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学习笔记-08

Vue3学习笔记-08

一、 mixin混入

两个组件共享同一个配置项。也就是说,当两个组件的所使用的methods配置项里面的功能完全一样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混合把相同的拿出来单独写,组件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引入一下即可。

使用一个js文件,命名为mixin.js, 在里面写组件需要共享的配置项:

export const mixin = {
    methods:{
        showName(){
            alert(this.name)
        }
    },
    mounted(){
        console.log("挂载结束受,执行mounted函数")
    }
}
/*export const mixin2 = {
     methods:{
        showName(){
            alert(this.name)
        }
    },
    mounted(){
        console.log("挂载结束受,执行mounted函数")
    }
}*/

在组件中引入使用:

<template>
	<div>
        <h2 @click="showName">学校名称:{{name}}</h2>
        <h2>学校地址:{{address}}</h2>
    </div>
</template>
<script>
    //引入一个混合
	import {mixin} from '../mixin'
    //import {mixin,mixin2} from '../mixin'
    export default {
        name:'School',
        data(){
            return {
                name:'LYU',
        		address:'山东' 
            }
        },
        mixins:[mixin] //必须写在一个组件中
    }
</script>

混合(mixin)的作用就是复用配置项

全局混合的引入:在main.js 进行全部引入

import {mixin,mixin2} from './mixin'

Vue.mixin(mixin)

Vue.mixin(mixin2)

new Vue({
    ……
})

注意:main.js 中进行引入的时候,所有的组件(vc)以及vue实例都获取到了。

二、Vue中的插件

1.建议命名为plugins.js

export default {
    install(Vue){
        console.log('==========================',Vue)//这里的参数是Vue的缔造者
        //配置全局过滤器
        Vue.filter('mySlice',function(value){
            return value.slice(0,4)
        })
        
        //定义全局指令
        Vue.directive('fbind',{
            //指令与元素成功绑定的时候
            bind(element,binding){
                element.value = binding.value
            },
            //指令所在元素被插入的时候
            inserted(element,binding){
                element.focus()
            },
            //指令所在的模板被重新解析的时候
            update(element,binding){
                element.value = binding.value
            }
        })
        
        //定义混入
        Vue,mixin({
            data(){
                return {
                    name :'zhangsan',
                    x=100
                }
            }
        })
        
        //给Vue原型上添加一个方法(vm 和 vc 中都能用)
        Vue.prototype.hello = ()=>{alert('你好啊')}
        
    }
} 

2.在main.js中引入插件

//引入插件
import plugins from './plugins'

//应用(使用)插件
Vue.use(plugins)

new Vue({
    ……
    ,
    methods:{
        test(){
            //调用上面的vue原型上的hello方法
            this.hello()
        }
    }
})

3.插件的功能:

​ 功能:用于增强Vue

​ 本质:包含install方法的一个对象,install 的第一个参数是Vue,第二个以后的参数是插件使用者传递的数据。

​ 定义插件:

对象.install = function (Vue,options){
 		//配置全局过滤器
​		//定义混入
​		……
​	}

三、scoped样式

​ **重点:**在Vue中,定义的组件的所有样式最终都会被Vue整合在一起,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当在两个组件中定义样式的时候,使用相同的类名(或者id的名字也相同),那么Vue整合到一个文件中的时候,其结果就会出现冲突,这个时候样式的显示结果就会根据你在引入组建的先后顺序。后引入的组件会把先引入的组件的相同名字的样式给覆盖掉。

解决办法:

在编写组件的时候,给

注意: 在App这个组件中不适用该属性

​ 作用:

​ 1.让样式在局部生效,防止冲突。

​ 2.写法:<style scoped></style>

四、Todo-list 案例

1.组件化的编码流程(通用)

​ ①实现静态组件:抽取组件,适用组件实现静态页面效果

​ ②展示动态数据:

​ (1).数据的类型、名称是什么?

​ (2).数据保存在那个组件?

​ ③交互----从绑定事件监听开始

2. uuid 的使用

由于uuid的包太大,这里使用 nanoid。 其作用就是使用它生成多个唯一的字符串

在VS CODE 中,在打开终端,输入 npm i nanoid 进行安装。

使用:

​ 1.首先得引入: import {nanoid} from 'nanoid'

​ 2.使用: const todoObj = { id:nanoid(), title:'哈哈哈', done:true}

练习例子中的数据传送路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函数reduce()

reduce是数组上的一个函数(es6中的),用于做条件统计的。例如:在很多个学生中统计男生多少个、学生中年龄大于18的有多少个人等。

使用方法:

persons.reduce((pre,current)=>{},条件)

​ ①其中persons 是一个数组, pre是第一个参数,表示上一次的值; current是第二个参数,表示的是当前的值。

​ ②其中(pre,current)=>{}这个函数会被调用多次,调用的次数取决于persons这个数组的大小。

​ ③在控制台输出current的时候,其结果是persons中的对象

第一次调用(pre,current)=>{}函数的时候,pre的值为0(因为统计的初始条件是0); 第二次调用的时候,pre的值上一次调用(pre,current)=>{} 函数的返回值。

例子:

<script>
   	data(){
        return{
            todos:[
                {
                    id:'001',
                	name:'t',
                	done:true
                },
                {
                    id:'002',
                	name:'m',
                	done:false
                },
                {
                    id:'00',
                	name:'p',
                	done:false
                },
            ]
        }
    },
    computed:{
        doneTotal(){
            this.todos.reduce((pre,current)=>{
               console.log(pre)
           	//第一次调用`(pre,current)=>{}`函数的时候,pre的值为0(因为统计的初始条件是0);
            //第二次调用的时候,pre的值上一次调用`(pre,current)=>{}` 函数的返回值。
               return pre+1 //如果没有写返回值,那么第二次的时候,会找不到pre的值,控制台输出显示:undefind
            },0)
        }
    }
</script>

4.总结:

​ ①组件化编程:(流程)

​ (1)拆分静态组件:组件要按要求的功能点拆分,命名不要与html元素冲突

​ (2)实现动态组价:考虑好数据的存放位置,数据是一个组件在用,还是一些组件在用:

​ <1> 一个组件在用:放在组件自身即可。

​ <2> 一些组件在用:放在共同的父组件上(状态提升)。

​ <3> 实现交互:从绑定事件开始。

​ ②props 适用于:

​ (1)父组件 ==> 子组件 通信

​ (2)子组件 ==> 父组件 通信 (要求父组件先给子组件一个函数)

​ ③使用v-model的时候,要注意,v-model绑定的值不能是props传过来的值,因为props是不可以修改的。

​ ④props传过来的若是对象类型的值, 修改对象中的属性时Vue不会报错,但Vue官方不推荐这样做。

五、练习的例子

针对之前的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一个简单模块的实现,用于巩固之前的知识点。

由于代码过多,所以放在了例外一个笔记中。

具体的代码在下一个笔记中(Vue第一阶段的练习)。

点击查看练习例子的代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