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状态寄存器概述

目录

一 中断的两种系统处理方式

 二 手动写1清除

2.1 中断手动清除的详细介绍

2.2 使用实例

三 读取并清除(read-to-clear) 

3.1读取并清除(read-to-clear)的详细介绍

3.2 使用实例


一 中断的两种系统处理方式

在硬件或软件设计中,中断状态寄存器(ISR)通常用于跟踪哪些中断已经发生但尚未被处理。每个中断源在ISR中通常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位,当该中断发生时,该位会被设置(通常是设置为1)。

当系统或软件检查ISR以确定哪些中断需要处理时,有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1. 读取并清除(read-to-clear):如果定义了cdnsi2c_read_clear(或其他类似的机制),那么当读取ISR时,它的所有位都会被自动清除(即设置为0)。这意味着,一旦系统读取了ISR以了解哪些中断已经发生,这些中断的位就会被自动清除,表示这些中断已经被注意到。
  2. 手动清除:如果未定义cdnsi2c_read_clear,则系统需要显式地清除ISR中的位。这通常是通过向特定的位写入‘1’来完成的。例如,如果第5位表示一个特定的中断,并且该中断已经发生,那么系统需要向该位写入‘1’来清除它,表明该中断已经被处理。

 二 手动写1清除

当在中断状态寄存器(ISR)的特定位上写入'1'以清除该中断时,该位的状态将立即变为'0',表示该中断已经被清除或处理。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解释:

  1. 中断状态寄存器(ISR)
    • ISR是一个用于存储和报告系统中断状态的寄存器。每个中断源在ISR中通常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位。
    • 当某个中断发生时,与该中断对应的位会被设置(通常是设置为'1')。
  2. 清除中断
    • 如果系统没有使用“读取并清除”(read-to-clear)的机制,则开发者需要手动清除ISR中的中断位。
    • 手动清除通常是通过向ISR的特定位写入'1'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在许多设计中,将'1'写入ISR的某个位会将其清除(即设置为'0')。
  3. 写入'1'后的状态
    • 一旦向ISR的特定位写入'1',该位的状态将立即变为'0'。
    • 这表示该中断已经被清除或处理,系统可以安全地继续其他操作,而不用担心再次处理同一个未处理的中断。
  4. 读取状态
    • 在向ISR的特定位写入'1'并清除该中断后,读取ISR时该位的状态将是'0'。
    • 这允许系统通过检查ISR来确定哪些中断已经发生但尚未被处理(即那些位仍为'1'的中断)。

综上所述,当在ISR的特定位上写入'1'以清除中断后,读取该位的状态将是'0'。这是中断处理中的常见做法,用于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地跟踪和处理中断。

实例:

中断手动清除是一种在中断处理中常用的机制,它允许程序员或系统通过向中断状态寄存器(ISR)的特定位写入特定的值来手动清除中断状态。以下是关于中断手动清除的详细介绍,以及一个使用实例:

2.1 中断手动清除的详细介绍

  1. 机制描述
    • 当系统中断发生时,相应的中断状态位(在ISR中)会被设置(通常设置为1)。
    • 为了表明某个中断已经被处理,需要手动清除这个中断状态位。这通常是通过向该位写入特定的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1)来实现的。
    • 写入操作会触发硬件或软件的逻辑,将相应的中断状态位清零(设置为0)。
  2. 步骤
    • 确定中断源:首先,需要确定哪个中断源触发了中断。这通常可以通过检查ISR中的特定位来实现。
    •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为每个中断源编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ISR),该程序将处理与中断相关的工作。
    • 清除中断状态位:在中断服务程序的末尾或适当位置,通过向ISR的特定位写入1来清除该中断状态位。
  3. 注意事项
    • 在清除中断状态位之前,应确保已经完成了与该中断相关的所有处理工作。
    • 不同的硬件平台或操作系统可能有不同的中断清除机制,因此需要参考相关文档和资料来了解具体实现方式。

2.2 使用实例

以s3c2410处理器为例(参考自参考文章4),说明如何手动清除中断:

  1. 中断初始化
    • 在初始化过程中,配置相应的GPIO引脚作为中断源(如EINT0和EINT11)。
    • 注册中断处理函数(如int0_int和int11_int),这些函数将在中断发生时被调用。
    • 清除所有外部中断的挂起状态(如通过rEINTPEND=0xffffff)。
  2. 中断处理
    • 当EINT0或EINT11中断发生时,相应的中断处理函数(int0_int或int11_int)将被调用。
    • 在这些函数中,执行与中断相关的处理工作(如读取输入状态、更新数据等)。
  3. 清除中断状态位
    • 在中断处理函数的末尾,手动清除相应的中断状态位。对于EINT0,可以通过调用ClearPending(BIT_EINT0)来清除其状态位。对于EINT11,可以首先检查其是否挂起(如通过判断rEINTPEND的相应位),然后通过向该位写入1来清除其状态(如rEINTPEND=(1<<11))。
  4. 继续执行
    • 当中断状态位被清除后,系统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或等待下一个中断的到来。

三 读取并清除(read-to-clear) 

读取并清除(read-to-clear)是一种在中断处理中常用的机制,它允许系统在读取中断状态寄存器(ISR)时同时清除该寄存器中的中断状态位。以下是对读取并清除的详细介绍,以及一个使用实例:

3.1读取并清除(read-to-clear)的详细介绍

  1. 机制描述
    • 当系统或软件需要检查中断状态时,它会读取ISR。
    • 如果在硬件或软件设计中实现了读取并清除机制,那么读取ISR的操作将自动清除该寄存器中的所有中断状态位(即将所有位设置为0)。
    • 这种机制使得中断处理更加简洁和高效,因为系统无需在读取ISR后再单独执行清除操作。
  2. 优点
    • 简化了中断处理流程。
    • 减少了系统开销,因为无需执行额外的清除操作。
    • 提高了中断处理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3. 实现方式
    • 在硬件设计中,读取并清除机制通常是通过特定的硬件逻辑来实现的,例如使用触发器(flip-flops)或其他存储元件来存储和清除中断状态位。
    • 在软件设计中,可以通过在读取ISR后立即执行清除操作来实现类似的功能。这通常涉及在读取ISR后,使用特定的指令或函数调用将ISR的所有位设置为0。

3.2 使用实例

假设在一个嵌入式系统中,有一个中断状态寄存器(ISR)用于跟踪多个中断源的状态。该寄存器有8个位,每个位对应一个中断源。当某个中断源发生时,与该中断源对应的位将被设置为1。

如果该系统实现了读取并清除机制,则当系统需要处理中断时,它会执行以下步骤:

  1. 读取ISR
    • 系统通过执行特定的指令或函数调用来读取ISR的值。这个值表示了当前哪些中断已经发生但尚未被处理。
  2. 中断处理
    • 根据读取到的ISR值,系统确定哪些中断需要处理。然后,它依次处理这些中断,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ISR)。
  3. 清除ISR
    • 由于该系统实现了读取并清除机制,因此在读取ISR时,该寄存器的所有位将自动被清除(即设置为0)。这意味着在处理完所有中断后,系统无需再执行额外的清除操作。
  4. 继续执行
    • 在所有中断都被处理并清除后,系统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或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个中断的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读取并清除机制可能因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或软件架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要参考相关文档和资料来了解特定系统或平台的实现方式。

  • 12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