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食品加工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第1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结构
图2-1 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STC89C52微处理器为核心,实现了对温度、湿度的自动监测与自动控制。在温度和温度均低于使用者所设置
的上限和上限时,该系统的蜂鸣器不工作,而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也不工作。如果周围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
度没有在使用者所设置的上限和上限,那么该蜂鸣机就会发出警报,各个温湿度控制器视温湿度变化而启动直至温
湿度恢复用户所设定的阈值,蜂鸣器停止工作。
  根据系统的结构可以分成六个功能模块:按键模块、LCD1602液晶屏显示模块、SHT11温湿度检测模块、电源模
块、蜂鸣器报警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包含加热片、制冷片、加湿器、除湿器)。该方案采用多个功能协同工
作,实现了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整体方案。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2-1所示。
2.2 设计的整体思路和原理
  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对食品工业十分重要,温湿度的监控重点在于保证周围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性,温湿度传感器会对周围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监测, LCD屏幕上显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状况,并能用蜂鸣器提醒
使用者环境温湿度不在合适值内。
  本系统使用STC89C52微处理器,可实时监控周边工作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当系统检测到某一温度或某一温度低
达到用户设置的临界温度和湿度时,蜂鸣器就会发出警报,各个温湿度控制器视温湿度变化而启动直至温湿度恢复
正常,蜂鸣器再停止工作。
2.3 单片机的选择
STC89C52单片机:

51单片机是对与Intel8031指令系统兼容的所有单片机的总称,该系列 单片机的前身是 Intel 8031单片机,但由
于 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31 单片机迅速发展,已经发展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8bit单片机, ATMEL公司的AT89是
其典型机型。是继51单片机后,又一款全新的单片机款式。
STM32单片机:
  STM32单片机是意法公司开发的一款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功能强等优点,适合于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的单片机型
号。它使用ARM Cortex-O为内核,并按其核心结构划分为多种类型,目前主要的产品有STM32F0,STM32F1,STM32F3,
STM32F3,以及其他一些性能较差的,如STM32L0,STM32L1,STM32L4等。STM32采用的核心采用了高级体系结构,使得
STM32在实现和功耗控制上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因而在集成和集成上更容易实现。目前市面上此类单片功能很普遍,
种类繁多,包括基础型、智能型和高级型,用途也很广。
  本课题针对的是STC89C52单片机,与STM32单片机比较,该系统成本低,系统简单,能够很好地实现该系统的整
体结构,因此本次的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
2.4 本章小结
  该章对该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组成作了简要的描述,在引入时,用插图说明了该系统的特点,从而使得
该系统更具逼真,并且对该系统的各主要控制单元以及其它的一些重要的作用做了较详尽的说明。并对其总体构造
作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其次,对整体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所选择的单片机及所选择的各
单元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并从各自的优势、主要技术参数等方面说明了本设计的实用性和实用性。

第2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硬件电路图设计
  本方案以STC89C52为核心,完成了SHT11温度、湿度测量中 AD的采集,将准确的温湿度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
用按钮来设置所需的环境温湿度上下阈值[7],温湿度控制模块控制温湿度变动,蜂鸣器提供报警。外接电路有
SHT11温湿度传感器、LCD1602液晶显示屏、温湿度控制电路(包含加湿、除湿、加热、制冷四个电路)、继电器、
蜂鸣器、和三个按键。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 控制电路图
  (1)单片机控制电路:智能插座系统控制单元,里面的按键系统有:“设置”、“加”、“减”三个按键(与
单片机接口分别为P1.6、P1.7、P1.8)来实现手动设置上下阈值,以适应用户所需不同适合的环境下温湿度需求。
控制电路图如图3-1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2温湿度度检测电路图
  (2) 温度和湿度测量系统:SHT11温度和湿度感应器,采用 SCK和DATA两种方式实现。利用SHT11温度和湿度感
应器对工作场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其上的按键可以实现温、湿度的改变,在图3-3中显示了温湿度检测电路。
图3-3 蜂鸣器电路图
  (3) 蜂鸣器电路:蜂鸣器电路连接至单片机P1.4端口,若温、湿度感应器侦测到周围的温度低于使用者设定的
上限或上限,则会发出警报,提示使用者出现不正常的温湿状况,直到达到或低于或低于设定的临界温度为止,在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3中显示了温湿度检测电路。

(4) LCD1602显示屏能显示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感测器把电压讯号转换成数码讯号至萤幕。环境温湿度由于串行
通讯模式传送数据,数据接口连接单片机的P2.5、P2.6、P2.7。显示电路图如图3-4所示。

(4) 温、湿两种控制线路:采用4个继电器,分别具有加热、降温、加湿、除湿四种作用,连接至单片机的P1.
0 、P1.1 、P1.2 、P1.3。温湿度控制电路图如图3-5所示。
3.2 STC89C52系列单片机的功能
3.2.3 单片机最小系统
  (1)单片微处理器复位模块,其功能是使微处理器的回路恢复到最初的位置,其功能与电算中的零点按钮相同,
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差错或失败的情形。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进行一次计算。单片机的重置模
式有:自动重置、手工重置、上电重置。89C51系列微处理器重置的先决条件是: MCU的第9个插针(RST插针)收到
2us高(H)级。在89C52单片机中,在断电开机后,系统会被自动复位,即上电复位,该复位方法是在单片微处理器
上按压外设回路,使微处理器再次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一种由外重置的电子键盘重置的方法叫做人工重置。
  复位电路:以下的单片机复位模块包括复位电容,下拉电阻,复位按键。重置组件的电容器的容量是10,而下
拉电阻器的电阻值是10 ,由电容充电公式τ= 方程得出,电容器充至3.5 V需要0.1秒,而在微处理器开机后0.1
秒,电容器的两端的电压将达到3.5 V左右,在0-1秒的时间里,10 的电阻器上所施加的电压大约是5 V到1.5V。在
0.1秒之内,STC89C52的RST重置管脚可以收到大约5 V~1.5 V的电压,因为MCU判断超过1.5 V的电压是 H级的。所以
在断电后,在0.1S的时间里,89C52的第9引脚RST接收到高电平的信息,MCU重新设置为初始状态。手工重置复位电
路:由电容充电公式τ= 方程得出,在STC89C52单片机启动供电0.1 S之后,电容器的电压会随着电容器的充放电而
不断升高,最终达到5 V左右,这时10下拉电阻的输入端所施加的电压为0,而STC89C52第9管脚RST接收到一个低电
平的讯号,单片机不会再重置,而系统继续平稳地工作。如果出现外部原因必须手工重置,那么就可以按下单片机
5
的外重置按钮,这时,电容器的两端就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路,使电容器由充电到放电。电容器开始释出存
储的电能,在0.1S的放电后,电容器上的电压由5 V逐步下降到1.5 V左右。这时,10下拉电阻器上的电压在3.5 V左
右,89C52的第九管脚(RST)接收到高电平的信息, MCU的核心部分会被重新设置成原来的位置。下图3-6是复位电
路图。

(2)外晶振电路外晶振电路用于为 MCU系统的准确的计时,2个10-30的电容器用于电能的变换,用于连接回路的
起振用途,在10到30之间的电容器容量。具体数值取决于所选用的单片机的晶振频率,但并不是所有的晶振都是相
同的晶振电路如果去除掉这2个振荡电容,晶振就不会起振,就不会输出单片机运行所需的时钟频率,而 单片机的
处理器就不能工作。XTAL1、XTAL2是89C51系列微处理器专用的两个特殊专用引脚,它们分别是“晶振”(晶体谐振
器)。两个引脚与微处理器中的一个名为反相器的元器件相互连接。该反相器将与外部“晶振”的时钟回路电路共
同构成皮尔斯振荡器,作为一个时钟频率的输出。下图3-7为晶振电路电路图。

SHT11是一款由瑞士新安公司开发的数码温度和水分感应器。它在暖通空调,汽车,消费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得到
了广泛的使用。其共同特征有:
高集成化的温度感测、湿度感测、信号变换、 A/D变换、暖气加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采用二线型数字符串行接口 SCK、 DATA,具有较好的数据传送能力,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能力;
  该系统具有程序控制的测量准确度,内建 A/D变换(8-12比特的解析度,并可由晶片内的寄存器程控进行微
调);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还具有温、湿两个传感器的特点,能够为用户实时地进行温度的补偿,并具有较
高的精度;
包装体积极小(7.62毫米5.08毫米2.5毫米),完成测试与通讯后,将会进入低压状态;
高可靠度,使用 CMOSens技术,使传感探针在水下被充分浸泡。
6
  SHT11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是一种以 SMD (LCC)为表面贴片的封装方式,其界面十分简洁。每个插针具有以下作
用:
引脚1和4——一个接地和供电,工作的电压在2.4-5.5 V之间;
DA-TA是一条数据线路, SCK是一条时钟线路;
5-8根——没有联结。
  P2.6口作为时钟脉冲的输出口,P2.7口作为与SHT11的数据交换口。由于STC89C52不具备I²C总线接口,所以使
用单片机通用I/O口线来虚拟总线,利用P2.6来虚拟时钟线,利用P2.7口线来虚拟数
3.4 按键模块

键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密码型,另一种是非密码型。在这些类型的键盘中,非代码的键盘也可以分为矩阵和
单独的两种。矩阵键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键位,通常使用的是大量的键位,而对于单片机来说,输入输出端口是非
常受限的。该控制器仅使用3个按钮,数量不多, I/O端口多,所以使用了一个独立的键盘,每个键与一个 MCU输入
输出端口相匹配。
  该方案一共使用了3个按钮开关,用于调节温度和水分的上下两个上限。设定设定的上、下界、上、下界,可以
连续地设定温度、湿度上下的门限值,然后再单击即可设定设定。还有数值的增加,数值的减少。
  在这个方案中,键盘是一个低级的工作。在不按下按钮时,上拉电阻器确保输入/输出端口为高电平;输入/输
出端口在一个按键被压下后变成一个低级。
按键模块如上图所示。
3.5 液晶屏显示模块

该方案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文字式LCD1602。该系统包括:液晶显示屏,控制主驱动和延伸驱动,以及少量的
电阻、电容、以及其它的元器件。LCD1602LCD采用HD44780作为其内置的处理器,能够同时显示两条线,一条线16个
字,这样就等于32根 LED数字管所能显示更多的数据。本机使用单一+5 V电源,外部线路结构简洁,成本低廉,性
价比高。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汉字都是以 LCDHD44780为基础的,它们的控制原则都是一样的,那么根据HD44780来写控
制软件是否能很好地应用在大部分的文字型 LCD上。一种工业用的 LCD,其包括5x7或5 bit的字元x11,每一个点阵
的字母都可以表示出一个字母的每一段距离之间的空间,有效的和行之间的空间。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 LCD都是以
HD44780为基础的LCD,因此,根据HD44780的描述软件可以轻松的在大部分的 LCD中使用。
每个LCD1602管脚具有以下作用:
第1针: GND是供电地,
第2针:5 V供电的 VCC
  第3针:V0是 LCD调节的一部分,当连接正极的时候,反差是最低的,当连接到地面的时候,反差是最大的(当
反差较大时,会出现“鬼影”,当你想要用10 K的电压来调节反差)。
第4针: RS用于寄存器的选取,当高电平1时,对该寄存器进行选取;
  第5针: RW是读取和写入的信号线路,当读取在高电平(1)时执行,并且在51中作为一个例子,当在简易的原
则图低电平(0)时执行写入。
  第6针 E (或 EN)末端是启动(enable),当高电平(1)时,该信号被读出,而在负电位时,该命令被实施。
  第7至14针:D0至D7是8比特的双向资料。第15~16个插头:无线或背光的供电。第15针为背面光源,16针为背面
光源。
  LCD 1602液晶显示屏上会有温度和湿度的数值,能同时显示两条线,每条线16个字。LCD1602包括 CGROM、
CGRAM和 DDRAM三种内存。CGROM用于将LCD1602中的某些文字,例如26个英文的大小写;CGRAM是为了保留使用者所
取得的字型,例如,若要显示汉字,则需自行使用汉字模式。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英语,所以没有使用 CGRAM;DDRAM
用于储存要被显示的文字模式,其与萤幕上的一个位置相一致,第1动作00 H至0 FH,第2动作40 H至4 FH。此处应
指出,当将显示器的存储地址写到 LCD 1602时,最高的比特D7按照该控制命令的形式是1。因此,写出的资料是80
H至8 FH的第1线和C0H至 CFH的第2线。

3.6 报警模块的设计

当采集的环境温度到达上限时,蜂鸣器便会报警继电器闭合实现环境温度过高断电的功能,防止火灾发生。当
蜂鸣器工作时会发出滴滴的提示声。
  本装置是一种以直流作为动力的一体化的电子报警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印刷机、影印机等。警报、电动玩
具、汽车电器、电话。计时器及其他电子装置。
  如果温湿度超出上限和下限,就必须开启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同时也要发出警报,此时使用的是蜂鸣器。蜂
8
鸣器是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以直流电压为动力,广泛用于电脑,报警器,复印机,玩具,电话机,汽车电子设
备,定时器等电子设备。
  蜂鸣器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有源蜂鸣器在其内部整合了一个振荡源,因此可以通过直流电压来驱动其
鸣叫;由于被动式蜂鸣器不存在振动源,所以通常采用2 K~5 K的方波作为电源。这个设计采用了一个有源的蜂鸣
器,在其两端加上5 V的直流电压,可以让蜂鸣器发出声音。
报警电路设计如上图3-11所示。
3.7 继电器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2 继电器实物图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装置(见图3-12),通常在自动控制线路中使用,其实就是利用小电流来实现大流量的
“自动开关”。具有自动调整,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多种特点。
3.8 电源模块

该最低限度的电力供应模组的电力供应可以经由电脑的 USB端口或由一个5 V的外接电压模组提供。78L05是一
种三线式的三线式包装,是一种5 V的稳压器,具有35 V的最高电压、5 V的稳压器和140 mA的短接电流。78L05就是
通过使用L05来实现+5 V的电力供应。
3.9 信号的检测及传输
  本设计控制核心是STC89C52芯片,S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温湿度后将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去,单片机接受
到信号根据设定值检查是否调整温湿度控制电路状态,随后把信号传给显示屏LCD1602。S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温
湿度,当温湿度不符合设定的上下阈值时将信号传给单片机使单片机发送信号给继电器,继电器调整温湿度控制电
路状态,还需发送信号给蜂鸣器发出间断性报警声音。
3.10 电路的功能和实现
该系统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制器,采用外联线路进行设备协同工作。
(1)实时温度检测
9
  系统每过300毫秒采集一次环境温度值,每过500毫秒采集一次环境烟雾湿度值。当SHT11温湿度传感器收到采集
检测指令后,启动转换,转换完成后的温湿度值存放在寄存器前两个字节里,单片机再通过寄存器前两个字节读取
数据,由模拟信号转换成电路信号获得当前温湿度数据,发送给单片机让单片机分析处理调节电机的状态,再在显
示屏上显示。
(2)温湿度调节
4个通过继电器控制的温湿度调节电路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0和1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温湿度的控制,LCD1602上显示温
度变化状态。温湿度的控制有升温、降温、加湿、除湿四个功能不同的电路。
(3)蜂鸣器报警控制
  当温度和湿度超出使用者设定的上限或上限时,该保护装置会自动关闭,并会有蜂鸣声提示使用者温度和湿度
不正常时应立即进行处置,蜂鸣器持续报警到环境温湿度符合用户设置的上下阈值为止。
3.11本章小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工作和协同工作,以STC89C52为主要处理器,将各个模块的工
作流程进行分析,从而使整个控制体系更为清楚。

第3章 软件系统设计

为了完成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操控,并能在液晶屏上显示,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有六个主要模块组成:按键模
块、LCD1602液晶屏显示模块、SHT11温湿度检测模块、电源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包含加热
片、制冷片、加湿器、除湿器)。本节将对上述的六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并叙述程序是如何编写的和实现它的功

4.2 主程序模块设计
  首先对参数进行初始化,并将LCD1602和DHT11进行初始化,并在 while主循环中检查“设置”键的位置,若未
按下,则执行温湿度检测函数,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做出相应处理;如果“设
置”按键按下,则进入修改初始预设值函数,对初始预设值进行修改。具体流程如下图:

4.3 上下限温湿度阀值调整程序
  初始化键,当“设置”键被按下时,将会进入修改温度、湿度的预设阈值模式,该模式可根据“加”键“减”
来调整温度和湿度的最低和最高值,并按下“设置”键,然后退出修正模式。


初始化DHT11温湿度传感器,读取温湿度值,随后进行判读。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最大值30℃时,继电器1闭
合,制冷片工作,蜂鸣器每间隔600ms报警;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最小值10℃时,继电器2闭合,加热片工作,
蜂鸣器每间隔600ms报警;当环境湿度大于预设湿度最大值50%RH时,继电器3闭合,除湿器工作,蜂鸣器每间隔
600ms报警;当环境湿度小于预设湿度最小值30%RH时,继电器4闭合,加湿器工作,蜂鸣器每间隔600ms报警。具体
流程如下图:
图5.2 温湿度异常处理流程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本章小结
  本章节具体的呈现了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过程以及部分程序的注解,并将软件程序进行说明方便理解。本章节
还绘制了流程图,通过流程图更能直观的看到各个模块运作的调节和顺序。

第4章仿真和调试

本次设计由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载体,为了完成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操控,并能在液晶屏上显示,
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有六个主要模块组成:按键模块、LCD1602液晶屏显示模块、SHT11温湿度检测模块、电源模
块、蜂鸣器报警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包含加热片、制冷片、加湿器、除湿器)。本节将对上述的六个模块进行
详细介绍,并叙述程序是如何编写的和实现它的功能。
5.1 用户设置温湿度上下阈值仿真

启动仿真,SHT11温湿度传感器每300ms检测温度,每500ms检测湿度,此时LCD1602显示屏显示此时环境温度为
29.8摄氏度,环境湿度为45.2%RH,如图5-1所示。
用户设置温湿度上下阈值仿真演示效果图如图5-2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 仿真演示效果图
  如图5-2所示,当用户点击按钮“设置”时,显示屏显示当前系统设置的温湿度上下阈值,此时温度阈值为10摄
13
氏度——30摄氏度,湿度阈值为30%RH——50%RH。
用户设置温湿度上下阈值仿真演示效果图如图5-3所示。
图5-3 仿真演示效果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5-3所示,当用户通关按键“加”时,调节温度上阈值,使得显示屏显示上阈值温度由30摄氏度变为31摄氏
度。
用户设置温湿度上下阈值仿真演示效果图如图5-4所示。
14
图5-4 仿真演示效果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5-4所示,当用户通关按键“减”时,调节温度上阈值,使得显示屏显示上阈值温度由31摄氏度变为29摄氏
度。
用户设置温湿度上下阈值仿真演示效果图如图5-5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5 仿真演示效果图
  如图5-5所示,当再次按下“设置”按钮时,设置跳转至调节温度下阈值,此时按“加”按钮,温度下阈值从10
摄氏度提高至12摄氏度。再次按下“设置”按钮时,设置跳转至调节湿度上阈值,再次按下“设置”按钮则设置跳
转至调节湿度上阈值。
用户设置温湿度上下阈值仿真演示效果图如图5-6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6 仿真演示效果图

如图5-8所示,当前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环境温度为26.9摄氏度,湿度为52.1%RH,湿度超过上文所设置的30%RH至
50%RH的湿度上下阈值,因此蜂鸣器开始报警,触发除湿控制开关,除湿设备开始工作。
5.4 本章小结
  本章节具体的解释了电路图的仿真和调试,本章节主要分成两部分,按键设定和采集气体浓度仿真、报警及温
度模块仿真,这两部分都能在LCD1602显示屏上看到,在仿真调试时,可以通过手动调节,也可以通过自动调节,十
分便利。

第5章技术经济分析

当前市面上的产品逐渐从普通到智能的方向进化。各个企业也需要作出大的转型和升级。在工农业生产中温湿
度控制与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我国是一个农工业大国,农作物种植和食品加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广泛,
由于自然气候、土壤质地、工作环境、生产线生产水平等原因,粮食储存和加工生产线的温湿度检测会极大的影响
最终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因此,各大中小企业需要越来越便捷,高效,成本低的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本次设计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主要功能是基于SHT11温湿度采集模块来完成,SHT11温湿度传感器自动
采集工作环境温湿度浓度,在用户所设置的温湿度上下阈值内控制温湿度并且通过单片机反馈给给LCD1602输出显
示,方便用户看到具体的运行情况。本设计具有可编程的特性可以处理电路,从而直接与STC89C52单片机连接,完
成了实时的温湿度采集和数据分析,实现最简单的温湿度检测控制电路。本设计主要应用场景是一个小型食品加工
工厂,该装置简单,稳定性强,能够在苛刻环境下工作,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转适合各个不同的工作环境。在
经济性上,本方案结构简单由单片机作为核心系统,构建成本低,运行时,各个单元响应速度快。结果表明,该装
置能满足温度、湿度的自动调节。从实用角度来看,在食物生产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最关键和必不可少的环节,
该系统能耗低,主要取决与外界系统的温湿度控制器的功率水平。总而言之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系统的设计符合当今智能温湿度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这个食品加工生产线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保证了生产线产
品的安全与品质稳定。智能行业的经济发展会快速的得到成效,这是一个趋势所在,我们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
会到现在信息社会,每一个变化都比之前更先进,更智能。为了寻求新的不一样的卖点,智能化变成为了突破口。

总结与展望

该系统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单元,采用C语言软件进行程序设计编程,从而达到了设计的全部功能。但该方法
仍有许多缺点,例如温度和湿度的测定不准确,尤其是湿度,变化很大,传感器仍有误差。我尝试了不同的改善方
式进行了试验,还是不够完美。但总体来说,还是能体现出这个项目的设计目标和需求。几乎和预料的一样。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从选题到查阅材料,再到理论研究。通过试验程序的调试,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理论和实
践技能。通过对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及软体程序设计的认识,使我们对其工作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对于
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按键,蜂鸣器等周边设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怎样进行工程的规划:第一,要了解所要
完成的系统的功能和所要求的设备;其次,根据所选择的硬件,在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编程时,既要选择最经济
的,又要保证更准确、更便捷地满足系统的需求;第三,要搞明白各个软硬件的具体实施,怎样才能使它们之间更
好地结合,使之更好地利用主控元件来完成用户所需的各项工作。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调试,使其
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所需的需求。
  但是由于本人能力的限制,这个方案也有一些缺陷。就拿湿度来说,因为气温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而且,湿度
的改变通常是由气温决定的。所以很难掌握水分。另外,因为水分的变化也会很大。这就导致了经常发生的警报和
湿度限制的设置问题。
  不管是在生产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相连。温湿度是工业、农业、特别是粮食和食品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