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固定通信网(一般不考)

5.1 固定电话网(PSTN)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定义: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一种常用旧式电话系统。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话网。

PSTN是我国发展最早的电信网,主要为用户提供电话业务、传真及低速数据业务。在我国通信发展的初中期, PS1N曾经是规模最大、业务盘最高的电信业务网。

5.1.1 固定电话网的特点

固定电话网主要用于支持语音通信。语音业务的特点是传输速率恒定、对实时性要求高。 为满足语音通信的特点,固定电话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
PSTN 采用电路交换技术多级分级网络结构。其中,电路交换是 PSTN 网络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早期的PSTN 采用模拟技术,难以保证电信网络设备的性能,网络资源利用率难以提高,难以保证电信业务质量,不适合支持数据类非实时业务。

5.1.2 电路交换

1、电路交换的含义
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为用户的每一个呼叫建立一个专用连接的技术。一个连接一旦建立,就一直被一对用户固定占用,无论他们是否通信,都不能被其他用户所共享。
在早期的电话网中, 一个连接实际上就是一条物理链路(空分交换方式)。直到后来发明了时分多路复用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技术,可以将一条物理链路划分为多个时隙,这样为每一个呼叫建立的连接就变成了传输链路中不同时隙之间的连接(时分交换方式)。但无论是物理传输链路还是TDM 时隙,建立起来的连接仍然是一条专用通道,同样也只能由一对用户固定占用,而不能被其他用户共享。

2、电路交换通信过程
① 电路建立阶段:通过呼叫信令完成逐个节点的接续过程,建立起一条端到端的通信电路。
② 通信阶段:在已经建立的端到端的直通电路上透明地传送信号。
③ 电路拆除阶段: 完成一次连接信息传送后,拆除该电路的连接,释放节点和信道资源。

3、电路交换的特点
(1)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当主叫摘机发起呼叫时,首先在与主被叫用户之间建立 一条端到端的通话电路,即语音通路;然后在已经建立的端到端的直通电路上透明地传送语音信息;通话结束时拆除该连接,释放节点和信道资源。
(2)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技术。电话网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固定分配带宽,多路语音信号分时使用一条物理传输链路。一个传输链路由多个时隙构成,每路语音信号占用一个时隙(带宽恒定),可依据时间位置来区分每一路语音信号。
(3)对用户信息的透明传输。为保证语音传输的实时性,电话网对用户信息不做任何处理,透明传输。

4、电路交换的优点
电路交换在技术上的特点决定了电路交换具有以下优点。
① 信号传输的时延小,对于一次连接来说,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传输效率比较高,语音信号在通路上“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信息不做任何处理,因此不需要添加用于控制的信息,在信号传输和处理方面的开销都比较小。
③ 利用电路交换网络传送数据信息时,数据信号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

5.1.3 固定电话网的组成

1、电话网等级结构的概念
就全国范围内的电话网而言,很多国家采用等级结构。等级结构就是把全网的交换局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最高等级的交换局间直接互连,形成网形网。而低等级的交换局与管辖它的高等级的交换局相连,形成多级汇接辐射网即星形网。所以,等级结构的电话网一般是复合形网。

2、等级结构的级数选择
决定等级结构级数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
(1)全网的服务质量,如接通率、接续时延、传输质量、可靠性等。
(2)全网的经济性,即网络建设与运营的总费用因素。另外,还应考虑国家幅员的大小, 各地区的地理状况,政治、经济条件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程度等因素。

3、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
早在20世纪70年代电话网建设初期,由于当时长途话务流量的流向与行政管理的从属关系几乎一致,呈纵向的流向,原邮电部明确规定我国电话网的网络等级分为五级,由一 、 二 、三 、四级长途交换中心和一级本地网端局组成。

现在,三级电话网等级,即二级长途电话网加本地电话网
全网演变为三级时,两端局之间最大的串接电路段数为5段,串接交换中心数最多为6个。

4、国际电话网
国际电话网采用三级网络结构,由CT1、CT2和CT3三级国际交换中心和它们之间的长途电路组成。

5.2 分组交换网

5.2.1 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存储转发)

分组交换网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存储转发。有别于电路交换方式中一对通信用户占用一条通信链路的情况,分组交换是将用户数据进行分组打包,然后根据传输链路的忙闲状态和链路质量等因素进行路由选择,将这些数据分组经由不同的传输链路传送到目的地。

1、分组交换的概念
分组交换中数据传输的最小单位是可变长度分组,它由分组体和分组头构成。分组头含有控制信息和选路信息等,分组体承载要传送的用户数据。
分组交换机对接收到的分组进行暂时存储,检测分组传输中有无差错,分析该分组头中有关选路的信息,进行路由选择,并在选择的路由(对应的端口)上进行排队,等待转发。

2、分组的传输方式

分组的传输方式有两种:虚电路(Virtual Circuit,VC)和数据报(Datagram,DG)。

(1)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传送方式,数据传输需要经历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拆除 3个阶段。虚电路方式有以下特点。
① 分组头简单。
② 传输效率高。
③ 对传输线路故障敏感
④ 接收到的分组不会失序,适于传送连续的数据流。
虚电路分为两种:交换虚电路(Switching Virtual Circuit,SVC)和永久虚电路(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PVC) 。SVC 是指在每次呼叫时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来临时建立虚电路的方式。PVC 是指应用户预约,由网络运营者为之建立固定的虚电路,无需每次呼叫时建立虚电路,而是直接进入数据传送阶段。

(2)数据报方式。数据报方式是无连接的信息传送方式,即一个通信的每个分组经过每个节点都要独立地进行选路
数据报方式的特点如下。
① 分组头复杂。
② 传输效率较低。
③ 选路灵活,可避开拥塞或故障线路,提高可靠性。
④ 到达分组会出现失序现象,需要重新排序,适于传输询问/响应型业务。

3、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1)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如图5-6所示。假设分组交换网有3个交换中心(又称交换节点),分别设有分组交换机1、2、3。图中画出了A 、B 、C 、D4 个数据用户终端,其中B 和 C 为分组型终端, A 和 D 为一般终端。分组型终端以分组的形式发送和接收信息,而一般终端(即非分组型终端)发送和接收的不是分组,而是报文(或字符流)。所以, 一般终端发送的报文要由分组装拆设备 PAD 将其拆成若干个分组,以分组的形式在网中传输和交换;若接收终端为一般终端,则由PAD 将若干个分组重新组装成报文再送 给一般终端。
图5-5中存在两个通信过程,分别是非分组型终端A和分组型终端C之间的通信,以及分组型终端B 和非分组型终端 D 之间的通信。
非分组型终端A 发出带有接收终端C 地址号的报文,分组交换机1将此报文拆成两个分组,存入存储器并进行路由选择,决定将分组C1 直接传送给分组交换机2,将分组 C2 先传 给分组交换机3(再由交换机3传送给分组交换机2),路由选择后,等到相应路由有空闲, 分组交换机1便将两个分组从存储器中取出送往相应的路由。其他相应的交换机也进行同样的操作,最后由分组交换机2将这两个分组送给接收终端C。 由于C 是分组型终端,因此在 交换机2中不必经过 PAD, 直接将分组送给终端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另一个通信过程,分组型终端B发送的数据是分组,在交换机3中不必经过PAD, D1、D2、D3 这3个分组经过相同的路由传输,由于接收终端为一般终端,所以在交换机2由 PAD将3个分组组装成报文送给一般终端C。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① 来自不同终端的不同分组可以去往分组交换机的同一出线,这就需要分组在交换机中排队等待, 一般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也有采用优先制的),等到交换机相应的输出线路有空闲时,交换机对分组进行处理并将其送出。
② 一般终端需经分组装拆设备 (Packet Assembler Disassembler,PAD)才能接入分组交换网。

(2)分组交换的技术特点。分组交换的技术特点如下。
① 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实现动态分配带宽。
② 采用逐段独立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以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5.2.2 分组交换网协议及性能特点

1、分组交换网协议概述
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协议是由原CCITT (现在更名为ITU-T) 制定的X 系列建议。

2、X.25 建议
X.25 建议是分组交换网的核心协议,所以在有些情形下也把分组交换网简称为X.25网。
X.25 建议是分组型 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协议,该协议的制定实现了接口协议的标准化,使得各种分组型DTE 能够自由地连接到各种分组交换网上。

X.25建议最初为DTE接入分组交换网提供了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接入方式,自1984年之后,X.25建议取消了数据报方式。

X.25建议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3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采用HDLC的一个子集LAPB)和分组层

X.25数据链路层只提供点到点的链路方式。

X.25 的优点是经济实惠、安装容易、传输可靠性高、适用于误码率较高的通路。
X.25 的缺点是反复的错误检查过程颇为费时并加长传输时间,协议复杂、时延大,分组 长度可变,存储管理复杂。

5.2.3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骨干网(China Public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 CHINAPAC), 该网于1993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分组交换方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创建了无连接寻址方式、统计复用方式和异步传递方式, 为后来发明ATM 技术和IP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已考)

5.3 数字数据网(DDN)

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DDN)是采用数字信道来传输数据信息数据传输网, 一般用于向用户提供专用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或提供将用户接入公用数据交换网的接入信道,也可以为公用数据交换网提供交换节点间用的数据传输信道。数字数据网一般不包括交换功能,只采用简单的交叉连接复用装置。

5.3.1 DDN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DDN
DDN 是利用数字信道来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即利用PCM 信道传输数据信号)。 更确切地讲, DDN 是以满足开放系统互连数据通信环境为基本需要,采用数字交叉连接技术和数字传输系统,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数字数据传输网。
公用 DDN 提供多种业务,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它能向用户提供200bit/s~2Mbit/s 速率任选的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所谓半永久性连接是指所提供的信道属于非 交换型信道(用户数据信息是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在固定通道带宽和预先约定速率的情况 下顺序连续传输),但在传输速率、到达地点与路由选择上并非完全不可改变。 一旦用户提出 改变的申请,由网络管理人员,或在网络允许的情况下由用户自己对传输速率、传输数据的 目的地与传输路由进行修改,但这种修改不是经常性的,所以称为半永久性交叉连接或半固 定交叉连接。由此可见,DDN 不包括交换功能,只能采用数字交叉连接与复用装置(如果引 入交换功能,就构成数字数据交换网)。

2、DDN的特点
DDN 采用半永久性交叉连接,克服了固定性永久连接数据通信专用链路的不灵活性和分组交换网处理速度慢、传输时延大等缺点。归纳起来, DDN 有以下特点。
(1)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DDN 采用PCM 数字信道,每数字话路的传输速率可达 64kbit/s 。采用半永久性交叉连接可使 DDN 网络时延减小。
(2)传输质量好。DDN 采用数字信道传输,沿途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再生中继器, 以消除传输中的信道噪声积累和信号失真积累,可有效降低误码率。另外,由于 DDN 多采用 光纤传输,进一步保证了较高的传输质量。
(3)传输距离远。采用再生中继传输方式,可有效延长通信距离。
(4)传输安全可靠。DDN 通常采用多路由的网状网或不完全网状网拓扑结构,因此中继 传输段中任何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只要不是最终一段用户线),节点均会自动迁回改道,保障 数据通信畅通。
(5)透明传输。在DDN 中,数据通信的规程和协议由智能化用户终端完成,DDN 本身 不受任何规程的约束,是一个全透明传输网,这也正是提高 DDN传输速率、降低传输时延 的重要前提之一
(6)DDN的网络运行管理简便。正是由于DDN把检错纠错等规程协议功能转移到智能 化的数据终端设备上,因而使得网络运行中间的管理、监督等环节简化且易操作。

5.3.2 DDN的组成及网络结构

1、DDN的组成
DDN 由 DDN节点、数字信道、用户环路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组成,如图5-8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DDN节点。从组网功能来分, DDN 的节点可分为用户节点、接入节点和2Mbit/s 中继节点 (E1 节点)。从网络结构来分,DDN 的节点可分为一级干线网节点、二级干线网节 点及本地网节点。
用户节点主要为 DDN 用户入网提供接口并进行必要的协议转换。用户节点包括小容量 时分复用设备以及 LAN 通过帧中继互连的桥接器、路由器等。其中,小容量时分复用设备 也可包括压缩语音/G3 传真用户接口。
接入节点主要为DDN 的各类业务提供接入功能,主要包括Nx64kbit/s(N=1~31),2048kbit/s 数字信道的接口,N×64kbit/s的复用,小于64kbit/s 的子速率复用和交叉连接,帧中继业务用 户的接入,压缩语音/G3 传真用户的接入功能等。
E1 节点用于网上的骨干节点,执行网络业务的转接功能,主要提供2048kbit/s(E1) 接 口,对Nx64kbit/s进行复用和交叉连接,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N×64kbit/s 电路,并把它们归 并到适当方向的 E1 输出,或直接接到 E1 进行交叉连接。
枢纽节点用于 DDN 的一级干线网和各二级干线网。它与各节点通过数字信道相连,容 量大,因而发生故障时的影响面大。在设置枢纽节点时,可考虑备用数字信道的设备,同时 合理地组织各节点互连,充分发挥其效率。
(2)数字信道。各节点间数字信道的建立要考虑其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中各节点间的 数据业务量的流量、流向以及网络的安全。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考虑的是在网络中任一节点 或与它相邻的节点相连接的数字信道发生故障时,该节点会自动转到迂回路由以保持通信正 常进行 。
(3)用户环路。用户环路又称用户接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用户线用户接入单元
用户设备通常是数据终端设备(如电话机、传真机、个人计算机以及用户自选的其他用 户终端设备)。用户线一般采用市话电缆的双绞线。用户接入单元可由多种设备组成,对数据 通信而言,通常是基带型或频带型单路或多路复用传输设备。
(4)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网络控制管理是保证全网正常运行,发挥其最佳性能效益的重要手段。网络控制管理一般应具有以下功能:用户接入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网络结构和业务的配置,网络资源与路由管理,实时监视网络运行,维护、告警、测量和故障区段定位,网络运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计费信息的收集与报告等。

2、DDN的网络结构
我国 DDN 依据网络组建、运营、管理的地理区域,可分为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本地网。不同等级的网络主要用2048kbit/s的数字信道互连,也可用Nx64kbit/s的数字信道互连。

按网络的功能层次划分,DDN可分为核心层、接入层用户层

(1)一级干线网。 一级干线网由设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节点组成,提供省间长 途 DDN 业务, 一级干线网可在省会和省内较大规模城市中设置节点。此外,还可根据国际 电路的组织和业务需求设置国际出入口节点,国际的信道应优先使用2048kbit/s 数字信道,
也允许采用1544kbit/s数字信道,但此时该出入口节点应提供1544kbit/s和2048kbit/s 之间 的转换功能。为减少备用线的数目,或充分提高备用数字信道的利用率,在一级和二级干线 网中,应根据电路组织情况、业务量和网络可靠性要求,选定若干节点为枢纽节点,连接至 其他国家或地区。
一级干线网的核心层节点互连应遵照下列要求。
① 枢纽节点之间采用全网状网连接。
② 非枢纽节点应至少与两个枢纽节点相连。
③ 国际出入口节点之间、出入口节点与所有枢纽节点相连。
④ 根据业务需要和电路情况,可在任意两节点之间设置连接。
(2)二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由设置在省内的节点组成,提供省内长途和出入省的DDN 业务。二级干线在组成核心层网络时应设置枢纽节点,省内较大规模的地、县级城市可组建 本地网。没有组建本地网的地、县级城市中所设置的中、小容量接入节点或用户接入节点, 可直接连接到一级干线网节点上或经二级干线网的其他节点连接到一级干线网节点。
(3)本地网。本地网是指城市范围内的网络,在省内较大规模城市可组建本地网,为用 户提供本地和长途 DDN 网络业务。

5.3.3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骨干网于1994年10月22日正式开通,可通达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全网有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国际出入口局,以及北京、上海、成都、沈阳、广州、武汉、 南京、西安8个枢纽局。

国家骨干网传输层、用户接入层用户层组成。传输层设备在每个枢纽局和省中心局 都配置一台,负责传送来自用户接入层的数字信号。用户接入层在每个省、市和枢纽局设置 若干个带宽管理器,作为用户接入设备,具有64kbit/s 和 N×64kbit/s(N:1~31) 速率的交叉 连接和子速率交叉连接复用功能。国际出入口局采用带宽处理器,负责与国际 DDN 接续。 这里的用户层是指进网的终端设备及其链路。
骨干网在北京设有全国网管中心,负责骨干网上的电路管理及调度。其他枢纽局设有网 络管理终端。网络管理终端在网管中心授权范围内执行网络控制管理功能,并能互相交换网管的控制管理信息。骨干网的核心网管设备采用智能网管站。该网管设备为冗余配置,彩色 图形显示。

  • 25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