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ytorch搭建简单的图像分类模型(之三)---训练与测试的函数编写

利用Pytorch来实现模型的训练和测试

1.每一个epoch的训练步骤

epoch的意思是完整训练模型的次数,注意与batchsize区分开。训练的步骤无非就是传入数据 → 前向传播 → 计算损失 → 反向传播 → 更新权重,那么下面就按照这个步骤来编写一个epoch的训练步骤。

import sys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tqdm import tqdm

def train_each_epoch(model, optimizer, train_dataloader, device, epoch):
    model.train()   # 设置为训练模式,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加这一句,这样才会计算并更新BatchNormalization和采用Dropout

    '''初始化参数和指定损失函数'''
    loss_function = nn.CrossEntropyLoss()   # 分类任务最常用的就是交叉熵损失函数
    loss_sum = torch.zeros(1).to(device)    # 初始化总损失,得到一个初值为0的1*1的tensor
    acc_cnt = torch.zeros(1).to(device)     # 初始化预测正确的样本数量
    sample_cnt = 0  # 初始化总样本数量,以便后续求解准确率等指标,这里的初始化不用torch.zeros(1).to(device)这种形式是因为sample_cnt不会用到模型中输出的结果
    optimizer.zero_grad()   # 将初始梯度清零,避免干扰训练结果

    '''训练步骤'''
    train_dataloader = tqdm(train_dataloader)   # 引入tqdm,tqdm是一个可扩展的Python进度条,可以在Python长循环中添加一个进度提示信息,也就是可视化我们的训练过程
    for step, data in enumerate(train_dataloader):  # 一个batchsize就是一个step
        images, labels = data   # 得到一个batchsize的图片数据和其对应标签
        
        '''统计样本数量'''
        sample_cnt += images.shape[0]    # 一个step的image为(64, 3, 224, 224)的tensor,shape[0]返回的就是最外围的维度(64)就是一个batchsize中包含样本的数量

        '''统计预测正确的数量'''
        pred = model(images.to(device))  # 这里得到的预测结果是一个(64, 5)的tensor,5代表数据集类别的数量,这里的输出只是每个类别的概率
        pred_classes = torch.max(pred, dim=1)[1]    # 在5个概率里面选择最大的那个,并返回最大值的索引,[ ]中是0的话就是返回最大的值,是1的话就是返回最大值的索引
        acc_cnt = torch.eq(pred_classes, labels.to(device)).sum()   # 统计一个batchsize中预测正确的数量torch.eq()就是判断是否相等

        '''计算损失,并反向传播'''
        loss = loss_function(pred, labels.to(device))   # 将预测的概率与标签去求损失
        loss.requires_grad_(True)   # 作用是让backward可以追踪这个参数并且计算它的梯度,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把损失的requires_grad_()设置为True,不然无法反向传播
        loss.backward()     # 开始反向传播,计算每一个参与运算的权重W的梯度
        '''将每一个step的损失相加得到总损失'''
        loss_sum += loss.detach()   # 这里记得一定要加.detach()或者loss.data也可以,因为loss_sum是不需要参与梯度计算的,
                                    # 加.detach()是为了阻断后续Pytorch继续构图,不加的话随着step的增加,显存会占用的越来越多。

        '''调用tqdm中的.desc,可视化训练过程'''
        """
            epoch: 显示训练多少个epoch了
            loss_sum.item()/(step+1): 将总损失除以当前迭代了多少个step,得到当前每个step的平均损失
            acc_cnt.item()/sample_cnt: 计算当前预测的准确率
        """
        train_dataloader.desc = "[train epoch {}] loss: {:3f}, acc: {:3f}".format(
            epoch, loss_sum.item()/(step+1), acc_cnt.item()/sample_cnt
        )

        '''这里是为了检验有没有出现不合法的梯度,如果有的话直接终止训练(意味着要去调Bug了!)'''
        if not torch.isfinite(loss):
            print("WARNING: non-finite loss, ending training ", loss)
            sys.exit(1)

        optimizer.step()    # 开始根据优化器算法进行权重更新,一定要放在loss.backward()后面
        optimizer.zero_grad()   # 将梯度清零,进行下一个step的训练

    return  loss_sum.item()/len(train_dataloader), acc_cnt.item()/sample_cnt    # 完成一个epoch的训练后,返回这个epoch的平均损失和正确率

上述代码就是在模型训练时候,每一个epoch的训练步骤,下面就来看看测试代码怎么写,其实了解了训练的步骤,测试步骤就很简单了,只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一下。

2.测试代码的编写

import torch

def test(model, test_dataloader, device):
    model.eval()

    acc_cnt = torch.zeros(1).to(device)
    sample_cnt = 0
    with torch.no_grad():
        for test_data in tqdm(test_dataloader):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test_data
            sample_cnt += test_images.shape[0]

            pred = model(test_images.to(device))
            pred_classes = torch.max(pred, dim=1)[1]

            acc_cnt += torch.eq(pred_classes, test_labels.to(device)).sum()
    
    print("The test Acc is: {:3f}".format(acc_cnt.item()/sample_cnt))
            

到此为止,搭建一个简单的分类模型所要用到的绝大部分功能性模块都编写完成了,下面就将这些功能模块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完整的项目就不用ipynb的格式了,直接以文件夹的形式呈现一个完整的工程。

完整项目在我上传的资源里面,需要的可以自取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