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互链脉搏编辑部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互链脉搏按:央行DC/EP发行在即,中金公司于10月31日发布了名为《央行数字货币会带来什么改变?》的研究报告。
相比原生区块链研究机构,中金公司更善于用较为系统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从金融视角去观察这一历史性大事。
中金公司认为,央行DC/EP的发行,在产业层面会加速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的分化;在宏观政策制定上,央行对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流通速度、货币乘数、时空分布等方面的测算更为精确,从而提升货币政策操作的准确性。
互链脉搏将一些内容摘录,并附上报告的完整下载地址:关注【互链脉搏】公众号,回复“中金”即可获取报告全文。
央行为何要做数字货币
中金公司表示,央行数字货币(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是最近几年各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金融监管当局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和传统现金相比,CBDC 具有使用方便、便于监管、具备功能扩展性等优势。
具体来说央行数字货币有如下优势:
1. 适应无现金社会的发展,打破支付壁垒。随着智能手机、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技术的发展,现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例如,中国现金(M0)占 M1 的比例从 2013 年 18%下降到 2018 年的 13%,瑞典等北欧国家的 M0/M1 比例甚至已经降到了 5%以下。目前,中国线下非现金支付主要通过微信钱包、支付宝等第三方机构,或者银联信用卡等进行。由于 CBDC 具有高于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用等级,中金认为 CBDC 可能会打破支付行业的行业垄断。
2. 应对“私人货币”挑战。传统现金存在印刷或铸造、流通、回收成本,同时 ATM 建设、维持也会产生费用。此外,现金交易本身就存在监管难的问题。以比特币、Libra为代表的非官方货币的广泛使用会进一步扩大监管盲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央行加强金融监管,打击经济犯罪。
3. 扩大普惠金融。在金融基础设施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于建设更多银行网点及配套设施,发展央行数字货币可以用较低成本提高银行与金融体系普及率。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建设银行网点存在成本收益问题,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依托于手机等个人终端解决大多数需求。
4. 实时精准定位,创新货币政策。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实现对每单位货币的精准追踪,从而使得央行有对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更准确的把握,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前瞻性、及时性;未来通过智能合约能够实现精准定向货币发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准确性。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可能的发展路径
中金公司还介绍了中国央行DC/EP的发展路径。关于替代M0以及以及双层架构,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
但和很多市场认识判断,央行DC/EP数字或决然不会使用区块链技术不同。中金公司仍然没有否定区块链技术。
中金公司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要求其在高并发的使用场景能够正常使用(比如每年双 11 中, 每秒交易笔数可达到 30 万笔/秒),而当前比特币仅为 7 笔/秒,ETH 为 30-50 笔/秒。Facebook 的 Libra 设计为 1000 笔/秒,这些都无法满足央行数字货币的要求。因此,央行数字货币暂未预设技术路线,可以考虑现在大部分加密资产的区块链技术,也可以采用现在电子支付技术基础上演变的新技术。对于区块链技术中常见的可以自动执行协议的智能合约功能,中金援引范一飞的观点,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可以考虑,但对超出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应持审慎态度。
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行业影响
中金公司尤其关注对支付行业的影响。
中金预计 DC/EP 主要针对纸币现金替代、对电子货币影响较小。获得 DC/EP 运营资质的 机构的直接货币化空间可能有限,更多作用体现为场景应用的增加带来的客户活跃度和 粘性的增加,带来机构之间进一步的分化。此外,预计金融 IT 服务商有望收获银行机构改造升级核心交易系统带来的商业机会。
1.M0 增长趋缓、整体现金需求降低。央行数字货币用于替代现金,属于 M0 范畴,而 广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部分已由现有支付体系高效处理。我国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 (如大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以及非银行支 付机构的各类网络支付手段等运转高效,社会对于现金的需求逐渐降低。截至 9 月 末 M0 货币供应量为 7.4 万亿元、同比仅增长 4%、在 M2 中的比重降至不足 4%。
2.预计数字货币主要对纸币进行替代、对电子货币的挤占或有限。对于用户而言,使 用 DC/EP 相比纸币的便捷性和安全度大幅提升,中金预计在目前移动支付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以数字钱包为载体的数字货币会以较快的速度为大众所接受。相比电子货币而言,DC/EP的优势包括交易难以篡改、可控匿名属性、更高的信用背书、支付双离线支付等,但考虑到用户对商业银行/头部支付机构已建立起的信任感、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和逐渐固化、匿名支付需求的有限性和日益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下,叠加基于电子货币产生的理财/贷款等综合金融服务(DC/EP 不计付利息), 中金预计数字货币对电子货币影响有限。
3.短期带给 DC/EP 运营机构的直接货币化空间或有限、更多作用体现为入口地位的夯 实。不仅纸币交易不存在服务商从而没有额外收费、目前电子货币的存取/转账也大 多免费,考虑到数字货币对纸币进行替代的定位,中金预计数字货币的运营本身较难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化,基于其点对点的直接支付方式,亦不需跨行清算组织参与其中(如 POS 网络中银联负责清算转接)。但是获得 DC/EP运营许可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通过将数字货币入口嵌入到当前账户及软件中,通过数字货币相关应用的开发和场景的开拓提升自身的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从而进一步扩大其较其他银行/支付机构的用户领先优势,形成强者恒强局面。在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等金融 资产之间高速转化的背景下,存取现的复杂流程被进一步简化,亦可能影响存款金 融机构的竞争格局。
4. DC/EP 的推出料将带来银行机构核心系统升级需求,同时或对 ATM 和铸币相关公司 带来一定负面冲击。中金预计数字货币投放运营机构需要对自身系统进行改造、建立银行库和保存数字货币,其中安全加密、身份认证、分布式记账、大数据分析、 安全芯片、可信云计算和隐私保护等技术的应用需求较为突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