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a架构初探--持续更新

本文主要探讨了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构在RHEL 7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分析/etc/default/grub配置文件,揭示了NUMA如何影响系统性能及内存访问效率。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NUMA架构出现前,CPU欢快的朝着频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受到物理极限的挑战,又转为核数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如果每个core的工作性质都是share-nothing(类似于map-reduce的node节点的作业属性),那么也许就不会有NUMA。由于所有CPU Core都是通过共享一个北桥来读取内存,随着核数如何的发展,北桥在响应时间上的性能瓶颈越来越明显。于是,聪明的硬件设计师们,先到了把内存控制器(原本北桥中读取内存的部分)也做个拆分,平分到了每个die上。于是NUMA就出现了!

NUMA是什么

NUMA中,虽然内存直接attach在CPU上,但是由于内存被平均分配在了各个die上。只有当CPU访问自身直接attach内存对应的物理地址时,才会有较短的响应时间(后称Local Access)。而如果需要访问其他CPU attach的内存的数据时,就需要通过inter-connect通道访问,响应时间就相比之前变慢了(后称Remote Access)。所以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就此得名。


NUMA的几个概念(Node,socket,core,thread)
   对于socket,core和thread会有不少文章介绍,这里简单说一下,具体参见下图:

    一句话总结:socket就是主板上的CPU插槽; Core就是socket里独立的一组程序执行的硬件单元,比如寄存器,计算单元等; Thread:就是超线程hyperthread的概念,逻辑的执行单元,独立的执行上下文,但是共享core内的寄存器和计算单元。
   NUMA体系结构中多了Node的概念,这个概念其实是用来解决core的分组的问题,具体参见下图来理解(图中的OS CPU可以理解thread,那么core就没有在图中画出),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Socket里有两个node,共有4个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