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断分类总结(详细)图解

一、 简介

中断是指在CPU正常运行期间,由于内外部事件或由程序预先安排的事件引起的CPU暂时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而为该内部或外部事件或预先安排的事件服务的程序中去,服务完毕后再返回去继续运行被暂时中断的程序。
1.1中断类型
同步中断由CPU本身产生,又称为内部中断。这里同步是指中断请求信号与代码指令之间的同步执行,在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CPU才能进行中断,不能在执行期间。所以也称为异常(exception)。
异步中断是由外部硬件设备产生,又称为外部中断,与同步中断相反,异步中断可在任何时间产生,包括指令执行期间,所以也被称为中断(interrupt)。
异常又可分为可屏蔽中断(Maskable interrupt)和非屏蔽中断(Nomaskable interrupt)。而中断可分为故障(fault)、陷阱(trap)、终止(abort)三类。
具体的中断分类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中断类别及其行为

类别原因异步/同步返回行为
中断来自I/O设备的信号异步总是返回到下一条指令
陷阱有意的异常同步总是返回到下一条指令
故障潜在可恢复的错误同步返回到当前指令
终止不可恢复的错误同步不会返回

1.3设备、中断控制器和CPU
一个完整的设备中,与中断相关的硬件可以划分为3类,它们分别是:设备、中断控制器和CPU本身,下图展示了一个smp系统中的中断硬件的组成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备:
设备是发起中断的源,当设备需要请求某种服务的时候,它会发起一个硬件中断信号,通常,该信号会连接至中断控制器,由中断控制器做进一步的处理。在现代的移动设备中,发起中断的设备可以位于soc(system-on-chip)芯片的外部,也可以位于soc的内部,因为目前大多数soc都集成了大量的硬件IP,例如I2C、SPI、Display Controller等等。

中断控制器:
中断控制器负责收集所有中断源发起的中断,现有的中断控制器几乎都是可编程的,通过对中断控制器的编程,我们可以控制每个中断源的优先级、中断的电器类型,还可以打开和关闭某一个中断源,在smp系统中,甚至可以控制某个中断源发往哪一个CPU进行处理。对于ARM架构的soc,使用较多的中断控制器是VIC(Vector Interrupt Controller),进入多核时代以后,GIC(General Interrupt Controller)的应用也开始逐渐变多。

CPU:
cpu是最终响应中断的部件,它通过对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编程操作,控制和管理者系统中的每个中断,当中断控制器最终判定一个中断可以被处理时,他会根据事先的设定,通知其中一个或者是某几个cpu对该中断进行处理,虽然中断控制器可以同时通知数个cpu对某一个中断进行处理,实际上,最后只会有一个cpu相应这个中断请求,但具体是哪个cpu进行响应是可能是随机的,中断控制器在硬件上对这一特性进行了保证,不过这也依赖于操作系统对中断系统的软件实现。在smp系统中,cpu之间也通过IPI(inter processor interrupt)中断进行通信。

二、Linux中断

Linux中断机制由三部分组成:
1、中断子系统初始化:内核自身初始化过程中对中断处理机制初始化,例如中断的数据结构以及中断请求等。
2、中断或异常处理:中断整体处理过程。
3、中断API:为设备驱动提供API,例如注册,释放和激活等。

2.1中断描述符表(IDT)初始化
内核引导过程的初始化:
首先给分配IDT分配2KB空间(256中断向量,每个向量由8bit组成,创建代码在boot/head.S中)并初始化,然后把IDT起始地址存储到IDTR寄存器中。第二个过程内核在初始化自身的start_kernal函数中使用trap_init初始化系统保留中断向量,使用init_IRQ完成其余中断向量初始化。
2.2中断请求队列初始化
init_IRQ调用pre_intr_init_hook,进而最终调用init_ISA_irqs初始化中断控制器以及每个IRQ线的中断请求队列。

2.3中断处理过程
设备产生中断,并通过中断线将中断信号送往中断控制器,如果中断没有被屏蔽则会到达CPU的INTR引脚,CPU立即停止当前工作,根据获得中断向量号从IDT中找出中断描述符,并执行相关中断程序。
异常处理过程:异常是由CPU内部发生所以不会通过中断控制器,CPU直接根据中断向量号从IDT中找出对应描述符,并执行相关中断程序。
中断控制器处理主要有5个步骤:
1.中断请求 2.中断响应 3.优先级比较 4.提交中断向量 5.中断结束。

CPU处理流程主要有6个步骤:
1.确定中断或异常的中断向量 2.通过IDTR寄存器找到IDT 3.特权检查 4.特权级发生变化,进行堆栈切换 5.如果是异常将异常代码压入堆栈,如果是中断则关闭可屏蔽中断 6.进入中断或异常服务程序执行。
具体过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中断API
内核提供的API主要用于驱动的开发。

#注册IRQ: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 irq_handler_t handler, unsigned long flags, const char *name, void *dev);
irq是要申请的IRQ编号,
handler是中断处理服务函数,该函数工作在中断上下文中,如果不需要,可以传入NULL,但是不可以和thread_fn同时为NULL;
flags是该中断的一些标志,可以指定该中断的电气类型,是否共享等信息;
name指定该中断的名称;
dev用于共享中断时的cookie data,通常用于区分共享中断具体由哪个设备发起;
#释放IRQ:
void free_irq(unsigned int, void *);
激活当前CPU中断:
local_irq_enable()
#禁止当前CPU中断:
local_irq_disable();
#激活指定中断线:
void enable_irq(unsigned int irq);
#禁止指定中断线:
void disable_irq(unsigned int irq);
#禁止指定中断线:
void disable_irq_nosync(unsigned int irq);
#注:此函数调用irq_chip中disable禁止指定中断线,所以不会保证中断线上执行的中断服务程序已经退出。

三、中断机制划分

由于中断会打断内核中进程的正常调度运行,所以要求中断服务程序尽可能的短小精悍;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当中断到来时,要完成工作往往进行大量的耗时处理。因此期望让中断处理程序运行得快,并想让它完成的工作量多,这两个目标相互制约,诞生——顶/底半部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断处理程序是顶半部——接受中断,它就立即开始执行,但只有做严格时限的工作。能够被允许稍后完成的工作会推迟到底半部去,此后,在合适的时机,底半部会被开终端执行。顶半部简单快速,执行时禁止一些或者全部中断。
底半部稍后执行,而且执行期间可以响应所有的中断。这种设计可以使系统处于中断屏蔽状态的时间尽可能的短,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顶半部只有中断处理程序机制,而底半部的实现有软中断,tasklet和工作队列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顶/底半部划分原则:
1) 如果一个任务对时间非常敏感,将其放在顶半部中执行;
2) 如果一个任务和硬件有关,将其放在顶半部中执行;
3) 如果一个任务要保证不被其他中断打断,将其放在顶半部中执行;
4) 其他所有任务,考虑放置在底半部执行。

软中断:
软中断作为下半部机制的代表,是随着SMP(share memory processor)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它也是tasklet实现的基础(tasklet实际上只是在软中断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的机制)。软中断一般是“可延迟函数”的总称,有时候也包括了tasklet(请读者在遇到的时候根据上下文推断是否包含tasklet)。它的出现就是因为要满足上面所提出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区别,使得对时间不敏感的任务延后执行,软中断执行中断处理程序留给它去完成的剩余任务,而且可以在多个CPU上并行执行,使得总的系统效率可以更高。它的特性包括:
a)产生后并不是马上可以执行,必须要等待内核的调度才能执行。软中断不能被自己打断,只能被硬件中断打断(上半部)。
b)可以并发运行在多个CPU上(即使同一类型的也可以)。所以软中断必须设计为可重入的函数(允许多个CPU同时操作),因此也需要使用自旋锁来保护其数据结构。
内核中定义了几种软中断的用途:
enum

{
HI_SOFTIRQ=0,
TIMER_SOFTIRQ,
NET_TX_SOFTIRQ,
NET_RX_SOFTIRQ,
BLOCK_SOFTIRQ,
BLOCK_IOPOLL_SOFTIRQ,
TASKLET_SOFTIRQ,
SCHED_SOFTIRQ,
HRTIMER_SOFTIRQ,
RCU_SOFTIRQ, /* Preferable RCU should always be the last softirq */
NR_SOFTIRQS
};

Tasklet:
tasklet是通过软中断实现的,所以它本身也是软中断。
软中断用轮询的方式处理。假如正好是最后一种中断,则必须循环完所有的中断类型,才能最终执行对应的处理函数。显然当年开发人员为了保证轮询的效率,于是限制中断个数为32个。
为了提高中断处理数量,顺道改进处理效率,于是产生了tasklet机制。
Tasklet采用无差别的队列机制,有中断时才执行,免去了循环查表之苦。Tasklet作为一种新机制,显然可以承担更多的优点。正好这时候SMP越来越火了,因此又在tasklet中加入了SMP机制,保证同种中断只能在一个cpu上执行。在软中断时代,显然没有这种考虑。因此同一种软中断可以在两个cpu上同时执行,很可能造成冲突。
总结下tasklet的优点:
(1)无类型数量限制;
(2)效率高,无需循环查表;
(3)支持SMP机制;
它的特性如下:
1)一种特定类型的tasklet只能运行在一个CPU上,不能并行,只能串行执行。
2)多个不同类型的tasklet可以并行在多个CPU上。
3)软中断是静态分配的,在内核编译好之后,就不能改变。但tasklet就灵活许多,可以在运行时改变(比如添加模块时)。

工作队列:
上面我们介绍的可延迟函数运行在中断上下文中,于是导致了一些问题,说明它们不可挂起,也就是说软中断不能睡眠、不能阻塞,原因是由于中断上下文出于内核态,没有进程切换,所以如果软中断一旦睡眠或者阻塞,将无法退出这种状态,导致内核会整个僵死。因此,可阻塞函数不能用软中断来实现。但是它们往往又具有可延迟的特性。而且由于是串行执行,因此只要有一个处理时间较长,则会导致其他中断响应的延迟。为了完成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出现了工作队列,它能够在不同的进程间切换,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工作队列能运行在进程上下文,它将工作给一个内核线程,作为中断守护线程来使用。多个中断可以放在一个线程中,也可以每个中断分配一个线程。我们用结构体workqueue_struct表示工作者线程,工作者线程是用内核线程实现的。而工作者线程是如何执行被推后的工作——有这样一个链表,它由结构体work_struct组成,而这个work_struct则描述了一个工作,一旦这个工作被执行完,相应的work_struct对象就从链表上移去,当链表上不再有对象时,工作者线程就会继续休眠。因为工作队列是线程,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所有可以在线程中使用的方法。

如何选择下半部机制:
1、软中断和tasklet运行在中断上下文,工作队列运行在进程上下文。如果需要休眠则选择工作队列,否则选择tasklet;如果对性能要求较高则选择软中断。
2、从易用性考虑,首选工作队列,然后tasklet,最后是软中断,因为软中断需要静态创建。
3、从代码安全考虑,如果对底半部代码保护不够安全,则选择tasklet,因为相对软中断,tasklet对锁要求低,上面也简述它们工作方式以及运用场景。

四、中断其他概念

处理器间中断: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操作系统需要在多个处理器中协调操作,所以需要处理器中断(Inter-Processor-Interrupt,IPI)实现,IPI是一种特殊硬件中断,由CPU送出,其他CPU接收,处理CPU之间通信和同步操作。以下是x86中SMP定义的IPI,中断向量号用十六进制表示:

中断亲和力:
将一个或多个中断服务程序绑定到特定的CPU上处理,这就是中断亲和力(SMP IRQ affinity)。我们可以使用中断亲和力来均衡各个CPU的负载,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区分中断号与中断向量:
I/O设备把中断信号发送给中断控制器(8259A)时与之相关联的是一个中断号,当中断控制器把中断信号发送给CPU时与之关联的是一个中断向量。换个角度分析就是中断号是从中断控制器层面划分,中断向量是从CPU层面划分,所以中断号与中断向量之间存在一对一映射关系。在Intel X86中最大支持256种中断,从0到255开始编号,这个8位的编号就是中断向量。其中将0到31保留用于异常处理和不可屏蔽中断。

  • 6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