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结果分析中应力/应变的介绍

应力:

  1. 定义:当一个材料在收到外力作用后,物体内部会产生变形,抵抗变形所产生的内力叫做应力,单位Mpa。

  2. 公式:应力(σ) = 力(F)/ 面积(A)

  3. 单位:帕斯卡(Pa)或其倍数,如兆帕(MPa)。

  4. 类型

    • 拉应力:使材料拉长的应力。

    • 压应力:使材料压缩的应力。

    • 剪应力:使材料发生剪切变形的应力。

应变:

  1. 定义:外部载荷如压力/温度等因素导致的变形;

  2. 公式:应变(ε) = 变形量(ΔL)/ 原长度(L)

  3. 单位:无量纲(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 类型

    • 拉伸应变:材料在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

    • 压缩应变:材料在压力作用下的压缩量。

    • 剪切应变: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形变量。

应力/应变关系:

该过程一般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四个阶段。

  • oab阶段叫做弹性变形阶段,也是说,在此阶段,当外力消失后,被测工件仍然能够回弹到原来的长度。不会产生任何形变。所以我们在做机械设计或者解决其他工程问题的时候,选材的时候往往使用的工作区间应该落在此范围之内。b点所对应的应力被称为弹性极限。
  • 当应力超过b点增加到某一值的时候,我们看到应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增大,而应力先是下降,然后做微小的波动。我们把bc阶段叫做材料的屈服阶段,屈服阶段有两个屈服极限,上屈服极限和下屈服极限。一般上屈服极限不稳定,我们把下屈服极限一般简称为屈服极限;此时试样的变形只能部分恢复,而保留一部分残余变形,即塑性变形。这说明钢的变形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
  • 而ce阶段为强化阶段。过了屈服阶段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想要增大应变或者变形。则需要继续增大拉力,最高ce阶段材料发生均匀的塑性变形。点e被称为材料的强度极限或者抗拉强度。e点处对应的应力为材料可以承受的最大的应力。
  • 过了ce阶段,材料就到了局部变形阶段。此时材料发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也就是出现所谓的缩颈现象。当到达f点的时候,材料完全断裂。

重要概念:

  • σe 为材料的弹性极限,表示材料保持完全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 σs称为材料的屈服强度或屈服点,是塑性材料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
  • σb称为材料的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它表示材料对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当应力达到σb时试样的均匀变形阶段即告终止,材料在拉伸破坏之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 σf为材料的条件断裂强度,它表示材料对塑性的极限抗力。

应力/应变在分析中的作用:

  • 应变:相对来说一般企业中考察最多的是位移值,使用应变片进行测量(对应仿真中的某个方向的应变),通过测得的应变值结合应力/应变曲线来评估①材料的弹性和塑性行为,判断是否能够承受预期的应力②帮助工程师优化结构设计,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度变形或者断裂;③安全性分析,预测结构的失效形式以及寿命④故障诊断:帮助识别潜在的问题区域,如应力集中点,针对问题进行维修或者改进。

  • 应力:(在结果分析中应力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信息?)
    • 屈服分析:检查材料在载荷下是否达到或超过屈服强度,从而判断是否会发生塑性变形。
    • 断裂分析:确定材料在载荷下是否接近其断裂强度,预判是否有断裂风险。

    • 安全系数计算:通过应力值计算安全系数,确保设计在实际使用中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 疲劳分析:分析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变化,评估其疲劳寿命。

    • 应力集中分析:识别结构中的应力集中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潜在的弱点,需要特别设计或加强。

    • 设计优化:根据应力分布,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 热应力分析:在高温环境下,材料可能会因热膨胀产生应力,通过分析这些热应力,评估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