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景设置
1.3D视图分为全局场景和局部场景。在Geoscene Pro中,两个场景可以自由切换。
(1)全局场景有固定的坐标系GCS(WGS84、CGCS2000),并在全球比例尺下展示(全球范围)。可以表示如全球的航线图或飓风轨迹图等效果。支持特定时间的高级时间照明和大气效果。
(2)局部场景用于较小范围的内容或者是不需要显示地球曲率的部分内容。如某园区的局部场景模型。可以使用GCS(地理坐标系)、PCS(投影坐标系)包括自定义的本地坐标系。可以更改数据的裁剪范围从而提高显示效率。支持表面分析。仅配置基础照明度设置和视觉效果。
2.照明设置:增强视觉效果,使地图更有三维感。比如应用地貌晕眩或山体阴影。
(1)全局场景:力度更细,支持全年不同时间段的大气光照、阴影以及照明度的设置
(2)局部场景:设置简单,配置基础阴影或照明度设置效果
两者的设置中都有一个eye-dome照明选项,这是一项阴影技术,可以在激光雷达数据中改善深度和等值线的感知。
3.在创建完场景后内容列表会有三维图层、二维图层(前两个默认不加载内容)和高程表面三个图层组。
高程表面定义地图或场景范围内的高度值,至少包含一个表示地面的高程表面。默认加载WorldElevvation的全球高程(在线的高程影像服务)。还支持自定义高程源,可以来源于
(1)栅格数据集(DEM、DSM数字表面模型等)
(2)TIN
(3)Web中的高程图层
(4)Web中的影像图层
(5)缓存高程影像服务(默认):World Elevation3D/Terrain3D
其中3、4为基于Geoscene平台的托管服务。默认的3D视图不显示地下数据,需要显示的话需要直接选中场景开启地下导航功能。
为了更好凸出高程间的差异,可以设置垂直夸大。
4.3D导航
在二维中使用鼠标滚轮进行放大缩小,使用左键弹出或平移。在三维中提供两个工具
(1)浏览工具(鼠标):滚轮旋转或倾斜,右键进行缩放
(2)导航器:位于视图窗格左下角
4.在新建全球场景后,由于没有影像所以显示白色的球体。我们可以在“底图”中添加影像底图
在场景属性下,照明度卡片中取消勾选“显示星空和晕圈”则背景变为白色
5.定位到广西十万大山附近,发现坡度起伏不明显,如下图所示
为了更好的显示坡度起伏效果,我们可以将全局场景切换到局部场景视图。选择视图功能区,选择左侧第二个局部选项
在局部场景中,为了提高显示效率,在场景属性中选择裁剪图层(裁剪到自定义范围-当前可见范围)
效果如下:
随后可以选择地面图层、点击高程表面图层选项卡,将垂直夸大参数放大为3.
效果如下:
发现山体起伏更加明显了,关闭底图后也可以发现高程地面数据的起伏效果
二、多面体和3D对象
Geoscene Pro中支持的数据类型总体如下:
青色为Geoscene Pro的原生格式,包括三维矢量要素(点线面), 绿色为软件原生支持的格式(不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可以直接在pro中加载并保留属性和分类信息),但是该方式仅为只读方式的加载。最后两种需要在pro中利用地理处理工具进行转换后在软件中进行展示和分类。
1.三维矢量要素:点线面(带Z值)
属性与二维矢量数据的要素类型和几何类型一致,仅在坐标具有Z值上有区别。从图标上无法判断该数据是二维还是三维的点线面数据,可以直接查看属性或属性表进行查看。
在Geoscene Pro中如何创建三维矢量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