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ArcGIS Pro 与 Python 多技术融合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通常遵循“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研究框架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地矛盾愈发突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议题。我国也已将生态环境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并在多项政策中强调了其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区域开发过程中确保生态安全呢?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空间途径。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 ArcGIS Pro、Python 等技术工具,结合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一、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

1. 生态安全的内涵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状态,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保持生态系统活力和内外部组分、结构的稳定与持续性。

  • 维持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 面临外来不利因素时,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的抵抗性。

这三方面实际上涵盖了生态系统健康、服务功能和风险问题。当前,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索与完善,已从简单的层次分析和适宜性分析转变为复杂的生态过程动态模拟。

2.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通常遵循“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研究框架。通过识别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确定生态源地,构建阻力面,进而识别潜在的生态廊道,最终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二、技术工具与模型

1. ArcGIS Pro

ArcGIS Pro 是 ESRI 面向新时代的 GIS 产品,继承了传统桌面软件(ArcMap)的强大功能,如数据管理、制图、空间分析等,还具有二三维融合、大数据处理、矢量切片制作及发布、任务工作流、超强制图、时空立方体等特色功能。

2. Python

Python 语言因其简洁性、易读性和可扩展性,在地理数据处理中被广泛应用。结合 ArcPy 库,可以高效地进行地理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

3. USLE 模型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用于评估土壤侵蚀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A=R×K×L×S×(1−C) 其中:

  • A:单位面积年平均土壤流失量(t/ha)

  • R: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a·h))

  • K:土壤可蚀性因子

  • L:坡长因子

  • S:坡度因子

  • C:植被覆盖和经营管理因子

4. InVEST 模型

InVEST 模型用于估算生态系统服务,如碳储量和生境质量。碳储量由地上碳储量、地下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死亡有机碳储量四个基本碳库组成。

三、数据获取与处理

1. 数据获取

数据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自然环境数据(地形、土壤以及气候数据)等。这些数据的类型和来源如下:

  • 土地利用数据:栅格数据

  • 社会经济数据:如中国 GDP 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矢量数据,如政府驻地、道路、河流

  • 气象数据:站点数据或 NC 数据集,如气温、降水、日照、风速、雪深

  • 地形数据:如 ASTER GDEM 栅格数据

  • 土壤数据:如土壤组分数据、土壤最大根系埋藏深度表格数据

  • 地质灾害数据: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点图片数据

  • 植被指数数据:如 NDVI 空间分布数据集

2. 数据预处理

利用 ArcGIS Pro 和 Python 环境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 土地利用数据的拼接、裁剪、重投影

  • 社会经济数据、植被指数数据的裁剪、重投影及重采样处理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拼接、投影转换,矢量数据栅格化

  • 气象数据的裁剪、重投影及重采样处理,站点数据提取及地统计分析

  • DEM 数据的投影变换和影像裁剪

  • 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和转换数据格式等操作

四、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1. 土壤侵蚀评价

基于 USLE 模型,评估土壤侵蚀情况,考虑土壤可蚀性、地形、降雨等因子。

2. 防风固沙功能评估

基于风蚀修正模型,评估防风固沙功能,计算固沙量(潜在风蚀量与实际风蚀量的差值)。

3. 水源涵养评估

采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水源涵养量,评估生态系统对降水的截留、渗透、蓄积能力。

4. 碳储量和生境质量估算

利用 InVEST 模型估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碳储量由四个基本碳库组成,生境质量取值范围在 0-1 之间,反映生境的好坏。

五、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 重要生态源地识别

  •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将各生态系统服务按自然断点法分为五个级别,确定权重并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到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空间分布结果。

  • 生态敏感性:建立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

  • 空间分析提取生态源地:将生态敏感区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叠加,利用 ArcGIS Pro 空间分析模块的热点分析工具识别生态系统重要性冷热区域。

2. 阻力面模型构建

  • 影响空间阻力的因子分析:考虑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因素、道路等因素。

  • 阻力系数及权重确定:确定各因子的阻力系数和权重。

  • 阻力面提取:构建阻力面,反映生态系统服务流动的阻力。

3. 生态廊道提取

  • 阻力模型生态廊道提取:利用最小阻力模型模拟生成廊道,结合现有城市生态廊道或地物现状进行修正。

  • 电路模型生态廊道提取:基于电路理论,用电子在电路中随机游走的特性模拟物种个体或基因在景观中的迁移扩散过程,识别生态廊道的重要性。

六、SCI 论文撰写技巧

1. 科技论文结构

  • 摘要和结论:简洁明了地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引言与讨论: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讨论部分分析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2. 论文投稿技巧分析

  • 选择合适的期刊:根据研究内容和期刊的定位选择合适的投稿期刊。

  • 遵循投稿指南:仔细阅读并遵循期刊的投稿指南,确保论文格式和内容符合要求。

  • 论文修改与润色:在投稿前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3. SCI 论文案例分析

  • 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方向,聚焦热点问题。

  • 数据处理与分析:合理选择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 结果讨论:深入讨论研究结果,结合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地利用 ArcGIS Pro、Python 等技术工具,结合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掌握 SCI 论文撰写技巧,有助于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展示和传播。

相关阅读推荐:基于ArcGIS Pro、Python、USLE、INVEST模型等多技术融合的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技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