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管理

目录

 

技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技术转管理须迈过的9道坎

菜鸟心态,对管理者的“技术能力”认知不足

缺乏管理思维,仍是技术思维

替下属干活,让下属无活可干

讲“义气”的大哥,无法公正客观

不做“坏”人,纵容下属犯错

不敢扛事,明哲保身

树立部门墙,建立“独立王国”

七分做,三分讲

“纯”管理,丢掉技术和业务

架构师成长秘籍


技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技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就是技术判断力。技术判断力简单说来,就是某个技术项目“要不要做”,要做的话“能不能实现”,是否适合现在做,还要考虑技术风险、项目管理复杂度、成本等等,已经远远超出了写代码的范畴。

除了技术之外,业务知识、团队管理、运维、项目管理等方面也要持续不断地提升。

技术判断力,都判断哪些方面的事情?

我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说到,技术判断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结果的判断。即这个事情做还是不做,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它的好与坏。

第二,对技术方案的判断。即对技术可行性、可维护性、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判断,通常在技术方案评审环节给团队进行指导。比如这个方案是否具备技术可扩展性,能不能为公司建立起技术壁垒,技术框架里有没有详细日志记录,出现线上故障是否有预警,并且提供详细的错误日志进行分析,选择这项技术的机会成本如何?所谓机会成本,即选择这项技术就会放弃别一项技术,有没有可能另一项技术的收益更大?

第三,对风险的判断。包括技术风险、项目执行风险、团队风险等方面。技术管理者利用自己的经验、思考分析、团队讨论等手段,识别出主要的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

     技术评审、项目回顾、技术方案规划等工作,就是在做技术判断。 

如何提升自已的技术判断力?

新技术管理者的技术判断力,主要来源于之前写代码和做项目的经验积累,这时候要做好知识迁移,将技术工程师的经验认知,转换成技术管理者技术判断的认知。

 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团队日常技术和产品工作汇报。团队在汇报技术和产品进展时,是获取信息反馈,验证技术判断的大好时机,看看自己之前的技术决策产生哪些影响,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也可以学到下属们的思考和经验,及时更新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认知。

 第二,参与技术方案评审。小到每次code review,大到系统整体方案评审,都要尽量参与。尤其是大型系统整体架构评审,这是系统化提升技术判断力最好的机会,架构师的讲解,包括架构设计的逻辑,每种技术的特性等等,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给团队反馈,架构判断能力也得到提升。

第三,主持系统顶层设计和规划。技术管理者可直接担任或主持系统顶层设计规划,业务架构规划、系统各层的划分、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协议、技术框架选型、系统容量规划等等,从技术整体架构进行把控,再由团队进一步展开做更细的规划。

第四,持续学习新技术。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并不是说完全丢弃技术,只是放弃了大部份的代码工作,但是新技术的学习是不能停止的,比如人工智能的技术框架、机器学习的几种模式以及擅长解决哪些问题。再比如区块链几种共识算法的特点、实现原理、加密算法、记账方式差异等等。关注的是这项技术解决什么问题、实现的原理和机制,而不是如何熟练使用这个新技术写Hello World,当然写一些demo加深理解是有必要的。 

技术转管理须迈过的9道坎

菜鸟心态,对管理者的“技术能力”认知不足

初做管理,容易出现菜鸟心态,其外在表现是:

1.“不写代码觉得不踏实,感觉失去核心能力,心里发虚。”

2.“管理太花精力了,没时间学习新技术,对职业发展很担忧。”

3.“做管理就要放弃技术,我该怎么取舍?”

4.“我技术越来越差,却要做很多架构评审,方案规划,感觉没有底气。”

菜鸟心态的根源是,没有搞清楚技术人员与管理者的“技术能力”的区别。

能力定义上看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是技术实现的能力,即写代码、做技术实现类工作而技术管理者的技术能力,是技术判断力,即这个新技术要不要引入、这个架构合不合理,这个项目落地有哪些方面的风险等等,要做出判断。

所以越是高级别的技术管理者,越不要跟技术人员比谁的代码写得好,因为技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是不一样的定义。

缺乏管理思维,仍是技术思维

初为管理者,也普遍缺乏管理思维,外在表现为:

1.等着领导安排活干,不主动规划下阶段工作;

2.充当传话筒,发邮件喜欢FYI,没有思考;

3.用战术的勤劳掩盖战略的懒惰;

4.不替领导分忧,希望领导直接给出指令;

什么是管理思维?管理思维其实是一种复杂性思维,包括:舍得思维、揪头发思维、系统性思维、最优解思维、用户思维、利他思维。

舍得思维。一舍一得之间,构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人生的轨迹也随之改变,改变思维模式,从一舍一得开始。

揪头发思维。“揪头发”考察一个管理者的眼界,培养向上思考、全面思考的能力,杜绝“屁股决定脑袋”。

系统性思维。是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复归到更高阶段上的新的综合。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最优解思维。所谓最优解,就是在规定时间、预算、资源下,多方对比,给出最佳方案。

用户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或者更广泛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利他思维。是从利他的角度,从有利于客户和员工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

替下属干活,让下属无活可干

替下属干活的管理者,管不住自已的手,外在表现:

1.“给你讲了半天还搞不懂,我自已做一小时就做好了,我自已来吧”

2.“你在想什么?我都替你想好了,你照着着就行了”

3. “这个项目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我的设计、我的项目管理、我的。。。”

会导致下属没有机会锻炼,不能够快速成长。

如何培养下属?

  • 2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