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六章、第七章选择题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极不平衡,而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这样——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胜利

1864,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

1874巴黎公社革命

1889 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诞生

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政治出现了问题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在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根本依据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无产阶级的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因为无产阶级收到的剥削与压迫最深。

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傅立叶、圣西门、欧文

马恩创造发展了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不同国家使用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功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日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是对“两个必然”的肯定。

(对“两个必然”的肯定,即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包括旧的社会形态的灭亡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但同时也强调了这种发展是有条件的,需要特定的物质条件的存在和成熟,否则就不可能实现。)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科学方法——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细的描述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

共产主义社会——消费品按需分配

现代产业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而靠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为生,并通常处于某种贫困状态,所以是“无产阶级”。

相较于以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

按劳分配 就其把“劳动”这同一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是不平等的
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消亡,但社会组织管理机构会存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个人的劳动不再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来进行。

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着消除旧式分工的条件

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的尺度
 

  • 7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