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learn之决策树参数详解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哦。在这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sklearn.tree模型怎么使用,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源码,国内外论坛,甚至查看了论文,解答了一些函数调用的疑惑,文章接着往下看,保证是干货。
(ps:这篇文章适合对决策树理论已经有详细了解的人阅读)可以查看我先前的文章理解理论知识:
机器学习之决策树(原理篇)

1 sklearn.tree

如果你有查看sklearn的官方文档,你就知道一共有4个简单的决策树模型,并且都被封装在了sklearn.tree中。它们分别是: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 分类树
tree.DecisionTreeRegressor 回归树
tree.ExtraTreeClassifier 额外的分类树(极其随机的分类树)
tree.ExtraTreeRegressor 额外的回归树(极其随机的回归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种算法都可以选择性的使用信息熵或基尼系数作为分类标准,但信息熵并不影响它们是基于CART算法设计并改进的的。

2 四种树模型的介绍

我这里其实只需要全面介绍一种最经典的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其它三个就在它的改进上介绍进行,而且4者源代码几乎所有部分都是相同的。我将会以决策树构建的三要素,节点的选择,决策树的生成以及剪枝展开介绍。

一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

ⅰ 分支节点选择的参数

其实节点的选择有两个重要的参数,分别是

1 criterion:{
   “gini”, “entropy”}, default=”gini”
2 splitter:{
   “best”, “random”}, default=”best”
① criterion

这个参数代表你想选择的是信息熵或者基尼指数,决策树默认的是基尼指数。
你可能会问这两个参数选哪一个比较好,我可以告诉你绝大多数情况下默认gini系数就对了,没必要去动。原因是首先很多情况下它们两的实际效果差异几乎没啥区别。

但有些点要注意,一是信息熵对错误的分类相比基尼系数更加严格,更容易差生过拟合。二是信息熵由于公式中带对数计算,而基尼系数是平方,导致前者生成的树计算时间更长,在特征很多的时候表较明显。一般你要处理特征特别多的数据,也是基尼指数更好的,更快。默认就行,改变这个参数几乎不会对模型效果有啥影响。如果你想建造两棵不一样的决策树,倒是可以两个都试一下。

② splitter

这个参数有必要好好讲讲。因为目前网上,不说绝对,有90%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搞明白。
这个参数默认是 splitter = ‘‘best’‘,它还有一个选项是random

如果你选择默认的best。那么对于离散特征 A A A,假设有三个分类 A 1 A_1 A1 A 2 A_2 A2 A 3 A_3 A3与连续特征 B B B来判断那个特征该是分支节点,并且分裂点具体是哪个。(看到这里,你必须清楚CART算法的原理才能继续下去)。我们知道CART算法是严格生成二叉树的,CART是如何判断特征 A A A还是 B B B作为分支节点的呢,CART算法会先对连续特征 B B B,与 A A A进行信息增益比或基尼系数的计算,得到两者的数值。

如果我们发现离散特征 A A A的基尼系数更小或者信息增益比更大,说明特征 A A A更适合,此时决策树会将三个类别细分为{ A 1 A_1 A1},{ A 2 A_2 A2, A 3 A_3 A3},或{ A 2 A_2

  • 30
    点赞
  • 14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