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roughs B5000是一种由Burroughs Corporation(现在成为Unisys Corporation)于1961年推出的大型主机计算机。它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因为它引入了许多创新的概念和技术,其中包括硬件支持的多道程序设计、虚拟内存管理和堆栈指令集等。
在Burroughs B5000上,段表被设计为管理虚拟内存和提供对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保护。段是一种逻辑上独立的地址空间块,每个段都有自己的起始地址和长度。段表是一个数据结构,用于映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以及确定每个段的访问权限。
- 段描述符:每个段在段表中有一个对应的段描述符,用于存储有关该段的信息。段描述符包含段的起始地址、长度、访问权限(如读、写、执行)、共享属性等。这些信息帮助操作系统管理内存,并确保程序不能越界访问或修改其他段的内容。
- 地址转换:当程序引用一个逻辑地址时,通过段表查找对应的段描述符,然后根据描述符中的信息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种地址转换是在硬件上实现的,使操作系统能够实现虚拟内存管理,将程序的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中。
- 保护机制:段表中的段描述符还包含了访问权限信息,如读、写、执行等。当程序尝试访问一个地址时,硬件会检查段描述符中的权限,以确定是否允许该访问。这种保护机制有助于防止程序对非法内存区域的访问,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段的共享:在段表中可以设置段的共享属性,使多个程序可以共享同一段的数据或代码,从而节省内存空间并提高系统的效率。共享机制在Burroughs B5000的段表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其详细介绍-
硬件设计:
Burroughs 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