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育韬:在中国新媒体大会,向新华社、腾讯、中传追问行业的未来

嗨我是交互设计师计育韬,今天不聊代码,聊一些所见所想。

当人的思维长久在一隅之地内偏安,即便有再深高的造诣,目光也往往容易狭隘起来。回头看,那些圈子里令人或狂欢或争夺的新奇之物,往往只是业态中的一些雕虫小技罢了。

图片

此刻我身在湖南,当下正值 2023 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会以“融合十年 笃行致远”为主题,三天时间内,包括了开幕式暨主论坛,内容创新论坛、国际传播论坛、社会责任论坛、技术应用论坛、“媒体+”论坛、省级融媒创新论坛等6场平行论坛,“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等4场主题活动。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国内政治性与专业度最高的新媒体主题大会——我也相信在这里,能继续拓宽眼界,追问行业的未来。

第一问:什么是新媒体?

这个问题,我在很多高校的讲座中都在开场环节询问过观众。但其实,我也经常用这个问题在内心询问自己。

特地观察了大会的英文标题,对新媒体的诠释为「NEW MEDIA」而非「SOCIAL MEDIA」——这就意味着,「新媒体」的定义在这场盛会的视角下是非常宽泛的——甚至它是一种内容、媒介、科技、产品的综合体。

结合现场各大官媒、企业带来的各类前瞻性产品,不难发现「新媒体」依然拥有着新闻学美学两个方向的区分定义:

1)前者更为主流,约有 80% 的产品落在以新闻媒体为导向的技术领域,包括大量企业的数字人方案、AIGC 工具、OCR 等。

2)后者不乏精品,包括 VR 行走平台、大屏融合投影装置、灯光矩阵控制系统等。

相信这两种对「新媒体」的定义仍然会长期存在,而随着后者的民用化深入,艺术新媒体在不断与新闻新媒体融合发展。

第二问:新媒体的趋势是什么?

在新华社的活动区,最大的装置是一个航天元宇宙沉浸空间,两侧还有大量如空间音频等围绕新媒体艺术方向的装置。

图片

这是一种反主流 VR 逻辑的装置设计,用户可以在空间内手持额外的装置进行画面控制却无需佩戴头显,其四周包括地面通过 5 块拼接屏进行三维空间的动态投射。

受制于现场的外部光源问题,进入空间后的体验略感晕眩,但对于「新媒体的趋势」判断,新华社显然持有硬件与内容高度融合的赛博立场。

在临近的人民日报活动区,我则看到了一款名为「人民审校」的产品,人民网信息技术总监李老师向我热情介绍了它的应用价值。在《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刚发布的时下,这款能在发布前对文字、图片进行最严格提前校审的工具,相信在未来可以为很多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保驾护航。我也同步了解了它的产品价格和套餐内篇幅容量,等未来进行一些相关测试后再与大家分享体验。

同类型产品还有在新华日报展区的新盾系统,其中这台一体机的造型着实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

图片

所以对于「新媒体的趋势」判断,我想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都秉持着:在中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的路上,必定要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腾讯的活动区位置非常靠前,但有意思的是其中没有任何一位腾讯员工在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新媒体」立场吧。不过在其中,我们依然可以无障碍体验数字渲染游长城,虚拟入画看敦煌。另外 TXMusic 作为 AI 作曲工具也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体验下来和网易的「天音」生成质量有一定差距,但产品的通用性 & 易用性更佳。显然对于腾讯来说,「新媒体的趋势」在于人工智能生成。

与之相似的,科大讯飞、华为、飞书等都将数字人、语义识别、AIGC 等拳头产品 & 实验产品推向台前,如近期华为 X 美图秀秀推出的「美图设计室」APP 等相信很多读者都尝试过。尤其数字人相关产业,甚至给了我一种虚假繁荣的盛况体验?各大机构数字人产品的形式相当,效果接近,大多也主要在口播领域应用,足见这个赛道的内卷强度。

相对来说,处于中央活动区的湖南广电带来了最丰富的产品线,也是将新闻传播与数字艺术结合度最深的机构。包括热门综艺《全员加速中2023》应用的全套平台型 VR、虹膜识别以及其他配套人工智能设备。如果不了解这档节目的同学可以参考下图:

图片

纵观大多数新兴多媒体技术,早期应用往往在于游戏与娱乐场景,以此积累足够的经验以迭代技术自身。湖南广电以娱乐生态推进新媒体技术的方法论从长期看都会是一个相当合理的选择。

在新华智云的活动区,通过人脸识别-形象合成-动画渲染,参与者就可以快速被投影到屏幕中,并与画布中的古人进行互动对话:

图片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新媒体艺术装置气息的设计,也可以认为是大会中最能代表艺术方向「新媒体」概念的平台。来看一看我的形象融合吧:

图片

可以算作一种初步的数字人生成吧!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真正进行画风识别与融合,达到如 Midjourney 这类图生图画面水平的视频级 AIGC。

最后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活动区,其中的既有新闻学方向的实验成果,也有多媒体艺术方向的应用设备。

图片

现场摆放有冬奥会期间,由中传研发的云端互联观众互动体验系统,也就是基于系统集成控制的手持灯光阵列装置,它在体育场内的应用效果是这样的:

图片

同时,中传也推出了新闻 PLOG 快速生成的实验系统,只需上传图片就可以自动进行新闻文案生成(包括有可能直接读取到时间、地点信息)与平面排版设计。初看到这个产品时,计老师并没有完全抓到它的应用价值,但现场的中传人告诉我,他的一个重要意义其实在于,当新闻记者身处有危险性(如战争、自然灾害)要素的场景中时,它可以极大避免新闻人因编辑工作导致威胁个人安全的问题。这让我恍然大悟,作为现场唯一的学院派主体,中传眼里「新媒体趋势」始终是以人为本的技术发展。

当然,大会虽然已经云集了几乎新媒体领域的多数主流官媒和头部企业,但依然不可能完全代表整个新媒体的业态面貌。而我在这里,短暂跳出当下所属的技术圈层,却能看到未来更宏大的科技世界蓝图。期望未来,也能进一步在新的领域有探索,有建树,并和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啦!

-END-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