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4月29日MindSpore SPONGE SIG分享会

4月29日下午16:00,昇思MindSpore SPONGE SIG双学科技术分享不容错过!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孙瑨原分享议题《基于自监督的蛋白质稳定性突变预测》,酶在工业中有较多的应用场景,其面临高温、高有机溶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维持酶的热稳定是酶工程的重要任务。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彭茜婷带来议题《智能化工:设计合成表征与理论发现》,本次分享就碳中和的一系列重要技术进行介绍与探讨。本期技术分享会在昇思MindSpore B站官方直播间与腾讯会议同步直播,敬请期待!

image.png

扫码观看直播

image.png

往期回顾

【直播预告】2月29日MindSpore SPONGE SIG分享会

【直播预告】1月16日MindSpore SPONGE SIG分享会

【直播预告】12月15日MindSpore SPONGESIG分享会【直播预告】11月10日MindSpore SPONGESIG分享会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使用Sponge结构的密码杂凑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密码学原语,它可以用于构建安全的密码杂凑算法。下面是对使用Sponge结构的密码杂凑函数的详细描述: 1. Sponge结构概述: - Sponge结构是一种基于置换和固定输入长度的可逆函数结构。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置换函数(Permutation)和吸收函数(Absorption)。 - 置换函数是一个可逆的变换函数,将输入数据进行置换和混淆,以增加密码杂凑算法的安全性。 - 吸收函数接受输入数据,并将其分成固定长度的块,然后通过与置换函数的迭代运算来混合和处理这些块。 2. Sponge结构的工作方式: - 吸收阶段:输入数据被分成固定长度的块,然后通过与置换函数的迭代运算进行混合和处理。每个块都与当前状态进行异或运算,然后通过置换函数更新状态。 - 挤压阶段:在吸收阶段完成后,继续进行一些迭代运算,以生成输出数据。输出数据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迭代次数:Sponge结构的安全性和性能取决于迭代次数。较高的迭代次数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但也增加计算成本。 3. 安全性和应用: - 使用Sponge结构的密码杂凑函数,如Keccak和SHA-3,被广泛应用于密码学领域,如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码、密钥派生等。 - Sponge结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特性,如抗碰撞、抗第二前像和抗预像等性质。 - 由于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Sponge结构还可以用于构建其他密码学原语,如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和可扩展认证(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等。 总体而言,使用Sponge结构的密码杂凑函数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密码学原语,它通过吸收和挤压阶段的迭代运算来处理输入数据,并提供了多种应用中所需的安全性特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