等高通量、高品质业务提供了更高效的承载方案。

PeOTN(packet enhance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分组增强型OTN

分组增强型 OTN(PeOTN)在 OTN 网络功能的基础上,增加 SDH 层、MPLS-TP 层和以太网层的网络功能,具有对TDM(ODUk和VC)业务、MPLS-TP包、以太网业务、ODUk业务和波长的交换调度能力,并支持多层间的层间适配和映射复用,实现对分组(MPLS-TP或以太网)、OTN、SDH、波长等各类业务的统一和灵活传送功能,并具备传送特征的OAM、保护和管理功能。PeOTN 从设备形态上可分为集中交叉型和板卡增强型。

板卡增强型PeOTN

板卡增强型 PeOTN 的分组化功能通过集中交换板卡和相应的分组业务处理板卡分布式实现;业务通过 L2 板卡进行分组化处理后,再适配成 ODUk 颗粒,进入ODU交叉矩阵;SDH不同大小的VC颗粒,不同速率的以太网业务和MPLS业务通过所对应的业务由板卡实现处理,然后在 ODU 交叉板卡实现 ODUk 电交叉,之后进入 OTN 的线路侧,完成业务分组化的高速传输。

集中交叉型PeOTN

集中交叉型 PeOTN 的分组化功能通过支持多业务分组化统一交换矩阵来实现,对于不同类型的业务,比如SDH、MPLS-TP和以太网业务,其交换均可以通过统一的分组化PKT和TDM业务交叉矩阵完成,其中统一交叉芯片中的 TDM 和 Packet 业务的处理是通过2个隔离的通道实现。该类型设备在应对多业务接入方面调度更加灵活,分组化集中度高,二层交换能力和多业务承载能力更强,目前多个厂家已实现从现有的 OTN 设备直接平滑升级。此为目前 PeOTN 技术演进的主流方向。

VC-OTN,虚级联光传送网

VC-OTN(Virtual Concatenatio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是一种基于光纤的传输技术,采用虚拟拼接(Virtual Concatenation)的方式将光信号进行灵活的切割和组合。它提供了高速、高容量的数据传输,并支持灵活的带宽管理和保护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网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CUII),(承载A 网)
CUII接入并纳管联通云、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AWS等内外部云池,全面构筑云网一体化平台和云网协同生态,目前已为几百家企业用户提供一点入多云、云间互联等云网融合服务。
CUII承载政企大客户提供专线业务,

IP承载B网承载移动业务及内部业务

China 169定位公众互联网,以100G电路为主。

本地IP网络:
IP城域网负责接入公众互联网业务;IPRAN主要用于原4G基站业务承载;智能城域网现阶段以5G基站业务承载为主,未来逐步融合IPRAN、IP城域网,实现综合承载。

随着3GPP 5G非独立(NSA)独立(SA)组标准的正式冻结,我国运营商同步启动规划设计5G试点预商用方案,5G迈向商用的步伐逐步加快。相对4G络,5G业务特性、接入、核心等多个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在业务特性方面,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等典型业务场景将分阶段逐步引入;在无线接入方面,将重塑元功能、互联接口及组结构;在核心方面将趋向采用云化分布式部署架构,核心信令元将主要在省干大区中心机房部署,数据面元根据不同业务性能差异拟采用分层部署方案,随着物联(IOT)等垂直行业的业务发展,5G控制平面也将呈现大区部署趋势。5G新型特性变化为承载技术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根据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2018年6月发布的《5G承载需求分析》白皮书, 5G承载络主要带来三大性能需求六类组功能需求,也即在关键性能方面,“更大带宽、超低时延高精度同步”等性能指标需求非常突出,在组及功能方面,呈现出“多层级承载络、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络切片、智能化协同管控、4G/5G混合承载以及低成本高速组”等六大组需求,如何满足实现这些承载需求至关重要。受业务特性、运营商承载络技术架构选择、未来演进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面向移动通信的承载络在3G/4G时代就采用了两种差异化承载方案。“5G商用,承载先行”,随着5G诸多新特性的引入5G试验及预商用计划的逐步推进,面向5G承载架构与多样化的技术方案更是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白皮书基于5G承载需求,结合运营商承载络现状主要特性等,归纳总结了5G承载络典型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分析了转发面、协同管控、同步的技术方案与关键技术,提出了适合我国运营商的5G承载络总体架构及关键共性技术,分析研判了我国5G承载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将为后续我国5G承载架构及技术方案部署、国际国内标准推动、承载设备研制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目前业界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全面协同推动承载架构与差异化技术方案的产业化进程,全力支撑迎接5G规模商用的到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通信与商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