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演义之外的话题——测试人员招聘的尴尬

   近,有不少关于软件测试人员招聘的报道,虽然这其中部分起源于北京某家培训中心的炒作,但现实情况比较接近——很难招到专业的、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在软件测试人员招聘上,处在尴尬之中。
 
    近几年,软件测试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l         不少外国软件企业进入国内,这些企业重视软件质量,在软件测试有较大的投入,有建制完整的测试团队
l         国内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承接越来越多的日本、美国等地的软件项目,对测试人员要求较多,而且许多外包企业,就是从软件测试开始做的。
 
    但是目前在国内大学里开设“软件测试”专业,只有很少几所大学的软件学院,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专业”等。多数普通大学连“软件测试”课程都没有设立,幸运的是,所有35所重点大学的软件学院都开设了“软件测试”课程。但靠软件学院输出的人才,和社会需求比较,其差距很大。更重要一点是,软件测试专业技术,需要很多的实践积累,也就是对师资、实习基地都有很高的要求。
 
社会上的软件测试培训比较多,但能培养合格的、企业所需的人才的培训单位并不多。多数培训要么时间短,要么缺乏良好的实习基地(规范的中大型软件企业)。更致命的是缺乏合格的教学老师,因为在公司做得很好的测试工程师和经理,一般不愿去当老师,平时工作忙,也很少去兼职。
 
软件测试合格的人才是相当缺乏的。有一个例子,就很有说服力,过去多年以来,我们招聘了近300名测试工程师,只有2%的新人曾经做过专业的测试工作(虽然有10-20%人做过测试工作,但不够专业或不够规范、非全职的),主要靠自己培训。一个上规模的外资软件企业的测试人员数能超过全省(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所有软件企业的测试人员数。
 
另外,造成尴尬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来自于社会的误区或偏见,认为软件测试主要是功能测试(黑盒测试),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低,只要“细心、认真”就可以了,测试人员好招。实际上,不是这回事,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更难招,特别是资深的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等。有时,为了招一个测试经理,也许要花去半年多的时间。多数技术好的、有良好编程经验的人员,不愿意从事软件测试行业。这里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国内企业的薪水政策,同样水平的人,做软件测试,可能给个4K,如果去做开发,则给个5K。外资企业,这方面会好些。在国外,这种差距就更小。  
  

正如上面所说,软件测试的“一将难求”,应该物以稀为贵,但现实当中,悖论是存在的。例如,有一个招聘职位——“资深测试工程师”,由于难招到,不得不降低了条件,使不满足“资深测试工程师”的候选人被通过了。反过来,也就造成一种印象,资深测试工程师”原来如此,和普通的开发人员没区别,相当于把“测试工程师”降了一个等级。这就是测试人员招聘中的尴尬,市场需求表现和企业实际操作不吻合。


    更有趣的故事,一个在上海的老朋友在5、6年前对我讲的故事。当时他的公司计划招软件测试工程师,老板建议,一般(初级、中级)的测试工程师起薪是3000(RMB),高级测试工程师的 起薪是3600,开发(编程)工程师的起薪是4000,...结果遭到那位老兄的强烈反对,宁愿不招“高级测试工程师”,只招 一般级 ”测试工程师。这也算是幸运,如果一旦实施,测试界中活着的人,至少几年抬不起头。

    所幸的是,一切都在改变,测试工程师的职位越来越吃香,资深的测试工程师更翘......
要消除这种尴尬,就是要消除社会的偏见,软件测试界要同舟共济以创造应有的环境,更需要每个测试工程师创造自己的核心价值——无论在技能上还是在经验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6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