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产品,不同的圈子

  来个有趣点的开头:当年孙悟空为唐僧画了一个圆圈,让他不要出来,唐僧自作聪明从圈子里走了出来,以为走出圈子便不再有任何限制,但他始终不明白,即便走出了师徒的圈子,自己始终还是身在另一个圈子——诸佛的圈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每个圈子的成员都有他们相似或者相同的爱好,每个圈子相对来说也都有他们习惯使用的品牌和产品。

  在前互联网时代,由于产品价格差异较大,因而产品能够明显体现出人们的身份,进而判断出他们的圈子,但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价格差异并没有那么大,且在不少产品都免费的情况下,圈子之间使用产品的差异还有那么大吗?这里就来梳理一下互联网时代产品与圈子之间的关系吧。

  MSN vs QQ ——商务圈 vs 生活圈

  2012年年底,当微软宣布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以Skype替代MSN的时候,它在中国用户群里并没有引起多大范围的震动,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此政策不包括中国区,而是因为MSN在中国用户群中着实日渐式微了。

  2005年,当MSN姗姗来迟地进入中国的时候,QQ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网络通讯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MSN就没有机会了,在那个时代,虽然QQ更加方便,体验也更好,但它给不少人的印象却是闲聊的工具,因此它在公司内部并不受欢迎,许多公司明令禁止上班挂QQ。与之相反,MSN给人的印象是简洁、大气、商务范,正因如此MSN在那个年代的商务通信领域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为MSN与QQ的差异,许多人商务人士基于MSN形成了自己与QQ完全不同的圈子。

  然而,最终MSN还是没落了。姗姗来迟的它,在与QQ的竞争中本来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更要命的是它患上了国外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的通病——失败的本土化。与QQ相比,虽然MSN简洁大气,但从功能与体验上来与QQ相差甚远,比如在群的容量上MSN群只有20人,而QQ群至少有100人。同时用过两种工具的人,虽然对MSN难以割舍,但最终却也不得不忍痛割爱。

  微信 vs 陌陌——熟人圈 vs 生人圈

  微信诞生于2011年年初,在一大波即时通讯工具中,微信很快占据了上风,并用令人发指的速度迅速增长,很快它将几乎所有的同类工具甩在身后。微信的成功与其存在多年的QQ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人的微信好友便来自QQ,在微信发展前期,你可以将微信看作是移动版的QQ,将朋友圈看作是移动版的QQ空间。等到微信将手机号绑定后,它的用户已经逐渐形成同学、朋友、同事之间的强关系圈子。

  陌陌几乎与微信诞生于同时期,凭借在最一开始"陌生人社交"和"约炮神器"的标签,陌陌的用户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虽然用户数量难以与微信匹敌,但超过5000万的用户也已经足够让陌陌偏安一隅了。不少人认为陌陌和微信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微信的重要功能其实有两个,其一是熟人社交,其二是陌生人社交,"摇一摇"和"附近的人"就是基于此做的工作。当微信发展壮大之后,它渐渐淡化了"约炮"这个概念,但这一点却被陌陌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许多安装了微信的人,并不介意同时安装陌陌,需要联系熟人的时候,他们会打开微信,无聊、想与陌生人约会的时候,他们会打开陌陌。陌陌的用户基于"陌生人"这个概念形成了与微信不同的圈子。

  未来微信能不能剿灭陌陌?只要陌陌持续与微信形成差异化战略,虽然它可能难以撼动微信的地位,但也不会轻易被微信杀死,话说陌陌当一个蜀中刘备又有何不可?

  微信的圈子

  微信基本可以看成移动端的QQ,但其朋友圈并没有那么简单。在QQ空间里,如果你发布一个状态,评论者相互之间不管是否认识都可以看到,他们可以将你的圈子看的一清二楚,但微信的朋友圈则不存在这个情况,如果在你状态下留言的人相互之间不是好友,那么他们就看不到其他人的评论。

  正因为这个简单的设置,微信的用户形成了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陌生好友之间等多个相互平行的圈子,朋友间的对话,同事无法涉入,同事间的讨论,朋友同样无法涉足。这样,高低端用户圈子自成体系,而不会相互侵扰,高端用户因而维持着高端感,低端用户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任何人想通过"二度空间"在微信上成为你好友的好友都不可能,而这是在空间上无法避免的。

  一个简单的设置看似不经意,实质上使得微信逃离了要么仅仅是商务圈,要么仅仅是朋友圈的部分圈子应用。反面来说,易信由于这个功能的缺失,已经不可能为用户解决这样的烦恼了。

  不同圈子的人会普遍使用不同品牌的产品,这一点在前互联网时代如此,在互联网时代同样如此。虽然互联网产品的特性让人们使用其产品的门槛大大降低,但同类产品的体验、服务、气质、感觉等因素不同,它们的使用者也不同,进而他们会形成高端、低端、商务、生活、熟人、陌生人等不同的圈子。圈子从来不会消失,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最后,唐僧师徒四人都成佛了。不得不承认,人的一生根本就绕不开圈子,我想,产品也应该一样。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ance-yang/p/3386828.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优质项目推荐】 1、项目代码均经过严格本地测试,运行OK,确保功能稳定后才上传平台。可放心下载并立即投入使用,若遇到任何使用问题,随时欢迎私信反馈与沟通,博主会第一时间回复。 2、项目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通信、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专业教师,或企业员工,小白入门等都适用。 3、该项目不仅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进阶的绝佳选择;当然也可以直接用于 毕设、课设、期末大作业或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开放创新:如果您有一定基础,且热爱探索钻研,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上二次开发,进行修改、扩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应用。 欢迎下载使用优质资源!欢迎借鉴使用,并欢迎学习交流,共同探索编程的无穷魅力!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