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
上市公司供应链信息数据库(2017-2022)
数据简介
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关系数据库(2017-2022)收录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供应商、客户及交易金额等关键信息,数据来源包括年报、招投标公告等公开渠道,涵盖58万余条记录。该数据集为供应链网络分析、产业关联研究等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1)企业间经济依存关系与产业链韧性分析;
2)产业集群特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3)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4)商业影响力与市场集中度量化评估。
本数据集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既可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提供支持,又能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时间跨度
2017-2022年
数据范围
上市公司
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为Excel形式
数据指标
相关研究
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战略运营的核心环节,其研究范式随着商业环境的演变而不断发展。本文基于近期代表性文献,从供应链韧性构建和绿色供应链转型两个维度对上市公司供应链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供应链韧性构建与危机应对机制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为供应链韧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场景。Li等(2023)基于匹配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柔性-稳定"双元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上市公司在突发危机中如何通过内外资源匹配提升运营韧性(OR)。研究发现:内部柔性(如产品多样性)与外部稳定性(如网络中心性)的异质匹配能产生互补效应,而内部与外部同质匹配(如柔性对柔性)则可能导致资源冗余和效率损失。该研究为理解上市公司在动态环境下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特别是揭示了网络位置特征与内部运营能力的协同机制。
2.需求驱动下的绿色供应链转型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供应链绿色转型研究呈现出从供给端向需求端延伸的新趋势。万兆等(2025)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创新性地采用文本分析技术构建环保压力感知变量,揭示了需求端环保压力对供给端绿色创新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大客户环保压力感知通过提升管理层环保意识、降低创新不确定性等路径,显著促进供应商绿色创新投入和产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具有产业链多级溢出特征,且未对短期非环保绩效产生挤出效应,这为平衡企业环保投入与经济绩效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未来研究价值
1. 数字供应链转型对绿色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制
路径:企业数字化供应链建设→ ESG信息披露透明度→ 绿色投资者持股比例
设计:基于供应链数字化专利与机构投资者持仓数据,构建调节效应模型,检验数字供应链如何通过提升ESG透明度吸引绿色资本。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供应链碳排放强度的倒U型关系
路径:AI技术投入强度→ 供应链能耗效率→ 碳排放强度
设计:采用企业AI专利与供应链碳足迹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识别AI技术对供应链碳减排的阈值效应。
3. 绿色金融政策对供应链韧性的差异化影响
路径:绿色信贷政策→ 供应链融资约束缓解→ 应急库存水平提升
设计:选取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作为外生冲击,通过多期DID检验政策对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效果。
4. 区块链技术采纳在供应链绿色转型中的调节作用
路径:绿色投资者进入→ 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 供应商环保合规率
设计:匹配区块链应用企业与供应商ESG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验证技术对绿色监督的强化效应。
5. 数字经济渗透度与供应链集中度的非线性关系
路径:产业数字化水平→ 信息不对称降低→ 供应链网络结构重构
设计:基于城市数字经济指数与企业供应链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识别数字化对供应链分散化的拐点效应。
6. 高管团队环保背景对供应链绿色创新的传导路径
路径:环保背景高管占比→ 绿色采购标准制定→ 供应商绿色专利增长
设计:通过高管简历文本分析与供应商创新数据,构建多层级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人才驱动的绿色转型机制。
7. 供应链中断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急价值
路径:疫情冲击强度→ 数字化供应链投入→ 营收波动率
设计:选取疫情作为外生冲击,构建生存分析模型检验数字化对供应链脆弱性的缓解作用。
8. 环境规制趋严对供应链网络重构的影响机制
路径:环保督察强度→ 高污染供应商淘汰→ 供应链网络集中度
设计:采用中央环保督察准自然实验,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量化供应链结构变迁。
9. 绿色投资者异质性与供应链低碳转型的协同效应
路径:机构/个人绿色投资者→ 供应商碳管理压力→ 范围三排放削减
设计:基于股东提案数据与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构建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识别不同资本主体的治理差异。
10. 产业政策不确定性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应对
路径:贸易摩擦强度→ 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营运资金周转率
设计:选取中美贸易战作为外生冲击,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金融创新指标,检验其对供应链流动性的稳定作用。
参考文献
[1]万兆,蔡真,刘冲.需求端环保压力感知对供给端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5,(03):165-185.
[2]Li Y, Wang X, Gong T, et al. Breaking out of the pandemic: How can firms match internal competence with external resources to shape operational resilience?[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23, 69(3): 384-403.
声明:本数据由数据皮皮侠团队整理,仅用于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