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
(1)能够科学上网
(2)申请到了Google账号
首先,进入GEE的代码编辑器https://code.earthengine.google.com/,这里需要使用Google账号登录。编辑器的界面介绍、使用方法:https://developers.google.com/earth-engine/playground
在中间输入代码(这里以MOD13A2 EVI产品为例)
// 中国区域的矩形裁剪区域,也可以使用GEE自带的feature或者自己上传、定义矢量裁剪区域
var roiChina = ee.Geometry.Rectangle([70, 14.5, 137, 51.5]);
Map.centerObject(roiChina, 4);
Map.addLayer(roiChina, {}, 'China');
// 选择产品和下载时段
var modisVI = ee.ImageCollection('MODIS/006/MOD13A2')
.filterDate('2017-12-31', '2018-12-31');
var evi = modisVI.select('EVI'); // 选择EVI数据
var numTS = 23; // 定义时间序列长度,这里一年是23幅
var list = evi.toList(numTS);
print(list); // 将时间序列转为list并打印信息,便于查看
for (var i=0; i<numTS; i++){
var image = ee.Image(list.get(i)).reproject('EPSG:4326', null, 1000); //转投影为WGS84
// 定义每幅图像的名字,这里是类似“EVI_2018_01、EVI_2018_23”的格式
if (i < 9){
var nameOut = ee.String('EVI_2018_0')
.cat(ee.String(ee.Number(i+1)))
.getInfo();
}
else {
var nameOut = ee.String('EVI_2018_')
.cat(ee.String(ee.Number(i+1)))
.getInfo();
}
// 将数据下载到Google云盘上
Export.image.toDrive({
image: image, // 要下载的影像
description: nameOut, // 下载任务描述,也是文件的默认名称
folder: 'EVI', // 选择要下载到云盘的哪个文件夹
region: roiChina, // 裁剪区域
scale: 1000, // 分辨率,默认值是1000m
maxPixels: 1e10 // 下载数据的最大像元数
});
}
运行代码后,首先可以看到裁剪区域(这里没有包括南海等区域)
打印出的影像信息
执行裁剪和下载的任务列表
点击"RUN"后还可以对分辨率、文件名等进行修改(默认是Tif格式),网上也有人写了批量执行RUN的代码,这样就不用一个一个点了
再次点击“RUN”后任务就开始在后台执行,这时就可以关闭界面了(点击?可以弹出任务信息)
数据下载完成后(博主这里下载一幅约需7分钟),可以自己从Google Drive上下载,也可以安装Google的同步软件与本机上的文件夹自动同步
P.S. 其实GEE的优势之一就是大大节省了大家下载、处理数据的时间,很多工作完全可以在GEE平台上直接进行,如分析一个区域的植被变化等等,功能很强大,大家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
参考资料
[1] https://earthengine.google.com
[2] https://geohackweek.github.io/GoogleEarthEngine/03-load-ima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