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他不在手术室,竟为患者实施脑手术?!

来源|CCTV生活圈

主编|关芳

编导 | 王华

编辑|李庆波

视频|雷萧宇

01

5G远程手术的“神射手”


▲凌至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2020年12月16日上午8点,75岁的帕金森患者赵梅香,被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外科大楼的手术室里,经过麻醉、微创开颅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准备接受脑起搏器的植入手术。

今天这台手术与常规手术不同,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手术台上的患者和主导手术的主治医生凌至培并不在同一空间。

也就是说,在神经外科医学中心的5G会诊室里,凌至培独自一人指挥若定,手中的鼠标控制手术室内的高清摄像头,利用5G网络远程监控指导手术室内的医生为患者实施脑起搏器的植入手术。

相当于站在手术室病人的床边,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在更远的地方,比如安徽、海南,也可以同时多台手术,提高效率。

通过对话和活动四肢的验证,赵梅香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实对于今天的手术结果,主治医生凌至培早已是信心满满、胜券在握!

今年58岁的凌至培教授,是国内治疗帕金森、癫痫症等脑神经疾病的领军人物。近些年来,基于我国在5G通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应用,对于医疗领域的变革早在2019年就已震撼世人。

2019年3月16日,凌至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通过5G网络,对远在三千公里之外北京的一位患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完成了远程操控和指导,这也是世界首例基于5G通讯技术完成的远程人体手术。

02

神经外科的“两栖坦克”

▲张鸿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鸿祺,我一直致力于脑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用介入和手术两种手段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被大家称为神经外科的“两栖坦克”。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一种。在中国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成年人里面将近有4000万人有动脉瘤,如果一旦出血的话,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我们一直是介入跟手术双手都进行训练,在世界上也比较特殊的,遇到一个疾病的时候,手术开刀有它的优势,介入治疗技术有它的优势。

动脉瘤不管是手术还是介入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都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动脉瘤能治得很好了,那大部分其他的脑子里的疾病就得心应手了。尤其破裂动脉瘤,它需要在就地越早治疗越好 ,防止在等待过程中或者转运过程中再破裂。

科技部委托我们来进行破裂动脉瘤和未破裂动脉瘤的研究,那我们把这个项目进行扩大形成一个叫“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

我们目标是在5年之内培养全国500家单位,原来他们不能独立做动脉瘤,让它技术成熟,能够在它本身医院里边救人,这是我们最终目标。

我的梦想:

2021我的梦想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我国的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降低,并且让更多的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03

8个村的健康“守护者”

▲刘庆民

山东济宁泗水县隈泉庄村 乡村医生

大家好,我叫刘庆民,是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卫生室的乡村医生。

说起我的从医路,在40多年之前,当时我是一名民办教师,看到了这个大山里缺医少药无投医路。有一次,一位孕产妇大出血,结果用架子抬着上县城去就医,结果走到半路上就丧了两条命,从那触动我不教学了,改学医。

1978年,我就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在村里开了一家诊所,我负责附近八个村的健康服务,从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一直走到现在。

我的梦想:

2021年我的梦想是,让我的互助养老站建成使用,让老人受益。

04

用心守护先心病患儿

▲袁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我叫袁彪,我是北京同仁医院心脏外科的医生,也是北京同仁医院先心病救助活动的发起人。

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先后一共有11名大夫,奔赴全国14个老少边穷地区,我们先后到过67个县,筛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近五千多个,其中带回到北京进行手术的有519例。

救治先天性心脏病的活动是因为2013年那次贵州之行,当时碰到一位13岁的刚上初中的小女孩,如果这孩子早些年手术,完全可以拥有一个和其他健康孩子一样的人生,像这样的孩子这些年我见了太多太多了。

现在心脏外科的技术也很成熟了,从几公斤几个月大的小孩都可以做到相对安全的手术,其中有70%到80%的孩子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我们发现不少家庭不是沒有能力救治孩子,而是对先心病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正是因为小女孩儿的这个事儿,我和团队开始坚定信念要做下去。

我的梦想:

2021年我的心愿很简单,就是继续要做好这件事情,救治更多的孩子。

05

大脑的“拆弹专家”

▲仇汉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我叫仇汉诚,是一名脑外科医生,我平时做得最多的手术就是颅内动脉瘤,我是大脑的“拆弹专家”。

我有一个小的发明,是根据病人动脉瘤和血管的3D打印的模型。我们在做手术之前,利用这个小的模型,可以把我们手术要用的微导管塑成我们需要的那种形态,达到这个目的以后做手术就得心应手。中难度手术时间可能会缩短一半,病人就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麻醉,降低了他手术的并发症率和后遗症率。

我的梦想:

2021年我的梦想是,通过我的努力,使我的小发明更加完善和友好,从而降低手术难度,使更多的病人受益,用我们医生的实践发明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

06

用爱和耐心滋润生命

▲康伍花

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我叫康伍花,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

我在这个科室已经工作有6年多了,可以说是坚守在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上。

你相信有奇迹吗?我相信。

因为有一个17岁的孩子,打工的时候不小心从施工架上摔下来,导致了重度颅脑损伤,当时病情比较严重,情况也不容乐观。

每天除了基本的治疗还有护理外。我们还给他放他喜欢的音乐,然后给他按摩,定时给他活动四肢,跟他聊天。

这个孩子在我们科待了整整三十天的时候,我们像往常一样和他聊天的时候,他的手竟然动了,那一瞬间我们科所有的人都哭了,那种激动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我的梦想:

2021年我希望去医院的病人能够少一点,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我也会继续坚守我的本职,值好每一班岗。

07

“夫妻档”守护村民健康20载

▲伍艳芳、唐军华

东安县井头圩镇上大村村医

东安县井头圩镇岭观村村医

我们俩是夫妻,每天早上8点,我们都来到各自的村卫生室,为身体不适的村民进行问诊。这样的工作,我俩已经干了20年了。

我们俩都是井头圩镇上大村人,2000年一起毕业于祁阳卫校,因为从小生长在贫困村,我们特别知道农村看病的艰难,所以选择了回村做村医。

刚结婚来的时候,这边条件很差,路也不通,我们两个人走半天才到病人家。不过现在路都修通了,20年来,我们接诊随访了两个村600多名慢性病患者,他们的身体状况我们俩都了如指掌。

工作虽然苦,但我们觉得,夫妻相濡以沫,村民的信任这些都是我们的动力。

我的梦想:

2021年我们俩夫妻的共同梦想是,继续守在大山里,守住村里的人,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RECOMMEND

网易智能有12个不同垂直领域社群等你来

添加智能菌微信:kaiwu_club

扫码了解更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