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tips

一.启动引导程序

Linux的一个吸引人的特性就是用户可以自行定制整个系统,你可是运行一个只有1M的"迷你"Linux,也可以运行一个几G的强大Linux。而无论你运行怎样的Linux,你都是先从引导程序开始运行的。对于普通用户,大多都是在个人电脑上运行Linux的。

个人电脑,又叫PC机,是我们常见的使用Intel或AMD的芯片的电脑。当我们接通PC机的电源之后,CPU会执行第一条指令,第一条指令通常是使CPU能跳跃到BIOS的入口地址上,然后BIOS就开始进行开机自检,包括对内存等硬件进行检测,如果存在其它设备的也自带有BIOS(比如SCSI或RAID设置等),也会执行它们。完成自检后的BIOS会根据设定好的启动设备和启动顺序来启动真正的操作系统,如Linux(本文以Linux为例)。

对于PC机,有以下几种设备可以作为启动设备来使用:

1) 硬盘

这是最常用的启动设备,硬盘有IDE接口和SCSI接口的两种,由于IDE硬盘价格比SCSI硬盘要便宜的多,所以,大多数PC机都使用的是IDE硬盘。一台PC机中可能有多个硬盘,用户可以在PC机的CMOS设置哪块硬盘首先启动。

2) 软盘

软盘是PC机必备的设备之一。常用作安装系统或作为系统应急盘使用。也出现了很多一张软盘上的Linux系统。

3) 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也是PC机必备的设备之一,包括CDROM、DVDROM、以及各种刻录机等。现在多数用户都是通过光驱来安装Linux的。

4) USB盘

随USB盘的出现,许多主板也都开始支持从USB设备上来启动系统了。USB盘的容量远大于软盘,目前有取代软盘的趋势。

5) 网卡的Boot ROM

有一些网卡带有Boot ROM芯片,可将引导信息写入Boot ROM,许多主板都支持Boot ROM启动。常用于无盘工作盘环境中。

无论系统选择了哪一种启动设备,它都将会去将该设备起始地址的内容读入内存,如果你的启动设备是IDE硬盘,系统就会去去读取硬盘的第一个扇区(这个扇区通常被称做主引导扇区,又称MBR),并将这个扇区的内容读入内存,然后运行它。到这一步的时候是引导Linux操作系统的关键了,这一步将尝试去启动Linux的引导程序,如果找不到引导程序,将无法引导Linux。许多人在无法启动Linux的时候,其实大多都是引导程序损坏或是配置不当所造成的。

那么什么是引导程序呢?其实你每天打开电脑,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引导程序。它的责任是载入操作系统内核软件并把控制权转交给它。对于Linux来说引导程序就是负责在启动计算机时装入Linux的Kernel,并将计算机的控制权交给Kernel,然后Kernel再进一步初始化剩余的操作系统,直到Linux显示用户登录画面。由此可见引导程序对于一个操作系统来是非常重要的。

Linux 的引导程序有很多种,最为常见是lilo和grub:
) lilo

lilo是用于Linux的灵活多用的引导程序。它并不依赖于某一特定文件系统,能够从软盘和硬盘引导Linux内核映像,当然它也能够引导其它操作系统。在grub出现之前,lilo可谓Linux引导程序的最佳选择。而目前仍然也很多人在使用它。

2) grub

grub是比lilo新的一个功能强大的引导程序。专门处理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共存的问题。它可以引导的操作系统有Linux、OS/2、Windows系列、BeOS、Solaris、FreeBSD、NetBSD等。它的优势在于支持大硬盘、支持开机画面(能支持到1024x768的画面)、支持菜单式选择,并且分区位置改变后不必重新配置,使用非常方便。较新发行的各版本Linux大多采用grub作为默认的引导程序。

3) 其它引导程序

如果你没有安装lilo或grub,或者你的lilo或grub损坏了(比如不小心覆盖了MBR),那么你将无法直接引导Linux。还好,这时候你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引导,比如:Linux的引导盘,或者是利用loadin、syslinux等程序来从ms-dos中载入Linux。

如果引导程序成功后,Linux内核就接管了系统,开始了Linux的启动过程(关于Linux的启动过程将另文介绍)。但如果引导过程的发生错误又将如何处理呢?

1. 首先分析屏幕显示的错误信息

引导程序本身所显示的错误信息都是有含义的,需要认真阅读。比如:

lilo的错误信息

当lilo启动完成时,会在屏幕上显示字符串"lilo",其实这其中的每个字母背后都对应着特定的操作。如果lilo在某个部分出了错,我们就可以根据屏幕上当前出现的字母推断出故障原因。比如:当屏幕上什么都没出现,就可能表示lilo还未被安装或者lilo所在的分区未被设为active状态。而屏幕显示"li",则表示lilo引导程序的第一部分能够将lilo引导装入程序的第二部分装入,但却不能执行。这可能是因为硬盘参数设置不当或者是因为在移动/boot/boot.b时没有运行map安装程序。而屏幕显示"lil",则可能是介质故障或硬盘参数设置不当,无法从map文件中装载描述符表......,详细的错误信息解释也可以从相关网站上找到。

Grub的错误信息:

和lilo相比grub的信息要好理解一些,因为它是直接用英语来表达的,而不是用符号。比如:"Hard Disk Error"、"Read

Error"、"Selected disk doesn't exist"、"Disk geometry error"、"Device

string unrecognizable"、"Attempt to access block outside

partition"、"Partition table invalid or corrupt"等。详细的错误信息解释也可以从相关网站上找到。

2.通过光盘或软盘引导进入系统,修复原引导程序

通过分析屏幕显示的错误信息后,应该能大致找到原引导程序的出错原因。这时候可以通过光盘或软盘引导进入系统。许多Linux的发行光盘就是可以启动的,比如:slackware就是很好的引导光盘。进入系统后,可以重装引导程序或者重新设置引导程序。

二.grub lilo
LILO是现在许多Linux缺省的引导程序,它的全称是Linux Loader,拥有很强大的功能。Grub 也是一个多重启动管理器,它的全称是Grand Unified Bootloader。Grub的功能与LILO一样,也是在多个操作系统共存时选择引导哪个系统。它可以引导很多PC上常用的操作系统,其中就有Linux、FreeBSD、Solaris、Windows 9x、Windows NT;可以载入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初始化操作系统;可以把引导权直接交给操作系统来完成引导;可以直接从FAT、minix、FFS、ext2或ext3分区读取Linux内核。Grub 有一个特殊的交互式控制台方式,可以手工装入内核并选择引导分区。
目前,PC的性能越来越强大,尤其是超大容量的硬盘使我们有足够的地方去安装多个操作系统。Linux下最常用的多重启动软件就是LILO和Grub。

LILO是现在许多Linux缺省的引导程序,它的全称是Linux Loader,拥有很强大的功能。Grub 也是一个多重启动管理器,它的全称是Grand Unified Bootloader。Grub的功能与LILO一样,也是在多个操作系统共存时选择引导哪个系统。它可以引导很多PC上常用的操作系统,其中就有Linux、FreeBSD、Solaris、Windows 9x、Windows NT;可以载入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初始化操作系统;可以把引导权直接交给操作系统来完成引导;可以直接从FAT、minix、FFS、ext2或ext3分区读取Linux内核。Grub 有一个特殊的交互式控制台方式,可以手工装入内核并选择引导分区。


初识Grub和LILO


1.Grub与LILO的优缺点

由于Grub出现要比LILO晚,所以它可以实现LILO的绝大部分功能,可以代替LILO来完成对Linux的引导,特别适用于Linux与其它操作系统共存情况。

◆ 8.4GB问题

以前大多数Linux所带较旧版本的LILO都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启动/boot分区不能分在超过1023柱面的地方,一般是在8.4GB左右的地方,否则LILO不能安装,或者安装后不能正确引导系统。Grub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安装时大硬盘是在LBA模式下,它就可以引导根分区在8GB以外的操作系统。目前,在LILO较新的版本中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很好处理。

◆ 漂亮的Logo

Grub引导开机显示一个漂亮的开机画面,它可以是640×480、800×600、1024×768等各种模式画面, 而且可以支持自动选择最佳图像模式。Linux爱好者可以通过改变这幅图片来制作个性化开机画面。

LILO源于文字界面,因此它在最新的版本中对开机画面的支持也是很有限的。

◆ 执行模式

Grub不但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引导,还可以在选择引导前动态改变引导参数,动态加载各种设备。例如,在Linux下编译了一个新的核心,但不能确定它能不能工作,就可以在引导时动态改变Grub的参数,此时即使Grub菜单配置不正确,但仍可以引导系统。Grub的命令行有非常强大的功能,而且支持如bash一样的历史功能,可以用上下键来寻找以前的命令。LILO就不支持这种模式。

在LILO下,既可以手工输入操作系统的名字来引导不同的操作系统,也可使用一个菜单来选择不同的系统进行引导。Grub也兼容以上的操作。

◆ 分区对Grub与LILO的影响

LILO是通过读取硬盘上的绝对扇区来装入操作系统,因此每次分区改变都必须重新配置LILO,如果调整了分区的大小及分区的分配,那么LILO在重新配置之前就不能引导这个分区的操作系统了。而Grub是通过文件系统直接把核心读取到内存,因此只要操作系统核心的路径没有改变,Grub就可以引导系统。

Grub和LILO支持多种外部设备,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动态装载操作系统内核,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装载操作系统核心。Grub还支持多种可执行文件格式,支持自动解压,可以引导不支持多重引导的操作系统等。


Grub和LILO的参数比较


1.安装

敲入"makebootable"命令,就可以安装Grub。而"lilo -v"则是重新安装LILO。LILO引导扇区包括一个分区表的空间,所以LILO既可以安装在MBR中,也可以安装在某个分区的引导扇区。Grub和LILO同时都可以安装在软盘之中。制作Grub的启动盘和制作LILO的启动盘相差不大。

要制作引导盘,需执行一些简单的步骤。首先确定Grub或LILO已经安装,并且在新的软盘上创建 ext2文件系统。然后进行安装,将一张空盘插入软驱,输入:

#mke2fs /dev/fd0

 

创建了ext2文件系统后,需要安装该文件系统。

(1)安装Grub

进入Grub的目录:

#cd /boot/grub

 

放入一张软盘,执行以下命令:

#dd if=stage1 of=/dev/fd0 bs=512 count=1
#dd if=stage2 of=/dev/fd0 bs512 seek=1

 

Grub启动盘就完成了。

(2)安装LILO

#dd if=/dev/hda of=/dev/fd0 bs=512 count=1(因为LILO已经安装在MBR中)

 

执行上述命令后LILO启动盘就完成了。

Grub启动时,会在/boot/grub/中寻找一个名字为menu.lst的配置文件,如果找不到此文件则不进入菜单模式直接进入命令行模式。menu.lst 是一个文本文件,可以用任何一个文本编辑器打开它。每一行代表一个配置命令,如果一行的第一个字符为"#",则表明这一行为注释,可以简单地用增加或减少注释行来改变配置。LILO使用一个文本文件/etc/lilo.conf作为其配置文件。LILO读取lilo.conf,按照其中的参数将特定的LILO写入系统引导区。如果修改了/etc/lilo.conf,就必须重新运行LILO命令,以保证LILO正常运行。

Grub和LILO有很多的相似的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Grub和LILO参数比较

 

相似功能 Grub的具体参数 LILO的具体参数
在second秒之后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 timeout second timeout=tsecs
默认启动选项 default num default=name
指定操作系统的名字和描述 title OS mode label
指出linux内核的路径 Kernel image
指出开机画面的文件所存放的路径和文件名 Splash pathname/filename message=message-file

 

2.配置

(1)Grub和LILO共同的配置(括号内为LILO的参数)

指定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的等待时间:

timeout second(timeout=tsecs)

 

上面代码表明设定second秒之后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如果是timeout 5,就是5秒没有其它指令就引导系统;如果设成-1,则Grub会一直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一个选项为止。

LILO中,timeout=50同样设置等待键盘输入的时长,单位是0.1秒。超过这段时间没有输入则为超时,系统将自动引导缺省的操作系统。如果不设置本参数,缺省的超时时间长度为无穷大。

指定引导的默认操作系统:

default num(default=name)

 

Grub中默认启动第num+1行的操作系统,default=1则启动第2个系统。LILO中是通过default=name指定缺省引导的操作系统,如default=LINUX表示将label为Linux的系统作为缺省引导的操作系统。如不指定该参数,排在lilo.conf中的第一个操作系统将作为缺省操作系统。

指定引导的操作系统的内核:

Kernel(image)

 

给Grub指定内核在哪儿,还要指出哪个文件是内核文件。例如kernel /boot/vmlinuz-2.2.16 root=/dev/hda7 ro说明/boot/vmlinuz-2.2.16 就是要载入的内核,后面的都是传递给内核的参数。root=/dev/hda7就是Linux根分区的所在分区,ro以只读的方式打开。 LILO中是以image=filename来指定含有一个Linux内核的启动选项的文件或设备。

指定引导操作系统时的信息文件:

Splash pathname/filename(message=message-file)

 

上面代码指出Grub开机画面文件所存放的路径和文件名。LILO中,message=message-file命令用于指定一个包含注释信息的文件,该文件将在系统"LILO"之前显示。如果在LILO启动时想获取较多的信息,可以编辑这个文件,再使用该命令就可以了。文件中如果包含有ASCⅡ码为0xFF的字符(Ctrl+L)则表示清屏。注意,文件的大小不能超过65535个字节。每次文件改变之后,都必须重新运行LILO命令重建map文件,以保证其正常显示。

指定引导操作系统的名称:

title OS mode(label)

上面代码指出的字符就是Grub菜单项上所看见的选项,你可以写上操作系统的名字和描述,如用 title Linux、 Single Mode代表这一选项是引导此Linux的单用户模式。在LILO中,label=name通过此参数来标识当前操作系统,即操作系统名。用户可通过在LILO提示后输入name来引导特定的操作系统。

(2)LILO的配置信息

在LILO.conf中,最多有16个操作系统选项,它比Grub有更大的灵活性。LILO.conf配置文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局配置;另一部分是引导配置,"#"表示注释。

◆ LILO的全局配置

全局参数是全程有效的,它可以出现在文件LILO.conf中的任何地方。

指定引导操作系统文件的备份:

backup=backup-file
force-backup=backup-file
install= file

 

在装入LILO之前,将原先的引导区备份到backup-file。它可以备份到一个设备上,用户可以通过dd if=/boot/boot.bak of=/dev/hda bs=446 count=1恢复原先的MBR。force-backup=backup-file类似"backup",但是会覆盖原有的同名文件。install=file将指定的文件作为新的引导扇区来安装,若未设置install选项,则将boot/boot.b作为默认缺省值使用。

指定一个用于安装LILO的设备:

boot=boot-device

 

上面代码指定一个用于安装LILO的设备。通常LILO可安装在如下几个地方:

MBR:第一个硬盘的主引导区, 对应于/dev/hda、/dev/sda或者是/dev/hda0等。

Root: Linux根分区"/"上。

Floppy: LILO安装在软盘上,对应于/dev/fd0。LILO缺省安装在根分区超级块上。

指定用于优化压缩LILO:

compact

 

该参数用于优化压缩LILO,让LILO把相邻扇区的多次读取请求合并成一次读取请求,从而使MAP文件更小。因此,从软驱读取时推荐使用 compact 选项。

指定强制LILO等待用户的键盘输入:

prompt
delay=tsecs
prompt forces

 

prompt给出"boot:"提示,强制LILO等待用户的键盘输入,按下回车键则立即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按下Tab显示可供选择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有多个操作系统应该使用参数,这样留给用户一个选择的余地。在没有指定"prompt"参数时,LILO将立即引导缺省的操作系统。"delay"参数在这之间插入一段延时,单位是1/10秒。如果未设置delay选项或设为0,则引导装入程序就不会等待。prompt forces不等待任何的按键事件发生,就直接进入启动提示符模式。如果设定了prompt选项而没设定timeout选项,则不能自行启动。

指定非标准硬盘的具体参数:

disk=device-name

 

上面代码指定了非标准硬盘的具体参数。它有以下的几个参数:bios,设备号;sectors,硬盘扇区数;heads,硬盘磁头数;cylinders,硬盘柱面数;partition,用于物理定位特殊硬盘上的分区;start,每一分区的起始扇区。

指定磁盘的物理性能指标:

linear
table=device
fix-table
ignore-table

 

linear产生线性扇区地址,而非"扇区/磁头/柱面"地址的linear扇区地址。因此,linear地址在运行时不依赖于硬盘参数。注意,在将LILO安装到软盘上时不能使用"linear"参数。table指定含有分区表的设备;若未指定该参数,引导装入程序就不会把分区信息传送到已启动的操做系统。若一个已定位且引用了table选项的分区表被修改则必须重新运行LILO。fix-table选项使得LILO可对分区表上的扇区/磁头/柱面,以及线性地址进行调整,从而建立每个分区表入口、包含有该分区的最前和最后一个扇区的扇区/磁头/柱面及线性地址。ignore-table通知LILO忽略无效的硬盘分区表。

指定map文件:

Lock
map=map-file

 

指定map文件,没有本项时缺省使用/boot/map,每次改动LILO都应产生一个新的与之相关map文件。Lock是告诉LILO,提示后立即按上一次的引导映像启动计算机。允许自动记录引导命令行,作为以后启动的默认缺省值。

当用于启动的引导映像不存在时,使用optional参数使LILO忽略它。这对用于测试一个不长期存在的Linux内核是有用的。

指定LILO设置口令保护:

password=password
restricted

 

上面代码为LILO设置口令保护,每次重新启动计算机提示用户输入口令。因为这个密码是明文的,设置了口令后建议将LILO.conf的文件属性改为000,以免让非root用户看到口令。restricted 与password联用,使"password"仅作用于在LILO提示后有参数输入的时候。

指定串行口控制器的参数:

serial=parameters (port, bps,parity,bits)

 

这将初始化指定的串口,并将使引导管理器能接收来自串口的输入。

参数如下:

〈port〉 表示的串口号。
〈bps〉 串口速率。
〈parity〉设置串口校验。一般情况下,LILO忽略奇偶校验。n表示无校验,e表示偶校验,o表示奇校验。
〈bits〉字符位数,只能取7或8,缺省值是8。当有奇偶校验时只能取7。

 

用下面命令可以打开进程报告:

verbose=level
append=string

 

数目越大给出的冗长输出越多。如果在LILO命令行中附加参数-v,则冗长标准也相应增加,最大的冗长标准是5。

append传递一个特殊硬件的参数串string给Linux系统的内核。它常用来配置一些Linux不能正确测试到的硬件设备。例如:append = "hda=128,64,200"指明该硬盘为128柱面、64磁头、200扇区。

指定RAM盘的大小:

ramdisk=size

 

size为零时不建立RAM盘。忽略此参数时,RAM盘大小由Linux内核引导程序决定。

指定以何种读写方式载入根文件系统:

read-only
read-write

 

从字面上可以知道它们分别是通知LILO以只读方式载入根文件系统,以读写方式载入根文件系统。

指定LILO引导Linux系统时的VGA模式:

vga=mode

 

指定LILO引导Linux系统时的VGA模式,有以下的参数值:

normal 常规80×25文本模式。
extended 80×50文本模式。
ask

引导时询问用户使用哪一种VGA模式,这时敲回车键将显示一个可分配的VGA模式表。如果不指定VGA模式,系统将缺省地使用包含在系统内核里的VGA模式值。

◆ 引导配置

引导映像参数作用于每一个引导区。

设置包含Linux内核引导映像的文件或设备:

image=pathname

 

设置包含非Linux操作系统:

other=pathname

 

如DOS、Windows 95等系统引导的文件或设备,以提示启动其它独立的系统。

range=start-end
alias=name
loader=chain-loader

 

如果"image"参数被设置为一个设备,则Linux内核引导程序的存放范围必须被range=start-end设置。alias给当前操作系统起一别名。loader=chain-loader指定LILO所需要的特定的引导程序,缺省值是/boot/chain.b。

LILO运行时会给出一些提示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深刻地了解Bootloader是很有益的。表2罗列了一些错误信息供参考。


表2 LILO出错信息

 

LILO出错信息    代表的意义
LILO提示信息 NULL LILO没有安装或者安装lILO的分区没有被激活
L LILO的第一部分已经被装入并运行了,但它不能装入第二部分的引导程序。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介质访问失败或硬盘参数错误。
LI LILO第一部分正确,但是第二部分执行时出错。一般是硬盘参数有误或/boot/boot.b与map程序不相匹配。
LIL LILO第二部分开始执行,但是不能从"map"文件中读取描述符表(Descriptor Table)。磁盘介质错误或磁盘参数有误。
LIL? LILO在错误的地方加载。
LIL- 描述符表错误。硬盘参数的不匹配或/boot/boot.b与map程序不相匹配。
磁盘错误码 0x00 由LILO扇区读取子程序产生。map文件被破坏,或者当使用"linear"参数时访问超出1024的柱面。
0x01 LILO访问了BIOS不支持的硬盘。
0x02 磁盘介质出现问题。
0x03 磁盘介质写保护错。
0x04 磁盘扇区未找到,硬盘参数错误。
0x05 磁盘激活顺序改变。
0x06 磁盘错误的介质。
0x07 无效的初始化,BIOS没有适当地初始化硬盘。
0x08 DMA超出限度。
0x09 DMA试图越过64KB边界。由于"compact"参数造成。
0x0C 无效的磁盘介质。
0x010 "CRC错误",检测到介质错误。建议多启动几次,运行map安装程序,把map文件从坏块写到正常的介质上。
0x11 ECC纠正成功。读错误发生然后被纠正,但是LILO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终止了启动过程。
0x20 磁盘控制器错误。
0x40 磁盘定位失败,磁盘介质问题。
0x80 磁盘超时。磁盘或驱动器没有准备好,介质坏了或没有磁盘。
0xBB BIOS错误。磁盘与BIOS配置不符。

 

(3)Grub配置信息

与LILO相比,Grub有更强的交互性。下面就以它的命令来理解这个bootloader 。

进入菜单,按"e"是编辑启动命令,按"c"是使用命令行。按"e"键可以编辑所选项的启动命令,用这个功能可以临时改变系统的启动参数。

要启动一个操作系统,首先指定引导哪个分区上的系统,例如要引导第一个硬盘上的第一个分区的操作系统,先键入:

grub>root (hd0,0)

 

如果要启动的是Windows系统,键入:

grub>chainloader (hd0,0)+1

 

注意,(hd0,0)要随着硬盘和分区的不同而改变。
如果要引导Linux或其它系统,应键入:

grub>kernel (hd0,6)/boot/vmlinuz root=/dev/hda7

 

注意,磁盘参数也要随着硬盘和分区的不同而改变,如从第二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引导则用hdb1,最后敲入boot就可以启动系统了。

在不能确定命令或者命令的参数时,都可以按"Tab"获得相关的帮助;用上下键可以获得命令的历史记录,这些就像在Linux中使用bash一样简单。也可以键入启动命令,然后boot就可以引导系统了。

Grub下生成引导盘:

grub> root (fd0)   
grub> setup (fd0)   
grub> quit

 

如果要把Grub装到硬盘上,也很容易。如果安装到MBR,则可以指定整个磁盘而不必指定分区,如下(对于hda):

grub> setup (hd0)

 

如果要将Grub安装到/dev/hda7的引导记录中,应输入:

grub> setup (hd0,6)

 

综上所述,LILO要求用户十分明白每个参数才能很好地掌握;而Grub则更加看中用户的交互性,两者在bootloader中不分伯仲。


实例


下面就以我的lilo.conf为例,把它翻译成Grub的menu.lst文件。

lilo.conf:
#The lilo.conf of the writer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message=/boot/cosixmsg //指出开机画面的文件所存放的路径和文件名
prompt
password = wudi //密码是wudi
timeout=50 //在5秒之后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
default=dos //默认启动选项dos
image=/boot/vmlinuz-2.2.16-3 //指出Linux内核的路径
label=linux //指定操作系统的名字Linux
vga=0x301
read-only
root=/dev/hda7
other=/dev/hda1 //指定操作系统的名字DOS
label=dos

 

翻译后的menu.lst文件:

timeout 5 //在5秒之后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
default 1 //默认启动选项dos
  # → linux ← //指定操作系统的名字LINUX
  title linux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2.16 root=/dev/hda7 ro
   initrd /boot/initrd-2.2.16.gz
  # → linux END ←
  # → dos ← //指定操作系统的名字DOS
  title dos   root (hd0,0)   chainloader +1
  # → dos END ←
通过以上对Grub和LILO的讲解,读者可能已经对这两种bootloader有了较深地理解,但是还需要经过大量反复地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握。 

三.initrd简介

为什么要引入initrd?

Linux启动过程中肯定要载入内核镜像,在此过程中有些要素必须考虑:

首先,内核镜像不能太大。由于受到各种硬件和兼容性的限制,Linux的内核镜像不能太大,但是这并不容易做到。Linux内核的核心部分本身就不小了;而且还必须加入会使用到的驱动程序。

其次,要支持尽可能多的硬件设备。我们在启动过程中有一件重要工作:挂载root文件系统,因为进一步的数据和应用软件都在其上,所以我们的内核必须能够 访问root文件系统。对于一般用户,如果他们使用IDE硬盘上的ext2文件分区作为root文件系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不管是IDE硬盘还是 ext2文件系统,它们的驱动肯定会包含在内核镜像自身里面。但是,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我们希望发行Linux系 统的安装光盘,那么对光盘的驱动,就不一定包含在内核里面了。(有人可能要奇怪了,咦,光盘中的内核镜像不都已经读进来了吗,怎么内核还访问不了光盘呢? 注意,读入内核镜像的是 Boot Loader ,内核并不具备 Boot Loader 的功能。)如果没有光盘的驱动,我们又怎么把光盘里的软件包安装到用户的计算机里呢?把驱动程序预先编译到内核里?听起来还不错,可是如果我们除了光盘还 有一些其它的安装介质,那么所有这些驱动就会让内核镜像庞大不堪。

而且,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各种不同的驱动程序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特别是以前ISA设备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时候,这种冲突简直难以避免。

那时的解决办法是发行商提供预先编译好的支持各种设备的不同内核,把每个内核放进一张软盘,随发行包一起交给用户,用户自己选择装有合适内核的软盘进行引导。或者给用户提供制作引导盘的工具,让用户在安装前制作自己的启动盘。当然,哪一种办法都不能让人满意。

唯一的希望在于使用模块化机制。在内核启动的时候调用相应的模块加载驱动程序,然后访问root文件系统。无论是通过内核对设备做进一步的分析还是直接从用户那里得到配置信息,先配置再加载模块的办法,都能有效地避免冲突的发生。

除了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在挂载root文件系统之前调用相应的模块之外,在完成安装的系统上,我们可能仍然需要在挂载root文件系统之前调用一些模块。这主要是为给计算机进行配置--一般都要针对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内核配置。

理想情况下,用户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配置编译文件,重新编译内核,一步步完成这种工作。但是没有几个用户喜欢这种冗长并且极易出现错误的工作。而且编译和生成内核需要相应的工具,可是大部分用户不需要这些工具。

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编译一个整体式的内核,但这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首先,所有的编译工具还需要,其次,编译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无法完成任 务的概率太大了。所以,我们仍然要使用模块机制:模块机制很可靠,出了错误也只不过不加载对应的模块而已,不会使整个任务失败。而载入模块,象前面说的, 也是在挂载root文件系统之前就要得到模块的。

基于以上理由,Linux引入了initrd机制。
initrd做什么

initrd允许系统在启动的时候载入一个RAM盘,这个RAM盘可以被当作一个root文件系统,程序可以在其上运行。(有两重含义,第一,程 序在上面;第二,程序的文件系统环境也在上面。)在此之后,可以从别的设备上挂载一个新的root文件系统,先前的root文件系统(initrd)就会 被移动到一个目录上去,最终被卸载掉。

为什么要使用RAM盘呢?首先,使用RAM盘能方便的支持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另外,也是为了保持 Boot Loader 工作尽可能的简单。在系统引导时,除了内核镜像之外,Boot Loader把所有相关的信息作为一个文件读入内存,内核在启动中将该文件作为一段连续的内存块看待。也就是把它当作RAM盘来 使用了。正因为如此,这种机制被称作"初始 RAM 盘 (initial RAM Disk)",缩 写成 initrd。

initrd主要用来把系统的启动划分为两个阶段:初始启动的内核只需保留最精简的驱动程序最小集,此后,在启动必须加载附加的模块时,从initrd中加载。
initrd进行的操作

使用initrd的时候,典型的系统启动的流程变为:

Boot Loader读入内核镜像以及initrd文件

内核将initrd文件转成"普通"的RAM盘,并且释放掉initrd文件占用的内存。

initrd被当作root文件系统,以可读可写(read-write)方式安装。

/linuxrc被执行(它可以是任何可执行文件,包括脚本在内;它以uid0身份执行,基本上能完成所有init程序可以做的工作)

linuxrc安装"实际" 的root文件系统

linuxrc通过pivot_root系统调用将root文件系统放置在root目录下。

常用的启动流 程(比如调用/sbin/init)开始执行。

卸载initrd文件系统。

注意,这是一个典型流程。其实initrd机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使用:要么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root文件系统使用,这样的话第5、第6两个步骤 可以被略过,直接执行/sbin/init(我 们的试验系统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要么作为一个过渡环境使用,通过它内核可以继续装载"实际"的root文件系统。

四.IDE和SCSI硬盘

五.BusLogic和LSI Logic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