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混频接收机
继上次内容继续讲。我们上次说到了普通的低于接受频段的中频超外差接收机和高于接受频段范围的中频超外差接收机,会存在相应的干扰问题。低于接收频段,虽然避免了中频干扰,但可能引入镜像干扰。而中频若高于接收频段范围,则会失去中频原本的高增益高选择性的优势。
因此,引出了第三类超外差接收机:二次混频接收机。
这种方案的超外差采用二次混频架构。如下图:
这个图是网上的一个图,我自己画要很久,就直接借用了。接收器电路存在两个本振Lo1和Lo2(LO的意思就是Local oscillator),经过了两变频得到的基带输入信号。
首先,高频功放出来的信号先和Lo1混频 → 得到第一中频信号。我们以某型号手机为例,假如接收到的GSM接收信号为835-960MHZ,这是第一本振的频率就会在1006-1031MHZ随着接收信号而变动,使输出第一中频信号稳定在71MHZ。然后,经过放大的第一中频信号与第二本振Lo2混频 → 得到13MHZ的第二中频信号 → 第二中频信号滤波、解调后,将得到的IQ信号送入基带芯片进行处理。
优缺点: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中频频率高,可以抑制镜像噪声;第二种拼频率低,保证了信号的高增益和高选择性。
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两次变频结构比一次变频复杂了,因此成本也提高了不少。所以不少廉价方案采用超外差一次混频架构,将中频设在两三百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