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开发者说》的第17期,这次我们采访的是知名的程序员博主:帅地。
帅地从大学开始接触公众号,在大学毕业时就沉淀了10w垂直粉丝,月入近10w。在秋招阶段,帅地靠扎实的算法基础和技术功底顺利入职腾讯。“还没折腾够”的帅地在大厂工作一年后选择了离职,开始了创业生涯,现在帅地靠着副业自媒体,扩展知识付费领域年入百万+,让我们听听这位有趣又有料的程序员的自述。
充实的大学生活:年轻的时候就要多折腾
我高考分数比预想中的少了几十分,但我并不伤心,因为我觉得学校虽然挺重要,但我相信自己要干的事,在哪个学校都能干,在我看来,技术与成绩,只是大学的一部分而已。
当时我一心想读计算机类专业的,但这个分数要选个省内好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会变得很难,我就另辟蹊径,查哪些学校转专业比较容易,所以后来我是报读了一个容易转专业的学校(大家可以猜猜),争取之后转专业到计算机相关专业。
最后我录取到了木材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在开学的前几天,我看过一本对我影响挺大的书,叫做《李开复自传》,书里面有一句话一直影响着我——『当你把大学所学的知识全部忘光时,剩下的,便是教育的本质』,说实话,我很喜欢这句话,当时我解读为,在大学,提升自己的思维、学习能力才是最核心的。
大一那会儿,我就一门心思扑在计算机上。国庆假期,我开始自学C语言,跟着书本打demo,感觉特带劲。七天时间我就学到了结构体那块,但一到指针就卡壳了,难度顿时加大,感觉遇到了瓶颈,我就暂时放下了。
稍微学了点 C 语言之后,就想写个稍微好玩一点的程序,当时就觉得做游戏很酷,可以装逼,自己对这方面也比较感兴趣,最后我最后找到了个贪吃蛇的程序,这应该是我见过最简单的贪吃蛇了,只有黑色的界面以及把一个方块自己当做蛇头,不过我当时还是挺感兴趣的,就跟着源码打程序,之后在自己理解了原来游戏是这样弄的,画面的动态效果是这样搞出来的,把程序运行起来之后,稍微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
大一结束后的暑假,我又接着折腾写游戏,可是 C 语言又没有界面,我发现 windows 编程可以画界面,画图之类的,也是用 C 语言实现的,所以我就看小甲鱼的视频学习 windows 编程,自己也顺便买了本《windows编程》的书,那本书 900 页,windows 编程还是挺难的,各种句柄啥的,大概学了差不多一个月,900页大概看了 600页,各种键盘事件,鼠标事件,后面靠着这些知识,写了个计算器。
windows 编程的折腾,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例如知道了我们平时鼠标移动是怎么回事,知道了我们文本编辑器的底层是如何实现的,感觉知道了很多相对底层的东西,也让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强了。
写完以后又遇到问题了:因为 windows 编程写出来的程序,在手机不能运行,根本没人用我的程序,所以我转行学 Android,不过 Android 听说用 Java 实现的,所以我入门了 Java,看了几天的视频入门的,只学了点皮毛就去写 Android了,大概折腾了二十几天,最后跟着书本写了个天气预报。
总的来说我大一就是在不断折腾和探索,那时候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是很强的,学什么都充满干劲,虽然学的很多知识都是后面用不上的,但我觉得很值。
大一大二这段时间,千万别问别人干啥学啥,如果你有感兴趣的就去折腾,全心全力的折腾,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远远不是那些具体的知识点,更多的是你的学习能力,折腾能力,逻辑思维。
年入百万,也有了诗和远方
在学校阶段,我就开始捣鼓公众号和其他自媒体。一开始是对这方面感兴趣,有些公众号接收投稿,于是我开启了投稿之路,但是,不是说你去投人家就愿意发,很多情况下人家根本不会发,例如:
1、你写的文章太冷门了,别人发了估计阅读量会很低,别人肯定不愿意发,因为对于很多大号,阅读量还是很重要的。
2、你投的文章别人已经发过好多类似的了,这时他可能不会接收你的。
3、你写的文章,和它的公众号定位不同,例如人家是写 Java 的,你去投 Python 的文章。
反正,我投了很多,一直期待他们发,然而,大家都没法,投稿路上还是挺困难的,因为没有任何人来指导你,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探索。再说,要找到合适的公众号,并且它愿意接收投稿的,也很难找啊。
后来我觉得,要获取别人的转载,我得写一些别人愿意转载的文章,当时漫话技术文很流行,于是我就花很多时间,从找漫话人物,怎么排版漫话等等,写了第一篇漫话技术文章:【漫话】什么是外部排序?
这篇文章,自我感觉写的挺好,然后去投稿,由于是算法类型的,比较通用,好几个公众号转载了,并且,好几个公众号主动来找我开白名单了。那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差不多 1000 个粉丝。让我尝到了甜头。
总之,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研究各个平台的文章风格和调性,一方面是平台的调性,另一方面是用户的喜好。
我在自媒体领域算是比较有天赋的那类人,把内容研究透彻以后我就开始去模仿和借鉴平台喜欢的文章风格进行创作,后面慢慢地就有公众号收我的稿件了。再后来我也逐渐有了个人的一些风格,投稿给我带来了几千的涨粉。后来在第三方平台引流,凭借这一篇文章导来了1w粉丝,那时候还是很兴奋的。
后面投稿多了,同一个号导流效果没有那么好了,公众号的生态也没那么繁荣了,我就开始在csdn、知乎这类的平台写技术文章,也出过不少爆文,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近100w的阅读量,有很多朋友也是通过这篇文章认识我的。
大学阶段我是没有参与实习的,但很幸运的是我大三的时候开始做自媒体,写一些技术文章和干货,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我就已经拥有了10w+的垂类粉丝,靠着公众号广告收入近百万了。
毕业前还上了助学贷款
关于春招、秋招和我的第一份工作
虽然在公众号花了不少时间,不过秋招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技术和算法基础(技术文章也给我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进了腾讯。
一开始我在准备春招提前批的时候,就狠狠被虐了一番,春招两次腾讯面试(一次提前批一次正常网申)都挂二面了。我在准备腾讯提前批的时候,二面操作系统和Linux问得有点多,但我Linux不大懂,也没有好好准备,其实Linux相关的内容比较基础,但我却松懈了,有80%的原因挂在这里。
此外,我在简历上写了一个高并发秒杀系统的项目,当时我是跟着视频敲代码做下来的,不过这个项目我自己没实操过,看视频的做了几个小时而已,我只针对性地准备了几个Redis相关的问题,当面试官问到并发量的问题时,我答得不是很好,最后当然也是挂了。
其实大厂的人才考核是有信息差的。比如很多人觉得春秋招要好好准备再去投简历,但其实春秋招最好是越快开始越好,有时候大厂招到了合适的人员了,就会直接关闭招聘通道,“唯快不破”。
现在来看这些问题很简单,但是当时的自己确实是太年轻,没摸懂大厂的面试套路。很多人被大厂刷掉,有时候也不是自身技术不行或者能力不够,单纯是没有其他人准备得充分,和了解大厂要考的面试内容。
现在的大厂面试在向国外靠拢,不再只考核算法和八股文,慢慢转向算法题+系统架构设计/OOD的趋势,我认为这可能是以后大厂面试的准备重点。
有了两次失败的经验后,我在秋招的时候准备得更加充分了,最后的结果也比较满意,找到了想去的城市(深圳)以及公司(腾讯),我投的岗位都是后端开发,几次面试都献给了腾讯。
入职腾讯之后,我工作得很开心,和同事也相处得很好,内心也十分感谢带我的导师,在腾讯工作了一年多。
从腾讯离职,我不后悔。
我入职腾讯的时候,虽然说有几十万的年薪,但在我的总收入中,工资估计就占比 30% 左右吧,也就是说,我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很多选择。后面因为我的工作和副业比较饱和,我就萌生了离职的想法,你也知道离职这种想法一旦萌生了,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再也很难收回了,工作的效率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最后我也鼓起勇气,辞职了。
我是潮汕人,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观念就是不喜欢给别人打工,喜欢自己当老板。其实从入职腾讯的时候我就知道职场不是我的尽头,我可能是一个比较有自己想法并且渴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
在我还没有入职的时候,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工作五年,积累足够的资本,然后离职。不过我的副业收入比较可观,加上自己的一点冲动,就加速了离职的进程。
带着诗与远方,满怀激动,我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虽然我现在工作之外有不亚于工资的收入,但万一哪天没收入了怎么办?
我自己估算了一下,房租 + 日常生活 + 给家里,我一个月得保证至少有 2w+ 的收入。我寻思凭借我自己的专业能力 + 运营能力,再怎么着一两万也是有的吧。
当然,这是最惨的情况了。
每天工作2~3小时,生活属于自己
全职做自媒体以来,我还是感觉非常舒服的。平均每天工作2-3小时,但是每天的工作都是非常充实的。在后面发现公众号的红利下跌后,我就开始寻觅新的方向了。
开始这一步尝试后,我就不再接公众号广告了。虽然我知道有些内容发了会有流量,但是不能为我的内容带来转化,我也不发了,侧重点变成了如何找到精准找到目标用户,一起创造价值。
现在我主要在做的是校招训练营,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服务了600+名的学员,整个训练营都由我一个人负责,为什么选择单干?其实大多数学员是信任我才来参与这个课程,而我也能够完全一对一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量身定制计划和建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我能一直坚持下来好几期训练营的原因。
此外,合伙人多了难免扯皮,一个人做,所有的利益、亏损、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对我来说也更自由些。
现在我会花80%左右的精力在编程方向,另外20~30%在维护和撰写技术文章、学习和总结最新经验等,10%左右的精力开拓新的可能性,像是各种网页、搞钱训练营等,在这一行一定要一直考虑拓展新的收入来源或业务模式。
也有很多人问我,自由职业不稳定会不会觉得焦虑,我是不会的。我觉得很多时候焦虑来自于比较,比如你本来一个月挣十万块钱是很开心的,但是身边的朋友都是二十万,三十万,突然就贼焦虑。
但是我要是有十万,我就很开心了,别人几十万几百万,是无法撼动我开心的心情的,我不会嫉妒,更不会因此而焦虑。
我觉得和在职上班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了。我也会跑步、踢球、旅游,得空了回家看看家人,充实且幸福。
结语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由职业者,未来会怎么样也不好说,最关键的是顺应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开始做了公众号,自媒体这些,也进过大厂,到现在成为自由职业,开始自己做课程,接触得多,经历得也多了之后,感觉无论什么职业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打工。
哪怕自己当老板也一样,不过就是自由一些,本质上还是挣钱,为了生活……
不过这种放下各种包袱,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平等看待各种职业的状态,真的挺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