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COMSOL——雷达散射截面案例的分析

简介:

本教学案例演示背景场在电磁散射问题中的应用,描述的是被雷达检测到的船身,同样的技术可用于模拟孤立物体受来自远处的电磁波影响的任何情况。例如,将模型尺寸缩小几个数量级,同样常见的应用是等离激元共振纳米颗粒。本例除了设置背景场并在一定的入射角范围内对其进行扫描之外,还介绍了如何计算远场和雷达散射截面(RCS)。

模型定义:

本例计算船身与雷达发射器的入射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发射器视为距离船身足够远,这样我们可以将入射场视为平面波,因而可以从模型几何结构中排除发射器,仅分析船身及其周围环境。
虽然二维下的建模过程与三维类似,但本例使用二维模式可以实现快速设置和求解。为了着重阐述概念,我们特意采用非常简单的几何结构(见图 1)。

图一:模型几何结构。船身长14米,被空气包围-界面位于水面之上。

几何结构中的内圆表示船身周围的空气,外圆是完美匹配层(PML)。为了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内圆需要完全包围船身,还必须延伸到波长的相当大一部分,及其外部倏逝波的特征长度。但在实践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时间和内存使用率,本应避免将圆绘制得过大。出于本例的目的,为了得到近场的清晰视图,内圆的尺寸超出了必要大小。外圆半径不重要,只要满足 PML 网格划分的需要(即 5-6 个网格单元)即可。雷达的背景电磁场由其面外电场分量描述:

在该方程中:

j是虚数单位;

k0 = 2\pif/c是真空中的波数;

f = 100MHz是频率,是模型的设定值,即条件;

\phi是射入角,以\phi = 0 对应x轴正方向的入射波,在模型中即为从右向左沿x轴负方向传播。

建模操作说明:

从文件菜单窗口中点击新建

在不偏离预期实验效果的情况下,对三维的模型进行简化,只取其在海面(二维平面)上的截面,我们将入射场视为平面场,仅分析船身及周围的环境。使用二维模型简替三维模型话可以实现快速设置和求解,其主要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着重阐述概念。

新建

新建窗口中,点击模型向导

模型向导

1模型向导窗口中,单击二维

2选择物理场树中选择射频>电磁波,频域(emw)

3单击添加

4单击→研究

5选择研究树中选择一般研究>频域。 

6单击√完成

研究1

步骤1:频域

1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研究1节点下,单击步骤1:频域.

2频域设置窗口中,定位到研究设置栏。

3频率文本框中键入"100 [MHz]”。

这一步是为了设置全局的雷达波频率为100MHz

全局定义

参数1 

1模型开发器窗口的全局定义节点下,单击参数1

2参数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参数栏。

3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

几何1

圆1 (c1) 

1几何1工具栏中右键,单击。 

2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大小和形状栏。

3半径文本框中键入"r0+3[m]”。 

4单击以展开栏。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

圆弧1 (ca1) 

1几何工具栏中右键,然后选择圆弧。 

2圆弧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属性栏。 

3指定列表中选择端点和起始角度。 

4定位到起点栏。在x文本框中键入"6”。

5定位到终点栏。在x文本框中键入"4",在y文本框中键入"2"。

圆弧2 (ca2) 

1几何工具栏中右键,选择圆弧

2圆弧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属性栏。 

3指定列表中选择端点和起始角度。 

4定位到起点栏。在x文本框中键入"4"。在y文本框中键入“-2”。 

5定位到终点栏。在x文本框中键入"6"。在y文本框中键入"0”。

6定位到角度栏。在起始角度文本框中键入“270”。 

线段1 (Is1) 

1几何工具栏中右键,选择线段。 

2线段设置窗口中,定位到起点栏。 

3指定列表中选择坐标。 

4定位到终点栏。从指定列表中选择坐标

5定位到起点栏。在×文本框中键入“-4"。在y文本框中键入“-2”。 

6定位到终点栏。在x文本框中键入"4”。在y文本框中键入“-2”。 

线段2 (ls2) 

1几何工具栏中右键,然后选择线段。 

2线段设置窗口中,定位到起点栏。 

3指定列表中选择坐标。 

4定位到终点栏。从指定列表中选择坐标。 

5定位到起点栏。在x文本框中键入“-4”。在y文本框中键入"2”。 

6定位到终点栏。在x文本框中键入“4”。在y文本框中键入“2”。 

二次贝塞尔曲线1(gb1) 

1几何工具栏中右键,然后选择二次贝塞尔曲线。 

2二次贝塞尔曲线设置窗口中,定位到控制点栏。

3在第1行中,将×设为-4并将y设为2

4在第2行中,将×设为-6并将y设为2。 

5在第3行中,将x设为-8。 

二次贝塞尔曲线2 (gb2) 

1几何工具栏中右键,然后选择二次贝塞尔曲线。 

2二次贝塞尔曲线设置窗口中,定位到控制点栏。 

3在第1行中,将x设为-8。 

4在第2行中,将x设为-6并将y设为-2。 

5在第3行中,将x设为-4并将y设为-2。 

此处与原案例pdf文件不同,照原pdf文件去做,结果是形同二次贝塞尔曲线1。

转换为实体1 (csol1) 

1几何工具栏中右键,然后选择转换>转换为实体。 

2选择“对象” calca2Is1Is2qb1qb2

定义

显式1 

1定义工具栏中右键,单击选择>显式。 

2选择“域”4。 

3显式设置窗口中,定位到输出实体栏。 

4输出实体列表中选择相邻边界。  

在本例中,我们会多次用到船身的边界条件。把整个零散的部分组合为一个显式,可以方便我们进行后续一系列处理。

完美匹配层1(pmll) 

1定义工具栏中右键,单击完美匹配层。 

2选择“域”1256。 

3完美匹配层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几何栏。

4类型列表中选择圆柱型。 

添加材料

1主屏幕工具栏中,右键从库中添加材料。 

2转到添加材料窗口。

3在模型树中选择内置材料>Air。 

4右键选中后,单击添加到“组件1(comp1)”。 

5在模型树中选择内置材料>Aluminum

6右键选中后,单击添加到“组件1(comp1)”。 

材料Aluminum (mat2) 

1材料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几何实体选择栏。 

2几何实体层列表中选择边界

3选择列表中选择显式1

电磁波,频域(EMW) 

1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1 (comp1)节点下,单击电磁波,频域(emw)。 

2选择“域”1-356。 

为了简化模型,也为了节省时间和内存,使用边界条件来表示船身,令船内部的场为0,省去计算量和额外干扰。

3电磁波,频域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公式栏。 

4从列表中选择散射场。 

5Eb矢量指定为:

1[V/m]*exp(j*emw.k0*(x*cos(phi)+y*sin(phi)))

在这个表达式中,真空中波的传播常数emw.k0由物理场接口自动提供。

6定位到分量栏。从求解的电场分量列表中选择面外矢量。 

阻抗边界条件1 

1物理场工具栏中右键,然后选择阻抗边界条件。 

2阻抗边界条件设置窗口中,定位到边界选择栏。

3选择列表中选择显式1

远场域1 

物理场工具栏中右键,然后选择远场域。 

网格1 

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1 (comp1)节点下,右键单击网格1并选择全部构建。 

研究1 

步骤1:频域

1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研究1节点下,单击步骤1:频域。 

2频域设置窗口中,单击以展开研究扩展栏。 

3选中辅助扫描复选框。 

4单击+添加。 

5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

range(a,b,c)函数表示以b为步长,在(a,b)区间内的求解模型,属于枚举函数的一种。设置越小步长的角数可以得到越精细的RCS图形,但相应的会线性延长求解时间和模型文件的大小。

主屏幕工具栏中单击=计算

结果

选择 1

1 模型开发器窗口中展开电场 (emw)节点

2 右键单击表面并选择选择

3 选择 “域” 3

4 电场 (emw) 工具栏中单击绘制。

此时的图像为入射角等于360度的总电场模。后一步是作者以30度为示范,通过改变参数值(phi(deg))来展示如何查阅和绘制不同入射角下的电场模图形。

电场 (emw)

1 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结果节点下,单击电场 (emw)

2二维绘图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数据栏。

3参数值 (phi (deg)) 列表中选择 30

4电场 (emw) 工具栏中单击绘制

如此,我们得到的图示便是phi(入射角)为30度时的场。如果我们想要别的角度,便按照以上方法,更改参数值(phi(deg))到对应的值即可。

表面

1模型开发器窗口中,单击表面

2表面设置窗口中,单击表达式栏右上角的替换表达式。从菜单中选择组件 1 (comp1)> 电磁波,频域 > 电 > 电场 - V/m>emw.Ez - 电场, z 分量。

3电场 (emw) 工具栏中单击绘制

4 回到表面节点,单击表达式栏右上角的替换表达式。从菜单中选择组件 1 (comp1)> 电磁波,频域 > 电 >相对电场 - V/m>emw.relEz - 相对电场, z 分量。

5电场 (emw) 工具栏中单击绘制

此时的图形表示30度入射角下船身产生的相对电场的瞬时值。

由于相对场是观测场与背景场之差,因此在尾流中以及总场因反射而增强的区域,其大小都会增大。如果我们绘制相对场的绝对值,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

6 定位到表达式栏。在表达式文本框中键入 “abs(comp1.emw.relEz)”。

此表达式中的abs()为绝对值,括号内的函数为我们刚刚设置的替换表达式。

7电场 (emw) 工具栏中单击绘制

此时的图形表示30度入射角下船身产生的相对电场的大小。

二维远场 (emw)

1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结果节点下,单击二维远场 (emw)

2极坐标绘图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数据栏。

3参数选择 (phi) 列表中选择来自列表

4参数值 (phi (deg)) 列表中选择 30

辐射方向图 1

1 模型开发器窗口中展开二维远场 (emw) 节点,然后单击辐射方向图 1

2 辐射方向图设置窗口中,定位到计算栏。

3 找到角度子栏。在角数文本框中键入 “360”。

4 二维远场 (emw) 工具栏中单击绘制

该极坐标图是远场随角度的变化图,用于测定反射场如何向不同方向辐射。

极坐标绘图组 3

右键模型开发器窗口中的结果节点,选择极坐标绘图组

全局 1

1 右键单击极坐标绘图组 3 并选择全局

2全局设置窗口中,定位到 r 轴数据栏。

3 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

10*log10(at2(r0*cos(phi),r0*sin(phi),emw.bRCS2D))

4 定位到\Theta角数据栏。从参数列表中选择表达式

5 表达式文本框中键入 “phi”。

6 单击以展开标题栏。从标题类型列表中选择手动

7标题文本区中键入 “单位长度 RCS,单位为分贝”

8 极坐标绘图组 3 工具栏中单击绘制。

  • 20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