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模型硬件基础:AI芯片(上篇) —— 《带你自学大语言模型》系列

本系列目录

《带你自学大语言模型》系列部分目录及计划,完整版目录见:带你自学大语言模型系列 —— 前言

第一部分 走进大语言模型(科普向)

第二部分 构建大语言模型(技术向)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陌北有棵树】,关注AI最新技术与资讯。

前言:大模型Infra体系概览

虽然如今大模型很火,但从整个AI产业上下游来看,大模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环。另外,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做大模型算法方面的研发,大部分人其实连入门资格都没有。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认为大模型只靠牛逼的算法就ok了,算法、算力、数据三者都必不可少。

或许你会问,那我去做应用行不行?应用侧的确有很大的市场,但目前只有两种情况是适合做应用了,一是你是一个创业者,能承担风险,你这时候不入局去搏一搏,机会就被别人抢走了,二是你之前本身就有业务,用AI来赋能你的业务场景,这两种人注定是要跟着AI的技术变革来承受起起伏伏的,因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如果你只是想平平稳稳的做一个大模型时代的业务开发工程师,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Java开发,Go开发,PHP开发这种,恕我直言,繁荣的时候还没到。

现在大模型对厂商对模型的控制力还是太强了,导致上层应用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也可以说太薄了,只能调一调现有模型的API,调一调Prompt,用一用RAG,这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云厂商的话语权变得很大,最近一直在吵所谓的“端到端”、“AI Native”、“MaaS”,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想达到让开发者用大模型就像现在用操作系统一样,但显然,现在这个操作系统能让开发者控制的地方还太少,在我看来这不会是终态。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模型火了这么久,但是最赚钱的却是英伟达的原因了。尤其是当模型变大之后,以前模型参数和数据小,单机就能跑,但随着近年来大模型趋势成为共识,Scaling Law被奉为圭臬,算法工程师已经无法以一人之力完成大模型的训练部署,需要系统工程师的配合。

之前做系统开发的同学, 如果想搞大模型相关技术,我倒觉得大模型Infra层其实是更合适的方向。如果类比于传统软件时代和云时代的分层架构,当前所处的阶段是底层算力尚未满足需求,中间层AI Infra尚在建设中,未形成体系和标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中国信通院《AI框架发展白皮书》里面对AI体系的划分,将AI框架划分为基础层、组件层、生态层,大模型只是生态层的一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根据大模型的技术栈,整理了一张大模型生态中从上到下的技术栈,从这张图你会看出,现在炙手可热的大模型及其上层应用,其实只是冰山漏出的一角,下面的基础建设,还远远没有定型和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要从上到下,同时也要从下到上,大模型能够run起来,离不开底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框架的完善,这个完全可以用互联网时代做个类比,如果没有云计算的普及、Java开发生态的繁荣,把应用门槛打下来,怎么能支持那么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目前算法工程师或者上层应用开发者只需要使用 AI 框架定义好的 API 使用高级编程语言如 Python 等去编写核心的神经网络模型算法,而不需要关注底层的执行细节和对一个的代码。底层通过层层抽象,提升了开发效率,但是对系统研发却隐藏了众多细节,需要 AI 系统开发的工程师进一步探究。

所以本节的目的是从下到上,底层的GPU开始,讨论为什么GPU的结构与AI最适配?英伟达在GPU的基础硬件之上,做了哪些技术优化,确立了它的霸主地位?

这一节里会涉及大量的技术概念,所以这正可以验证我在 带你自学大语言模型系列 —— 前言 里提到的学习方法:对于所有的技术点,始终带着三个问题“这个技术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本节目录

(2.3上篇)

  • 2.3.1 AI芯片概述
    • 2.3.1.1 AI芯片分类
    • 2.3.1.2 AI芯片衡量指标
    • 2.3.2.3 设计一款AI芯片,需要关注什么?
  • 2.3.3 GPU
    • 2.3.3.1 从图形处理到AI加速
    • 2.3.3.3 GPU与CPU比较
    • 2.3.3.4 深度学习的计算模式
    • 2.3.3.4 为什么GPU适用于AI计算?
  • 2.3.4 英伟达的GPU架构
    • 2.3.4.1 概述
    • 2.3.4.2 CUDA
    • 2.3.4.3 Tensor Core
    • 2.3.4.3 NVLink

(2.3 下篇)

  • 2.3.5 NVDIA芯片发展历程 & 产品详解

  • 2.3.6 其他AI芯片(TPU、Groq…)

  • 2.3.7 国内芯片厂商(华为昇腾、寒武纪、壁仞…)

2.3.1 AI芯片概览

算力是AI发展的驱动力,大模型时代更要格外关注算力。1960年以来,计算机性能增长来于摩尔定律,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性能每隔18-24个月会增加一倍。半个世纪以来,摩尔定律一直推动芯片性能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摩尔定理已呈现放缓态势;与此同时,芯片的运算能力还远远无法满足算法的运算需求。芯片性能需要每年提高10倍,才能满足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巨大的,但目前看来还难以满足。目前的大模型是个重资产行业,底层竞争在于半导体产业,AI的发展离不开芯片,甚至可以说,整个信息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芯片。

2.3.2.1 AI芯片的分类

从广义上讲只要能够运行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都叫作 AI 芯片。但是通常意义上的 AI 芯片指的是针对人工智能算法做了特殊加速设计的芯片,如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ASIC(专用集成电路)。

与AI 芯片相对应的是传统芯片,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为代表,CPU是以任务顺序执行为目的设计的。而AI芯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拥有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专注于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从不同的视角,AI芯片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功能划分:

    • 训练芯片: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一般部署在云端。训练需要极高的计算性能,需要较高的精度,需要能处理海量的数据,需要有一定的通用性,以便完成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
    • 推理芯片:推理是指利用已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实时推理与预测,部署在云端或终端设备均可。推理相对来说对性能的要求并不高,对精度要求也要更低,在特定的场景下,对通用性要求也低,能完成特定任务即可,不过推断芯片更注重综合指标, 单位能耗算力、时延、成本等都要考虑。

【2】按部署场景划分:

    • 云端 AI 芯片:性能强大,能够支持大量运算和多种 AI 应用,通常部署在数据中心中
    • 终端 AI 芯片:主要用于训练和推理环节,需要极大的数据量和大运算量,通常部署在嵌入式设备或移动终端上

【3】按技术架构划分:

    • GPU(图形处理器):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任务,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但功耗较高
    •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具有可编程性、低延时和高吞吐的特点,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逻辑运算,但开发复杂度高且功耗相对较低
    • ASIC(专用集成电路):针对特定算法定制,性能和能效优势明显,但前期研发时间长、投入成本高
    • 类脑芯片(NPU):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适用于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任务

2.3.2.1 AI芯片的衡量指标

对于如何衡量一款芯片,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指标体系。包括:算力、精度、功耗、内存和带宽、成本等。

在介绍指标之前,需要对芯片算力的相关计算单位做一个简单介绍

  • 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表示每秒进行的万亿次操作。例如,存算一体芯片可以达到1000TOPS以上的算力。
  • FLOPS(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计算机浮点运算次数的量化单位,用于描述计算机执行科学计算和AI任务的能力。常见的有GigaFLOPS(十亿次浮点运算/秒)、TeraFLOPS(万亿次浮点运算/秒)等。
  • INT8、INT4、BF16、FP16、FP32、FP64:这些是不同精度的浮点数计算能力,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值范围和精度。例如,FP16(半精度浮点数)常用于需要较高计算效率的应用场景,而FP64(双精度浮点数)则提供更高的计算精度。

下面介绍几个本节涉及的芯片衡量指标:

算力

算力是评价AI芯片性能的核心要素。算力越高,芯片的处理能力越强,能够支持更复杂和大规模的AI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算力通常以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或每秒操作次数(OPS) 为单位来表示。

精度

精度包括计算精度和模型结果精度。不同应用场景对计算精度的要求不同。例如,在大模型训练中通常需要较高的精度(如FP32以上),而在模型推理中则可以使用较低精度(如FP16或INT8)以节省资资源。

基于运算数据精度不同,算力可分为双精度算力(FP64)、单精度算力(FP32)、半精度算力(FP16) 及整型算力(INT8、INT4)。数字位数越高,代表运算精度越高,可支持的运算复杂程度越高,以此适配更广泛的AI应用场景。

显存容量

显存用于存放模型,数据显存越大,所能运行的模型也就越大。显存容量通常以GB为单位。例如,英伟达H200拥有141GB的显存,而A100则提供40GB和80GB两个版本的显存。

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指显存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GB/s或TB/s为单位。高带宽意味着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这对于需要快速读写大量数据的AI应用尤为重要。例如,H200的显存带宽达到每秒4.8 TB,而A100的80GB版本显存带宽为2039 GB/s

2.3.2.1 设计一款AI芯片,需要关注什么?

一个模型在AI芯片的执行过程中,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搬运数据和计算数据。具体来说分为如下几步:

  1. 将数据从外部存储搬到计算单元
  2. 计算单元进行计算
  3. 把结果搬回外部存储

所以,相比于算力,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内存、带宽、时延」与算力的匹配度**。也就是说,哪怕算得再快,但是内存来不及搬运,增加的算力也发挥不了作用。

为了更直观描述这一情况,我们引入一个概念 【计算强度】

计算强度(Arithmetic Intensity)是指在执行计算任务时所需的算术运算量与数据传输量之比。它是衡量计算任务的计算密集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算法在不同硬件上的性能表现。通过计算强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任务的特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优化策略和硬件配置,以提高计算任务的性能表现。计算强度的公式如下:

计算强度算术运算量数据传输量

以矩阵乘法为例,对于一个 矩阵乘法操作,可以计算其计算强度(Arithmetic Intensity)。

  1. 算术运算量:对于两个 的矩阵相乘,总共需要进行 次乘法和 次加法运算。因此,总的算术运算量为 。
  2. 数据传输量:在矩阵乘法中,需要从内存中读取两个输入矩阵和将结果矩阵写回内存。假设每个矩阵元素占据一个单位大小的内存空间,则数据传输量可以估计为 ,包括读取两个输入矩阵和写入结果矩阵。

因此,矩阵乘法的计算强度可以计算为:

因此矩阵乘法的计算强度用时间复杂度表示为 ,随着相乘的两个矩阵的维度增大,算力的需求将不断提高,需要搬运的数据量也将越大,算术强度也随之增大。下图展示了矩阵大小和计算强度之间的关系。横轴代表矩阵大小,纵轴代表计算强度。

从蓝色线可以看出,随着矩阵不断增大,需要计算的强度越大

橙色线代表GPU在FP32精度下的计算强度,两条线的交点就是GPU与矩阵最合适的区间,也就是在矩阵大小在50~60之间,能够充分发挥GPU在FP32精度下计算强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着矩阵继续增大,数据搬运越来越慢,内存数据的刷新变得越来越慢。后面提出的Tensor Core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计算强度,让数据搬运跟上运算的速度。图中红线展示的就是引入Tensor Core之后的计算强度,与矩阵大小的平衡点已经达到了320.

除了精度会影响计算强度,当Tensor Core在不同级别缓存下,其计算强度与矩阵大小的交叉点也有所不同,如下图所示,每种存储和矩阵的计算强度分别对应一个交叉点,由此可以看出数据在什么类型的存储中尤为重要。当数据搬运到L1缓存中时可以进行一些更小规模的矩阵运算,比如卷积运算;而对于Transformer结构,可以将数据搬运到L2缓存进行计算。

同时,数据运算和读取存在比例关系,如果数据都在搬运此时计算只能等待,导致二者不平衡,所以找到计算强度和矩阵大小的平衡点,对于AI芯片的设计也是尤为重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2 GPU

2.3.2.1 从图形处理到AI加速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的最初应用场景并不是AI,而是图像处理,用于游戏和动画中的图形渲染任务。

1999年,NVIDIA发布了GeForce 256,这是第一款被正式称为“GPU”的产品。

2001年,NVIDIA引入了可编程顶点着色器,使得开发者可以执行更复杂的矩阵向量乘法、指数运算和平方根运算等操作。

2006年是个关键节点,NVIDIA推出了CUDA架构,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使得GPU不仅能够进行高效的图形计算,还能执行通用计算任务

但尽管如此,当时还没有人将GPU用于深度学习,2012年,Hinton和Alex Krizhevsky设计的AlexNet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他们利用两块英伟达GTX580GPU训练了两周,将计算机图像识别的正确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并赢得了2012年ImageNet竞赛冠军。充分展示了GPU在加速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中的巨大潜力。

随后,英伟达继续发力,推出了Tesla、Fermi、Kepler、Maxwell、Pascal、Volta、Turing和Ampere等GPU架构。

2.3.2.2 GPU与CPU比较

我们知道,在处理器领域一直是CPU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自然会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CPU不能直接用于AI计算?其实在早期,AI计算的确是在CPU上进行。那为什么后来又转移到GPU呢?

CPU自1971年诞生,50年间已经发展为大规模复杂电路,但核心主要是三个部分:算术逻辑单元(ALU)、存储单元、控制单元。三个部分执行工作流的步骤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LU用来完成数据计算,其他模块则是为了保证指令能一条接一条执行,这种通用的架构对于传统编程范式非常适合,但正是由于这个顺序执行的原则,计算能力受到限制,尽管并行处理架构通过不同的数据流和指令流组合,实现了计算性能的提升,但还是达不到AI计算的性能要求。

CPU和GPU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设计目标本质是不同的,所以架构设计、应用场景才会相应的不同。

CPU的设计目标是希望加快指令的运算,一个线程里完成一个指令运算所有的工作,于是将重点投入到减少延迟上面,所以一般采用的方式是优化线程效率,

GPU的设计目标是最大化吞吐量,相比比单任务执行快慢,GPU更关心并行度(同时可以执行多少任务),所以GPU的设计重点是增加更多的线程,GPU可用线程的数量是CPU的100多倍。

从应用场景上,CPU处理的是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需要的各种计算任务,需要通用性来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同时这类程序还存在大量的分支和跳转处理,这些都导致CPU结构非常复杂。

GPU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需要大量浮点运算和数据并行处理的领域,如科学计算、机器学习、图像处理和视频编码等。这些问题通常在传统的CPU架构下难以高效解决,因为它们要么需要大量的浮点运算,要么需要同时处理大量数据。

目标和场景决定了架构设计,下面这张图会十分明显的展示出GPU和CPU的区别:CPU通常有4/8/16个强力ALU,适合复杂通用的串行任务,GPU则是有成百甚至上千个简单ALU,单个ALU的能力会弱于CPU的ALU,但适合多个ALU并行运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2.3 深度学习的计算模式

了解深度学习的计算模式,才能找到GPU与AI时代的契合点到底在哪,同时对于硬件的设计和优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神经网络中的最主要计算范式是【权重求和】,无论是全连接、卷积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都没有绕开这个计算范式。权重求和占了神经网络90%的计算量。

权重求和的本质就是大规模矩阵乘法。

所以说,矩阵乘法运算是AI模型中最重要的运算过程(更准确的说,是矩阵点的乘加运算),这个过程的特点在于较高的内存搬运和计算密度;并且,每个计算任务都独立于其他计算,任何计算都不依赖于其他计算结果,可以采用高度并行的方式进行计算。

2.3.2.4 为什么GPU适用于AI计算?

概括来说,GPU通过以下两点支持了大规模的并行计算:(1)通过超配的线程来掩盖时延;(2)通过多级的缓存平衡计算和带宽之间的差距

超配的线程数量

我们通过三款芯片的详细数据,来看需要多少线程,才能解决内存的延时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这张表可以看到几个下面几个关键数据:

GPU的时延会比CPU高出4倍左右,同时,GPU的线程数量是CPU的20~30倍,GPU的可用线程数量是CPU的100多倍。简单来说,GPU拥有非常多的线程,为大量大规模任务并行而设计的,GPU将更多的资源都投入到如何增加线程数量,而不是像CPU一样去优化线程执行效率、减少指令执行的延迟。

多级缓存

在GPU运算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更多的减少内存时延、内存搬运等一系列操作,所以缓存至关重要。

多级缓存的设计是为了减少对主内存的依赖,从而降低延迟并提高数据传输速度。每一级缓存都有不同的访问速度和容量,通常离用户越近的层级,访问速度越快但容量越小;而离用户越远的层级,访问速度越慢但容量越大。

在GPU中,多级缓存被设计为几个主要部分:

  • L1 Cache:位于每个流处理器(SM)内部,具有较高的访问速度和较低的容量。
  • L2 Cache:共享给多个SM,提供更大的容量和稍低的访问速度。
  • 寄存器文件:每个SM拥有自己的寄存器文件,用于存储临时计算结果,访问速度最快

缓存层的设计使得GPU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数据流,减少数据传输时间,并提高处理效率。例如,在执行计算任务时,多级缓存可以显著减少内存访问时间,从而加快整个计算过程。

2.3.3 英伟达GPU架构

2.3.3.1 概述

对于芯片的架构,各家芯片厂商都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本节以NVIDIA的GPU架构为核心,介绍GPU架构的关键技术

英伟达的GPU架构自2010年起,从Fermi到Hopper, 逐渐引入CUDA Core、Tensor Code、NVLink、NVSwitch等先进技术。

下图是一张英伟达A100的架构图,我们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把GPU里面一些关键的概念列出来

  • GPC:图形处理簇(Graphics Processing Clusters)
  • TPC:纹理处理簇(Texture Processing Clusters)
  • SM:流多处理器(Stream Multiprocessors)
  • HBM:高带宽存储器(High Bandwidth Memory)

A100中包含8个GPC,每个GPC中包含8个TPC,每个TPC 包含两个 SM 单元,SM 是 A100 芯片中的基本计算单元,负责并行执行大量线程的指令。包括了CUDA Core、共享内存、寄存器等核心组件,SM里面可以并发执行数百个线程。下图是单个SM的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M中具体包括下面这些组件(这里暂时列出,不做详细说明,后面介绍技术细节时,涉及到哪个组件会再细说):

  • CUDA Core:向量运行单元(FP32-FPU、FP64-DPU、INT32-ALU)
  • Tensor Core:张量运算单元(FP16、BF16、INT8、INT4)
  • Special Function Units:特殊函数单元SFU,用来支持各种数学函数,例如正余弦等
  • Warp Scheduler:线程束调度器,负责把线程下发到计算单元里面
  • Dispatch Unit:指令分发单元
  • Multi level Cache:多级缓存(LO/LI Instruction Cache、LI Data Cache & Shared Memory)
  • Register File:寄存器堆;
  • Load/Store:访问存储单元LD/ST(负责数据处理);

2.3.3.2 CUDA

说起NVDIA,不得不提的一项技术就是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是英伟达在2006年11月发布的Tesla架构推出的一种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 核心在于利用GPU的并行处理能力,将GPU用作通用并行计算设备,以加速各种计算任务。

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来理解CUDA:在硬件层面,通过改进GPU架构和提供灵活的内存管理机制,显著提升了计算性能;在软件层面则通过提供易用的编程模型、高级数学库和丰富的开发资源,极大地简化了并行程序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具体如下:

硬件层面,CUDA提供一个高度并行的计算环境:

  1. 统一渲染架构:CUDA将传统的像素着色器和顶点着色器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渲染架构,从而提高了对大规模数据计算应用的支持能力。
  2. 灵活的内存管理:CUDA提供了高效的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共享内存、全局内存等,使得开发者可以更高效地利用GPU的高速带宽和大容量内存。
  3. 多线程SIMD处理器:CUDA通过多线程SIMD(单指令多数据流)处理器,允许数千个线程同时执行,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效率。
  4. 支持多种GPU型号:CUDA从G80系列开始全面支持通用编程,并且兼容所有NVIDIA的GeForce、Quadro和Tesla系列GPU,这使得CUDA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需求的用户。

软件层面

  1. CUDA的编程模型允许允许开发者使用C/C++等编程语言在GPU上编写高效、可扩展的并行程序,让开发人员更方便的控制GPU里面各种组件。CUDA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和开发环境,包括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和各种库函数,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地编写和优化并行程序。
  2. 高级数学库:CUDA内置了如CUFFT(CUDA Fast Fourier Transform)和CUBLAS(CUDA Basic Linear Algebra Subroutines)等高级数学库,这些库为复杂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 异构计算支持:CUDA不仅支持GPU,还支持CPU、DPU和网络计算,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系统软件组件,帮助用户高效地部署、管理和优化大型异构系统。
  4. 丰富的开发资源:NVIDIA提供了大量的文档、教程和示例代码,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并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对于NVDIA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CUDA实现了硬件和软件解耦,从而让英伟达更方便的进行硬件的发展。

在了解CUDA工作原理之前,需要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说明:

线程是CUDA最重要的执行单位,具体方式是将程序的执行划分为独立的线程块,每个线程块并行执行。

为了数据的管理和通信问题,CUDA引入Host(主机)Device(设备) 两个概念,host代码部分在CPU上执行,是普通的C代码;当遇到数据并行处理的部分,CUDA会将程序编译成GPU能执行的程序,并传送到device,device代码在GPU上执行。

传送到GPU的程序被称作Kernel函数,Kernel(核)是CUDA里面重要的一个概念。kernel 用 __global__ 符号声明,在调用时需要用 <<<grid, block>>> 来指定 kernel 要执行及结构。

下图很好的展示了CUDA的线程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host遇到需要并行执行的代码,将其编译Kernel函数,传送到device。

那么device中是如何实现具体的并行计算的呢?CUDA线程有明确的三层结构:

第一层:Kernel在Device执行时,会启动多个线程,一个Kernel执行启动的所有线程统称为一个Grid(网格)。

第二层:一个Grid分为多个Block(块),每个块内有很多线程,各个块之间的线程独立执行,也不会互相通信。Block通过Warp进行调度。

第三层:每个Block内部的多个线程可以同步,并且可以通过共享内存通信。

2.3.3.3 Tensor Core

Tensor Core是在2017年的Volta架构中首次被提出,自此之后,英伟达的每次架构升级都不断对Tensor Core进行更新迭代。

在Tensor Core 发布之前,CUDA Core是加速深度学习的关键硬件。CUDA Core在执行计算操作时,需要将数据在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ALU)和寄存器之间进行多次搬运,这种过程既耗时又低效。此外,每个CUDACore单个时钟周期只能执行一次运算,而且CUDA Core的数量和时钟速度都有其物理限制,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深度学习计算性能的提升。为了克服这一限制,NVIDIA 开发了 Tensor Core。

Tensor Core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呢?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提高训练和推理速度:Tensor Core 可以显著提升 AI 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速度。例如,Hopper架构中采用第四代Tensor Core,已经将GPU的峰值性能相较未引入Tensor Core时提高了 60 倍,在此基础上,Blackwell 中采用第五代Tensor Core,又可将万亿级参数生成式 AI 模型的训练速度提高 4 倍,并将推理性能提升 30 倍。

具体来说,相比于 FP32 Core 一次只能对两个数字进行计算,一个Tensor Core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整一个4×4矩阵的乘法和加法运算,矩阵乘法的两个矩阵是FP16,求和的矩阵可以是FP16或FP32。

通过硬件上的特殊设计,Tensor Core 理论上可以实现 8 倍于 FP32 Core 的计算吞吐量(这里指Volta 和 Turing 架构),并且没有明显的占用面积和功耗增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混合精度计算:除了对矩阵乘加运算操作的原子化支持,Tensor Core还从硬件底层支持了混合精度训练,即在保持一定精度的同时,动态调整算力以提高吞吐量。这种技术允许在较低精度(如 FP16)下进行计算,同时输出仍为较高精度(如 FP32),从而在不损失太多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幅提高计算效率。另外,H100 GPU 配备了第四代 Tensor Core 和 Transformer 引擎,支持 FP8 精度,进一步提升了 AI 训练和推理的速度。

【3】Tensor Core 将传统的单一维度数字运算扩展到二维度的矩阵运算,这使得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更加高效。例如,在 Tesla V100 上,Tensor Core 能够实现最高 9 倍的峰值 TFLOPS 性能提升

【4】稀疏矩阵处理:Tensor Core 还能够高效处理稀疏矩阵乘法(SpMM),这是许多深度学习算法中的一个常见挑战。通过灵活的稀疏块模式和动态可扩展的映射流,Tensor Core 提供了更高的算法灵活性和硬件效率

2.3.3.4 NVLink

随着模型参数的不断增大,分布式训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对底层的硬件和网络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来说,当训练采用大规模集群,集群内的节点必须保证数据快速交换,否则,即使是再强大的GPU,也会因为网络瓶颈的卡点而受限,最终影响整个集群的性能。

关于分布式集群和通信的相关内容,后面会有单独的章节介绍,但不难看出,底层网络通信效率成为重中之重。

早期的PCIe 由英特尔公司提出,主要用于连接CPU与各类高速外围设备。2003年PCIe 1.0发布,单通道250MB/s,总带宽最高4GB/s,到2022年 PCIe 6.0 发布,单通道8GB/s,总带宽最高128 GB/s。

根据上述数据可见,传统的PCIe的带宽速率迭代跟不上AI系统的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VLink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NVLink是NVIDIA开发的一种专有高速互连技术,主要用于连接多个GPU或GPU与CPU之间的通信。下图是NVLink各个版本的带宽数据。从图中可见,2014年第一代NVLink的带宽就已经达到 160GB/s,到2024年第五代NVLink,每块GPU提供1.8TB/s的双向吞吐量,总带宽超过1 PB/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VLink采用点对点(P2P)结构和串行传输方式,这意味着每个GPU通过独立的通道直接与其他GPU进行通信,从而避免了中间节点的瓶颈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第一代到第五代,NVLink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升级。最初采用的是cube直连拓扑,随后发展为Switch交换拓扑,第三代增加了单卡的NVLink通道数以提升带宽,第四代完善了多种协议内容,而第五代则大幅提升了带宽并支持576个GPU之间的高速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文献:

[1] NVIDIA. NVIDIA A100 Tensor Core GPU Architecture[EB/OL]. [2020]. https://www.techpowerup.com/gpu-specs/docs/nvidia-ampere-architecture.pdf.

[2]NVIDIA. NVIDIA Tensor Core[EB/OL]. https://www.nvidia.cn/data-center/tensor-cores/.

[3]NVIDIA. What Is NVLink?[EB/OL]. https://blogs.nvidia.com/blog/what-is-nvidia-nvlink/.

[4]NVIDIA. CUDA C++ Programming Guide[EB/OL]. https://docs.nvidia.cn/cuda/pdf/CUDA_C_Programming_Guide.pdf.

[5] NVIDIA. NVIDIA Optimized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powered by Apache MXNet[EB/OL]. https://docs.nvidia.com/deeplearning/frameworks/pdf/MXNet-Release-Notes.pdf.

  • 9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