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关键词:统一、灭亡、措施、意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整本教材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内容在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的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从这节课开始讲述的是隋朝以后的历史时期,即公元581年之后历朝历代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盛世与治世、条款与协定、国家的建立、发展与兴衰等活动。到隋朝,虽然它在历史上很短暂仅仅存在了38年,但它是一个既短暂又地位极其重要的朝代。隋朝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终结了长久以来的分裂,实现了大一统;其中,许多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隋朝还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的交流,使得隋朝的经济繁荣昌盛。同时也为后面朝代的治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本节课内容简介
(1)通过学习本章节的内容,能使学生了解到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大的运河,也是在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古代史上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重要保障;其次,大运河的建成是中华民族团结与智慧的结晶。这种情感共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三,引导学生思考“贯穿南北大运河创立的原因”“为开创大运河付出诸多人力物力是否正确”“科举制的兴起”“大运河的作用”“隋朝为什么走向了灭亡”等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以及从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内容的介绍:隋朝是一个盛极一时的朝代,本节课是从隋的统一(包含隋朝的建立三要素、统一的时间及历史意义、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四部分内容)、开通大运河(包括开凿者及时间、目的、路线、意义及作用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包括人物、概况和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隋的灭亡(包括灭亡的原因、时间和启示三个方面的内容)讲述。隋朝是由北周外戚杨坚,称号为隋文帝,在581年建立定都在长安。杨坚在位期间精明能干,在589年,隋朝灭掉了陈国,并统一了南北。他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隋朝是一个北方的政权,他刚完成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南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的统一。另外隋朝的都城长安、及其它的大城市大部分都在北方 ,而粮仓大部分在江南,需要把一些南方的物产运往北方。当时中国古代大规模的运输大部分是水运,而中国原先有的长江、黄河都是东西走向,缺少一条贯通南北的一条路线,所以就决定修建大运河。杨广于605年开始修建大运河,这条运河连接了南北地区,促进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朝不仅统一了大运河,而且改革了官员招聘制度,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来筛选人才,而隋炀帝则创立了进士科,这标志着中国科举制度的诞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看重门第和地方官员的推荐,导致了淹没人才和任人唯亲的局面,通过建立科举制度,皇帝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可以更广泛地挑选出优秀的官员,而且还可以让有智慧的人参与政治,从而促进了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隋炀帝急功近利,沽名钓誉,不体恤民情,游山玩水,穷奢极侈。多次挑起战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每年要征大批的劳动力,屡次巡行,劳民伤财,费时费力,还胁迫大批农民参军,很快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在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下属终结了生命,烜赫一时的隋朝时代宣告覆灭。但是对于隋炀帝,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要全面客观评价他的作为。从隋朝的历史中,对隋文帝、隋炀帝两位皇帝统治的学习得出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3)本节课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开通大运河(包括人物、概况、地位和影响四个方面的内容)、难点--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包括人物、概况和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知识与能力
1、研究隋朝的建立和统治历程,探讨隋朝初期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动力;
2、通过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我们可以了解大运河的开凿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图文来理解的能力;
3、了解隋以前的选官制度,掌握科举制创立的作用和意义;
4、研究隋朝的衰落,让学生具备对历史人物进行综合、客观、深入的评估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研究隋朝的建立和疆域,结合对现有知识的深入探究,以及利用图片和其他相关资料,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
2、通过对大运河和科举制度的深入探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隋朝的灭亡原因,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培养他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获得正确的历史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深入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以及科举制度的发展,它们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勤奋、智慧,激发出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两位皇帝统治的学习得出成由节俭败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隋朝的建立(三要素)
(1)建立时间581年
(2)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3)建立都城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1)经济上 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值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上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想一想
二、开通大运河
1、开凿者及时间 隋炀帝 605年起
2、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开凿情况:
1条纵贯南北两千多公里
3点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段(永、通、邗、江)北到南
5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4、意义或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
5、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制度的诞生: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
2、科举考试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1)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3)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4)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
(1) 根本原因:隋朝的残暴统治
(2)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2、灭亡标志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扬州)被部下所杀,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