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与民生系列(7)博友说银行

呵呵,就那么乱糟糟吧,朋友们将就着重温一遍,我打字也找不到的。但有一句话我还是要说的,有朋友说现在的数据分析仅仅是代表过去,并不代表未来。是的,这几天的分析是分析的过去,以后我会和大家一起分析未来的。过去是过去,未来是未来,买股票是买未来。

希望朋友们多多说说未来。谢谢! 

 

 (236)回复:招商与民生系列(1)目的

发布者:核潜艇

老股民,估计我要让你失望了。   本来我觉得对招行还算有些认识的,但现在越看越糊涂,而且和道兄等人比起来,我那点认识是微不足道、很肤浅的。 而且我不善于准确的理性价值计算,判断价值比你要感性得多,比你的毛估估更毛估估。 下面我只捡对比民生的部分聊一下我认为的招行的优势。

 

1,品牌优势   不论是行内还是用户,招行品牌更强些。 

我专门请政委问过她接待的去汇丰开户的客户,十个有八个说招行好。  而银行业内的朋友提起来都说招行好,就如同所有地产业的都说万科好一样。

2,服务优秀         我让政委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客户都说是服务好。 而银行是个标准的服务业,这一点非常重要。两行信用卡的使用方便性、客服热线人性化等的比较,招行都领先不少。 当然民生的积分回馈更实在些,呵呵。   我个人在这两个行做产品的实践也是招行服务更好些,具体例子不想说了。 (呵呵,还有,据说招行美女更多)

3,网点优势      市场覆盖更广,抢地盘方面更好,而这和大股东强大后盾支持是分不开的。

4,零售业务与中间业务更强。    尤其银行卡业务和股票经纪业务涨升更快。银行电子化、网络化、信用卡行内领先   对比民生是小企业贷款强,更有进取心(这又是一个双刃剑)

5,敢于领先开发适合市场的新产品     如一卡通、网络银行、无密码信用卡。。。都领一时之先。

6,民生股权分散是个双刃剑(具体也不展开了)     相对民生可能的股权争夺战,招行有招商金融集团(招商局)借招商银行整体上市的题材,两相抵消都不予考虑了。

7,管理团队各具优势,平手。  民生的董事长尽快买入持有一些民生股票就更好了。

8,财务数据都很好,也是不分伯仲的。  招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在稳步下降中,而且拨备覆盖率很高。

 

但我现在真正要说的是,根据现在市场的状况,等到898到达目标位,民生也好,招行也好,还有合适的价格可以进入吗?会像现在的人寿和平安一样,好但是贵了吧(顺便回答一下前面很多留言关于保险股的推荐)。    你所希望的最低亏损30%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我的打算是打散资金,用很分散的组合来相对降低风险,而且短期内组合是不包括A股的。  当然你要做实验帐户,和我出发点不同。

说得很杂乱,你老兄凑合看吧。

发布者:核潜艇

(163)回复:招商与民生系列(2)理由

关于41楼道兄讲的招行的坏帐率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

很显然招行走的是先圈地(网点、网络、金葵花VIP、信用卡、口碑)后规范的道路,所以在前些年圈地扩张期的相对高坏帐率是可以理解的,而在规模扩大后现在这两年的收获和规范期,坏帐率降低速度是明显超过民生的,所以这不能完全用“整体经济上升的特殊情况”来解释。

可以这么说,招行走的这步险棋,很幸运地通过这几年整体经济的上涨给化解了风险;        或者换句话说,招行管理层有远见地选择了这种看似危险的先发展后规范的方式。

那么其它后来者,比如民生(因为民生现在貌似也有大力扩张的冲动),还可以复制这种方式吗?木宰羊(不知道)。

写完还没发上来,看见了肉燕兄72楼的发言,可算是从信用卡方面部分证实了我的说法。

发布者 《核潜艇》

 

(72)回复:招商与民生系列(2)理由

据我从招商银行的大堂经理处了解的情况,招商的信用卡发卡量已经突破1500万张,持卡用户是超过1000万,而且在招商银行的会议上,已经确定了由拓展用户转向强化服务的思路,也就是说以后不拼开卡数了,而是把信用卡服务升级来争夺市场份额,这一点是很对的,现在兴业银行每个前台柜员每年都有120张以上的开卡任务,实际上开了卡,很多都没交易额发生,这样只是虚增成本而不会提升盈利的事情

毕竟本身是财务人员,各银行都打过一些交道,感觉中小银行的员工的素质和办事效率普遍高,招商、中信、光大最优,国有银行都比较次,而且招商经常会从建设银行等系统中抽一些业务精干的中层过来加以培养,民生行网点少所以没打过交道

也许很多人都说,美 国老 太太买麦单劳的股票的事例不适用于中国,但是我觉得不是的,一个银行是否优秀不是只凭报表就能反映的,接触其中的员工也能了解,毕竟有完善的体质,才有一流的员工

 发布者 肉燕 

 

(23)回复:招商与民生系列(2)理由

招行和民生,我其实对两家银行的优势都很清楚,核潜艇兄把招行的优势已经说了很多了,我个人说说我自己认为的民生优点。

1、股权治理以及董事会治理结构优势:应该说民生银行诞生的那天起,就承载了中国金融业的一个希望和探索(可能说的有些大。但是经叔平老先生对于民生的发起和建立是存在了这个希望的)。经老在建立民生银行的时候对于民生银行的要求就不单单是一个存贷金融机构,而是做一个百年老店的企业(注意,不是一个银行,因为国内对于银行的概念一直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脑海里面未必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服务类型企业),所以,他在发起民生银行的时候就对民生的股权治理结构进行了制衡,没有作成一股独大的股东提款机。因为分散的股权结构,让每个大股东因为利益而变得互相制衡,同时也使得老股民说的“三拍”决策在民生没有容身之地。董事会的选举和制度也充分体现了这种股东间制衡的好处,由于利益的集团太多,利益的角度太多,所以变得没有非常强的利益指向性。

刘永好的董事会落选,我个人是比较欣赏的,真正做企业的现代企业机制是要这种具有打破一言堂的制度和能力的。同时由于董事会要具有公平原则,所以,刘永好的新希望系并不是一个发言人都没有。所以,对于民生银行决策产生大股东挪用公司资产的情况我个人根本不在担心行列。而且民生银行的董事会是能够听到最多声音的一个董事会,至少这次联合控股的收购,我们可以看到股东间的不同意见。这对于小股东或者说中小投资者是非常有力的。所以,在股权治理结构和董事会成员结构来看,民生优势非常明显,我个人不希望出现一个单一控股大股东的出现。民生股权结构的优势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反映出来,包括和我下面要说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关系的股权激励的否决等等。说明民生的决策风险最低,而银行业本身是一个经营风险的企业,这种的风险的决策体制对于银行就是一种高效率的体现。应该说民生长期的低坏帐率风控水平很重要,但是这种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有很大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2、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优势,中国银行业或者说金融服务业再更大的推及一下,中国证券市场上市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形成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大型企业,凤毛麟角。民生银行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恕我孤陋寡闻,并不知道,其实我个人认为就民生银行一个。应该说深市的深发展在新桥并购之后算一个。),这种制度的形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董事会和大股东由于制衡和制度无法随意插手银行业务管理。使得民生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获得薪资的情况下能够再获得一份事业,这对于人才储备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如果以后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相信民生银行的人才凝聚力是国内银行最高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职业经理人作为实际业务执行者对于公司发展和具体业务的话事权增加,与董事会,大股东(还有监事会),形成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局面。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风险制度,使得民生银行能够在兼顾风险管理的同时进行了高速发展。当然这也要求实际经营者的管理层与投资者的沟通能力相当高才行。所以,对于金融业或者更细致的说,银行业来讲,真正能够让我在企业高速发展,净利润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最放心风险的就是民生银行。应该说民生银行的制度和人才是安全高速发展的保障。在这里我先谢谢经老一下,经老之于民生等同于华盛顿之于美国,都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制度给后人。

3、风控水平和低坏帐率优势:如果说银行经营的是什么,可以说就是风险。看银行你看利润没用,看净资产收益率没用。你得看银行的坏帐率的控制,放出贷款的收回力度。而看坏帐率你不能看短期趋势,和金融环境上升期的坏帐率。由于国内的特殊情况,很多国有银行的坏帐率降低,我个人是保持审慎,怀疑的态度的。因为坏帐率的降低都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从这一点来看,民生的低坏帐率应该是中国银行业最具有说服力的了。核潜艇兄说的招行坏帐率降低,个人认为有必要打个折扣,因为中国银行业现今的坏帐率是有特殊情况的。整体经济的上升使得坏帐压力降低,而长时间如此,中国银行业如果遇到一个经济萧条时期,则很可能大幅增长坏帐率。而相对于国有银行,民生作为民营企业,同时它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会相比其他银行更加谨慎。因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可都是自己掏腰包投资的,相信在这一点上会比国有银行更清醒。而说句不负责任的话,国有银行的官老爷捞完了政绩完全可以高升了,之后遇到经济萧条,那是下任的责任。(当然这是一句调侃。)

4、人才储备机制优势:实际上银行业本质上是服务业,金融业其实也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服务水平、意识和人才。作为国有银行来说,对于人才的培训转变是有的,不过处于种种国内特殊情况的原因,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先天具有缺陷。这一点不是说领导人看不到,而是看到了也由于很多原因无法解决,这些特殊原因个人不多说了。大家应该心里各有一些经历的,所以在这方面,民生银行由于其根儿上的股权结构,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等原因是最有条件吸引人才的。(至少是国内银行业里面)这可以从民生银行居高不下的管理费用看出来。不过我侧面思考了一下,民生银行作为庶出的孩子,甚至是可以形容为孤儿。在国家保护银行业的时候,民生也没有得到什么优惠。相反排挤的事情没少发生,不说远的,说近的。基金公司申请,租赁公司申请,混业经营等都是第一个提出来,并且申请实施的,可是结果呢?后申请基金的浦发先得到牌照,后申请的建设银行先得到批复。可以说民生银行在中资银行保护阶段除了顶着中资银行这个帽子之外,没得到特别多实际的利益。可以说是一路冲杀过来的,期间也是步履维艰。那么民生银行凭什么在劣势中走过来的,而且是低坏帐率的高速增长?应该说凭的就是民生银行的人才进行的业务开拓。那么说,其实民生银行把其他国有银行的权.力资源转化为管理费用。这部分的费用在国有银行的报表里没有,但是不代表没有支出。至于说在哪儿呢?各有奥妙不同,比如信贷科的灰色收入?这部分民生员工是可以正大光明的收取的佣金,可是国有银行怎么办?写上给我我多少好处费?支出多少公款吃喝差旅招待费?我是否有理由怀疑国有银行的这部分制度性不合理可以造成银行信贷质量下降,利润实际上应该比报表高的,因此降低了我的投资收益?

相对来说,从激励机制,管理费用的相对较高,以及良性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对人才的重视。对于民生银行人才储备来说是非常有优势的。

5、稳健的市场策略和灵活的产品创新:民生银行在资本市场和不少投资人眼里有一个特点——稳健。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稳健并不同于普通意义的稳健。平常稳健这个词汇会带来平稳、迟缓、发展速度慢的衍生思想。但是民生稳健的市场策略其实很有趣,它实际上是不熟悉的时候涉猎观察。有把握的时候果断出击,而且这种果断出击经常伴随着大胆创新。民生可能不是第一个进入新领域搭台的人,但是它会在搭台成功后进入唱戏阶段的高成长期果断进入。而且它真正下定决心出手介入市场的时候也体现了它灵活的产品创新性,在台上会表现出很多创新性的产品和业务。嗯,应该说民生这种特色,让我想到了蛇的攻击方式。(这是题外话了。呵呵)其中举一个例子,信用卡市场的介入。民生进入市场的时候并不是最早,但是它总结了先入者的优势和劣势。融合成自己的一套思路,好比核潜艇兄说的,民生卡比较实惠。(插一句题外话,以后会更实惠,尤其是出国使用的便利,这也是民生收购联合控股的合作好处。)到现在民生的信用卡数量并不少,据我得到的公开数据07年初用半年的时间达到了100多万张,而且主要有一个信息比较让我注意,就是开卡率(也就是信用卡激活率)是现有市场信用卡种类中最高的。我模糊的记得是90%多,记不清楚了,就这样吧。

6、成熟的资本运作思想,呵呵,这一点等吃完饭再说吧,哈哈,先扔这吧。今天在考虑涮羊肉还是川菜,还是烧烤,不过看现在的天气,涮羊肉感觉爽一些。

 

对于银行业的盈利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我大部分同意青海湖先生。但是这是在银行单纯依靠贷款和利差过活的时候。现在说银行现在是上升周期并且比较景气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实际上中国银行业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非息收入占比的比例非常低,给了银行提升整体额外业绩的空间。所以才说现在是中国金融业的好时候,其实个人是比较赞同现在Z+F++层的做法,利用国家上升景气周期进行金融改革,眼光非常不错。就我个人观点,现在部分银行再过三年,有能力应对一次经济萧条的考验或者中外资银行的考验了。同时我个人认为政策性限制外资金融行业准入是正确的,看看美国对金融安全的重视就可以知道了。个人认为现今的金融政策不宜再过放宽了。应该致力于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和环境,而不是靠政策来拔苗助长。

 

我有些发狂了,刚才差不多接近一千字的东东就没了.....凭着记忆重新写吧

核潜艇兄,对于民生的资本运作方面本来想写的,但是停下来之后又懒惰了。

就民生银行收购陕国投和联合控股方面,很多人认为要控股没控股,要捡便宜没有捡便宜,很不合适。我个人有些不同观点,梳理一下民生过往的经营方式会发现,民生在陌生领域进入的时候会很谨慎稳健,先小步伐稳健的进入新行业,如果失败则马上全身而退,不会伤筋动骨,如果尝到甜头,并且能够逐步顺利开展业务,则会马上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下。所以,民生把风控和高速发展结合的非常不错。个人对于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稳健策略表示欣赏。并不谋求控制欲望的释放。国人有一个个人不太欣赏的习惯,就是控制欲太强。追求单一控股和领头人(帝王思想和对责任推卸的思想作怪?发散性的思维想到了银英传里面谈到的两种体制和民众推卸责任的思维。)对于陕国投和联合控股的收购充分体现了这种特性。

陕国投收购方面,固然表现出了民生权力资源的弱势,但是也使得民生可以不至于到后来发现无法整合而陷入泥潭。在中国,资产价格个人认为未来两年左右是持续上升的,如果经过一年到两年时间磨合,尝试之后发现水土不服。民生银行则可以在全流通之后,略有投资盈余而全身而退(按照情况来说也许是大赚一笔),同时也积累的信托行业的经验和了解了行业特性,对于以后自己筹建增加了必要经验。如果发现合适,则一口吞噬下去。

对于联合控股,个人认为其资产质量非常优秀,就算将来水土不符,也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何况,就算不谋求控股,单纯的股权投资,使得两者进行地域性互补合作就值回票价了。至少个人认为,民生银行卡在美国联合控股的ATM机上可以无手续费取款或者低手续费取款就是很强的优势合作。不要低估美国华人数量和中美之间的深入交流发展。如果发现双方不合适,只是通过联合控股进行进入美国市场,对于美国市场特性要比很多高喊口号的银行强很多。至少个人认为,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的美国机构服务并没有联合控股深入华人群体。

从这些方面来看,民生谋求的是一个合作平台,用利益进行捆绑。同时发现可以深入该行业和地域则大手笔的进行扩张。这两笔资本运作还是很有智慧和手法成熟的。另外貌似,董文标董事长本人就是一个资本运营的高手。

所以个人对于民生稳健市场策略和成熟的资本运作手法以及大胆的扩张作风表示欣赏。在我个人看来,陕国投和联合控股作为混业经营的尝试性资本渗透并购来说非常成功。剩下的是如何能够踏实的执行下去和如何巧妙的协调。考验的是民生管理层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

发布者:道听途说

 

老股民兄,严格说来,按照投资上限来计算,PE是静态32倍左右。联合控股现在市值16亿多,06年净利润1.03亿美金。民生投资上限是3.17亿美金,控股9.9%,也就是用PE32倍上限来收购的。

发布者:道听途说

 

关于民生的存贷比及利息支出水平比招商高的原因,据我以前与民生业务往来时的做法分析,民生贷款给企业后,为了增加自已的存款总量,同时让企业能用足贷款资金,往往采用将贷款的20-30%转为定期存款,再以这部分定期存款质押的形式增加一定的贷款,这样一来,总贷款增加了19--27%(定期存单质押最高允许贷95%),存贷比也提高了,相应的利息支出也就增加了(定期存款的利率要大大高于活期存款的利率,引起利息支出增加)

发布者:一位股市小散

 

(51)回复:招商与民生系列(2)理由

银行从它生意的结构上来说,主要是靠存贷款的利差。居民存款是银行的负债,相反对企业的贷款是银行的债权。由于央行有法定准备率的要求,另外银行一般还要留有一些超额准备,因此总的来说是债务大于债权的,也就是净负债。通货膨胀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收入分配是有影响的,在约定利率的和约中,显然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降低,从而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所以,总的来说,当通货膨胀是可以预期的时候,银行是受益的。这里面还有部分的原因是固定存款利率的调整时间滞后,而贷款的利率(如房贷)则是即时调整的,这也使银行从中受益。

最近我已经开始配置了部分银行股,今年上半年我是根本不想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银行股目前存在相对的低估(注意是相对,否则我就不会这么保守了),另一方面是国家进入通货膨胀周期的特征已经比较明显。说“周期”是因为这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善的。

这样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请老先生斧正。

发布者:WENDY

 

以下是博客主人的答复:

谢谢!

你的债权债务的一句话解释就让我明白了,通货膨胀得利的是债务人。怪不得随着加息,银行的获利能力越来越强。

唉!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东东呢?看来这就是我的笨吧。

再一次谢谢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