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范围管理与软件需求控制

你联合同学做一个年级微信公众号加强各班相互了解、联合活动等。请写一份两页的报告,描述收集需求的方法,并附上收集的需求跟踪矩阵(不少于五个需求);
使用思维导图,为作业1或2构建WBS,并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制作WBS或根特图。并按要求检查工作包的可管理性,分解完整性。 例如:检查测试、培训等。

收集需求的方法

课件 P18 PMBOK P142

数据收集

头脑风暴: 小组成员畅所欲言,发表想法,通过自身经历提出对公众号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个人发展需求等,之后总结收集到的需求,讨论找出其中合理的部分。
访谈: 与周围同学(也可以是不同年级的)进行交流,讨论软工专业对于年级公众号的需求,记录谈话的有效内容。
焦点小组: 可以请教老师进行指导,由小组成员主持会议,组员在会上提出已经收集到的需求,请老师点评,结束后对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问卷调查: 为了防止头脑风暴和访谈收集的需求比较片面,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覆盖更多学生,问题设置包括公众号存在的必要性,对公众号功能的期望,对同类竞品的看法等,为了促进问卷的传播,可以发动组员在课程群、年级群等推广,并对问卷回答给予物质奖励。
标杆对照: 标杆对照可以快速获得需求,通过分析同类竞品,找出年级公众号应具备的功能,在不同产品之间对比,分析优缺点,归纳总结出一些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添加针对年级公众号的特别需求和一些创新性的需求,标杆产品应该寻找同类中比较优秀、受众广的,可以在排行榜上找排名靠前的产品。

文件分析

首要分析法律政策和校园规章制度,年级公众号的建立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防止后期进度受影响,通过分析修改增添已收集的需求。
分析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说明文档,对各种接口能实现的功能心中有数,了解微信上开展业务的限制,据此提出需求。
分析制定的商业计划,根据计划中范围、时间、成本等提出需求,比如年纪公众号的建立初衷就是增加班级联系,方便同学日常生活,为同学的个人发展提供信息和渠道,以此为基础收集需求。
分析同类竞品的市场调研、问题日志等。

决策

投票法: 小组成员对收集到的需求,选取个人较倾向的几个进行投票,统计得票数较多的需求,淘汰掉不合理、不重要的需求,可以集中精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打分法: 对投票法改进成小组成员给各个需求打分,更加细化需求的重要程度,可以先用投票法去掉一些需求再进一步细化,打分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使结果更客观。

需求呈现

思维导图: 记录头脑风暴等会议的内容,找出重点,进行排序,方便后续回忆会议内容,进行进一步讨论。
亲和图: 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归类、分组、排序,同类需求进行归纳,减少冗杂,得到更清晰的需求。

社交与团队技能

名义小组: 项目的全部参与者,进行头脑风暴,收集需求并进行讨论,进行投票等,之后可以将结果进一步开展头脑风暴或排序。
观察与交流: 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同学对公众号的需求,这可能难度较大,需要时间长,可以由小组成员扮演成不同的角色,比如不同班之间的同学、老师等,模拟使用场景,通过模拟实践中的场景提出需求。
引导: 由老师对项目成员进行指导,在会议中负责各部分的成员互相交流增强联系,加强团队信任。

结构化分析方法

构建系统交互图、数据流图、模块结构图等分析需求。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制作用例文本、用例图,模拟同学对年级公众号的使用,描述系统、使用者(同学)、学校方面等的关系,通过使用场景分析需求。

敏捷方法

先注册公众号,开发一个原型,具备一些基础功能,让小组成员或其他同学试用,不断增加功能进行迭代来收集分析需求。

需求跟踪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导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B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BS中对任务的分解,应该结构清晰,符合树状结构,各工作包之间不应有交叉,同时应该覆盖所有内容,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并对任务进行细化。在WBS中将每部分内容细化,前后承接,最后输出一个需求文档,保证收集需求工作的完整。每部分细化到专人能够完成,按照树形结构向下分派,以保证可管理性。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