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关键词之风险变化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针对金融机构管控开源软件使用安全、构建开源软件治理体系提出了指导意见。

本篇文章旨在解读《意见》中提到的风险变化防范措施并分析如何落实。

《意见》中多次提到“风险变化”相关,例如第七条提到金融机构要及时掌握开源许可证变更、漏洞、闭源、停服等变化情况以规避风险;第十一条提到金融机构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应对开源技术潜在漏洞、后门及闭源、停服等突发情况

综合分析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把如何应对开源软件的风险变化归纳为两点:

  • 及时收集并掌握到变化的风险情况
  • 在掌握了增风险后,要及时进行修复处置

这两点是金融机构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变化的关键措施。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去收集风险变化,再反馈给安全团队,管理成本过高。对此,我们建议金融机构适当采用第三方风险治理服务,使收集情报并分析反馈这一流程自动化,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持续监测外部风险变化,收集风险情报并更新

信易盾SCA会24小时监测风险舆情,收集新的风险信息,第一时间更新数据库,使金融机构能够持续监控使用中的开源软件情况,避免情报风险滞后的问题。

2.分析影响范围,快速定位风险

信易盾SCA能够提供对应漏洞的影响范围,方便金融机构快速定位风险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安全团队修复处置。

3.提供修复建议,及时处置风险 

针对漏洞风险、许可证风险等问题提供了修复建议,帮助金融机构快速确定修复方案,完成风险问题的处理。

开源软件治理不仅包括对存量风险的盘点和排查,也包括对新增风险的检测和处置。信易盾SCA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及时掌握变化的风险情况,全面保障代码安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开源技术相比,研发应用开发框架(Frame)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 定制化:研发自己的应用开发框架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进行定制,满足特定场景的要求。可以选择和集成适合自己项目的技术和工具,以及实现自定义的功能和扩展。 2. 性能优化:通过研发自己的应用开发框架,可以针对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性能优化。可以针对特定的业务需求进行优化,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3. 安全性:研发自己的应用开发框架可以更好地控制应用安全性。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加入适当的安全措施,例如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提高应用安全性。 4. 灵活性:研发自己的应用开发框架可以更好地满足项目的灵活性需求。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团队的技术栈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数据库、中间件等,以及实现自定义的模块和组件,提供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 技术学习和积累:通过研发自己的应用开发框架,团队成员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底层技术原理,加深对开发框架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积累自己的技术资产和经验,为未来的项目开发提供更好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研发自己的应用开发框架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并且需要考虑到维护成本和技术更新的问题。在选择是否研发自己的应用开发框架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需求、团队技术实力、时间和资源等因素。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