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米支付:外卡收单的业务架构,产品架构以及信息流、资金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下,如果三方支付机构希望开展外卡收单业务,需要建立怎样的业务体系,以及这个体系与国内支付的异同。我们将通过一张图来展示整个业务架构的全貌:

根据图表,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与国内支付体系的业务架构存在几个明显的不同之处:

有外汇方面的模块。

由于外卡支付涉及跨境支付范畴,因此在这种跨境支付方式中,持卡人进行的是外币支付。在之后的资金结算过程中,需要进行外汇兑换(我们假定商户需要将资金结算至境内,而非在海外滞留),并完成将资金从国外转入国内的过程。因此,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具备获取外汇汇率并进行换算的能力,在结算阶段还需要通过外汇通道进行兑换交易。

外汇系统与交易核心、统一支付、计费系统及资金管理系统都有密切关联。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经常查询汇率进行币种转换,计费规则有时需用外币计算,必须及时获取汇率资讯。资金管理系统在资金调拨时会涉及境内外的换汇操作,并需根据不同汇率市场的实时情况做出决策。

具备相关申报功能模块

这一特点也是跨境支付的一个特色。因为商家的结算款项需要从境外进入,我国实行外汇管制制度,资金不能自由流动,境外结算资金需要通过持有申报资格的机构进行国际收支报告。因此,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拥有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牌照才有资格进行结算和报告操作(假设该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具备相关资质,若没有则需要与其他合格机构合作解决此问题)。申报操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不同的申报通道有不同的风险控制审核标准,有时一笔交易若未通过某一渠道,则可能通过切换到其他通道进行申报。具体细节我们可以稍后详细讨论。

报关模块是一个运作独立的部分,通常在需要资金进入时由资金管理系统触发调用。当需求资金进入时,支付机构会调用报关通道发送必要的资料。经过报关批准后,资金会被存入支付机构在报关通道设立的账户,然后进入支付机构的国内备付金账户(我们假设支付机构已经在国外完成货币兑换,进入的币种为离岸人民币CNH)。

物流信息的功能模块

此差异的源于商家与持卡人属于不同国家,因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存在洗钱或其他违法行为的风险(例如持卡人与商家串谋进行虚假交易,将非法资金转入境外)。因此,在涉及跨境商品贸易的外卡支付情景下,部分支付收单机构为了加强风险管控需要商户提供发货物流信息作为结算的前提条件。在验证账户可用余额时,若未上传且通过物流信息检验的交易将不会反映在余额中。

当商户主动上传物流信息时,通常会触发物流信息验证通道。验证通道会返回验证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商户,这样物流信息验证通道和商户平台之间联系紧密。

资金集中和调配功能模块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介绍了跨境支付机构衍生出的一种支付方式。由于从事跨境支付的机构需要在国内和国外都设立备付金账户,但国外的收款通道和账户资金并不是实时同步的(例如,国外通道的结算速度慢,但商户的收款速度快,所以支付机构需要先垫付国内部分的结算资金)。当通道和账户增多时,管理难度急剧增加。因此,成熟的跨境支付机构通常会拥有一套国内外资金调拨管理系统,用于自动和手动进行资金调拨操作。

根据资金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得出结论:资金管理系统与支付机构内部的运营后台、外汇系统以及账务系统紧密相关。一旦运营后台监测到资金阈值触发,就会请求资金管理系统执行资金划拨操作。资金划拨可能涉及不同货币的兑换,需要外汇系统提供汇率查询和货币兑换服务。账务系统需在资金划拨完成后及时入账,调整备付金账户之间的余额,并记录相关账务流水。

其他模块

尽管外卡收单业务与国内支付业务都存在,但它们在内部存在根本的差异。例如,在风控系统方面,外卡收单的风控系统中最显著的不同之一是差错交易(其中的大部分是拒付交易)的检测和处理过程。

在事前风险控制的阶段,支付机构会根据国际卡组织的标准要求对外卡收单交易的特点进行评估,设定收单商户入网的严格标准(尽管这一步骤可能不会直接反映在系统中,但实际上对业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事中风险控制中,支付机构会根据外卡收单交易的各种特征制定3D安全控制模型来阻止和处理风险。在事后风险控制中,支付机构需要与商户合作进行账单调查,并向国际卡组织提供有关拒付的申诉材料,及时预警和管理卡组织的监管指标。

风险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最密切,包括交易核心和清算模块。当交易触发风险控制拦截时,交易系统必须依照风险控制系统的指示执行拦截,以确保危险交易不会发生。对于后续的风险控制,清算系统需要根据风险控制系统的指示对未上传物流信息以及其他触发后续审核的交易进行结算拦截,以避免危险交易在结算后无法追回损失。

我们接下来要讨论三方支付机构与国际信用卡收单产品结构的相关性。首先通过一张图来展示整体架构:

现在我们将分别讨论业务系统、接口和服务层,以及场景层。

业务系统层

第一步是评估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国际信用卡收单之间的核心功能模块,这些功能包括订单处理、统一支付、清算、账户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对账等。这些都是任何国内外支付交易所必须具备的功能。某些特殊的功能包括外汇交易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部分支付通道以及风险控制系统。关于这些特殊功能的原因,我相信通过上述业务结构的介绍,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因此在这里就不再重复赘述。

接口与服务层

有了这些基本功能模块,支付机构就具备了进行外卡收单交易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供支付机构自身使用来开展业务,也可以转化成API形式进行外包销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力输出)。一般外部接口层需要提供支付交易下单、退款、交易查询(包括异步通知)、3DS验证等交易功能,以及汇率查询、外币兑换、差错处理、报关服务等后端服务。

业务场景层

通过接口和服务层的整合,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外卡支付业务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线下刷卡(通常指外国游客在中国购物时的支付方式)、线上电商购物(一般是中国商家在海外电商平台上销售商品,需要使用3DS功能)、海外销售虚拟商品(例如中国企业在国外电商平台上架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等)、以及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生活时的支付需求等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外卡收单交易中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假设进行了一笔线下POS刷卡的外卡收单交易,由国外的卡组织进行结算,最终资金会转入商户的国内银行账户。通过一张图来全面了解整个信息流和资金流程:

先谈论信息传递过程,持卡人在商家的POS机上刷卡后,商家会将订单信息发送至收单银行的网关系统。收单银行收到商家的订单请求后,会先进行交易信息的验证以及风险控制系统的审核。如果交易信息没有问题并且通过了风险审核,就会继续使用支付通道(这里我们假设收单银行是卡组织的成员,并且直接连接了卡组织的应用程序接口)。

当收单行向卡组织发送交易请求时,卡组织会传达请求给发卡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启动3DS验证。需要明确的是,3DS验证由发卡行执行,只要交易进行了3DS验证且通过,通常发卡行会承担所有损失(例如拒付或欺诈)。正因如此,发卡行在交易中获得的手续费是最高的。

当发卡行验证3DS成功后,交易成功结果逐级传递,一直返回给商户,这样整个交易在信息流上算是完成。

下一步是查看资金流动情况。因为商户在POS机线下交易场景中,一天的交易结束后通常会进行批结操作(即将一天内的所有交易批量上传给收单行,相当于结算一次告知收单行该天的账单准备好可以开始结算了)。收单行在收到商户的批结交易明细后会进行核对,核对通过的部分交易会向发卡组织发起请款(国外的发卡组织大多是双信息的,而国内的发卡组织一般是单信息的)。

请款文件会被传输到预先与卡组织约定的FTP或SFTP服务器中。通常情况下,卡组织每天会有多个批次用于处理这些文件(不同卡组织的批次数各不相同,但都是每隔几个小时处理一次)。

信用卡机构会先将交易按批次处理,然后进行结算,同时向发卡银行发起请款请求。接着,信用卡机构会从发卡银行设立的结算账户中扣除相应金额(并且将外汇兑换费用和手续费扣除),之后将资金转入收单银行的境外账户。收单银行会启动报关流程进行申报,并将境外账户中的结算款项转入国内申报通道的账户,经过申报通过后,申报通道方会将资金转入收单银行的国内备付金账户。随后,收单银行会在商户平台上通知商户资金已到账,商户的商户平台账户虚拟余额将相应增加。

商家提出提现申请后,需将已开具的电子发票寄给收单机构或在商家平台上直接提交。之后,收单机构会根据约定时间将资金结算到商家的国内账户。当然,并非必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有可能收单机构在约定时间内却未完成申报。这时,收单机构可能会垫付结算资金,再在申报完成后填补资金缺口。另外,还可能出现收单机构直接使用国内其他资金结算给商家,而将更多外汇留在境外的情况。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实际情况中,不同的支付清算系统之间会有竞争。因此,在外卡收单情境下,清算方式通常有两种模式。实际清算可能会选择通过国际卡组织的通道(一般是外国银行卡的发卡组织),另一种选择是使用银联进行清算。不过,无论最终采用哪种模式,实质原理都基本相同。

  • 22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