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后,德国哲学家们不断赋予自我意识更高更深刻的内涵,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形成系统理论,后世成为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在哲学史占据着枢纽的位置,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兴起奠定基础。
尽管他们的理论大多带有唯心特征,但观点却各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介绍康德,费希特,谢林以及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目录
命题三:我设定一个可分割的自我和一个可分割的自我非我而实现自我和非我的统一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图片来自网络)
康德哲学的主要方面
认识论
康德将知识分为三个阶段:感性,知性与理性。
康德哲学有两个重要方面:自在之物和自我意识。
自在之物顾名思义就是本来存在的东西,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让我们产生感觉,这就是感性的知识。
而知性的知识则需要把知性的范畴加到感觉上去,这一过程则需要自我意识的参与。
康德所说的理性的知识指认识世界、灵魂和上帝的认识能力,是人类无法通过经验来获得完备且无条件的知识。
自我意识
这是康德哲学的重点。
康德认为自我意识构成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不是实体对象,也不是心理活动。
不是实体对象:自我意识只用来构建知识。
不是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经验的,而自我意识活动是自发的,也就是先验的,纯粹的,是主观能动的。
康德论述的自我意识发挥了笛卡尔的“我思”,把它提高到先验哲学的高度。
黑格尔说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最精致、最宝贵的东西。
康德哲学的特征
1.不可知论:
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做成感性知识,我们只能认识感官做成的知识,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自我意识是不可认识的。自我意识是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如果自我意识是被做成的知识,那自我意识本身也需要先验的前提和条件,逻辑上存在无限倒退。
2.二元论:
物质与精神都存在,也就是自在之物和自我意识都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认识他们,也不能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主观主义:
全部的能动性和自发性都被设定在自我意识里。
康德哲学的类比理解
维特根斯坦的“我”
维特根斯坦的“我”与康德的“自我意识”类似,我们类比理解。
维特根斯坦说我是世界的界限。
维特根斯坦作了一个比喻,把我和世界的关系比喻成眼睛和视野的关系。 眼睛可以看见视野,但眼睛不在视野当中,眼睛是视野的界限。
图片来自【课程笔记】复旦大学 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德国唯心主义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类比
视野本身是不可被认识的,我们只能认识眼睛看到的视野。
这就是自在之物的不可知论。
眼睛是不可被认识的,认识眼睛需要另一双眼睛的视野里有这双眼睛,而另一双眼睛中有一双眼睛,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只有一个,每双眼睛看到的视野都应该是一样的。
同时,认识眼睛就需要另一双眼睛,认识另一双眼睛就需要另一双眼睛,这会造成逻辑上的无线倒退,所以不能成立。
这就是自我意识的不可知论。
眼睛是认识视野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并且不能作为对象,不能被认识,这和康德哲学中的“自我意识”非常类似。
费希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
(图片来自网络)
费希特哲学的主要方面
费希特不满于康德哲学依赖于两个彼此无关的前提(自在之物和自我意识)。并希望用统一的原理,从一个基本点出发构造整个世界。
从一个前提出发,一步一步构造世界,这个过程需要命题来完成。
命题:主词连接谓词,谓词带出内容。
费希特哲学的主要方面就体现在他的三大命题。
命题一:我是我
康德认为自我意识是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费希特将自我提升到命题的高度。
这一命题确定并强调了“我”的先验性,纯粹性和能动性。
命题二:我设定非我与我对立
这一命题进一步说明了“我”不只是先验的,能动的,更是创造的,生产的。
“我”是创造的原则,“我”可以创造出“非我”,并使其与“我”相对立。
命题三:我设定一个可分割的自我和一个可分割的自我非我而实现自我和非我的统一
这是对前两个命题的综合,因为我是自我界定的,非我也是自我界定的,所以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费希特哲学的最大麻烦
对于费希特的哲学命题,黑格尔认为从命题一到命题二的推理是非法的。
黑格尔质疑“非我”的来源,“非我”或“设定非我”没有出现在命题一中,但是纯粹主观主义的“我”是推不出“非我”的,因此,当费希特展开命题二时,他从外部偷运了“非我”。
费希特的出发点是“我”,而在命题二中引进了完全异质的东西——“非我”。如果说非我是另一件事物,那又回归了二元论,和费希特一个基本点出发构建世界的想法相悖。
这个问题的解决,下一篇文章再说。
总结
康德与费希特的思想都主要集中在自我,也就是自我意识的纯粹的自发性,这是德国唯心主义的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