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沉思录精选:西方人读孔子-有关德、礼及生死

本周推荐的文章来自之前特别喜欢的一个德国光头设计师 Ralph Ammer,他在德国慕尼黑应用大学教书,曾在中国生活过,中文名阿码拉尔夫。 

之前我大量阅读他撰写的生动有趣的哲学和设计的文章,特别是关于怎么读维根斯坦,怎么看待画画等观点。去年无意中在 instagram 上看到他发了一个鸡的视频,就随手发了一个表情,没想到就沟通上了,特意兴奋的问他什么时候更新。他说最近一直在学哲学,正在写一篇文章,然后就看到了他说的这篇文章《Confucius – Why we need rituals》[1] ,简单翻译和推荐一下。

如果你想获取最新的订阅,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如果觉得有帮助,也欢迎转发

一个问题

孔子说:席不正,不坐。

为什么孔子总是在坐下之前小心翼翼地把垫子拉直?

d2d2827ced8ad8bf6e30667f4624e3d9.gif


德,从内到外

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孔子想知道如何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他找到的答案是,我们不需要一个复杂的规则体系。我们需要的是有良好品格的人,特别是领导。

以此替代用规则体系告诉别人该做什么。

8e63b72fc50a8bd5c669cb7019e3528b.gif

我们可以从我们自己开始,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664d2bbe59486ba777861c44f7a36405.gif

这样高尚的人的最高美德就是善待他人。

类似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孔子要更早一点,他提倡一种美德伦理学

fc52c3f57d52d754dc978ad1afa8a379.gif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品格来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通过我们的行动,这些美德会向外传播到其他人身上。

当我们发展出一种高尚的品格时,这将对我们的家庭关系产生影响,并逐渐影响到更大的社区,甚至国家。

84553cc7bcac9315585a71660b080561.gif

礼,从外到内

孔子说,这也适用于其他方面。良好的行为和仪式会提升我们的品格。

因此,我们不仅要非常小心我们做了什么,而且要非常小心我们如何去做。

653248044784640e857fd738eb462a67.gif

关注我们做事的方式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当我们知道孔子在坐下之前总是仔细地把垫子拉直,我们不应该把这误解为强迫行为!

这些事情很重要。

正是通过这些小小的日常行动,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好的性格。

dbe9f493899e220e7b8dfc7d254f3810.gif

无论是下班后清理办公桌,还是在开始做饭前仔细安排原料,或是在开会前适当地准备房间。

我们如何做这些事情决定了我们是谁。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礼仪来强化我们的品格。

宗教

孔子甚至超越了日常仪式,要求我们遵循宗教仪式。

对于一个完全不信教的人来说,这是很奇怪的。孔子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

为什么像他这样公开宣称是不可知论者的人会如此强调宗教仪式的传导?

他并没有要求我们相信超自然灵魂的存在,而是要求我们表现得像它们存在一样。

8f3aa2d1d98df436aedafb3b034b9579.gif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哲学家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十三章[2] 解释评论过

他以《礼记》为例,说明知行矛盾,讨论了,关于如何处理亲人的死亡的问题。

4b47d5e438a533a2702eeaef7a14fdf0.png

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記・檀弓上》

孔子说,对待死者,如果我们把他们当作完全死去的人来对待,那就是缺乏爱心,不应该这样做。

或者,如果我们把他们当作完全活着的人来对待,那就是缺乏智慧,也不应该这样做。

当我们哀悼所爱的人时,我们必须服务于我们思想的理性和情感方面。

我们不可能仅仅以理性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人已经永远离开了,只是继续我们的生活。

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情感需求。

仪式礼仪可以促进这一过程。

b706ec47f45beadf29cf78901a9641e1.gif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

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

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作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诗所说的不是真事,它自己也知道不是真事。

所以,它是自己欺骗自己,可是是自觉的自欺。

它很不科学,可是并不反对科学。

我们从诗中得到情感的满足而并不妨碍理智的进步。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仪式一样,宗教仪式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我们的道德风范,即使我们根本不信教。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或者改善我们的现状,我们应该明白不仅仅是行动本身,还有我们如何去做。

我们如何在门口迎接别人,我们如何刷牙或摆放我们的办公桌可以使一切不同。

通过这些小仪式,我们可以为良好的行为“营造气氛”。

即使我们根本不信教,我们也可以从宗教仪式中找到价值,因为它们可以补充我们的理性思维。

你的日常习惯是什么?

题外话

张一鸣与《论语》

其中 inside(内) 和 outside(外),莫名想到字节跳动张一鸣微博上说过的一些话。

成熟就是从 inside-out 更多的变成 outside-in ,就是在需要时常能变成忍者神龟,在另一些时候又能变成动感超人。

—— 张一鸣 2010-6-22

早在 2006 年,张一鸣在南开的博客里面讲过他读《论语》的感想。张一鸣在读完《论语》和《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之后评价到 2 本书殊途同归,但是自己还是喜欢西方摆事实讲道理的叙述方式。

case by case,这个词组也是常关在字节跳动员工口中的词语。张一鸣说东方的哲学是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对新手不友好,挺虚的。而西方的则喜欢多用事例去归纳总结去演绎,新手用户体验好多了。这一东西的差距一直影响到他后来创立的商业组织中的管理与决策。

对《嬴》的评价:主要内容是 围绕着一些清晰的原则进行阐述。原则是虚的,关键是能用很多事例和推理总结来清晰地体现之。

我在今年上半年花了一点时间看《论语》等古文,表达类似的观点中华文明喜欢精辟总结,画龙点睛,意犹未尽。最近一直看《Senven Habits Of Effective People》。西方文明则喜欢演绎,归纳,比喻并把细节描述的形象生动,并成一定体系。我在想这或许还是效率的维度,在理解知识的角度,case by case 的理解/学习效率是要大于画龙点睛式的总结。

—— 张一鸣 2006 南开个人博客

张一鸣豆瓣最新更新停留在 2020-01-01,想读《论语(中英文对照)》[3]。14年后又开始看《论语》了,不知道这次他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d3a1fe74c8fb2b5c2ea50c2097b25e6d.png

References

[1] 《Confucius – Why we need rituals》: https://ralphammer.com/confucius-why-we-need-rituals/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十三章: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153.html
[3] 《论语(中英文对照)》: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184954/


如需获取最新订阅,或访问会员专属数据库,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

520e4a33e3efc17957737f7c16906f93.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