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Java 反射的黑科技

众所周知,反射是 Java 的一大利器,它可以做到许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用得不好也会给我们的系统挖下许多坑。下面就介绍一个反射的黑科技,请充分理解并消化里面的知识,并把这项技术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去。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念两句诗,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itePoems(false);

    recitePoems(true);

}

private static void recitePoems(Boolean b) {

    if (b) {

        System.out.println("苟利国家生死以");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岂因祸福避趋之");

    }

}

上面代码的输出是:

岂因祸福避趋之
苟利国家生死以

不对呀,反了反了,念诗都念错,姿势水平还是太低。怎么改呢,很简单,把两次 recitePoems 方法调用的参数调转过来就可以了? naïve,本文的目的是介绍黑科技,当然不会用这种寻常的办法解决问题。
不卖关子了,直接上代码吧:

private static void doSomeMagic() throws Exception {

    Field modifiersField = Field.class.getDeclaredField("modifiers");

    modifiersField.setAccessible(true);

    Field trueField = Boolean.class.getDeclaredField("TRUE");

    modifiersField.set(trueField, trueField.getModifiers() & ~Modifier.FINAL);

    Field falseField = Boolean.class.getDeclaredField("FALSE");

    modifiersField.set(falseField, falseField.getModifiers() & ~Modifier.FINAL);

    Boolean trueValue = true;

    trueField.set(null, false);

    falseField.set(null, trueValue);

}

接下来,只需要在 main 方法的开头调用这个名为 doSomeMagic的膜法方法就好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doSomeMagic();

    recitePoems(false);

    recitePoems(true);

}

修改完毕之后,我们得到了期望的输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那么,doSomeMagic 方法到底干了什么呢?很简单,它交换了 Boolean.TRUE 和 Boolean.FALSE 的值。为了能够重写它们的值,我们需要去掉它们的 final 修饰符,这就是 xxxField.getModifiers() & ~Modifier.FINAL 的作用
交换 Boolean.TRUE 和 Boolean.FALSE的值,为什么能够改变原代码的运行逻辑呢?我们看到,recitePoems 方法的形参是 boolean 的包装类型 Boolean,直接将 true 和 false 作为实参调用它时,将会发生自动装箱操作。而自动装箱操作是通过调用 Boolean.valueOf() 方法完成的,我们看看这个方法的源码:

/**

 * Returns a {@code Boolean} instance representing the specified

 * {@code boolean} value.  If the specified {@code boolean} value

 * is {@code true}, this method returns {@code Boolean.TRUE};

 * if it is {@code false}, this method returns {@code Boolean.FALSE}.

 * If a new {@code Boolean} instance is not required, this method

 * should generally be used in p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or

 * {@link #Boolean(boolean)}, as this method is likely to yield

 * significantly better space and time performance.

 *

 * @param  b a boolean value.

 * @return a {@code Boolean} instance representing {@code b}.

 * @since  1.4

 */

public static Boolean valueOf(boolean b) {

    return (b ? TRUE : FALSE);

}

可以看到,Boolean.valueOf() 方法直接使用了 Boolean.TRUE 和 Boolean.FALSE 两个常量。这就是我们能做到如此“是非颠倒”的原因。
所以说,一个程序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你绝对不会知道,好好的一个 true,怎么就变成 false 了呢。
这篇文章讲了这么久也没别的,大概三件事:一个,去掉 Boolean.TRUE 和 Boolean.FALSE 的 final 修饰符;第二个,交换了它们的值;第三个,就是基本类型自动装箱的细节;如果说还有一点成绩,那就是在公司每个项目的 main 方法上调用了一下 doSomeMagic 方法,这对于被炒鱿鱼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
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